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应该怎么设计?课件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经过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任务分析,教学活动结构及界面设计等环节,而加以制作的课程软件。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欢迎大家阅读。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1教学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活动形式查找资料、知识竞赛、讨论、改写诗句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人新课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巅峰之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积淀。她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她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
2、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学习古诗词,可以穿越时空和古代圣贤对话,陶冶性情,提高文化素养。今天,我们学习五首古代诗歌,主要是领会古人融情于景表达襟怀和借景阐理写意人生的手法。二、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诗意、体会诗情、背诵诗篇。2、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的情感真,感悟哲理的蕴义深。3、改写诗句,抒情写意。三、各显其能猜作者请大家根据幻灯片上的图象和提示语猜出本文五首诗歌的作者。1.他是唐代著名诗人,其诗想像丰富,构思新奇,富有浪漫主义色彩,被后人称为“诗仙”。曾给幼小时的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他的静夜思。2.他是唐代著名的现实主义诗人,诗风沉郁顿挫,后人称之为“诗圣”。“随风潜入夜,润
3、物细无声”,是他的诗春夜喜雨中的名句。3.他是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和诗人。在他们父子的推动下形成了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4.他是唐代晚期著名诗人,被后人称为“小杜”。“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是他的诗清明的句子。5.他是江西临川人,宋朝的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宋神宗时积极推行改革,后遭保守派的攻击而失败。四、七嘴八舌话背景请大家根据自己的预习情况,说出五首诗歌的写作背景。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据新唐书文艺传载王昌龄左迁龙标(今湖南省黔阳县)尉,是因为“不护细行”,也就是说,他的贬官,并不是由于什么重大问题,而只是由于生活小节不够检点。
4、李白在听到他不幸的遭遇后,写了这首充满同情和关切的诗篇,从远道寄给他。2.邱迟与陈伯之书有“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的句子。写春天使叛将产生了对故国的思念。杜牧的江南春写在晚唐社会矛盾尖锐,统治者苟安旦夕的情况下,选择江南的春天这个题材,不是没有用意的。3.登飞来峰为王安石29岁时所作。皇佑二年(1050)夏,他任浙江鄞县时,写下此诗。在鄞县他组织百姓浚治渠川,兴办水利,这些举措从粉显示了他的政治才能。此时的他年少气盛,抱负不凡,正好借登飞来峰发抒胸臆,寄托壮怀,可看作万言书的先声,实行新法的前奏。4.望岳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
5、安,到兖州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兖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5.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观沧海这首诗。五、抑扬顿挫读诗文1.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读音、停顿、重音等方面,达到通畅流利。2.配乐反复朗读,理解诗歌的含义。六、和景融理析望岳观影像,走近泰山。2.赏美景,提升品位。3.读诗文,陶冶情操。4.解题:“岳”在这里指东岳泰山。5.用心感受,领略美景和抱负。学生听录音后,根据课下注解了解诗歌的含义。在讨论中解决疑难。泰山景色如何?作者
6、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泰山景色是壮美雄奇的。作者的写作是距离是由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2)“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句诗在文中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抱负和理想?这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这两句诗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6.推敲诗句,把握写法和情感。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这两
