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数学本试卷共4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2 .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 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 在试卷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 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 .考生必须
2、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一, 一2一 一1 .已知集合 M x4x2,Nxx x6 0,则 M N =A. x 4 x 3 B. x 4 x 2 C. x 2 x 2 d.x2 x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集合的交集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渗透了数学运算素养. 采取数轴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题.【详解】由题意得,M x4x2,N x2x3,则M N x| 2 x 2 .故选 C.【点睛】不能领会交集的含义易致误,区分交集与并集的不同,交集取公共部分
3、,并集包括二者部分.2 .设复数z满足z i =1, z在复平面内应的点为(x, y),则 -222222A. (x+1)2 y 1 B. (x 1)2 y2 1 C. x2 (y 1)2 1 D.22,x (y+1)1【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点为复数的运算,为基础题目,难度偏易.此题可采用几何法,根据点( x, y)和点(0, 1)之间的距离为1,可选正确答案 C.【详解】z x yi,z i x (y 1)i,|z i & (y 1)2 1,则 x2 (y 1)2 1 .故选 C.【点睛】本题考查复数的几何意义和模的运算,渗透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公式法或几何法,利
4、用方程思想解题.3 .已知 a log2 02b 20.2,c 0.20.3,贝uA. a b cB. a c bC. c a bD.【答案】B【解析】【分析】运用中间量0比较a,c,运用中间量1比较b,c【详解】a log 2 0.2 log2l 0, b 20.2 20 1,0 0.20.3 0.20 1,则0 c 1,a c b .故选 B.【点睛】本题考查指数和对数大小的比较,渗透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中间变量.5 1法,利用转化与化归思想解题.4 .古希腊时期,人们认为最美人体的头顶至肚脐的长度与肚脐至足底的长度之比是(XL=0.618,称为黄金分割比例),著名的“断臂维纳斯
5、”便是如此.此外,最美人2体的头顶至咽喉的长度与咽喉至肚脐的长度之比也是叵.若某人满足上述两个黄金分2割比例,且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端的长度为26 cm,则其身高可能是【答案】B【解析】【分析】理解黄金分割比例的含义,应用比例式列方程求解.【详解】设人体脖子下端至腿根的长为x cm,肚脐至腿根的长为y cm,则2626 x 乘 1 ,得x 42.07cm, y 5.15cm .又其腿长为105cm,头顶至脖子下x y 1052端的长度为26cm,所以其身高约为 42. 07+5. 15+105+26=178. 22,接近175cm.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类比归纳与合情推理,渗透了逻
6、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类比法,利用转化思想解题.sin x x5.函数f(x)= 2在兀,兀的图像大致为【解析】【分析】先判断函数的奇偶性,得 f(x)是奇函数,排除 A,再注意到选项的区别,利用特殊值得正确答案.sin x x2 cosx xf (x),得f(x)是奇函数,其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又f(-) 12 土J2 2夕21,f()50 .故选D.12【点睛】本题考查函数的性质与图象,渗透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运算素养.采取性质法或赋值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6.我国古代典籍周易用“卦”描述万物的变化.每一 “重卦”由从下到上排列的6个爻组成,爻分为阳爻“,如图就是一重卦.在所有
