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高考考前化学回归课本知识精要第一章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 一.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升失电子氧化反应氧化剂:降得还还原剂:升失氧II强氧化剂十强还原剂=还原产物+氧化产物剂(还原性强)(氧化性强)(还原性弱)(氧化性弱)II化合价降得电子还原反应1 .氧化性、还原性强弱的判断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t由左到右,金属性逐渐减弱,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减弱K+ Ca2+ Na+ Mg2+ Al3+ Zn2+ Fe2+ Sn2+ Pb2+ (H+) Cu2+ Hg2+ Ag+ pt+ At3+-由左到右,非金
2、属性逐渐增强,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增强"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一般来说,单质非金属性越强,越易得到电子,氧化性越强;其对应阴离子越难失电子,还原性越弱。F 0 Cl Br 1 S 片C* 火非全属原子的氧化的械弱非金瓦阴离子的还原区增强典型粒子氧化(或还原)性强弱:氧化性:B2>Fe3+>I2>S还原性:S2 >I >Fe2+>Br氧化性:Fe3+>Ag+>Cu2+>Fe2+ > Zn2+>Al3+依据元素周期律及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变化规律来判断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同周期,从左至右,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
3、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减弱,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 同主族,从上至下,核电荷数递增,非金属性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氧化性逐渐减弱,还原性逐渐增强; 根据原电池的正负极来判断:在原电池中,在负极 反应的物质还原性一般比作正极物质的还原性强。 2 .电子守恒规律:化合价升高总数 =化合价降低总数=得电子总数=失电子总数=电子转移总数 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的条件生成沉淀: CaCQ BaC Ag2CO、AgCl、AgBr、BaSO、BaS CaSMg(OH>、Cu(OHH Fe(OH”、Fe(OH)3、Al(OH) 3、HbSiO3生成气体:SO 2、CO、NH、H2S、NQ、N
4、O Q、H2生成弱电解质:弱酸一HCOHF、H2S、H2SO、HPO、HbCO、HSid、HSiO,、HNCHCOOH碱碱一NHMg(OH>> Cu(OH)2、Fe(OH)2、Fe(OH)3、Al(OH) 3、AgOH水一H2O氧化还原反应:反应前后离子中有元素化合价升降。2. 书写离子方程式书写规则1 )用化学式或分子式表示的有:单质、氧化物、难溶物、气体、弱电解质(如弱酸、弱碱、水等) 。( 2 )满足的守恒原则电荷守恒:方程式左右两边离子的电荷总数相等。原子守恒: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相等。电子守恒(价守恒):对于氧化还原反应,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升高总数与降低总数相等。(3)酸
5、式弱酸根离子属于弱电解质部分,在离子方程式中不能拆写。如NaHCO§液和稀硫酸反应:HCO 3 +H+COT + H2O3.离子共存问题1. 同一溶液中若离子间 符合下列任意一个条件就会发生离子反应,离子便不能大量共存.(1) 生成难溶物或微溶物:Ba 2+分别与CO32- 、 SO32- 、 SO42- 反应生成沉淀;Cf分别与CO2-、SO2-、SO2-反应生成沉淀;Ag+分别与Cl-、Br-、I- CO32-、OH反应生成沉淀;OH分别与 Mg+、Cu2+、Fe2+、Fe3+、Al3+、Ag+反应生成沉淀;CO2-分另1J与Cu2+、Ca2+、Fe2+、Ba2+、Ag+反应生成
6、沉淀;(2) 生成气体或挥发性物质:NH+与OH生成氨气;H+分别与CO2-、HCO、S2-、HS、HS®、SO2-反应生成气体;(3) 生成难电离物质( 弱电解质 ) :H+分别与 CHCOO F-、CO2-、HCO、S2-、HS、HSG、SO2-、GH6O生成弱酸;OH分别与 NH+、M广、Cu2+、Fe2+、Fe3+、Al3+、Ag+反应生成弱碱;H+与OH反应生成水。(4) 发生双水解:Al 3+分别与AQ 、CG2-、HCO、S2-、HS发生双水解Fe 3+分别与CO2-、HCO、S2-、HS发生双水解(5) 发生氧化还原反应:Fe3+分别与S2-、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N