7、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
8、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炼字生动。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七、总结方法求规律反复诵读,感受美景。2、披情入文,体会情感。推敲诗句,把握写法。4、含义新解,感悟哲理。八、自主合作勤探究登飞来峰“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这一句诗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各是什么?观沧海诗中最能表达作者志向的句子是什么
9、?试作简要分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将愁心寄与明月,为什么还写到杨花和子规呢?江南春请从景物、数量、状态、色彩、层次、动静、时间变化、空间变换、意境变幻等角度任选一点谈谈你对诗歌的理解。九、学以致用(课堂练习)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被后人成为“”的李白。题目中的王昌龄曾写下了一句千古名句:“洛阳亲友如相 问,。”2.“造化钟神秀”中的“钟”的意思是,此句描写了泰山的。3.登飞来峰中点明主题的句子是4.请列举出三句描写月亮的诗句。5.根据示例,任选一句进行改写。示例:迢迢贬谪路,吊影孑身。愿化一袭长风紧相随,同闻子规啼愁。渺渺无限期,晨寒夕凉。借半缕月光轻添薄纱,齐观杨花恣肆。
10、改写下列句子:(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2)秋风萧瑟洪波涌起(3)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4)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初一语文诗五首课件2教学目的I.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2.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3.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形式上的各自特点。教学重点:(l)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在体裁上的各自特点。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这五首诗都属于唐诗。唐朝时我国诗歌达到空前的盛况。特别是格律诗的成熟,达到艺术的巅峰。课文选的这五首诗,是我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璀璨的明珠,都是传诵不衰的名篇
11、。这些诗篇,内容不同,风格各异,多读一些古诗,不仅能提高我们的阅读欣赏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而且能提高我们的文化素质。二、正课(一),学习王维杂诗1、 朗读杂诗2、 作者作品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 jié),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尚书右丞,原籍祁(今山西 祁县),迁至蒲州(今山西省永济),崇信佛教,人称诗佛,其诗、画成就都很高,苏轼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尤以山水诗成就为最,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晚年无心仕途,专诚奉佛,故后世人称其为“诗佛”。著有王右丞集,存诗400首。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王维不仅是
12、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并且精通音律。是少有的全才。王维不但有卓越的文学才能,而且是出色的画家,还擅长音乐。山水田园和军旅和边塞生活是其创作两大题材。3、 评点: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不一定是作者),是一个久在异乡的人,忽然遇上来自故乡的旧友,首先激起的自然是强烈的乡思,是急欲了解故乡风物、人事的心情。开头两句,正是以一种不加修饰、接近于生活的自然状态的形式,传神地表达了“我”的这种感情。“故乡”一词迭见,正表现出乡思之殷;“应知”云云,迹近噜,却表现出了解乡事之情的急切,透露出一种儿童式的天真与亲切。纯
13、用白描记言,却简洁地将“我”在特定情形下的感情、心理、神态、口吻等表现得栩栩如生,这其实是很省俭的笔墨。关于“故乡事”,那是可以开一张长长的问题清单的。初唐的王绩写过一篇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从朋旧童孩、宗族弟侄、旧园新树、茅斋宽窄、柳行疏密一直问到院果林花,仍然意犹未尽,“羁心只欲问”;而这首诗中的“我”却撇开这些,独问对方: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仿佛故乡之值得怀念,就在窗前那株寒梅。这就很有些出乎常情。但又绝非故作姿态。一个人对故乡的怀念,总是和那些与自己过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人、事、物联结在一起。所谓“乡思”,完全是一种“形象思维”,浮现在思乡者脑海中的,都是一个个具体的形象或画面。故乡的
14、亲朋故旧、山川景物、风土人情,都值得怀念。但引起亲切怀想的,有时往往是一些看来很平常、很细小的情事,这窗前的寒梅便是一例。它可能蕴含着当年家居生活亲切有趣的情事。因此,这株寒梅,就不再是一般的自然物,而成了故乡的一种象征。它已经被诗化、典型化了。因此这株寒梅也自然成了“我”的思乡之情的集中寄托。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独问“寒梅著花未”是完全符合生活逻辑的。王维的杂诗历来被认为是一首忧郁的诗歌,认为是因思乡而忧郁。确实,带着一种忧伤的心情来读这首诗,就会有一种浓郁的怀乡之情。这是一个非凡的游子形象。虽然饱经沧桑,却依然不乏超然尘世,保持自由心态的精神风致。那么,诗人为什么要写这一首诗歌的目的也就跃
