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1页
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2页
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3页
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4页
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时期是大连加快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实施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辽 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关键期,也是大连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关犍时期。为统筹规划未来5年全市服务业发展,明确服务业发 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根据大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 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发展规划。一、现实基础 (一)发展成就1.全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十一五”时期,大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服务业,采取一系列措施推进服务 业发展。召开了 “促进大连市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出台了中共大连市委、大连市人 民政府关于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意见和大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贯彻落 实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加快建设“三个中心”,强化核心和龙头作用,国际航运中 心框架基本形成,国际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实施了一系列服务 业发展促进政策,产业集群发展势头强劲,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初具规模:依托高新园区大 力发展新兴高端服务业,推动主城区向服务业主导型的经济结构转变,支持服务业骨干企 业做大做强:实施全域城市化战略,拓展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从 而推动了全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167. 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 2021年增长92.

3、 6乐 年均增长14%,占全市GDP的42%;服务业从业人员占社会从业人员 的51%,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3010. 9亿元(传统口径),比 2021年增长3. 6倍,占2021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59乐 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71. 6亿美 元,占全市总额的71. 4乐服务业税收占地方税收总额的70%以上。2. “三个中心”建设成果显著国际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果。航运服务功能有效拓展,重大港航 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太平湾港区建设正式启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日益完善。保税港 区辐射功能增强,国际能源港初具规模。东北内陆干港建设成效显著,大连与东北腹地间 海铁联

4、运通道已形成。重点物流园区加快建设,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成功运营,旅顺农副 产品国际物流中心投入使用,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2021年,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 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千万人次。“十一五”时期,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均增长12.9%,港口集 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4.4%,机场旅客吞吐量年均增长14. 6乳全市有物流企业3500多家, 物流业增加值505亿元。大连已成为东北地区物流功能最齐全、覆盖面最广、企业最具活 力的物流产业集聚区。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截至2021年末,全市金融资产达到1.23万亿元, “十一五”期间年均递增21. 4乐 各项存款余额8887. 3亿元,年均递

5、增20. 8蛤各项贷款 余额6812亿元,年均递增21. 7也2021年,实现保费收入151亿元,年均递增21. 4乐 实 现证券交易额8562. 67亿元,年均递增63. 6乐实现期货成交额41. 71万亿元,年均递增 54. 7M各项指标继续保持东北最好水平。同时,我市积极争取试点政策,已被国务院批 准列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第二批试点并在东北地区率先开展试点业务,实现结算额 27. 37亿元,占全省的73. 5%、东北地区的30乐 被省政府批准为全省金融改革创新试点城 市。大连商品交易所已上市8个期货品种,成为全球最大的塑料期货和油脂期货市场,第 二大农产品期货市场,综合实力位列全球第十。

6、2021年,我市乂有韩国友利银行等7家银 行机构、天平保险等4家保险机构以及浙商证券等9家证券期货机构共20家金融机构入 驻大连,创年金融机构开业数之最。目前我市已有各类金融机构达227家,其中银行机构 57家、保险机构40家、证券机构53家、期货机构77家,金融营业网点近3000个,从业 人员7万余人。大连已成为东北地区金融体系最完善、开放度最高、辐射力最强、金融生 态环境最好的城市,在国家有关部门发布的“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位居环渤海及东 北地区第一。3.新兴高端服务业蓬勃发展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快速发展。大连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 全市软件和信息产品销售收入5

7、35亿元,比2021年增长4倍多,软件出口 18亿美元,比 2021年增长近5倍:拥有软件企业1000多家,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外资软件企业 400多家、世界500强企业56家。大连被国家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软件产 业国际化示范城市”、“软件人才国际培训基地”、“国家软件版权保护示范城市”、 “国家高技术服务产业基地和信息化十佳城市”等称号,并被美国IDC公司评为全球离岸 交付指数城市世界第五、中国第一。科技服务业不断发展壮大。大连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走在全国前列,目前拥有科技企业 孵化器40家,其中国家级岬化器10家、省级孵化器4家,累计孵化科技企业1700多家, 累计毕业企业8

8、00多家。成立了全市科技孵化产业联盟,建设了 7个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3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基地,颁布了国内首部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一 大连市促进科技中介服务发展条例,重点培养了 100多家骨干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我 市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商务会展业持续健康发展。大连会展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培育出具有较高国际知名 度的品牌展览会10余个,成功举办了两届夏季达沃斯一新领军者年会,还承办了其它一 系列大型国际会议。2021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展会100个,展览面积101. 6万平方米。 4.消费性服务业不断优化升级商贸业支柱性产业地位更加扎实稳固。5年间,全市社会消费品

9、零售总额累计完成 6041. 7亿元,实现了 5年倍增,年均增长17. 5心 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共有商业网点 8. 75万个;营业面积1921万平方米,年均递增6.7姒 人均拥有商业零售面积1. 23平方 米,年均递增12.8%:商贸服务业从业人员52.5万人,年均递增5%:大商、万达、亿达、 东软等15家企业进入全国服务业500强。城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市政府下发了大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 乡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大政发2021 61号),至2021年,规划建设的十 大类20个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实现了大连商品市场建设历史性突破。 实施了 “千村百镇”

