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_第3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_第4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 年小学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总结在小学阶段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对大家以后的学习大有帮助。以下就是为大家分享的三年级数学上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五单元:时、分、秒1、秒的认识:(1)认识秒针,知道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体会时、分、秒的实际意义。(2)知道:秒针走1 小格是 1 秒, 1 分 =60 秒;能够准确读写出钟面上的时刻,能熟练进行时间单位的换算。(3)体验 1 秒钟和 1 分钟分别有多长, 逐步养成遵守和珍惜时间的好习惯。2、时间的计算:(1)能利用时、分、秒之间的关系正确完成相关比较、换算和计算。(2)能解决生活中的关于时间计算的实际问题,体会时刻和经过时间两者之间的区别

2、与联系。实践活动 (一 ):填一填、说一说1、学会从不同的渠道、利用不同的方法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2、在具体活动中学会记录、学会交流、学会倾听。3、 利用活动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遵守时间、 珍惜时间,早睡早起等) 。第六单元:多位数乘一位数1、口算乘法:(1)能从具体情境中搜集有用的数学信息, 能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恰当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探索并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算法多样化,并能熟练、正确的进行计算。(3)能完成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4)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2、笔

3、算乘法:(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 感知乘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2)能结合具体情景,探索并理解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算理, 掌握笔算算法(包括不进位的、一次进位的、 连续进位的、有一个因数的中间或末尾有0 的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并能用估算结果验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4)在正确掌握运算顺序的前提下,能正确完成包含两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的混合运算。(5)能解决与本节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6)在探索规律的习题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 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分数的初步认识:(1)在主题图中

4、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含义。(2)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学习分数的必要性和数学符号的优越性,理解分数的意义。(3)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一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整体 1 必须相同 ) 。(4)结合具体操作,理解并掌握几分之几的含义、写法和读法,并能完成同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整体 1 必须相同 )。(4)知道什么样的数是分数,能指出分数的各部分的名称,会用折纸、涂色等方式表示简单的分数。2、分数的简单计算:(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利用图示理解并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 并能熟练、 正确的计算。(2)理解并掌握和是1 或被减数是1 的同分母

5、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并能熟练、正确的计算。(3)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价值性。第八单元:可能性1、通过具体活动,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理解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2、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定 " 、 "可能 " 、 "不可能 " 的意义,能根据生活经验对一些事物作出恰当的判断,并能用相关词语进行表达和交流。3、利用活动让学生感受某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并能根据生活经验和试验经验正确判断简单事件发生可能性的大小 (包括

6、最大、 最小 )3、利用试验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精神,利用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探索精神。第九单元:数学广角1、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掌握最简单的排列和组合的一些基本方法 ( 图解、连线、列表、计算等),并能解决比较简单的排列、组合问题。其实, 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 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 ”之后会 “活用 ”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 “死记 ”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

7、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有序的、全面的思考问题的习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书先生 ”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 “教书先生 ”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 “先生 ”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 “先生 ”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 中的 “先生何为出此言也?” ; 论语中的 “有酒食,先生馔” ; 国策中的 “先生坐,何至于此? ”等等, 均指 “先生 ”为父兄或有学问、 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

8、国策中本身就有 “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 “先生 ”之原意非真正的 “教师 ”之意,倒是与当今 “先生 ”的称呼更接近。看来, “先生 ”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 “老师 ”为 “先生 ”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 “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 ” ,其中之 “先生 ”意为 “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 ,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3、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 “经学 ”“律学 ”“算学 ”和 “书学 ”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 “博士” ,这与当今“博士 ”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 “武事 ”或讲解 “经籍 ”者,又称 “讲师 ” 。“教授 ”和 “助教 ”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 “宗学 ”“律学 ”“ 医学”“ 武学” 等科目的讲授者; 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 “助教 ”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 “助教 ”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