7、重卦中随机取一重sin( x) ( x)详解由 f ( x) 2cos( x) ( x)卦,则该重卦恰有 3个阳爻的概率是A. 1511B.32cY32c 11D.16本题主要考查利用两个计数原理与排列组合计算古典概型问题,渗透了传统文化、数学计算等数学素养,“重卦”中每一爻有两种情况, 基本事件计算是住店问题,该重卦恰有3个阳爻是相同元素的排列问题,利用直接法即可计算.【详解】由题知,每一爻有 2中情况,一重卦的 6爻有26情况,其中6爻中恰有3个阳爻C35,情况有C6,所以该重卦恰有 3个阳爻的概率为 C6=,故选A.26 16【点睛】对利用排列组合计算古典概型问题,首先要分析元素是否可重
8、复,其次要分析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本题是重复元素的排列问题,所以基本事件的计算是“住店”问题,满足条件事件的计算是相同元素的排列问题即为组合问题.b,则a与b的夹角为7.已知非零向量a, b满足 a =2 b ,且(a - b)A.- 6【答案】B【解析】B.-3C.D.本题主要考查利用平面向量数量积数量积计算向量长度、夹角与垂直问题,渗透了转化与化归、数学计算等数学素养. 先由(a b) b得出向量a,b的数量积与其模的关系,再利用向量夹角公式即可计算出向量夹角.【详解】因为(a b)b ,所以(a b) b a b b2 =0 ,所以 a b b2 ,所以cos2a_b_|b|而 2|
9、M21-,所以a与b的夹角为-,故选B.在利用向量夹角公式【点睛】对向量夹角的计算,先计算出向量的数量积及各个向量的摸,求出夹角的余弦值,再求出夹角,注意向量夹角范围为0,.8.如图是求2的程序框图,图中空白框中应填入A. A=A=112 A12A【解析】【分析】C18. A= 2 一A1C. A=1 2AD.本题主要考查算法中的程序框图,渗透阅读、分析与解决问题等素养,认真分析式子结构特征与程序框图结构,即可找出作出选择.11 1.【详解】执行第1次,A -,k 1 2是,因为第一次应该计算 c 1 =, k22 - 2 A111循环,执行第2次,k 2 2,是,因为第二次应该计算 2 ;=
10、, k12 A221 ,循环,执行第3次,k 2 2,否,输出,故循环体为 A,故选A.2 Ak 1 =2,k 1 =3,1【点睛】秒杀速解认真观察计算式子的结构特点,可知循环体为A 2 A9.记Sn为等差数列an的前n项和.已知S4 0, a5 5,则B. an 3n 102-C. Sn 2n 8nD.A. an 2n 5Sn 1n2 2n 2【答案】A【解析】【分析】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n项和公式.本题还可用排除,对B, a5 5 ,4( 7 2)10 0,排除 B,对 C, S40,a5 S5 s4 2 52 8 5 0 10排除C.对 D, S4120,a5S5 s452 2 5 02
11、-5 ,排除D,故选A.2【详解】由题知,an 2n 5 ,故选 A.一d 一S4 4al4 32a5 a1 4d 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项和公式,渗透方程思想与数学计算等素解出首项与公差,养.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n项公式即可列出关于首项与公差的方程,在适当计算即可做了判断.10.已知椭圆C的焦点为F1(1,0), F2(1,0),过F2的直线与C交于A, B两点.若I AF2 2| F2BI, | AB| | BF1,则 C的方程为2A. 7 y2 1xy,B. 12C.4D.【解析】【分析】可以运用下面方法求解:如图,由已知可设F2B n,则 AF2 2n ,
12、 BFi | AB 3n由椭圆的定义有 2a BF1BF2 4n,AFi 2a.24n 4 2 2n 2 cos AF2Fi中,由余弦定理得22 in2 4 2 n 2 cos BF2Fi 9ncos解得nAF2 2n .在AFiFz和BFF24n2,2,又 AF2 Fi , BF2E 互补,AF2Fi cos BF2Fi 0 ,两式消去 cos AF2Fi2a 4n2,3, a , 3, b2a2, cos BF2Fi,得 3n2 6 iin2 ,c2 3 i2,所求椭圆方程为故选B.【详解】如图,由已知可设F2B n,则 |AF22n,BFi | AB3n ,由椭圆的定义有2acos4n2
13、2aBFiF1AB4n24n故选B.BF24n,4n2 9n2AFi9n22 2n 3n2aAF2 AFi F2 AFiB 中由余弦定理推论得定理得i2 2n 2n - 4 ,3解得b223 i 2,所求椭圆方程为3【点睛】本题考查椭圆标准方程及其简单性质,考查数形结合思想、转化与化归的能力,很好的落实了直观想象、逻辑推理等数学素养.11.关于函数f(x) sin|x| |sin x|有下述四个结论:f (x)是偶函数f(x)在区间(一,)单调递增2f(x)在,有4个零点f(x)的最大值为2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编号是A.B.C.D.化简函数sin xsinx ,研究它的性质从而得出正确答案.x
