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_第1页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_第2页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_第3页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_第4页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选择题(共11小题)1. (2017党帛阳)下列图案中,属于轴对称图形的是()A.B.D.第13页(共16页)【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求解可得.【解答】解:A,此图案是轴又t称图形,有 5条对称轴,此选项符合题意;B、此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此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而是旋转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K此图案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轴对称图形,掌握其定义是解题的关键:如果一个图形 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2. (20177®庆)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是()【分析】根据

2、轴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B、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C、是轴对称图形,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不合题意.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 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3. (2017?呼和浩特)图中序号(1) (2) (3) (4)对应的四个三角形,都是ABC这个图形进行了一次变换之后得到的,其中是通过轴对称得到的是(【分析】轴对称是沿着某条直线翻转得到新图形,据此判断出通过轴对称得到 的是哪个图形即可.【解答】解:轴对称是沿着某条直线翻转得到新图形,通过轴对称得到的是(1).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

3、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和应用,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 关键是要明确:轴对称是沿着某条直线翻转得到新图形,观察时要紧扣图形变 换特点,进行分析判断.4.如图,已知点P至I AE, AD BC的距离相等,有下列说法: 点P在/ BAC的平分线上;点P在/ CBE的平分线上;点P在/ BCD勺平分线上;点P在/ BAC /CBE / BCD勺平分线的交点上.其中正确的是()D.【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点P到AE, AD的距离相等, 点P在/BAC的平分线上,正确; 点P到AE, BC的距离相等, 点P在/CBE的平分线上,正确; 点P到AD, BC的距离相等, 点P在

4、/ BCD勺平分线上,正确; 点P在/BAG /CBE / BCD勺平分线的交点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角平分线的判定,掌握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的 平分线上相等是解题的关键是解题的关键.5 .如图,ABC, /B=90° ,两直角边 AB=3 BC=4 AC=5三角形内有一点P到各边的距离相等,则这个距离为()A. 1B. 3C. 4 D. 5【分析】连接AP, BP, CP,设PE=PF=PD=x根据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列出方程,即可求得该距离的长.(AB+BC+AC?x卷 X12X【解答】解:连接AP, BP, CP.设 PE=PF=PD=xWJ &ab

5、c=Labx x+AO x+BO222x=6x,> &abcFXABX CB=66x=6, 解得x=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角平分线,解题的关键是构造辅助线,且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整体计算;二是等于三个小三 角形的面积和,这也是列方程的依据.6 .如图,在 ABC中,/C=90 , AD是/CAB的平分线,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则/ BDE勺度数是(A. 15°B. 30C. 45D. 60【分析】由在 ABC中,/C=90 , AD是/CAB的平分线,DE是AB的垂直平分 线,易得/ B=/ DABW CAD继而求得/ B

6、的度数,则可求得/ BDE的度数.【解答】解:: DE是AB的垂直平分线, . AD=BD丁 / DABW B,: AD / CAB的平分线,丁 / CADW DAB.在 ABC中,/C=90 , .3/B=90° , ./B=30° ,丁. / BDE=90 - / B=60° .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 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7.如图,线段AC, AB的中垂线交于点 0,已知OC=2cm则OB等于()A. 1cm B. 2cm C 4cm D.不能确定【分析】首先连接OA由线段AG AB的中垂线交

7、于点0,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得0A=0C=0B【解答】解:连接0A.线段AG AB的中垂线交于点0, .0A=0 C 0A=0 B0B=0C=2c m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了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辅助线 的作法,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8.如图,4ABC中,DE/ BG FB, FC分别平分/ B和/C,已知 BC=20 AB=18,AC=16则 ADE的周长是(A. 30 B. 32 C. 34 D. 36【分析】根据DE/ BC FB, FC分别平分/ B和/C,可彳#: / DBF之FBC之DF0 进而得出DF=DB同理得出EF=EC所以 ADE勺周长

8、为AB+AC然后根据AB和 AC的长度即可求出结果.【解答】解:= DE/ BG /BFD力 FBC /EFC4 BCF.FC分别平分/ B和/C, /DBF力 FBC /ECF4 BCF /BFD力 DBF /EFC4 ECFDF=DB EF=ECADE勺周长=AD+AE+D,EDE=DF+EF ADE勺周长=AD+BD+AE+EC=AB+AC. AB=18 AC=16.ADE勺周长=34.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及 性质,三角形的周长,关键在于根据相关的性质定理推出DF=DB EF=EC然后进行正确的等量代换求出 ADE的周长=AD+BD+

9、AE+EC=AB+AC9.同学们都玩过跷跷板的游戏,如图,是一个跷跷板的示意图,立柱 OC与地 面垂直,OA=OB当跷跷板的一头着地时,/ OAC=25 ,则当跷跷板的另一头 B着地时/ AOA等于()A C 3A. 25B. 500C. 600D. 130°【分析】欲求/A' OA的度数,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 和,可知/ A OAW OAC廿OB C,又 OA=OB,根据等边对等角,可知/ OAC= /OB C=20 .【解答】解:.OA=OB, ./OAC=OB C=25 ,丁 / A OAN OAC+ OB C=2Z OAC=50 .故选B.【点评】

10、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内角和外角之间的关系以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和.10.如图,等腰三角形 ABC中,/BAC=90 ,在底边BC上截取BD=AB过D作Dn BC交AC于E,连接AD,则图中等腰三角形的个数是()【分析】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且/ BAC=90 ,所以/ B=Z C=45 ,又DE ,BG所以/ DECWC=45 ,所以 EDC是等腰三角形,BD=AB所以 ABD是 等腰三角形,/ BADW BDA 而/ EAD=90 - Z BAD / EDA:90° - / BDA 所以 / EADW EDA所以 EAC®等腰三角形,

