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考研生理学考试题答案生理学,是研究活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规律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分享了考研生理学考试题的答案,欢迎参考!一、名词解释1.量子式释放2. 凝血因子3.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4. 不感蒸发5. 肾小球滤过滤6. 高渗尿7. 盲点8. 气传导9. 顺应性10. 解剖无效腔11. 瞳孔近反射12. 递质13. 异相睡眠14. 牵涉痛15. 旁分泌16. 应激反应17. 激素的半衰期18. 胆盐的肠肝循环19. 肺通气20. 动脉脉搏二、问答题1.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机制。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3.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4.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有区别?5
2、.阐述肾小管主动重吸收机制?并比较近球小管、髓袢升枝粗段与远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各有何特点?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量子式释放:在轴突末梢的轴浆中,除了有许多线粒体外,还含有大量直径约50nm的特殊结构的囊泡,囊泡内含有Ach,Ach首先在轴浆中合成,然后存储在囊泡内,每个囊泡内储存的Ach是相当稳定的,而且当它们被释放时,也是通过出胞作用,以囊泡为单位倾囊释放,被称为量子式释放。2. 凝血因子:血浆与组织中直接参与血液凝固的物质,统称为凝血因子。参与凝血的因子共有十几种,其中由国际凝血因子命名委员会根据发现先后顺序,以罗马数字编号的有13种,即凝血因子.3.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将红细胞置于一系列
3、不同渗透压的低渗溶液中,观察其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发现一定程度的低渗(0.8%0.6%NaCl溶液)仅使红细胞膨胀,但不破裂,只有渗透压进一步降低时才出现细胞膜破裂发生溶血。说明红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抗张力能力。这种抗张力能利用渗透脆性表示。红细胞渗透脆性越大,表示其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越小。反之亦然。4. 不感蒸发:人即使处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叫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叫不显汗,即这种水分蒸发不为人们所觉察,与汗腺的活动无关。5. 肾小球滤过滤:单位时间里(每分钟)两侧肾脏生成的原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6. 高渗尿:尿的渗透浓度可由于体内缺水或水过
4、多等不同情况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当体内缺水时,机体将排出渗透明显高于血浆渗透浓度的高渗尿,即尿液被浓缩。7. 盲点:在中央凹两侧约3mm的视神经头乳头处,没有感光细胞的分布,落入该处的光线不能被感知,此部位被称为盲点。8. 气传导:声波经外耳道引起骨膜振动,再经听小骨和卵圆窝进入内耳,这是气传导的主要途径。另外,鼓膜的振动也可以引起鼓室内空气的振动,再经圆窗将振动传入内耳,也称气传导,但在正常听觉功能中并不重要。9. 顺应性:顺应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容易扩张者,顺应性大,弹性阻力小,不易扩张者,顺应性小,弹性阻力大。10. 解剖无效腔:每次呼入的气体,一部分将留在从上呼吸道至
5、呼吸性细支气管以前的呼吸道内,这部分气体不参以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故这部分呼吸道容积称为解剖无效腔,其容积约为150mL。11. 瞳孔近反射:正常人眼瞳孔的直径可变动于1.58.0mm之间,瞳孔的大小可以调节进入眼内的光量。看近物时,可反射性的引起双侧瞳孔缩小,这就是瞳孔近反射或称瞳孔调节反射。12. 递质:是指由突触前神经元合成并在末梢处释放,经突触间隙扩散,特异性的作用于突触后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器细胞上的受体,引致信息从突触前传递到突触后的一些化学物质。13. 异相睡眠:整个睡眠过程的仔细观察,发现睡眠具有两种不同的时相状态。其中脑电波呈现去同步化快波的时相,称快波睡眠,或异相睡眠或