14、sinsin xsin xsin xx为偶函数,故正确.当一2时,fx 2sinx,它在区间一2单调递减,故错误.2sin x ,它有两个零点:x 0时,sin x sin x2sinx,它有一个零点:有3个零点:故错误2k , 2k2sin x ;当2k,2k 2 kN 时,f x sinxsin x0,为偶函数,f x的最大值为2,故正确.综上所述,正确,故逅.【点睛】画出函数 f x sin x sin x的图象,由图象可得正确,故选C.12.已知三棱锥 PABC勺四个顶点在球 O的球面上,PA=PB=PC AB'边长为2的正三角 形,E, F分别是PA PB的中点,/ CEf=
15、90 ,则球 O的体积为A. 8,6B. 4-.6C. 2,6D. .6【答案】D【解析】【分析】先证得PB 平面PAC ,再求得PA PB PC J2 ,从而得P ABC为正方体一部分,进而知正方体的体对角线即为球直径,从而得解【详解】解法一 :QPA PB PC, ABC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P ABC为正三棱锥,PB AC,又E, F分别为PA、AB中点,EF/PB, EF AC,又 EF CE , CE I AC C, EF 平面 PAC , PB平面PAC , PAB PA PB PC J2 , P ABC为正方体一部分,2R <2 2 2 76,即 R -,V 4 R346
16、666,故选 D.2338设PAp解法PB PC 2x, E,F 分别为 PA, AB 中点,1 EF/PB,且 EF -PB 2x , Q ABC为边长为2的等边三角形,CF 3 又 CEF90CE 3 x2AEPA xAEC中余弦定理cosEACPDQD为AC中点,cosEACADPA12x,x2 44x12x-2-212x 1 2 x - xPAPB PC 6,又 AB=BC=AC=2 ,22PA, PB , PC 两两垂直,2R J2 2 2 展,R ,2V 4 R3 466 V6 ,故选 D.338【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补体法解决外接球问题.可通过线面垂直定理,得到三棱两
17、两互相垂直关系,快速得到侧棱长,进而补体成正方体解决.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曲线y 3(x2 x)ex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答案】3x y 0.【解析】【分析】本题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通过求导数,确定得到切线的斜率,利用直线方程的点斜式求得切线方程【详解】详解:y/ 3(2x 1)ex 3(x2 x)ex 3(x2 3x 1)ex,所以,k y/|x0 3所以,曲线y 3(x2 x)ex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3x ,即3x y 0 .【点睛】准确求导数是进一步计算的基础,本题易因为导数的运算法则掌握不熟,二导致计算错误.求导要“慢”,计算要准
18、,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基本要求.1 C14.记S为等比数列an的刖n项和.右a1 ,a4 a6,则&=-3【解析】 【分析】 本题根据已知条件, 列出关于等比数列公比 q的方程,应用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 计算得到&.题目的难度不大,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能力的考查.【详解】设等比数列的公比为 q ,由已知a1121 3、21 5 .一,a4a6 ,所以(q )- q ,又q 0,333所以q 3,所以S5a(i q5)3(1【点睛】准确计算,是解答此类问题基本要求.本题由于涉及哥的乘方运算、繁分式分式计算,部分考生易出现运算错误.15.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七场四胜制(当一
19、队赢得四场胜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胜的概率为0.6 ,客场取胜的概率为 0.5 ,且各场比澧概率是【答案】0.216.本题应注意分情况讨论,即前五场甲队获胜的两种情况解.题目有一定的难度,注重了基础知识、基本计算能力y甲队以4:1获胜的概率是【详解】前四场中有一场客场输第五场赢时0.63 0.5 0.5 2 0.108,前四场中有一场主场输,第五场赢时,甲队以4:1获胜的I率是0.4 0.62 0.52 2 0.072,综上所述,甲队以4:1获胜的I率是q 0.108 0.072 0.18.【点睛】由于本题题干较长,所以,易错点之一就是能否静心读题,正确理解题意;易
20、错点之二是思维的全面性是否具备,要考虑甲队以4:1获胜的两种情况;易错点之三是是否能够准确计算.2216 .已知双曲线C:1(a 0,b 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 F2,过F1的直线与C的两 a buuu uur uuir uult条渐近线分别交于 A B两点.若F1A AB , F1B F2B 0,则C的离心率为 .【答案】2.【解析】【分析】通过向量关系得到 F1A AB和OA EA,得到 AOB AOF1,结合双曲线的渐近线0b可得 BOF2AOF1, BOF2AOFBOA 600,从而由一tan600 J3 可求a离心率.【详解】如图,uuir uuu由F1A AB,得FiA AB