7、O-分别与S2-、I-、Fe2+、SO-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MnO分别与S2-、I-、Fe2+、SO-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lO-分别与S2-、I-、Fe2+、SO-在酸性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6)形成配合物:如Fe3+与SCN反应生成配合物而不能大量共存。2. 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如:( 1 ) 暗示酸(或碱)性溶液的条件:酸性溶液H, 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碱性溶液一OH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使酚酗:试液变红;加入铝粉后放出可燃性气体的溶液一一可能是酸,也可能是强碱由水电离出的 H+或OH浓度为1X 10-amol/L(a>7)的溶液一一可能是酸,也可
8、能是碱。(2)有色离子: MnO一紫色,Fe3+黄色,Fe2+浅绿色,Cu0一蓝色。(3) MnO、NO,C2Q2一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4)注意题目要求“一定大量共存”、“可能大量共存”还是“不能大量共存”等要求。三.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生成物的总能量热化学方程式1.应热在化学反应过程中放出或吸收的热量、通常叫做反应热。符号: H; 单位:kJ/mol。1.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1) 需注明反应的温度和压强,若不注明条件,一般指常温常压下。(2)要注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3)放热反应: H<0,即 H “ -
9、 ” ;(4)吸热反应: H>0,即 H “ +” ;(5)热化学方程式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它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对于相同物质 的反应,当化学计量数不同时,其H也不同。2 .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为该物质的燃烧热。3 .中和热一一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液态H2O时,所表现的反应热。第二章碱金属一、钠和钠的化合物1 .钠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生成白 色的氧化钠(NaO): 4Na + O 2 =2NazOcz 入点燃 c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 色的 过氧化钠(NaQ) : 2Na + O2 = N
10、a 2O22 .钠与水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 和 氢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 2H2O = 2NaOH + H2"3 .过氧化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和 氧气:2N&Q + 2H2。= 4NaOH + O2 T。4 .过氧化钠 可用在呼吸面具中和潜水艇里作为氧气 的来源:2Na2O2 + 2CO2 = 2Na2CQ + O2 f o5 .碳酸钠 的化学式为:NaCO ,俗名 纯碱或苏打 ;与盐酸反应:Na2CQ+2HCl=2NaCl+CO T+H2O6 .碳酸酸钠 的化学式为: NaHCO,俗名 小苏打; 与盐酸反应:NaHCQ+HCl=NaCl+COT+H2ONaHC
11、C3与盐酸的反应比 N&CQ与盐酸反应 剧烈。7 . 氢氧化钠 的化学式为: NaOH . 俗名 烧碱、火碱或苛件钠八。8 .NaHCO3受热 分解,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HCO = Na 2CO + CO 2 T + H 2O 。碱金属1 .金属性:LivNav KvRbv 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 >Naf>K+ >Rb)>Cs+还原性(失电子能力 广Li v Nav Kv Rbv Cs碱性:LiOHv NaO比KOH: RbOH CsOH与水反应转换出氢:从难一易2M + 2H20 = 2MOH+ H4. 八 点燃. _ 2Na + O2 =
12、 Na 2Q. 点燃K + O 2 = KO点燃2 .与氧气反应:4Li + 0 2 = 2Li 20 4、钠或钠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黄色,钾或钾的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呈现紫色。第三章物质的量?=?M =m nn=Mm M ?nniNin2N2气体摩尔体积:Vm = Vn= nVmV Vm?n标准状况下,Vm=22.4L/molM 22.4同温同压下,乂上 NV2 血 N2同温同压下, M1=D (D为1对2的相对密度)2 M 2同温同容积下,且 21 31P2 n2 N2物质的量浓度:c n cVV冰溶液稀释定律:对于已知物质的量的浓度的稀释,溶质的物质的量稀释前后不变,,即c1Vlc2V2=
