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2016-2017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2016-2017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2016-2017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4页
2016-2017年高中化学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章末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C.苯D.甲烷章末检测一、选择题 (本题有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1 .下列分子中只存在 (T键的是()A CO2B CH4C C2H4DC2H2答案 B解析 通常情况下,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氢原子之间形成的单键都是(T 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氧原子之间形成的双键中,一个键是(T键,另一个是n键;碳原子与碳原子之间形成的三键中,一个键是d键,另两个是 n键。2. 二甘醇可作溶剂、纺织助剂等,一旦进入人体会导致急性贤衰竭,危及生命。二甘醇的结构简式是 HO-CHCH O-CHCH OH 下列有关二甘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符合通式 GHnQB.分子间能形成

2、氢键C.分子间不存在范德华力D.能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答案 B解析 二甘醇的分子式为 GHoO,符合通式 GHn+2Q。二甘醇分子之间能形成 O H-O氢 键,也存在范德华力。由“相似相溶”可知,二甘醇能溶于水和乙醇。3. 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H2S和 NH 均是价电子总数为 8 的极性分子B.HS 和 HCI 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 18 电子粒子C. CH2CI2和 CCI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 SQ 和 SO 杂化轨道类型均为 sp2杂化,立体构型分别为 V 形、平面三角形答案 C解析 CCI4具有正四面体,是非极性分子,但 CH2CI2中 C H 与 C-CI

3、 不同,导致分子不 为正四面体结构,故 CHCL 为极性分子。4 .下列物质中,难溶于 CCI4的是()A.碘单质 B.水2答案 B解析 CCI4为非极性分子构成的溶剂,根据相似相溶规律,极性分子水难溶于CCI4,而碘单质、苯、甲烷都为非极性分子。5.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 CS2为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B. CIQ的立体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 SE 中有 6 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D. SiF4和 SO一的中心原子均为 sp 杂化答案 B解析 CS 与 CQ 结构相似,碳原子采取 sp 杂化,分子为直线形,所以A 项正确;CIO3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孤电子对数为 1 所以是三角锥形,B 项错误

4、;SF6的价层电子对 数为 6,无孤电子对,呈正八面体结构,有6 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C 项正确;SiF4和 S&的价层电子对数为 4, SiF4无孤电子对,所以为正四面体结构,SQ2含孤电子对, 为三角锥形,但中心原子都是sp3杂化,D 项正确。6下列各组分子中都属于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A. CQ、H2SB. C2H4、CHC. Cl2、GH2答案 BSZ 解析 A 中 CQ 结构为 Q=C=QH2S 为 U H,所以都含极性键,但H2S 是极性分子;II,都含极性键,且都属于非极性分子;C 中 CI2不含极性键,D 中 NH、HCI 为极性分子,都不符合题意。7.已知

5、Zn2+的 4s 轨道和 4p 轨道可以形成 sp3型杂化轨道,那么ZnCl42_的立体构型为( )A.直线形B.平面正方形C.正四面体形D.正八面体形答案 C解析 sp3杂化可得到正四面体形的4 个 sp3杂化轨道,与 4 个 C形成 4 个配位键,故D. NH、HCIB中C2H4为HIIX/CC/XHJ3为正四面体形。8下列不能形成配位键的组合是( )A Ag、 NH3B BF3、 NH3C Co3、COD Ag、 H答案 D解析 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孤电子对,另一方有空轨道,而D 选项中,Ag+和 H都只有空轨道而没有孤电子对。9实验测得 AlCl3为共价化合物,两个 AlCl 键

6、间的夹角为 120。由此可见, AlCl3属于( )A. 由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B. 由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C.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极性分子D. 由非极性键形成的非极性分子答案 B解析 Al Cl 键由不同元素的原子形成,两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为极性键。由于 两个 AlCl键间的夹角为 120,分子空间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分子内正负电荷中心 重叠,共价键的极性抵消,分子没有极性。由此可见,AlCl3属于由极性键构成的非极性分子。1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 卤化氢中,以 HF 沸点最高,是由于 HF 分子间存在氢键B. 邻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低C. H20 的沸点