11、因此图中等腰三角形共 4个.【解答】解:.三角形ABC是等腰三角形,且/ BAC=90 , / B=/ C=45 ,v DEL BC, ./ EDBW EDC=90 ./DECW C=45 , .EDO等腰三角形,v BD=AB . ABC®等腰三角形,丁 / BADW BDA而/EAD=90 - Z BAD / EDA=90 - Z BDA丁 / EADW EDA.EAD等腰三角形,因此图中等腰三角形共4个.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由已知条 件利用相关的性质求得各个角的度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如图,点 O是 ABC中/ABC与/A

12、CB的平分线的交点,OD/ AB交BC于D点,OE AC交BC于E点,若BC=20cm则 ODE勺周长为()陞B D E CA. 16cm B. 18cm C. 20cm D. 22cm【分析】ODE勺周长=OD+DE+O的以先证明BD=OD CE=OE则OD+DE+OE=BC 得出.【解答】解:: OD/ AB ./ABOW BOD. OBW/ ABC ./ABOW OBD ./ABOW BODBD=OD则同理可得CE=OE ODE勺周长=OD+DE+OE=BD+DE+EC=20cm故选C.【点评】本题利用了: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等边对等角.二.解答题(共8小题)AE

13、平分/ BAC BEX AE于 E, ED/ AG12. (2016秋?宝塔区期中)如图,已知 /BAE=42 ,求 / BED的度数.【分析】已知AE平分/BAG ED/ AG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得 /DEA勺度数,再由三角形外角和为 360°求彳3/ BED®数.【解答】 解:.BE! AE; /AEB=90v AE平分 / BAC. / CAEW BAE=42Xv ED/ AC,/AED=180 - / CAE=180 - 42° =138°丁. / BED=360 - / AEB- / AED=132【点评】此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三角

14、形外角和定理.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 互补.13.在 ABC中,/ABC=Z C, BD平分/ ABC 交 AC于 D, AE±BR 垂足为 E.【分析】首先过点A作AF/ BG交BD的延长线于点F,由在ABCt, / ABC=2/C, BD平分/ABC易证得 ADF ABF ADBC是等腰三角形,又由三线合一,可证得BF=2BE即可证得 AC=2BE【解答】证明:过点A作AF/ BG交BD的延长线于点F, / F=/ DBC / FAD=/ C, ./ABC=Z C, BD 平分/ABC ./ABDW DBCh C, / F=/ FADW ABD BD=CD . AD=DF AB=A

15、Fv AE! BD,BE=EF=-BF, 2,vAC=AD+CD=DF+BD=BF . AC=2BE【点评】此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此题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 准确作出辅助线,注意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14.如图所示.zABC中,AE是/A的平分线,CCL AE于D求证:/ ACA / B.【分析】延长CD交AB于F点,可证明 ACDt AFDr等.卞g据/ AFC是 BCF的外角可证结论.【解答】证明:延长CD交AB于F点.: AE是/ A的平分线,CD± AE /FAD力 CAD /ADCW ADF=90 .又AD公共, .ADC AADF ./ACDW AFD /AFC

16、是 BCF0勺外角, /AFO / B. ./ACD> / B.【点评】此题考查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作出辅助线 建立两角的联系是难点.15.如图,在等腰 ABC中,AB=AC AD是BC边上的高,点E、F分别是边ABAC上的点,且EF/ BC.(1)试说明 AEF是等腰三角形;(2)试比较DE与DF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S D C【分析】(1)首先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 B=Z C,再结合平行线的性质得 至|J/AEF=ZAFE,利用等角对等边即可证得;(2)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证得 AD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然后根 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证得

17、.【解答】解:(1) V EF/ BC ./AEF=Z B, /AFE=Z C.又AB=AC / B=/ C,./AEF=Z AFEAE=AF即AEF是等腰三角形;(2) DE=DF理由如下:.飞比等腰三角形ABC的底边上的高,AD&是/ BAC的平分线.又.AEF是等腰三角形,一AG是底边EF上的高和中线,ADL EF, GE=GFAD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DE=DF【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以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 正确证明AD是线段EF的垂直平分线是关键.16.如图,在4ABC中,AB=ACR E分另是BC?口 AC上的点,且DE/ AB EA=ED请你说明A

18、D垂直平分BC【分析】由平行线的性质、等腰 AED的性质推知AD平分/ BAC则由“等腰三 角形三合一的性质”证得结论.【解答】证明:如图,: EA=ED /2=/ 3.又 : DE/ AB,/ 1=/ 3,./ 1=/ 2,即 AD平分/ BAC又AB=ACAD是边BC的中垂线,即AD垂直平分BC.B D C【点评】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17. (2017春?蓝田县期末)如图,在 ABC中,点D是AB的中点,点F是BC延长线上一点,连接 DF,交AC于点E,连接BE, ZA=Z ABE(1)求证: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当AB=AC /A=46时,

19、求/ EBC及/F的度数.【分析】(1)根据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垂直平分线上证明;(2)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出/ ABE结合图形计算即可.【解答】(1)证明::/ A=Z ABEEA=EBvAD=DB DF是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2)解:丁/ A=46 , ./ABEWA=46° , v AB=AC ./ABCW ACB=67 , ./EBCW ABO /ABE=21 ,/ F=90° - / ABC=23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线段垂直平分线的判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 内角和定理,掌握到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垂直平分线上是解题的 关键.18. (2017?平谷区二模)如图,在 ABC中,BD平分/ ABC交AC于点D, DE/BC交 AB于点 E, EF± BDT点 F.求证:/ BEF玄 DEF【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 ABDWCBD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 ED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