13、n(质)第四章卤素【氯和氯的化合物】点燃Cu + C2 = CuC2H2 + C2 = 2HCl2Fe + 3cl22FeC3CI2 + H2O = HCl + HClOCI2 + 2NaOH = NaCI + NaClO + HO漂白粉的制取反应:2Ca(OH)2+ 2c2= CaC2+ Ca(ClO2+ 2H2O漂白粉的主要成分:CaC2、Ca(ClO)2,有效成分:Ca(ClO)2漂白粉的漂白原理:Ca(ClO)+CQ+H2O=2HClO+CaCO J实验室制取氯气反应原理:MnO2+ 4HCl脓)=MnCl2 + C2 T + 2H2O。【卤族元素】(1)位置:第VIIA族。包括氟(F
14、)、氯(Cl)、澳(Br)、碘(I)、碳(At)五种非金属元素(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7(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7,最低负价为-1 , F无正价;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RO,均呈强酸性。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lQ>HBrQ>HIO4;氢化物稳定性: HF> HCl>HBr> HI氧化性:F2>Cl2>Br2>l2氯气与澳化钠溶液反应:Cl2+2NaBr=Br 2+2NaCl滨水与 KI溶液反应:Br2+2KI=Br 2+2KC1非金属性:F>Cl >Br>I还原性:
15、F <Cl <Br <I氟气与水反应:2F2+2H2O=4HF+Q;氯气与KI溶液反应:Cl2+2KI=I 2+2KC1 ;(碘单质遇淀粉变蓝)第五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晶体类型1、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的带匚电荷的 原子核 和核外带 鸳电荷的 电子 构成的。2、原子序数 = 核电荷数(Z)=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3、原子ZAX中,A代表质量数,z代表质子数,则中子数(N) = A Z4、质量数(A)= 质子数(Z) + 中子数(N)在阳离子©Xn+)中:核外电子数=Z n在阴离子©Xm )中:核外电子数=Z + m 5、原子结构和离子结构示意图的认识离
16、子与原子示意图的区别:若质子数 =电子数,则为原子结构示意图钠原子(Na)原子:质子数阳离子:质子数阴离子:质子数氟离子(L)若质子数w电子数,则为离子结构示意图镁离子(Mg2+)=电子数;不显电性>电子数;显正电性电子数;显负电性6 .氧化铝(Al 2Q)既能与 驾反应,又能与 鸳反应,它是典型的 两性氧化物。如:Al 2Q + 6HCl = 2AlCl 3 + 3H 2O ;Al2Q + 2NaOH = 2NaAlO 2 + H 2O。7 .氢氧化铝Al(OH)3既能与 心反应,又能与 此反应,它是典型的 两性氢氧化物 。如:Al(OH) 3 + 3HCl = AlCl 3 + 3H
17、 2O ;Al(OH)3 + NaOH = NaAlO 2 + 2H 2O。8 .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1)元素周期律(1)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的性质(最外层电子数、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及非金属性等)随着元素原子序数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2)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呈周期性变化。(2)元素、同位素(1)元素:具有相同 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 的总称叫元素。 (2)同位素:将原子里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和不同中子数的一类原子.互称为同位素(3)元素周期表(1)周期表结构第1周期(2种元素)3 3个短周期彳第2周期(8种元素) I第3周期(
18、8种元素)7个周期第4周期(18种元素)(7个横行)3个长周期第5周期(18种元素)|第6周期(32种元素),1个不完全周期:第 7周(2)元素周期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二核外电子数,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主族族序数最外层电子数=元素最高正价数最低负价数=8-最高正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或最低负价=最高正价-84.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原子结构、元素性 质三者之间的关系:7个主族16个族J 7个副族(18列) 人 、1个VIII族I 1个0族(IA-VIIA)(1、2、13 17 列)(IIIBVIIB 吟IIB)(3列7歹U、11、12歹U)(8、9、10 列)(18 列)