21、.又OFi OF2,得OA是三角形F1F2B的中位线,即uuir uuuuBF2/OA, BF2 20A.由 F1Bg=2B 0,得 FiB F2BQAFA,则 OB OFi 有AOB AOF1,又 OA与 OBTB是渐近线,得 BOF2 AOFi,又 BOF2 AOB AOFi ,得BOF2AOF1线的离心率为e c a0b0BOA 60 一又渐近线OB的斜率为一tan60J3 ,所以该双曲a渗透了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点睛】本题考查平面向量结合双曲线的渐进线和离心率, 学运算素养.采取几何法,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题.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第 1721
22、 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60分。17 . VABC 的内角 A, B, C的对边分别为 a,b, c,设(sinB sin C)2 sin2 A sinBsinC.(1)求 A;(2)若 2a b 2c,求 sin C【答案】(1) A -;(2) sin C .34【解析】(1)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边角关系式可得:b2 c2 a2 bc ,从而可整理出cosA,根据A 0, 可求得结果;(2)利用正弦定理可得展 sin A sin B 2sin C ,利用sinB sin A C、两角和差正弦公式可得关于sinC和cos
23、C的方程,结合同角三角函【详解】(1) sin B2sin C数关系解方程可求得结果.22.2,sin B 2sinBsinC sin C sin A sin BsinC即:sin2 B sin2C.2 Asin Asin Bsin C由正弦定理可得:b2bc2bcQ A 0,冗A=3 Q 72a2c ,由正弦定理得: 、.2 sin A sin B 2sin C又 sinB sinsin AcosC cosAsin C ,22b c a cos A 1 . sin C 2sinC2整理可得:3sinC3cosC22八Q sin C cos C3sinC 6sin2C解得:sin C 64因
24、sin B 2sin C 2 sin A 2sin C0所以sinC662,故sin C 44(2)法二:Q J2a b 2c,由正弦定理得:22 sin A sin B 2sin C又 sin B sin A C/2 = =cosCsin AcosC cosAsinC, A 一31 . sin C 2sinC整理可得:3sinC 6T3cosC,即 3sinC V3cosC2.3sinC -.662sin(0,), C一( 一,一),所以 C 一一,C 366 2644sin Csin(-)4 64【点睛】本题考查利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涉及到两角和差正弦公式、同角三角函数关系
25、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能够利用正弦定理对边角关系式进行化简,得到余弦定理的形式或角之间的关系.18.如图,直四棱柱 ABC6 ABGD的底面是菱形, AA=4, AE=2, Z BAD60 , E, M N分别是BQ BB, AD的中点.(1)证明:MN/平面GDE (2)求二面角 A-MA-N的正弦值.【答案】(1)见解析;(2)叵.5【解析】【分析】(1)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和 AD/2BC可证得ME/ND,证得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 进而证得MN/DE,根据线面平行判定定理可证得结论;(2)以菱形 ABCD对角线交点为原点可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通过取AB中点F ,可证得DF 平面AMAi
26、,得到平面AMAi的法向量Duu;再通过向量法求得平面 MAN的法向量n ,利用向量夹角公式求得 两个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进而可求得所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详解】(1)连接ME , BiCME为B1BC的中位线Q M , E分别为BB1,BC中点1ME/BC且 ME -B1C又N为A1D中点,且ADBC1ND/RC且 nd -B1CME/ND四边形MNDE为平行四边形MN / /DE ,又 MN 平面 CQE , DE i 平面 CDEMN /平面 CQE(2)设 ACI BD O , AC1 I B1D1 O1由直四棱柱性质可知: OO1平面ABCDQ四边形ABCD为菱形 :AC ±
