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_第1页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_第2页
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湿地"作为一类特殊生境的研究始于本世纪 70 年代初拉姆萨国际湿地 公约的缔约之时。简单的说,湿地是一类介于陆地和水域之间过渡的生态 系统。湿地公园(Wetland Park)的概念类似于小型保护区,但又不同于自然 保护区和一般意义公园的概念。它的特点是湿地景观典型,自然风景优美 ,可供人们观赏、旅游、娱乐、休息或进行科学、文化、教育活动。湿地公园 的宗旨是,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 ,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效益 , 为人们提供游憩和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场所。目前,我国湿地公园建设处于初始阶段。规划建设湿地公园是一项新的 工作 , 牵涉

2、面广 , 政策性强 , 我们既要大胆实践 , 又要积极稳妥地做好各 项工作, 使之统筹有序 , 积极健康的发展。湿地公园的最大特点在于主题性、自然性和生态性。比如拟规划建设 的崇明东滩湿地国际公园位于崇明东滩保护区境内的缓冲区和核心区的交 界处,即1992年和1998年大堤之间的东旺沙B滩,面积为3万亩。建成 后的湿地国际公园兼有保护、科研、教育、旅游观光等功能,是建设中的 上海实现代农业园区和上海市崇明东滩鸟类自然保护区区域整体功能的重 要补充和完善。根据国内外目前湿地保护和管理的趋势,兼有物种及其栖 息地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功能的湿地景观区域都可以称之为 "湿 地公园 &

3、quot; ,如香港的米埔国际重要湿地 (面积 380公顷),澳洲的 Moreton Bay Mari ne Park和维多利亚公园、日本的铳路湿地国际公园(保护区),都是利 用典型的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景观和该地在流域或河口区的重要地位,以及 作为亚太迁徙水鸟通道的独特性,在保护区内的缓冲区 或实验区内规划了 不同意义上的湿地公园,以谋求保护和可持续利用不同景观资源的平衡点。湿地公园的建设是推动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 "催化剂 ",也是湿地 保护和保育理论的实践成果。目前在国内外,尚未有人给湿地国际公园确 切的定义。按照一般文献资料上的理解,湿地国际公园应该保持该区域的 独

4、特的自然生态系统并趋近于自然景观状态,维持系统内部不同动植物种 的生态平衡和种群协调发展,并在尽量不破坏湿地自然栖息地的基础上建 设不同类型的辅助设施,将生态保护、生态旅游和生态环境教育的功能有 机结合起来,实现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生态环境的改善,最终体现人与 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湿地公园的发展目标应依据湿地公园的定位,提出适合湿地公园自我 完善目标和社会作用目标两方面的内容,并应遵循以下原则:(1)充分贯彻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国家原则;(2)充分考虑历史、当代、未来三个阶段的关系,科学预测湿地公园发展 的各种需求和分期目标;(3)因地制宜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构建良好的复合

5、生态系统。(4)与湿地保护管理的目标相一致,与国家、地区的社会经济技术发展水 平、趋势及步调相适应。湿地公园作为湿地的一部分,他符合湿地的一切特性,其对环境的保 护作用表现如下。湿地是最富有生物的多样性的了, 仅我国有记载的湿地植物就有2760 余种,其中湿地高等植物 156 科、 437 属、 1380 多种。湿地植物 从生长环境看,可分为水生、沼生、湿生三类;从植物生活类型看, 有挺水型、浮叶型、沉水型和飘浮型等;从植物种类看,有的是细弱 小草,有的是粗大草本,有的是矮小灌木,有的是高大乔木。湿地动 物的种类也异常丰富,我国已记录到的湿地动物有1500 种左右 (不含昆虫、无脊椎动物、 真

6、菌和微生物 ),其中水鸟大约 250 种,鱼类约 1040 种。鱼类中淡水鱼有 500 种左右, 占世界上淡水鱼类总数的 80%以上。 因此,无论从经济学还是生态学的观点看,湿地都是最具有价值和生 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湿地的功能也是多方面的, 它可作为直接利用的水源或补充地下 水,又能有效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还能滞留沉积物、有毒物、 营养物质,从而改善环境污染;它能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 少温室效应,保护海岸不受风浪侵蚀,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 它因有如此众金而有益的功能而被人们称为 “地球之肾”。湿地还是众 多植物、动物特别是水禽生长的乐园, 同时又向人类提供食物 (水产品、 禽畜