19、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313233343536(3)元素性质在周期表中的递变规律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核电荷数增多,原子半径减小;失电子能力:Na>Mg>Al金属TNa>Mg>Al置换氢:Na> Mg > A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NaOH> Mg(OH)2 > Al(OH)3得电子能力:Siv P< Sv Cl非金属性:Siv P< Sv Cl与氢化合:Si< P< S< Cl氢化物的年I定性:SiHi<PH3< H2S< HCl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20、酸性:H2SiO3< HPO4V HSO4V HClO4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往下,随着核电荷数增多,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失电子能力:LivNa< K< Rbx Cs 金属性:Li v Nav Kv Rbv Cs 置换氢:Li v Nav Kv Rbv Cs 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碱性:Li OHv NaOHv KOHv RbOHv CsOH得电子能力:F >Cl>Br>I非金属性:F >Cl >Br>I与氢化合:F >Cl >Br>I氢化物的年I定性:HF> HCl >HBr> HI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
21、酸性:HClQ> HBrQ> HIO4在元素周期表中,左下方的元素葩(Cs尾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右上方的元素氟(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9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 离子键。一般,活泼金属与活泼的 非金属化合时,形成离子键:如,NaCl、KCl、CaC2、MgCl2、NaBr、MgBr2。NaCl 的电子式为: Na+: Cl : I - ;MgBr2 的电子式为: Br : I - Mg2+: Br : I - 。10 .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 共价键。一般,同种或不同种 非金属 元素化合时,形成的是共价键。例如,H2、C12、02、N2、
22、HCl、HBr、HI、H2O、CQ、CH4 等。H2的电子式为:_H : H ;HCl的电子式为:H: Cl :;H20的电子式为:H : 0: H ; CO的电子式为: 0: : C: : 0 。11 .一些物质中既有 共价键,又有 离子键。例如,Na0H、K0Hk Ca(0H2、NH4C1等。 其中,Na0H的电子式为:Na+ : 0: H。(1)极性键形成的一般条件:不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2)非极性键形成的一般条件:同种原子间形成的共价键。12.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性质比较离子晶体原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结构成晶体的微粒阴离子、阳离子原子分子阳离子、自由电子构相互作用离子键
23、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金属键性硬度较大且脆很大很小差距较大熔沸点较局很高很低差距较大导电传热固体不导电,融 化或溶于水导电一般不导电(Si半导体)一般不导电,良好导电性质溶解性易溶于极性溶剂难溶相似相溶难溶实例盐、强碱等金刚石、二氧化硅、晶体硅、碳化硅非金属单质、氢化 物、氧化物和酸等 晶体。金属单质、合金13.晶体溶沸点高低的比较(1)不同类型晶体原子晶体 > 离子晶体 > 分子晶体(2)分子晶体: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一般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熔沸点越高。如:HI>HBr >HClo在同分异构体中,一般说,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如正戊烷异戊烷&
