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_第1页
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_第2页
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_第3页
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_第4页
省人民医院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福建中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 糖尿病诊疗方案(2010年修订稿) 糖尿病是以人体内胰岛素     渴病本症的基本临床表现,而易发生诸多并发症为本病的另一个特点。本症与并发症的关系,一般以本症为主,并发症为次。多数患者,先见本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而出现并发症。但亦有少数患者与此相反,如少数中老年患者,“三多”及消瘦的本症不明显,常因痈疽、眼疾、心脑病证等为线索,最后确诊本病。 三、中医治疗方案 (一)糖尿病本证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1津亏燥热 证候: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多而频,舌尖红,苔微黄

2、,脉洪而数。 治法:润燥生津 代表方剂:消渴方加减。 常用药物:天花粉、葛根、石斛、知母、玉竹、桑白皮、地骨皮、五味子等。 2气阴两虚  证候:口干或渴,乏力,或神疲,舌质淡,苔白而干,脉弱。 治法:益气养阴。 代表方:生脉散加减。 3肾阴亏虚 证候: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或尿甜,口干唇燥,或渴而多饮,五心烦热,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治法:滋补肾阴。 代表方剂:六味地黄丸/汤加味。  4. 肾阴阳两虚 证候:畏寒倦卧,手足心热

3、,口干咽燥,但喜热饮,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小便清长或淋漓不尽,男子阳痿遗精,女子不孕或带下清稀,舌淡,苔白,脉沉细。 治法:滋阴温阳。 代表方剂:右归丸加味或肾气丸加减。 5血瘀气滞型 证候:消渴患者出现部位固定的刺痛,或疼痛夜甚,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舌质暗,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脉弦或沉而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营通脉。  代表方剂:血府逐瘀汤加减。 6痰瘀互结型 证候: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形体肥胖、全身困倦、头胀肢沉,舌苔或厚腻,六症者二症为痰证,定位刺痛或伴夜间加重,唇舌紫绀或有瘀点或舌下脉络

4、怒张,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四症中任一症为瘀证,同时具备为痰证和瘀证。 治法:活血化瘀,化痰通络 代表方剂:丹瓜汤加减。 7湿热内蕴型 证候:形体肥胖、胸闷脘痞、纳呆呕恶、口干口苦、全身困倦、头胀肢沉,尿黄,舌白或红苔黄腻脉濡或滑或弦滑。 治法:清热化湿 代表方剂:四妙汤加减。 8.脾虚湿盛型 证候:食少纳呆、全身困倦、头胀肢沉,或胸闷脘痞,舌质淡或淡胖,苔白腻,脉濡。 治法:健脾化湿 代表方剂:参苓白术散加减 9.瘀阻血脉、水饮泛溢型 证候:浮肿或/和气喘,唇舌紫绀或四肢皮肤

5、暗淡,或大便干燥,舌质暗,苔薄脉涩。 治法:活血通脉、利水降浊 代表方剂:自拟祛瘀化饮方(泽兰、川牛膝、益母草等)加减 (二)穴位注射   穴位选择:足三里定位:外膝眼下三寸,胫骨旁开一横指   方法:用2ml针管抽取甲钴胺1ml足三里穴位注射。 (三)本证中成药及中药静脉制剂 1、改善循环治疗(具体用药一般在下列药物中选择,一般情况糖尿病患者选用至少一种改善循环静脉制剂,口服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选用) (1)口服中成药  活血通脉胶囊  

6、2-4片  tid 灯盏细辛胶囊  2-4片  tid (2)静脉制剂中成药 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川芎嗪1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酮20-4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100-250mL加入金纳多10-2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红花黄色素钠注射液1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舒血宁10-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灯盏细辛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7、60;生理盐水250ml加入红花黄素钠15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2其他中成药治疗   玉泉丸或十味玉泉胶囊:每日3次,适用于燥热阴虚证 参芪降糖颗粒:每次1-2包,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参芪降糖片:每次4-6片,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热燥结证。 糖脉康颗粒:每次1包,每日3次,适用于气虚兼血瘀证。 消渴康颗粒:每次1-2包,每日3次,适用于气阴两虚证。 六味地黄丸:每次6克,每日3次,适用于肾阴亏虚证。 糖络通胶囊:每次服2-4粒,每日服3次。适用于络闭兼微热者。 丹瓜