7、产品、谷物 ) 、能源 (水能、泥炭、薪柴 )、原材料 ( 芦苇、木材、药 用植物 )和旅游场所,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湿地具有强大的物质生产功能,它蕴藏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比 如七里海沼泽湿地就是天津沿海地区的重要饵料基地和初级生产力来 源。据初步调查,七里海在 20 世纪 70 年代以前,水生、湿生植物群 落 100 多种,其中具有生态价值的约 40 种。哺乳动物约 10 种,鱼蟹 类 30 余种。芦苇作为七里海湿地最典型的植物,苇地面积达 7186 公 顷,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不仅是重要的造纸工业原料, 又是农业、盐业、渔业、养殖业、编织业的重要生产资料,还能起到

8、 防风抗洪、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净化水质、防治污染、调节生态平 衡的作用。湿地内丰富的植物群落,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并放出 氧气,湿地中的一些植物还具有吸收空气中有害气体的功能,能有效 调节大气组分。但同时也必须注意到,湿地生境也会排放出甲烷、氨 气等温室气体。 沼泽有很大的生物生产效能, 植物在有机质形成过程 中,不断吸收 CO2 和其他气体,特别是一些有害的气体。沼泽地上的 氧气则很少消耗于死亡植物残体的分解。沼泽还能吸收空气中粉尘及 携带的各种菌,从而起到净化空气的作用。另外,沼泽堆积物具有很 大的吸附能力,污水或含重金属的工业废水,通过沼泽能吸附金属离 子和有害成分。湿地在蓄水

9、、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 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 ,在时空上可分配不均的降 水,通过湿地的吞吐调节,避免水旱灾害。沼泽湿地具有湿润气候、 净化环境的功能,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大部分发育在负地 貌类型中,长期积水,生长了茂密的植物,其下根茎交织,残体堆积。 潜育沼泽一般也有几十厘米的草根层。草根层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 持水能力,它能保持大于本身绝对干重 315 倍的水量。不仅能储蓄 大量水分,还能通过植物蒸腾和水分蒸发,把水分源源不断地送回大 气中,从而增加了空气湿度,调节降水,在水的自然循环中起着良好 的作用。据实验研究,一公顷的沼泽在生长季节可蒸

10、发掉 7415 吨水分, 可见其调节气候的巨大功能。沼泽湿地像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 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 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能有效地吸收水 中的有毒物质, 净化水质。 沼泽湿地能够分解、 净化环境物, 起到“排 毒”、“解毒”的功能, 因此被人们喻为 “地球之肾”。假如没有了湿地, 好比一个人被割去了肾脏。如氮、磷、钾及其他一些有机物质,通过 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被生物体贮存起来,或者通过生物的转移(如 收割植物、捕鱼等)等途径,永久的脱离湿地,参与更大范围的循环。 沼泽湿地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水生植物包

11、括挺水性、浮水性和沉水性的 植物,具有很强的清除毒物的能力,是毒物的克星。据测定,在湿地 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 10 万倍以上。正 因为如此,人们常常利用湿地植物的这一生态功能来净化污染物中的 病 毒,有效的清除了污水中的“毒素” ,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例如, 水葫莲、香蒲和芦苇等被广泛地用来处理污水,用来吸收污水中浓度 很高的重金属 镉、铜、锌等。在美国的佛罗里达州,有人作了如下试 验,将废水排入河流之前,先让它流经 一片柏树沼泽地(湿地中的一 种),经过测定发现,大约有 98%的氮和 97%的磷被净化排除了, 湿 地惊人的清除污染物的能力由此可见一斑。在印度的卡尔

12、库塔市,城 内设有一座污水处理场,所有生活污水都排入东郊的人工湿地,其污 水处理费用相当低,成为世界性的典范。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 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地,是鸟类、两栖类动物的繁殖、栖息、迁 徙、越冬的场所。 沼泽湿地特殊的自然环境虽有利于一些植物的生长, 却不是哺乳动物种群的理想家园, 只是鸟类能在这里获得特殊的享受。 因为水草丛生的沼泽环境, 为各种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 避敌的良好条件。在湿地内常年栖息和出没的鸟类有天鹅、白鹳、鹈 鹕、大雁、白鹭、苍鹰、浮鸥、银鸥、 燕鸥、苇莺、掠鸟等约 200 种 而且该湿地是西伯利亚和东北地区鸟类南迁越