27、 BD则以。为原点,可建立如下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2 2则:A 向0,0 , M 0,1,2 , A 百0, 431D (0, -1,0 ) N ,一,222取AB中点F ,连接DF ,则F ,1,02 2Q四边形ABCD为菱形且 BAD 600BAD为等边三角形DFAB又AA1平面ABCD,DF平面ABCDDF AALmr平面ABBA ,即DF 平面AMAi3 3 c一,一,0UULT、DF为平面AMAi 一个法向量,且DFr设平面MAN的法向量nuuuu _x,y,z,又 MA1品LULU. 331,2 , MN , -,022r uuuv _n MA13x y 2zruuuv.33n
28、MN x y22UULf ruurrDF ncos DF, n-uuur-DF In0,令 x 73 ,则 y 1 , 0315每三 sinr 一z 1 n .3,1, 1面角A MA N的正弦值为:105【点睛】本题考查线面平行关系的证明、空间向量法求解二面角的问题.求解二面角的关键是能够利用垂直关系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从而通过求解法向量夹角的余弦值来得到二面角的正弦值,属于常规题型.19.已知抛物线C: y2=3x的焦点为F,斜率为-的直线l与C的交点为A, B,与x轴的交点2为P.(1)若| AF+| BF=4 ,求l的方程;uur uur若 AP 3PB,求 IAB .【答案】(1)
29、12x 8y 7 0 ; (2) 2M33(1)设直线l:y 二 x m , A x1, y1 , B x2,y2 ;根据抛物线焦半径公式可得 x1+x2 1; 2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利用韦达定理可构造关于m的方程,解方程求得结果;(2)2 设直线l : x - y t ;联立直线方程与抛物线方程, 得到韦达定理的形式;3uuu uuu禾I用AP 3PB可得yi3 y2,结合韦达定理可求得yiy2 ;根据弦长公式可求得结果【详解】(i)设直线l方程为:3y = -x m , A X,y1 , B X2, y22 3由抛物线焦半径公式可知:AF BFXi X2 425X1X2一23y x
30、m 22联立 2 得:9x212m 12 x 4m2 0y2 3x221则 12m 12144m0 m212m 1257X1 x29,解得:m - 37直线l的万程为:y - x 一,即:12 x 8y 7 0282(2)设P t,0 ,则可设直线l方程为:x -y t3x - y t 2联立 3,得:y2 2y 3t 0y2 3x1则 4 12t 0 t -3, y2 2, NNz 3UUUTUUUTQ AP 3PBy21 , y13yiy23则AB值J y y2 2 4丫佻*G涉及到平面向量、弦【点睛】本题考查抛物线的几何性质、直线与抛物线的综合应用问题,长公式的应用.关键是能够通过直线与
31、抛物线方程的联立,通过韦达定理构造等量关系20.已知函数 f(x) sin x ln(1 x),f (x)为f (x)的导数.证明:(1) f (x)在区间(1,万)存在唯一极大值点;(2) f(x)有且仅有2个零点.【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解析】【分析】(1)求得导函数后,可判断出导函数在1-上单调递减,根据零点存在定理可判断出 2xo0, 2 ,使得g % 0,进而得到导函数在1q上的单调性,从而可证得结论;(2)由(1)的结论可知x 0为f x在 1,0上的唯一零点;当x西?0,p京时,首先可判断出在(0,%)上无零点,再利用零点存在定理得到f x在x0,-上的单调性,可知f
32、 x 0,不存在零点;当x 一2时,利用零点存在定理和 f x单调性可判断出存在唯一一个零点;当 x,可证得f x 0 ;综合上述情况可证得结论【详解】(1)由题意知:f x定义域为:1,cos x x 1121 cosx , xx 11g x sinx 2, x 1x 12qtv在1,2上单调递减,an 1an1-上单调递减2g x在 1,万上单调递减又 g 0 sin0 1 1 0 ,g 44sin万 FF1Xo0,使得 g Xo021,Xo 时,g x o; x%,一时,g x o2即g x1,xo上单调递增;在xo,- 上单调递减则x xo为g x唯一的极大值点即:f x在区间1,-上
33、存在唯一的极大值点xo.2 1,(2)由(1)知:f x cos x , x 1,x 1当x 1,o时,由(1)可知f x在 1,o上单调递增f x f O O f x在 1,O上单调递减又f O Ox O为f x在1,O上的唯一零点当x O,一时,f x在(O,xo)上单调递增,在xo, 上单调递减22f Xo0f x在(0,%)上单调递增,此时f x f 00,不存在零点.22又 f - cos- 02222XiX。,一,使得 f %02f x在X0,X1上单调递增,在X,一上单调递减2又 f X0f 00, f sin In 1 In 2e Ini 02222f X 0在X0, 上恒成立