8、方胶囊:每次服2-4粒,每日服3次。适用于高糖性血管损伤的保护。 四、西药治疗 1治疗原则 糖尿病的治疗是长期而细致的工作,必须详细了解病情及患者生活条件、工作情况等,贯彻原则性与个体化相结合的治疗原则,制定切实可行而且有效的治疗方案。如非肥胖型糖尿病患者经饮食治疗后,血糖控制良好时,应继续治疗和观察;如经饮食治疗后,血糖控制不好时,应增加:单用或合用磺脲类、双胍类和/-糖苷酶抑制剂,血脂高者则同时予降脂药物,如果血糖控制良好,继续治疗观察,定期调整用药量。如经饮食疗法及加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理想时,则尽早采用胰岛素治疗,并定期观察和调整胰岛素的剂量。

9、对于肥胖型糖尿病的患者经低热能饮食加运动疗法后血糖制不良时,可加用:双胍类和或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降糖药物,血脂高者应同时服降脂药物。血糖控制良好,可继续治疗下去,如果血糖仍控制不理想,应使用胰岛素治疗,并定期观察和调整胰岛素用量。对于成人缓慢性进行型自身免疫性糖尿病(LADA)患者,则应尽早使用以胰岛素治疗为主的治疗方案。 2具体措施及药物 (1)临床常用口服降血糖药物 磺脲类:磺脲类降糖药物适用于胰岛细胞有一定功能的2型糖尿病患者。对于磺脲类降糖药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进用药方法,或联合其他中西药物及使用胰岛素治疗。 临床应用的磺脲类制剂

10、0; 药名       mg/片        半衰期(h)      每日剂量范围(mg)      每日服药次数 格列苯脲    2.5,5        1016  

11、;        2.520                       12 格列吡嗪     5           

12、;24             530                      23 格列齐特     80      

13、0;  1012          40320                      23 格列喹酮     30       

14、;     1.5           30320                       3 格列美脲    1.2,4   

15、;        5              18                       12  双胍类:适用于症状轻及体

16、型肥胖的2型糖尿病患者。常用的有二甲双胍250500mg,每日3次口服,肠溶制剂餐前口服,胃溶制剂餐中或餐后口服。主要副作用为消化道症状和乳酸性酸中毒,肺功能不全和低氧血症者应忌用。 -糖苷酶抑制剂:常用的药有阿卡波糖、倍欣。临床应用时宜从小剂量拜糖平2550mg开始,每日23次口服,以后渐增至100mg,每日3次口服,倍欣0.10.2mg开始,每日23次,以后增至0.3mg,每日3次。服药时需与第1口饭同时服,才能发挥更好的效果。主要的副作用为腹胀。 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常用的药有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罗格列酮剂量为每日48mg,分1次或2次口服,进餐时

17、同时服用,吡格列酮用量为每日1545mg。该药适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对有胰岛素抵抗的患者。该类药常见的副作用为上呼吸道感染,还可有消化道症状、头痛头晕等,单独使用不会引起低血糖反应。 餐时胰岛素促分泌剂:常用的药有瑞格列奈(诺和龙)及孚来迪主要作用于胰岛细胞膜,促进胰岛素的快速分泌和释放。剂量为每片0.5mg或lmg,用药特点为进餐就服药,不进餐不服药。副作用很少,偶有胃肠道反应。 (2)胰岛素治疗 适应证:1)所有1型糖尿病患者;2)2型糖尿病经饮食疗法及口服降糖药未获良好控制(或降糖药失效)的患者;3)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及乳酸性酸中毒患者;4)

18、合并重症感染、心脑血管急危重症、外科病围手术期、妊娠期糖尿或糖尿病人妊娠及围分娩期的患者;5)糖尿病患者伴严重的肝、肾等疾病,急性应激状态,继发性糖尿病,特别是垂体性及胰源性糖尿病等。    制剂类型:按种类分为生物提取胰岛素,国内主要为猪胰岛素和生物基因工程合成的人胰岛素(诺和灵和优泌林),人胰岛素产生抗体较少。按作用快慢不同,胰岛素制剂可分为速效、中效、长效和不同比例的混合胰岛素以及新一代速效胰岛素诺和锐TM(胰岛素类似物或称门冬胰岛素)。 应用方法:胰岛素使用剂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应在一般治疗和饮食疗法的基础上进行,须注意应用剂量的个体化。