10、市场工程、“双白”市场工程和农村中心镇现代商业建设。累计改建 农家店、农资店2400个,在全省率先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对3个农产品骨干流通企业、 7个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100个城乡农贸市场进行了标准化改造。加快推进了农村中心 镇现代商业项目建设,新建农村镇级现代商业项目11个,有效提升了农村商贸服务业的 现代化水平。商贸便民服务网络体系不断完善,累计改造社区便民菜店220个、主食加工 配送中心5个,发展便民早餐网点150个,推出现代化多功能早餐车10台,建设大连市 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发展社区家政服务联办点50个,培训家政服务人员1万人次,4个社 区被评为“全国社区商业示范社区”。商贸业现代化

11、、国际化水平大幅提升。共审批外商投资商业企业600余家,投资总额 10亿美元以上。引进世界500强商贸企业6家,引进总部类商贸企业3家,引进商业顶级 品牌50多个。沃尔玛山姆会员店、奥特莱斯等一批新型商业业态落户大连。规划建设了 渔人码头、星海新天地、俄罗斯风情街等10条具有时尚、现代特色的商业街。商贸业对拉动消费的作用不断增强0 5年间,全市商贸业累计组织大型系列促销活动 上千场次,拉动消费510亿元。举办各类专业性展销会、对接会、推介会150多场次,签 订协议金额50亿元。实施了 “家电、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活动,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 品34.6万台,销售新家电13.4万台,带动家电市场消费

12、13亿元,拉动汽车消费7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大连旅游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拥有各类旅游景区、景点160 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10个、5A级景区1个:拥有星级饭店168家,其中四星、五星级 酒店25家:拥有旅行社362家,其中有国际旅游资质的旅行社26家。“浪漫之都”旅游 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可为国内外游客提供海滨观光、城市观光、休闲度假、文化旅游、 乡村游、海岛游等多种旅游项目和产品,2021年获得“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称号。2021 年,全市旅游总收入550. 1亿元,“十一五”年均递增21.1轨 接待海外游客总量、旅游 外汇收入、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总收入等指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第一。5.

13、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十一五”时期,大连规划建设了一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其中人民路CBD、星海湾 金融商务区、香炉礁物流园区、旅顺南路软件产业带等集聚区建设取得显著成果。据统计, 目前全市正在建设的重点服务业集聚区共37个,已进驻各类服务企业5928家,就业人数 43万人;固定资产投资386. 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26亿美元:累计上缴税收46. 2亿元。 按业态区分,商务服务集聚区5个,金融集聚区2个,现代物流集聚区6个,商贸流通集 聚区10个,科技服务集聚区2个,文化旅游集聚区11个,会展业集聚区1个。截至2021 年,全市服务业重点投资项目141个,项目总投资867亿元,其中内资632

14、亿元、外资 235亿元。6.公共服务业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一五”期间,大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力发展面向民 生的社会事业,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形成了比较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积极 就业政策,2021年普惠制培训11. 9万人,实现城镇就业1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 在2. 7%;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义务教育全部达标,职业教育发展 迅速,高等教育水平提升,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义务教育、中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体系;积极 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现市级统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达99蛤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启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

15、建设三年规划顺利实施,建 立健全了城乡基本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 化服务体系,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发展广播电视和体 育事业,丰富了城乡居民文化体育生活,从而进一步满足了民生需求,促进了和谐社会建 设。 (二)问题和差距1.服务业比重较低、增速较慢2021年,大连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42%,比“十五”期末的45. 2%下降了 3. 2个百 分点。从国内看,目前北京市服务业比重高达75%,其它沿海开放城市的服务业比重大多 超过45%,大连服务业比重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3,服务业发展差距明显。 “十一五”期间,大连服务

16、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4%,而第二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9. 4%, 服务业的发展速度和贡献率长期落后于第二产业,产业结构“二三一”排序持续了多年。 2021年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图略) 2服务 业结构不合理,辐射功能薄弱从全市服务业结构看,目前传统服务业依然占主导地位,以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交 通运输等为主的传统服务业占全市服务业的比重超过50%,软件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 商务会展业等新兴服务业的比重较小。我市服务业功能欠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薄弱,缺少有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企 业,销售收入超亿元的服务企业为数不多。3.区域服务业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协调

17、从全市各个区市县看,主城区服务业发展较快,2021年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平均 为45%,其中,中山区服务业比重达到95斯 沙河口区服务业比重达到72%,西岗区服务业 比重达到6居。其他区市县服务业发展较落后,金州新区以及北三市的服务业比重都在30% 左右。农村服务业发展滞后是大连服务业的突出问题,2021年农村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只占 全市社会消贽品零售额的20%。农村服务业的主体多为传统服务业,基础设施陈旧,服务 水平低下,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生产和生活需求。 二、机遇与挑战 (一)发展机遇1.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国正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 业和现代服务业,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为各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创造了良好机遇。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由投资拉动型增长方式向消费拉动型增长方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