7、比 HF 的沸点高,是由于水中氢键键能大D. 氨气极易溶于水与氨气分子和水分子形成氢键有关答案 C解析 因 HF 存在氢键,所以沸点: HFHBrHCl A 正确;邻羟基苯甲醛的分子内羟基与醛基之间存在氢键,而对羟基苯甲醛的氢键只存在于分子间,所以对羟基苯甲醛的熔、沸点高,B 正确;据 F 原子半径小于 0 原子半径,可知(HF)n中氢键键长比水中氢键键长 短,键能大,但由于一个 HF 分子只能与两个相邻的 HF 分子形成氢键,而一个 H20 分子 可与四个相邻的 H0分子形成氢键,故水的沸点比HF 的沸点高,C 项不正确;氨气的溶4解性与形成氢键有关,D 正确。11.用 VSEPR 莫型预测

8、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立体结构,其中不正确的是()A. BF4为正四面体形B. CO2为直线形C. HCN 为折线形(V 形)D.为三角锥形答案 C解析 BF4、CO、HCN 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没有孤电子对,所以其 立体构型分别为正四面体形、直线形、直线形;SO2中心 S 原子上有一对孤电子对,未用于形成共价键,其立体构型为三角锥形。12. 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粒子, 只要其原子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相同,也可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似。根据上述原理, 下列各对粒子中, 空间结构相似的是()A. SQ 与 QB. CQ 与 NQC. CS 与 NQD.

9、 PCls与 BF3答案 A解析 由题中信息可知,只要算出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即可判断。B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3; C 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4; N、 P 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 5; Q、 S 的最外层电子 数均为 6。13根据键能数据 (HCl 431 kJ/mol , HI 297 kJ/mol) ,可得出的结论是 ()A.溶于水时,HI 比 HCI 更容易电离,所以氢碘酸是强酸B HI 比 HCl 熔、沸点高C. HI 比 HCI 稳定D. 拆开等物质的量的 HI 和 HCI, HI 消耗的能量多答案 A解析 对于共价键键能的概念要理解:拆开 1 mol 共价键所需要吸收的能量或形成

10、1mol 共价键所释放的能量,都称键能;键能越大,键越牢固,由该键形成的物质越稳 定。比较 HI键和 HCI 键的键能大小可知 HI 键的键能小,易断裂,因此 HI 比 HCI 稳定性弱,酸性强,但5键能与由分子组成的物质的熔、沸点无关。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HF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 HF 分子之间能形成氢键B. 水结成冰时,H O 键的键长变长,密度减小C. 含氢元素的化合物中一定有氢键D.能与水分子形在氢键的物质易溶于水答案 D解析 氢键是一种比较强的分子间作用力,它主要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熔沸点、密度、溶解度等,而分子的稳定性由共价键的强弱决定,与氢键无关,A 项错误。在冰中

11、,水分子之间以氢键结合,形成相当疏松的晶体,在结构中有许多空隙,造成冰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B 项错误。形成氢键必需有电负性很大的非金属元素,如N、O F,其他元素则不易形成氢键,C 项错误。15.有下列两组命题A 组B 组I .H I 键键能大于 H- CI 键键能n .H I 键键能小于 H-CI 键键能a.HI 比 HCI 稳定m .HI 分子间范德华力大于 HCI 分子间范德华b.HCI 比 HI 稳定力c.HI 沸点比 HCI 高W .HI 分子间范德华力小于 HCI 分子间范德华d.HI 沸点比 HCI 低力B 组命题正确且能用 A 组命题给以正确解释的是()1I a n b 川 c

12、 W dA.B.C.D.答案 B解析 键能的大小决定着物质的热稳定性,键能越大,物质越稳定,H Cl 键比 H I 键的键能大,HCI 比 HI 稳定;范德华力影响着物质的沸点的高低,范德华力越大,沸点越高,HI 分子间范德华力大于 HCI 分子间范德华力,HI 沸点比 HCI 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 5 个小题,共 55 分)616. (8 分)(1)下列各组分子中属于非极性分子的是 _,属于极性分子的是 _ 。1H2OCQ HCICCI4NH COCH HCIO(2)已知 NH 分子可与 Cu2+形成配合物离子CU(NH3)42J 则除去硫酸铜溶液中少量硫酸可7选用的试剂是_。 NaO