19、 胰岛素的剂量与调整:一般开始剂量可按每日每公斤体重0.21.0U计算1日总量,然后根据治疗反应每34天调整一次剂量,每次可增加或减少24U。 注意事项:1)胰岛素用量过大可出现心悸、大汗、乏力等低血糖反应,严重低血糖可使病人反应迟钝、头痛及昏迷等,甚至死亡。若低血糖后出现高血糖反应,称苏木杰反应,此时应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否则会再加重低血糖症状。2)胰岛素的抗药性是指成人每日胰岛素用量超过200U并持续2日以上者,或称为胰岛素抵抗。此时应更换高纯度或人胰岛素以及加用口服降血糖药联合治疗。3)胰岛素的过敏反应有注射部位红肿与痒痛,全身反应可有恶心、呕吐、腹泻及荨麻。4)副作用

20、尚有胰岛素性水肿(面部及四肢),晶体屈光改变,注射部位皮下脂肪萎缩、结节,要注意及时更换注射部位及使用高纯度胰岛素。 五、疗效评定 1.糖尿病控制目标:                      理想         尚可     

21、;     差  血浆葡萄糖          mmol/L      空腹                   4.4-6.1     &

22、#160; 7.0        >7.0                               非空腹       

23、         4.4-8.0       10.0       >10.0  HbA1c  %           <6.5      

24、0;   6.5-7.5      >7.5  注:1.表中标准存在不同的版本,可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决定。     2.上述血糖控制目标要根据病人的年龄、并发症、合并症、既往控制情况等进行个体化管理。特定病人的上述目标值临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个体化确定。     3.其他参考指标的期望目标值:        

25、;           理想             尚可         差  血压  mmHg      <130/80   &#

26、160;>130/80-<140/90  >140/90  体重指数(BMI) kg/m2 男<25          男<27 男27                        女&l

27、t;24           女<26        女26  胆固醇 mmol/L         <4.5            4.5 

28、60;         6.0  HDL-C  mmol/L         >1.1            1.1-0.9       <0.9 甘油三酯 mmol/L 

29、60;    <1.5            <2.2           2.2 LDL-C     mmol/L       <2.6    

30、60;       2.6-4.4         >4.0  (1)临床症状与体征好转或消失;   (2)血糖控制达标,尿蛋白减少或消失,血脂、血压、尿酸等达标。  (3)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31、60;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疗方案 一、诊断依据 (一)西医诊断依据:   采用1980-1985年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国际协作研究(WHOPNTF)标准(金标准)进行:    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    有周围神经病变的症状和体征:a.有中等严重程度的四肢(至少双下肢)持续性疼痛和/ 或感觉障碍。B.双下肢拇趾(或至少有一拇趾)有振动觉异常-用WHOPNTF分度音叉在拇趾处测3处,振动觉

32、的平均值 7.0。c.腓总神经感觉传导速度(SCV)值低于同一年龄平均值1标准差(1SD)以上。 临床能除外其它原因所引起的周围神经损害。 (二)中医消渴痹证诊断标准 消渴痹证诊断:1.临床有明显的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等表现;2.有四肢远端的麻木、感觉减退或皮肤刺痛。 二、辨病要点: 本病在消渴基础上发生,其辨证首先基于消渴的虚实情况。而本痹证是在消渴进行过程中渐生邪气而致,其发病的本质是邪气阻痹经脉。因此,无论患者消渴辨虚辨实,只要进展成为消渴痹证就属于邪实为病。在邪实前提下,有以瘀阻血脉为主者,但大多数属于痰瘀互结为患

33、。治疗也常从活血化瘀通脉,或痰瘀同治出发,据情而定。其中均宜活血化瘀,辛通开痹。 三、中医诊疗方案 (一)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1瘀阻血脉: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或疼痛夜甚,肌肤甲错,口唇紫暗,面部瘀斑,舌质暗,舌下脉络青紫迂曲,脉弦或沉而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开痹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减: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等。 2痰瘀互结型:四肢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舌质瘀暗,苔腻,脉滑或涩。    