24、gt;新戊烷。若分子间存在氢键,则物质的熔沸点较高。如:HF> HCl, H20>H2S, NH3>PH3第六章氧族元素环境保护【氧族元素】(1)位置:第VIA族。包括氧(0)、硫(S)、硒(Se)、确(Te)、针(Po)五种非金属元素(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6(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6,最低负价为-2 , 0无正价;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H2R0,均呈酸性。氢化物稳定性: H20> H2S> H2Se> HTe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 H2SC4> H2SeC4> HTeQ;非金属性:O&
25、gt;S> Se> Te氧化性:O2>S>Se> Te还原性:O2 v S2 v Se2 v Te2MnO22 H2O22 H2O+O2 f【硫和硫的化合物】1 .铁与硫反应时生成 FeS (硫化亚铁):Fe + S = FeS ;2 .铁在氯气中燃烧时生成FeCl3 (氯化铁):2Fe + 3Cl 2 = 2FeCl 3 。3.SO2与水反应生成 亚硫酸(与SO) : SQ + H 2。= H 2SO4 . SQ具有漂白性:与有色物质化合成无色物质(非氧化还原反应)5 . SO2 + X + 2H2。= H2SO4+2HX (X为 Cl、Br、I)6 .浓硫酸具
26、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7 .浓硫酸可以与铜反应:Cu + 2H 2SO(浓)=CuSO4 + SO2 T + 2 H 2O8 . 2H2SQ(浓)+C =2SQ T +CQ T +2H2O9.SO2-的检验:在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Q2-时,常常先用 盐酸 把溶液酸化,以排除CO2-等可能造成的干扰。再加入 BaCl2溶液,如果有 白色沉淀 出现,则说明原溶液中有 SQ2-存在。第七章碳族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碳族元素】(1)位置:第IVA族。包括碳(C)、硅(Si)、渚(Ge)、锡(Sn)、铅(Pb)(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4(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4,最低负价为-4 ;
27、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 H2RQ0递变性: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CO>H2SiO3>Ge(OH)4;氢化物稳定性:CH> SiH4>GeH1 .硅的性质:.»与非金属反应化学与氢氟酸反应性质与强碱溶液反应粗硅工业制取2 .二氧化硅(SiO2)性质:Si + O2 SiO2Si + 4HF = SiF 4 T + 2H2TSi + 2NaOH + H 2。= Na2SiO3 + 2H2 f高温人SiO2 + 2C = Si + 2CO T化学与氢氟酸反应性质与强碱溶液反应3.硅酸(H 2SiO 3)性质化学与强碱溶液反应性质加热实
28、验室制取原理SQ + 4HF = SiFf + 2 H2OSiO2 + 2NaOH = NaSiQ + H2OH2SiO3+ 2NaOH = Na2SiO3+2H2OH2SiO3 H2O + SiO2Na2SiO3 + 2HCl = H 2SiO3 J + 2NaClNa2SiO3 + CO2 +H2O= H2SiO3( + Na2CO3第八章氮族元素【氮族元素】(1)位置:第 VA族。包括氮(N)、磷(P)、神(As)、睇(Sb)、州(Bi)(2)原子结构特点:最外层电子数为5(3)主要性质相似性:最高价态为+5,最低负价为-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HRO(氮的最高价含氧酸:HNO)。递变性
29、: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由小到大;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HNO> HPOaHAsQ;氢化物稳定性: NH>PH>AsH【氮和氮的化合物】放电1 .在放电条件下,N2与。2直接化合生成一氧化氮(NO 气体:N2 + O 2 = 2NO2 .常温下,NO很容易与空气中的 02化合,生成 红棕 色二氧化氮(NO): 2NO + O2 = 2NO23 .NO2易溶于水,它与水反应3N0+ H2O = 2HNQ + NO。4 .常温常压下,氨水显 弱碱 性,它能使 酚血:试液 变 红 色,原因是:NH + H2O= NH 库。=NH+ + OH。5 .用两根玻璃棒分别在浓氨水和浓盐酸
30、里蘸一下,然后将两根玻璃棒接近,其现象为产生大量的白烟 ,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 + NH3 = NH4C1 。6 .钱盐与碱共热都能产生 NH : Ca(OH)2 + 2 NH 4Cl =CaCl 2 + 2 NH 3个 + 2 H 2。7 .NH4HCO3 受热分解:NHHCO = NH3 f + CO2 + H20T ,8 .钱盐的检验方法是:加氢氧化钠溶液,加热,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色,说明是镂盐。9 . 3Cu+8HNO 3(稀)=3Cu(NO3)2+2NO T +4H2OCu+4HNO(浓)=Cu(NO) 2+2NO T +2Ho,人人10 . C+4H