15、然纸上:他是歌咏一种虽然饱经沧桑,但永不世故、永葆自由心态的人生风范。古代诗歌中常有这种质朴平淡而诗味浓郁的作品。它质朴到似乎不用任何技巧,实际上却包含着最高级的技巧。象这首诗中的独问寒梅,就不妨看成一种通过特殊体现一般的典型化技巧,而这种技巧却是用一种平淡质朴得如叙家常的形式来体现的。这正是所谓寓巧于朴。王绩的那首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朴质的程度也许超过这首诗,但它那一连串的发问,其艺术力量却远远抵不上王维的这一问。其中消息,不是正可深长思之的吗?(二)夜雨寄北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这首诗选自李义山诗集。作者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
16、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市)人。唐代诗人。25岁时中了进士,因受到牛党令狐1的排斥,失势被贬,一生不得志,没有担任过重要官职,一生穷愁潦倒,他的诗多表现个人穷愁潦倒的生活、伤感哀苦的情绪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但他开创了诗歌上新的风格、新的流派,在艺术技巧上他对我国的古典诗歌有所发展和丰富。这首诗(爱情诗)是李商隐留滞巴蜀时寄怀他的妻子王氏之作。3.点评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意思是妻子寄信来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团聚,而我因事耽搁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回家。时已入秋,年关将近。夜里只听雨声淋漓,池水定涨了不少。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而今我只身独处边远异乡,什么时候回到长安,夜晚与妻剪烛夜谈我在
17、巴山夜晚听雨思乡的愁情。这两句是虚写,想象回家后与妻子团聚时的情景。这首诗把秋雨夜景与思妇愁绪结合起来写,写得情景交融,虚实相生。表现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友(妻子)的心情。(三)、学习淮上与友人别1.朗读这首诗,注意朗读节奏和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郑谷,唐代诗人,字守愚,袁州宜春(今江西宜春)人。光启三年擢第,官右拾遗,历都官郎中。幼即能诗,名盛唐末。有云台编三卷,宜阳集三卷,外集三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鹧鸪等晚唐绝句自杜牧、李商隐以后,单纯议论之风渐炽,抒情性、形象性和音乐性都大为减弱。而郑谷的七绝则仍然保持了长于抒情、富于风韵的特点。这首诗是诗人在扬州(即题中所称“淮上”)和友人分手时所
18、作。和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湘(今湖南一带),自己则北向长安。3、点评扬子江头杨柳春, 杨花愁杀渡江人。扬子江渡口,岸边的杨柳枝叶青翠,一派浓郁的春色,时近暮春,天空弥漫着如絮般的杨花,像我心头滋长的愁绪,煎熬着即将分手渡江远去的人。一、二两句即景抒情,点醒别离,写得潇洒不着力,读来别具一种天然的风韵。画面很疏朗:扬子江头的渡口,杨柳青青,晚风中,柳丝轻拂,杨花飘荡。岸边停泊着待发的小船,友人即将渡江南去。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景中寓情,富于含蕴。依依袅袅的柳丝,牵曳着彼此依依惜别的深情,唤起一种“柳丝长,玉骢难系”的伤离意绪;蒙蒙飘荡的杨花,惹动着
19、双方缭乱不宁的离绪,勾起天涯羁旅的漂泊之感。美好的江头柳色,宜人春光,在这里恰恰成了离情别绪的触媒,所以说“愁杀渡江人”。诗人用淡墨点染景色,用重笔抒写愁绪,初看似不甚协调,细味方感到二者的和谐统一。两句中“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等同音字的有意重复,构成了一种既轻爽流利,又回环往复,富于情韵美的风调,使人读来既感到感情的深永,又不显得过于沉重与伤感。次句虽单提“渡江人”,但彼此羁旅漂泊,南北乖离,君愁我亦愁,原是不言自明的。数声风笛离亭晚, 君向潇湘我向秦。晚风中,传来几声短促凄清的竹笛曲调,暮色苍茫,渡口旁的离亭里两位朋友正在告别。从今后你走向遥远的南方,那潇水湘江之畔;而我却要向
20、北旅行,到三秦之地去。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收转到离亭别宴,正面抒写握别时情景。驿亭宴别,酒酣情浓,席间吹奏起了凄清怨慕的笛曲。即景抒情,所奏的也许正是象征着别离的折杨柳吧。这笛声正倾诉出彼此的离衷,使两位即将分手的友人耳接神驰,默默相对,思绪萦绕,随风远扬。离笛声中,天色仿佛不知不觉地暗了下来,握别的时间到了。两位朋友在沉沉暮霭中互道珍重,各奔前程君向潇湘我向秦。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这是一手握别诗,通过对诗人与友人握别于淮上渡口情景的叙述和描写,表现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深情!这首诗的成功,和有这样一个别开生面的富于情韵的结尾有密切关系。表面上看,末句只是交待各自行程的叙述语,既乏寓情于景的描写,