34、0;治法:活血祛痰,通络开痹     方用桃红四物汤加祛痰之品: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生地、僵蚕、皂角刺、石菖蒲、茯苓。 (二)本证中成药及中药静脉制剂 (1)口服中成药治疗 糖络通胶囊 2-4粒 tid     功能活血化瘀,祛痰通络兼以补肾,以痰瘀互结兼肾精亏虚者更为适用。制成胶囊,更为方便,病人依从性好。目前观察安全有效。     活血通脉胶囊  4粒 

35、tid (2)静滴中成药治疗 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川芎嗪1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丹参酮20-4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100-250mL加入金纳多10-2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红花黄色素钠注射液10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舒血宁10-2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灯盏细辛20-40ml静脉点滴,每日1次 生理盐水250ml加入红花黄色素钠150mg静脉点滴,每日1次 血塞通合654-2或灯盏细辛合654-

36、2或丹参酮等稀释后静滴取得较好疗效。 四、西药治疗 1具体措施及药物 (1)卡马西平 0.1 qd-tid; (2)非甾体类止痛药:吲哚美辛 25mg tid或扶他林缓释片 75-150mg qd或复方布洛芬 1-2粒 qd; (3)抗焦虑、抑郁药物:黛力新 1-2粒/天或万拉法新 10-20mg qd或曲唑酮 25-50m/天或地西泮 1.25-2.5mg bid-tid或阿普唑仑 0.2-0.

37、4mg bid-tid;拉莫三嗪 25-100mg tid。 五、疗效评定 (1)治愈:疼痛、感觉障碍症状完全消失;振动觉达到8度;RSCV达到正常范围。具备为综合疗效治愈。  (2)显效:疼痛或(和)感觉障碍恢复至少2个度阶,如由"2"度转变为"0"度;振动觉至少上升1度,如由7度上升为8度;RSCV增加至少1SD。具备或者定为综合疗效显效。  (3)有效:疼痛或(和)感觉障碍恢复至少1个度阶,如由"2"转变为"1"。振动觉

38、至少上升0.5度。RSCV增加至少0.5SD。具备或者定为综合疗效有效。  (4)无效:达不到以上标准者。                         糖尿病肾病诊疗方案 一、诊断依据 (一)西医诊断依据: 1.早期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24h,或20200g/

39、min。包括Mogensen分期的1、2、3期。作为临床处理,微量白蛋白尿达到上述标准,排除其它可能引起UAE增加的原因,如酮症酸中毒、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心力衰竭、尿酸性肾病等,即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 2.临床肾病(糖尿病肾病期):微量白蛋白尿>300mg/24h,或>200g/min。尿蛋白总量0.5/24h,GFR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明显减退。 3.另一种情况是:明确的糖尿病史5-10年以上,尿蛋白阴性,但血肌酐升高,能临床排除其它原因者,可以临床拟诊糖尿病肾病。 (二)中医诊断标准 消渴尿浊诊断:1.临床有明

40、显的口干、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小便浑浊等表现;2. 或伴腰膝酸软者、下肢浮肿、乏力易困,小便量多或清长,夜尿多或无症可辨者。 二、辨病要点 糖尿病并发肾损伤者,一般从虚论治。其中以肾虚精亏为基本证型,对于表现为蛋白尿,或伴腰膝酸软者或无症可辨者,均首先考虑本症。伴乏力易困,小便量多或清长,夜尿多等者,考虑精不化气,为肾气肾阳不足。如出现下肢浮肿,肢端厥冷,喜多衣被者,则当属阳气温化无力,为肾阳受损之证。临床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辨证,不拘于此。 三、中医治疗方案 (一)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辨证分型及治疗 (1)肾气/阳不足 证候:小便浑浊,夜尿明显增多,小便清长,排尿乏力,平时易于困倦疲劳,精神欠佳为主症,可伴腰膝酸软,衣着增多,男性或有轻重不等的阳痿,女性性欲缺乏,排大便时间延长。舌质淡或显胖嫩,舌苔薄白,脉多沉细而弱。 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