13、冬的中途站。湿地还能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水分通过蒸发成为水蒸汽,然后 又以降水的形式降到周围地区,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所以湿地公园建设对环境的保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以下再以溱湖国 家湿地公园的建设为例加以说明。1、立足资源优势,高起点规划蓝图 溱湖湿地地势低洼多沼泽,是江苏省著名的“三大洼地”之一。独特 的湿地生态环境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里现有各类植物 113 种, 野生动物 73 种,其中包括麋鹿、丹顶鹤、扬子鳄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为 保护和开发利用好湿地生态资源,我们立足高起点规划湿地公园的建设, 遵循“统一规划、有序开发”的原则,围绕打造“全国一流、世界知名” 湿地公园的目标

14、定位,统筹兼顾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充分考 虑与周边规划的整合与配套。在不断实践探索,逐步提高认识的过程中, 始终坚持科学、求实、创新的理念,适时对规划进行修编和完善。先期邀 请同济大学风景科学研究所、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两家设计单位对溱 湖湿地公园进行总体规划; 2003 年,又通过国际招标,选择深圳度假湾、 中国东南建筑设计院两家单位,对编制的溱湖湿地公园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完善,突出了湿地保护开发的主旋律; 2005 年 6 月,委托南京林业大学对 溱湖湿地资源、旅游资源、森林资源综合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论证和规 划; 2006 年,我们再次邀请杭州园林设计院对溱湖国家湿地公园一

15、期工程 进行完善,并规划编制了湿地公园二期、三期工程详细规划。根据规划,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将建设成为以溱湖自然生态湿地为核心,以地域历史文 化内涵和民俗风情为依托,融自然野趣的湿地、赋有魅力的水文化、积淀 深厚的历史景观和质朴的田园风光为一体,具有湿地生态资源保护、科学 研究、科普教育和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的国家级湿地公园。2坚持生态优先,保护中谋求发展 近年来,在国家、省有关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重视下,我们始终不 渝地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对溱湖湿地实施积极保护,减少人为影响,改善 湿地水质,保护湿地动植物多样性。从 2005 年起,下决心相继关闭了沿湖 及上游地区的 14 家工业企业,做好了湿地

16、核心区域原住居民的外迁工作; 实施了溱湖清淤工程,对区内纵横交错的河网,沟塘进行疏浚,畅通了溱 湖水系与外部水系的联系,实施科学配水方案,实行动态监测,大力开展 治污、清淤、配水等工作,使溱湖湿地的水体环境和水体质量得到极大改 善。同时,我们把园区建设与保护动植物多样性有机结合,通过大面积植 树造林,高密度栽植湿地水生湿生植物,恢复和重建湿地生态系统,着力 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环境。先后投入 2.8 亿元,连续实施了两期 湿地恢复工程,累计恢复湿地近万亩,栽植各类耐湿树木 500 多万株、水 生植物 2600万多株,恢复本土绿地近 500 万平方米,先后建成溱湖景观生 态林、湿地种苗基地

17、、湿地展示园、湿地精品园、水生花卉园。随着溱湖 生态环境的改善,溱湖湿地已日渐成为各种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的天堂, 据初步观察和统计,现在每年都有 30 多种近 10 万只候鸟在溱湖栖息,“万 鸟云集,千鹭飞起”已经成为溱湖湿地的一大景观特色。培育本地耐湿植物,强化对珍稀湿生及水生植物的保护。丰富湖东湿 地公园内的湿地精品园内容,增加长江中下游珍稀湿生及水生植物,运用 生态科技手段优化苗木品种,保护长江中下游湿地种质资源。加强水生植 物的管护和野生资源的保护,增强监控能力,加大执法力度,确保生态资 源健康循环,发挥生态效益。以麋鹿、鳄鱼和水产品三个研究中心为载体, 通过科学的研究, 有效地进行野生动物科学繁殖和种群优化。同时, 增设 4 6 个生态监测点, 对水产用药和绿化用药严加管理,加强监控。安排专人 定期观测湿地气侯变化,水文水质、动植物生长、鸟类迁徙等情况,建立 湿地数据资料档案,使湿地保护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