31、NQ(浓)CO2 T+4NO2 f +2H2O第九章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c(B) v(B)= t2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条件:增加反应物的浓度,化学反应速率增大,反之减小。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反之减小。升高温度,化学反应速率 增大,反之减小。使用催化剂可以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物颗粒越小,化学反应速率越大。3 .化学平衡主要特征:正反应和逆反应的速率相等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浓度(或体积分数或百分含量等)保持不变的状态。4 .影响化学平衡的条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化学平衡向 正反应 方向(或向右) 移动对于反应前后气体总体积发生变化的反应,增大压强,会使化学平衡
32、向着 气体体积缩小 的方向移动;减小压强,会使化学平衡向着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反应前后气态物质的总体积相等,增大或减小压强,化学平衡不 移动。例如,对于反应:2HI(g) =H2(g) + 12(g),若增大或减小压强,上述平衡不 移动。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 吸热反应 方向移动;温度降低,化学平衡向 放热反应 方向移动。例如,对于反应:2NO2(g) = N2O4(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升高温度,上述平衡 向逆反应方向(或向左)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若降低温度,上述平衡向正反应方向(或向右)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使用催化剂,化学平衡 二移动。5.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模型:假如反应
33、向正方向进行,则:对于反应:mA ( g )起始浓度:c(A) c(B) c(C)变化浓度: c(A)c(B)平衡浓度:c (A)c (B)nB ( g )pC ( g ) qD ( g )c(D) c(C) c(D)c (C)c (D)(1) c(A) : c(B) : c(C) : c(D)=m:n:p:q(2) c(A)= c(A)- c (A) ; c(B)= c(B)- c (B);“ 7 _ _ / c(C)= c (C)- c(C) ; c(D)= c (D) - c(D)(3)反应物转化率的计算式:A气体的转化率 (A)= -c(A)-; B气体的转化率c(A)(B)=c(B)
34、 c(B)注意:若是分解反应,反应物的分解率即转化率(4) A所占的平衡分数:A%c(A)c' (A升c' (B升c' (C)-cz (D)X100%第十章电离平衡一、常见弱电解质:NH3 H2。Cu(O喟、Mg(OH)、Fe(OH)、Al(OH3、Fe(O»、AgOH (难溶碱都是弱碱);HF、HCO H2S、H2SO3、H2CO3、H2SiO3、H4SiO4、H3PO4、HNO2、有机酸 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二、弱电解的电离平衡1 .电离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溶液未电离的分子浓度和已电离成离子的浓度保
35、持不变的状态2 .电离平衡的特征:逆: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可逆的怀完全电离)动:达平衡时,V电离=V结合W0定:外界条件一定,溶液中分子、离子浓度一定 变:影响平衡的条件改变时,平衡发生移动。三、水的电离1 .水的电离: H 2O、h + + OH (简写)2 .水的离子积Kw= c ( J) c (OH ) =1X 10-143 .常温时,溶液的酸碱性中性溶液中,c (4) =c (OH), PH=%酸性溶?中,c (J) > c (OH), PH< 7;碱性溶液中,c (4) < c (OH), PH> 7。四、盐类水解: 在溶液中盐电离出来的 离子跟水电离出来的OH或
36、4结合生成弱电解质 的反应。1 .强酸弱碱盐水解,溶液呈酸性;2 .强碱弱酸盐水解,溶液呈碱性;3 .强酸强碱盐不水解,溶液呈中性。【口诀】“无弱不水解,有弱才水解,越弱越水解,谁强显谁性”五、溶液中离子浓度比较1 .根据水解原理判断弱酸(或弱碱)离子的水解程度是微弱的(双水解除外),因此,水解产物浓度极小。如NHCl溶液中:C(Cl ) >C(NH+) >C(h+) >C(OH)多元弱酸根离子的水解要分步进行,其主要是第一步水解,以后的每一步水解程度非常小。如在NaCO溶液中:C(CQ2 ) >C(HCO ) >C(HbCO)2 .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