6、快速眼球运动睡眠。14. 牵涉痛:某些内脏疾病往往引起远隔的体表部位发生疼痛或痛觉过敏,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如心肌缺血时可发生心前区、左肩和左上臂的疼痛。15. 旁分泌: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通过细胞外液扩散而作用于临近靶细胞的作用方式。16. 应激反应: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的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冷冻,饥饿,疼痛,惊吓等)时,通过下丘脑引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急剧增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的现象。17. 激素的半衰期:激素的活性在血液中消失一半的时间,通常用来表示激素更新的速度。18. 胆盐的肠肝循环:胆盐发挥作用后,绝大部分在回肠末端吸收入血,通过门静脉再回到肝脏,再组成胆汁。这一过程称
7、为胆盐的肠肝循环。19. 肺通气: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20. 动脉脉搏:在每个心动周期中,动脉内的压力发生周期性的波动。这种周期性的压力变化可引起动脉血管发生搏动,称为动脉脉搏。二、问答题1.何谓心输出量?影响因素有哪些?并简述其机制。参考答案(1)每分钟由一侧心室收缩射出的血量,它等于每搏输出量乘以心率。正常成人安静时的心输出量约5 L/min。(2)影响因素;心输出量取决于搏出量和心率。1)搏出量的调节。a.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而引起心肌收缩强度的变化。在心室和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凡是影响心室充盈量的因素,都能引起心肌细胞本身初长度的变化,从而通过异长自身
8、调节使搏出量发生变化。心室充盈量是静脉回心血量和心室射血后余血量的总和,因此凡是影响两者的因素都能影响心室充盈量。异长自身调节也称starling机制,其主要作用是对搏出量进行精细调节。b.等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肌收缩能力的改变而影响心肌收缩的强度和速度,使心脏搏出量和搏功发生改变而言。横桥连接数和肌凝蛋白的ATP酶活性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c.后负荷对搏出量的影响:心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而言。在心率,心肌初长度和收缩力不变的情况下,如动脉血压增高,则等容收缩相延长而射血相缩短,同时心室肌缩短的程度和速度均减少,射血速度减慢,搏出量减少。另一方面,搏出量减少造成心室内余血量增加,通过异长自
9、身调节,使搏出量恢复正常。随着搏出量的恢复,并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加强心肌收缩能力,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也恢复到原有水平。2)心率对心输出量的影响。心率在60170次/分范围内,心率增快,心输出量增多。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室充盈时间明显缩短,充盈量减少,心输出量亦开始下降。心率低于40次/分时,心舒期过长,心室充盈接近最大限度,再延长心舒时间,也不会增加心室充盈量,尽管每搏输出量增加,但由于心率过慢而心输出量减少。可见,心率最适宜时,心输出量最大,而过快或过慢时,心输出量都会减少。2.简述Rh血型的特点及临床意义参考答案(1) 特点:无论是Rh阳性血,还是Rh阴性血均不存在天然抗体,但Rh阴
10、性血如果接受Rh阳性血,在Rh抗原的刺激下,Rh阴性人的血清中可出现抗Rh抗体。当Rh阴性的人再次接受Rh阳性血时,其血清中已有的抗Rh抗体会与输入的Rh抗原发生凝集反应,这是Rh血型临床意义的第一点。(2) Rh临床意义的第二点,如果Rh阴性的妇女孕育了Rh阳性胎儿,在分娩时,胎儿红细胞的Rh抗原有可能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抗Rh抗体。当母亲再次孕育了Rh阳性胎儿时,母亲的Rh抗体(属IgG可通过胎盘)经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的Rh抗原结合,发生凝集反应,造成胎儿溶血性疾病。3.胃液有哪些主要成分?各有何作用?参考答案胃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和内因子。他们的
11、生理作用分别如下:(1) 盐酸,1)激活胃蛋白酶原,并为胃蛋白酶原的作用提供一个酸性的环境;2)使蛋白质变性,并杀死进入胃内的细菌,3)进入小肠后促进胰液和胆汁的分泌进入小肠后促进铁和钙的吸收。(2) 胃蛋白酶原:激活后变为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变成月示和胨。(3) 粘液:润滑和保护胃粘膜,并和HCO-3一起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防止H和胃蛋白酶对胃粘膜的侵蚀。(4) 内因子: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它在回肠的吸收。4.突触前抑制和突触后抑制有区别?参考答案(1) 突触前抑制是中枢抑制的一种,是通过轴突轴突型突触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而实现的突触传递的抑制。例如,兴奋性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与神经元B构成