21、也无一唱三叹的抒情,实际上诗的深长韵味恰恰就蕴含在这貌似朴直的不结之结当中。由于前面已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等一系列物象情景对离情进行反复渲染,结句的截然而止,在反激与对照中愈益显出其内涵的丰富。临歧握别的黯然伤魂,各向天涯的无限愁绪,南北异途的深长思念,乃至漫长旅程中的无边寂寞,都在这不言中得到充分的表达。“君”“我”对举,“向”字重叠,更使得这句诗增添了咏叹的情味。这是一首送别诗,此外,还有赋得古原草送别,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等第二课时一、预习1.背诵前三首诗歌。2.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二、正课(一)学习送社少府之任蜀州1.朗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2
22、。作家作品简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选自王子安集,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县)人。唐高宗时应举及第,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当时诸王好斗鸡,王勃为沛王写了一篇向英王鸡挑战的檄文,触怒唐高宗,被罢斥。后在虢州做参军,不久又因罪除名。25岁那年到海南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他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会称“初唐四杰”,反对以上官仪为代表的浮艳诗风,对近体诗格律有所建树,为唐诗的发展作出一定的贡献。有王子安集。3.评点:城阈辅三秦,风烟望五律。“城阙”指长安,送别之地。“五津”泛指四川,杜少府上任之地。从长安城实际上望不见“五津”,这里是诗人的想象。它使人感到气象开阔既然五律风烟在望,则此行
23、并非远别,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文抒情奠定基调。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同是宦游”是说二人皆为官而离乡背井,此别乃是别中之别,又有何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思是,只要海内有知音,虽在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此句安慰社少府,也道出了千古以来人们的共同心声,成为千年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意思是,不要在分别之时,效儿女之常态,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此诗是王勃供职长安时所作的一首送别诗。此诗一反送别时哭哭啼啼、缠绵排恻的老格调,创造出开阔雄浑的意境。表现作者旷达的胸襟。这首诗格律上属五言律诗。首句人韵。中间颔联和颈联对仗。二、四、六、八句末字押韵。本诗是送别诗,表达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二)酬乐天扬州动迁席上见赠1.朗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注意读出节奏,感情。2.作家作品简介:这首诗选自全唐诗,作者刘禹锡(77842),字梦得,洛阳(现河南省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参加王叔文领导的政治改革,失败后,一再遭贬。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禹锡被罢去和州刺史,北归京师,途经扬州,遇到白居易。在酒宴上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对刘长期遭受贬谪表示同情。刘禹锡写了这首诗答谢他。酬,答诗。使君,是对刺史的称呼。3.评点: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诗人在二十余年的贬它生活中,多次迁徙边远地区,这里用“巴山楚水”泛指朗州、连州、夔州、和州等边远地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检测仪器设备校准与维护服务补充协议
- 互联网企业SPV股权并购协议书
- 培训课程创新研发补充协议
- 《医药论坛杂志》投稿须知官方认证
- 2025年四年级英语教师教学总结模版
- 译林版必修三英语《Unit 3 The world online》Grammar and usage课课件
- 江西理工大学《文艺演出策划》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年档案管理个人工作总结模版
- 泉州师范学院《果树育种技术》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新媒体运营与推广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电化学储能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前景预判研究报告
- 2025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 离婚协议书原版
- 2025年高考地理复习 大单元八 人口、城镇与大都市辐射 题库
-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3.3 练习五课件
- 2025年天津市滨海新区中考数学一模试卷
- 2025年杭州市高三语文二模作文题目“科技与相互理解”写作指导
- 小学生摄影课件
- 2025(标准)承包清工劳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 合伙入股协议合同范本
- 急救与心理技能(视频课)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中南大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