37、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相等。如在NaCO溶液中:C (Na+) +C(H)=C(HCC3 )+2C(CO32 )+C(OH-)。3 .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由于电离或水解因素,离子会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离子或分子等,但离子或 分子中某特定元素的原子总数是不会改变的。如NaHC端液中n(Na+):n (C) =1:1 ,根据“ C”原子守恒,可推出:C (Na+) =C(HCO-)+C(CQ2-)+C(H2CO)。4 .质子守恒:如 NaHCO#液中,由水电离出的 C (H+)水=C (OH)水,根据水电离的“ H”守恒得: C (OH) = C (4) +C (HCOT
38、) +2C (H2CO)第十章几种重要金属点燃1 .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2Mg + CC22MgO+C2 .铝与强碱反应: 2Al + 2NaOH + 2 H 2O = 2 NaAlO 2 + 3 H 2 T3 .氧化铝(AlzQ)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 2O3 + 6HCl = 2AICI 3 + 3H 2O ;Al 2Q + 2NaOH = 2NaAlO 2 + H 2O4 .氢氧化铝Al(OH) 3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Al(OH) 3 + 3HCl = AlCl 3 + 3H 2OAl(OH) 3 + NaOH = NaAlO 2 + 2H 2O5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
39、加适量的酸:AlO2 + 2H2O +H+=Al(OH)36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滴加过量的酸:AlO2 + 4H+=Al3 + + 2H2O7 .向偏铝酸钠溶液中 通入二氧化碳气体:2A。2一+CQ+3H2O=2Al(OH)3 J +CQ2-8 .双水解反应:2Al 3+3 H2O +3CO2 =2Al(OH) 3 J + 3CO TAl3+3 HCO =Al(OH) 3 J + 3CO TAl3+6 H2O +3AlO2 =4Al(OH)3 J9 .电解氧化铝:2A12c3 通电 4Al + 3O2 T10 铝热反应:2Al + Fe 2。高温 Al2O3 +2Fe11 .铁和水蒸气反应:3Fe + 4H 2O(g) = Fe 3。+ 4H212 .FeSQ 和 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SO + 2NaOH = Fe(OH) 2 J + NazSO ;13 .Fe(OH)2被氧化:4Fe(OH)2 + O 2 + 2H2O = 4Fe(OH) 3 o14 .FeC3 遇至U KSCIW液生成纽色 Fe(SCN)3: FeCl3 + 3KSCN = Fe(SCN) 3 + 3KCl 。14 .Fe3+的氧化性:Fe3+Cu=Fe2+Cu2+15 .Fe2+的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企业管理人员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考点梳理】
- 2025年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完整参考答案
- 2025年公司及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附答案【模拟题】
- 2025标准店铺租赁合同协议
- 2025工程承包合同范本 建筑工程施工合同样本
- 2025深圳市汽车租赁合同书模板
- 2025年劳动合同解除标准范本
- 2025年新款代理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钢筋制作合同模板
- 2025【视障人士康复按摩师劳动合同】视障人士康复按摩样本
- 《边缘计算与人工智能应用开发技术》全套教学课件
- 华为认证HCIA-5G(H35-660)考试题附答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解方程练习100道及答案
- 《传播学概论(第四版)》全套教学课件
- GB/T 44275.20-2024工业自动化系统与集成开放技术字典及其在主数据中的应用第20部分:开放技术字典的维护程序
- 《2024年 《法学引注手册》示例》范文
- 高中英语外研版 单词表 必修3
- DB43-T 2384-2022五倍子种植技术规程
- 家具抖音号运营推广策划方案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铁路电气化线路器材竞争优势分析及投资风险预警研究报告
- 变更婚姻状况委托书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