12、兴奋性突触的同时,A轴突末梢由于另一神经元的轴突末梢C构成轴突轴突突触。C虽然不能直接影响神经元B的活动,但轴突末梢C所释放的递质使轴突末梢A去极化,从而使A兴奋传到末梢的动作电位幅度减少,末梢释放的递质减少,使与它构成突触的B的突触后膜产生的EPSP减少,导致发生抑制效应。(2) 突触后抑制也称为超极化抑制,是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活动所引起的。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受体对某些离子通透性增加(Cl-,K+,尤其是Cl-),产生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出现超极化现象,表现为抑制。突触后抑制可分为侧枝性抑制和回返性抑制。5.阐述肾小管主动重
13、吸收机制?并比较近球小管、髓袢升枝粗段与远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各有何特点?参考答案重吸收是指物质从肾小管液中转运至血液中,分主动和被动重吸收,主动转运是指溶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过程。根据能量来源不同,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主动转运。原发性所需要消耗的能量由ATP水解直接提供,继发性所需要的能量不是直接来自Na+泵,而是来自其他溶质顺电化学梯度转运时释放的。许多重要的转运都直接或间接与Na+的转运有关,因此Na+的转运在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物质转运中起关键的作用。(1) 在近端小管前半段,Na+主要与HCO3-和葡萄糖,氨基酸一起被重吸收,而在近段小管后半段,Na+主要与Cl-一同被吸收。水随N
14、aCl等溶质重吸收而被重吸收。前半段,小管液中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进入细胞同时将细胞内的H分泌到小管中去。后半段,NaCl主要通过细胞旁路和跨上皮细胞两条途径而被重吸收。都是被动的。(2) 髓攀升支粗段中形成Na+:2Cl-:K+同向转运复合体,来完成NaCl的继发性主动重吸收。(3) 远曲小管初段对水的通透性很低但仍主动重吸收NaCl.Na+的重吸收是逆化学梯度的,在初段Na通过Na+Cl-同向转运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将Na+泵出细胞,被重吸收入血。后段含两类细胞即主细胞和闰细胞,主细胞重吸收Na+主要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道,管腔内的Na+顺电化学梯度通过管腔膜上的Na+通
15、道进入细胞,然后由Na+泵泵至细胞间液而被重吸收。6.试述O2和CO2在血液运输中的形式和过程。参考答案O2和CO2在血液中以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的方式运输。O2和CO2化学结合方式分别占各自总运输的98.5%和95%,物理溶解的量仅占1.5%和5%。物理溶解的量虽然少,但是一重要环节,因为气体必须首先物理溶解后才能发生化学结合。1) O2的运输:主要以HbO2的方式运输,扩散入血的O2能与红细胞中Hb发生可逆性结合:Hb+O2bO2。在肺由于2分压高,促进O2与Hb结合,将O2由肺运输到组织;在组织处O2分压低,则HbO2解离,释放出O2。2) CO2的运输:CO2也主要以化学结合方式运输。化学结合运输的CO2分为两种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形式和HCO3-的方式。HCO3-方式:HCO3-的方式占CO2运输总量的88%。由于红细胞内含有较高浓度的碳酸酐酶,从组织扩散入血的大部分CO2在红细胞内生成碳酸,HCO3-又解离成HCO3-和H+。HCO3-在红细胞内与K+结合成KHCO3-。随着红细胞内HCO3-生成的增加,可不断向血浆扩散,与血浆中的Na+结合成NaHCO3- ,同时血浆中Cl-向红细胞内扩散以交换HCO3-。在肺部,由于肺泡气Pco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保洁公司住宅小区物业清洁聘用合同
- 2025版食堂外包服务项目合同
- 2025年度高性能金属制品采购及售后维护服务合同
- 2025保安外包服务合同样本-临时性安保需求
- 2025年度环保节能打印机租赁与售后服务合同
- 2025版外墙清洗工程设计与施工合同
- 新能源产业2025年私募股权投资热点:退出策略与风险控制研究报告
- 2025版商标注册代理及品牌维权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墙纸行业上下游产业链合作合同
- 智能交通系统交通流量预测与城市交通流优化策略
- 飞虎队精神将永远留在这里
- 湘教版九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三篇)
- 紧急宫颈环扎术的手术指征及术后管理-课件
- “三重一大”决策 标准化流程图 20131017
- Cpk 计算标准模板
- 信息科技课程标准新课标学习心得分享
- 小学生元宵中秋猜谜语竞赛题目
- 环保与物业公司合作协议
- FZ/T 01057.2-2007纺织纤维鉴别试验方法 第2部分:燃烧法
- 面条制品-课件
- 四上科学第一单元《多样的动物》知识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