34、,此时不存在零点2当X,时,sin X单调递减,2In X 1单调递减f X在一,上单调递减2又 f 0, f2sin In 1In 10即f f 0,又f X在一,上单调递减22f X在一,上存在唯一零点2当X时,sinX 1,1In X 1 In 1 In e 1sin x ln x 1 0即 f x 在 , 上不存在零点综上所述: f x 有且仅有 2 个零点【点睛】本题考查导数与函数极值之间的关系、利用导数解决函数零点个数的问题 . 解决零点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是利用零点存在定理或最值点来说明存在零点, 另一方面是利用函数的单调性说明在区间内零点的唯一性,二者缺一不可.21. 为了治疗某种
35、疾病,研制了甲、乙两种新药,希望知道哪种新药更有效,为此进行动物试验 试验方案如下:每一轮选取两只白鼠对药效进行对比试验 对于两只白鼠, 随机选一只施以甲药,另一只施以乙药 一轮的治疗结果得出后, 再安排下一轮试验当其中一种药治愈的白鼠比另一种药治愈的白鼠多 4 只时, 就停止试验, 并认为治愈只数多的药更有效 为了方便描述问题, 约定: 对于每轮试验, 若施以甲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乙药的白鼠未治愈则甲药得 1 分, 乙药得 1 分; 若施以乙药的白鼠治愈且施以甲药的白鼠未治愈则乙药得 1 分,甲药得 1分;若都治愈或都未治愈则两种药均得0分.甲、乙两种药的治愈率分别记为a和(3 , 一轮试验中
36、甲药的得分记为X.( 1 )求 X 的分布列;(2)若甲药、 乙药在试验开始时都赋予 4分, pi(i 0,1,L ,8) 表示“甲药的累计得分为 i 时,最终认为甲药比乙药更有效”的概率,则p00 , p81 ,piapi 1bpicpi 1 (i 1,2,L ,7) ,其中 a P(X 1), b P(X 0) ,c P(X 1) 假设0.5 ,0.8 (i) 证明: pi 1 pi (i 0,1,2,L ,7) 为等比数列;(ii) 求 p4 ,并根据p4 的值解释这种试验方案的合理性【答案】(1)见解析;(2) (i)见解析;(ii ) p4257【解析】【分析】(1)首先确定X所有可
37、能的取值,再来计算出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从而可得分布列;(2)(i)求解出a,b,c的取值,可得pi 0.4r i 0.5r 0.1p 1 i 1,2, ,7 ,从而整理出符合等比数列定义的形式,问题得证;(ii )列出证得的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采用累加的方式,结合p8和P0的值可求得P1 ;再次利用累加法可求出P4.【详解】(1)由题意可知 X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 0, 1P X 11;PX0 11;PX1 1则X的分布列如下:X101P1111(2) Q 0.5,0.8a 0.5 0.8 0.4, b 0.5 0.8 0.5 0.2 0.5, c 0.5 0.2 0.1(1) Q r a
38、p 1 bp cp 1 i 1,2, ,7即 p0.4pi 1 0.5r 0.1p 1 i 1,2, ,7pi 1 pi 4 p r 1 i 1,2, ,7整理可得:5r 4pi 1 r 1 i 1,2, ,7Pi i Pii 0,1,2, ,7是以p1p0为首项,4为公比的等比数列(ii )由(i )知:Pi 1P0 4iPi 4iP847,P7P646,PiPo0P1 4作和可得:P8PdPi404147PiPi3P1848 1P4P4P0P140414243I 4444144 1257P4表示最终认为甲药更有效的.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在甲药治愈率为乙药治愈率为0.8时,认为甲药更有效的概率为P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省建理论考试试题及答案
- 新员工进厂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文员助理笔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往届数学中考真题及答案
- pcr消毒培训考试试题及答案
- 陕西传媒统考真题及答案
- 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能力提升试题
- 化学拔尖人才选拔测试试题
- 公卫招考试题及答案
- 工器具使用考试题及答案
- 胆管炎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 烘干塔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水上作业安全培训
- GB 36980.1-2025电动汽车能量消耗量限值第1部分:乘用车
- 肿瘤中心建设汇报
- 二手车经销公司管理制度
- 十五五护理工作发展规划
- 消防宣传安全常识课件
- 宅基无偿转赠协议书
- GB/T 1040.1-2025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1部分:总则
-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