13、H NH3CuO BaCh Cu(OH)2CuCO(3)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互为手性异构体的分子互为镜像2利用手性催化剂合成可得到一种或主要得到一种手性分子3手性异构体分子组成相同4手性异构体性质相同答案(1) (2)(3)解析(1)CO2是直线形分子,结构对称,属于非极性分子;CCI4、CH 均为正四面体结构, 属于非极性分子;其他分子均为极性分子。(2)欲除去 CuSO 溶液中少量硫酸,可加碱中和,但除杂要求:不引入新杂质,杂质必须除干净即要求所加试剂必须过量,而题目信息告诉我们Cu2+与 NH H2O 可形成配合离子Cu(NH3)42+,即若用 NH H2O,除中和硫酸外还与主要物质

14、中Cu2+发生配合而减少 Cu2+的量且引入了新杂质,故只能用Cu(OH)2或 CuO 或 CuCO 或 CU(OH)2CO 等。(3)手性异构体性质不同,故错误,其他三项正确。17.(11 分)(1)在化学中,常用一条短线表示一个化学键,如下图所示的物质结构中,虚线表示化学键或分子间作用力的是 _已知 PH 与 NH 结构相似,回答下列问题:1PH 的电子式 _ ,结构式 _2立体构型为_ 。3中心原子采取 _ 杂化。乩石墨的结构C1C.CCL的结回D.立方烷的结构84PH分子中的化学键_ (填“有”或“无”)极性,其分子为_(填“极性”或“非极性”)分子。5_ PH3与 NH 的热稳定性:

15、更强。答案(1)ABDWHxP x H卩一丨HJ(2)1 1三角锥形sp3有极性NHH解析(1)A 选项中的虚线表示石墨结构中层与层之间存在的范德华力。C 选项中的实线表示 CCb 分子中实际存在的 C Cl 共价键,虚线表示四个成键的氯原子相连时在空间形 成了正四面体。B、D 两项中的虚线表示共价键。(2)氮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磷元素强,故热稳定性NHPH3。18.(16 分)下表中实线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边界,其中上边界并未用实线标出。根据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_ 周期表中基态Ga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排布式 _(2)_ Fe 元素位于周期表的区; Fe与CO易形成配合物 Fe(CO)5,在 Fe

16、(CO)5中铁的化合价为 _ ;已知:原子数目和电子总数(或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为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特征。与CO 分子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和离子分别为_和_ (填化学式)。在 CH、 CO、 CHOH 中,碳原子采取 sp 杂化的分子有根据 VSEPR 理论预测 ED离子的空间构型为 _。B C、D、E 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 8 电子稳定结构的分子的电子式为9_ (写 2 种)。答案(1)4s24p1(2)d0 N2CN(3) CH4、CHOH(4) 正四面体 O C O C N - - , Cl Cl Cl C -Cl , Cl Cl (任写 2 种

17、即可)解析 配合物 Fe(CO)5中铁原子是中心原子,一氧化碳是配体,铁的化合价是0。与 CO互为等电子体的具有10 个价电子的双原子分子是2,离子是 CNT。形成 4 个单键的 C 原3子采取 sp 杂化。由 A、B、CD E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它们分别是 H C NOCl。CIO4中 1 个 Cl 原子结合 4 个氧原子,是正四面体结构。B C D E 原子相互化合形成的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 电子稳定结构的有 CO、NCI3、CCb 等。19.(6 分)无水 C0CI2为深蓝色,吸水后变为粉红色的水合物,水合物受热后又变成无水 C0CI2,故常在实验室中用作吸湿剂和空气湿

18、度指示剂。CoCl2+xH2OC0CI2-xH?O深蓝色粉红色现有 65 g 无水 CoCl2,吸水后变成 CoCl2-xH2O 119 g。(1) 水合物中 x=_。(2) 若该化合物中 Co+配位数为 6,而且经定量测定得知内界和外界占有Cl 的个数比为1 : 1,则其化学式可表示为 _ 。答案 (1)6(2)Co(H2O)5ClCl - H2O119 g 65 g65 g,亠18 g - mol1解析 (1)65 g C0CI2的物质的量为1= 0.5 mol,则x值为x=130 g - mol0.5 mol6。(2)根据该化合物中 Co2+配位数为 6 及内界和外界占有 Cl的个数比为 1 :1 可知,配体有 1 个 Cl和 5 个 HO 外界有 1 个 Cl, 1 个 HO,其化学式可表示为Co(H2O)5ClCl - Q2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