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3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语文检测试题_第1页
2020.3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语文检测试题_第2页
2020.3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语文检测试题_第3页
2020.3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语文检测试题_第4页
2020.3沭阳县修远中学高三语文检测试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沐阳县修远中学高三检测语文试题 2020.3.14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古城区发展到一定阶段,适度地“提升改造”是必要的,搞文旅开发也室但尺度必须适当。其实,提升改造与对老建筑、文物的保护本来可以上,恰当的,不但可以让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活力,起到保护作用,也能够提升城区的整体质量,兼顾“提升改造”的目的 。A.无可厚非并行不悖修缮B.无可非议并行不悖修浚C.无可非议相提并论修缮D.无可厚非相提并论修浚2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顺序正确的一项是(3分)其实,艺术和美没有那么多规则。我们应该反过来, , A , 工。,,白,因

2、此,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在欧洲,心理美学已经取代概念美学。例如,不必抽象地争论喜剧的理论定位、滑稽的美学本质不再从上而下,而是从下而上先从根子上探测观众接受时的心理反应而应该细细考察观众“发笑”的各种心理机制并在这种心理反应中建立新的美学A.B.C.D.3 .下列诗句中应填入横线的劳动行为正确的一项是(3分)谁家工一村香。隔篱娇语络丝娘。上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瑁动浮灰A.打稻绩麻刺绣煮茧C.打稻刺绣绩麻煮茧昼出耘田夜工村庄儿女各当家。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趁霜晴B.煮茧绩麻刺绣打稻D.煮茧刺绣绩麻打稻4.下列选项中,对“时间相关组合复杂性示意图”的解说不乎嗽的一项是(3分设计范围A.随着时间推移,

3、系统出现复杂性的组合数目持续增加。B.t1时刻的功能实现概率高于 12时刻,12时刻的功能实现概率高于 t3时刻。C.随着时间推移,系统的功能实现概率越来越小,最终趋近于零。D.随着时间推移,t3时刻系统的功能实现概率又恢复到t1时刻的初始状态。二、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 8题。与丘长孺书袁宏道去岁一秦贾至,曾寄丘郎书,书中言小修 被盗事甚悉,长几丈余。来札至,突云无书,丘郎偶忘之耶?抑贾不甘彳附书邮邪 ?可怪!世人无敢不答书者,必如丘郎乃敢不书,然亦真不须书也。何也?他人 无书必嗔,嗔必怪,怪必毒,丘郎即不免嗔,然决无毒我理,不须书一。丘郎所喜者,豪侠之客,妖冶之容

4、,山水之胜,病子虽吏吴两载,耳实未闻,眼实未见,口实未谈 ,顾安得如上事与丘郎描写之,不须书二。所见伊何?案牍比簿也,所闻所谈伊何?扎火囤也,明见万里也,着实打三十竹皮也,丘郎闻之,亦当为 我解颐否耶?不须书三。夫以三不须书之丘郎,而遇懒一忙二病三之袁仲子,然则鳞鸿之未便,踪迹之靡定,贾人之浮沉,又可勿论矣。读来诗,无一字不佳,五七言古及诸绝句,古质苍莽,气韵沉雄,当为诗中第一。五言律不浮次之,七言律又次之。大抵物真则贵,真则我面不能同君面,而况古人之面貌乎?唐自有诗也,不必选体也;初、盛、中、晚自有诗也,不必初、盛也。李、杜、王、岑、钱、刘,下迨元、白、卢、郑各自有诗也,不必李、杜也。赵宋亦

5、然。陈、欧、苏、黄诸人,有一字袭唐者乎?又有一字相袭者乎?至其不能为唐,殆是气运使然,犹唐之不能为选,选之不能为汉、魏耳。今之君子,乃欲概天下而唐之,又且以不唐病宋。夫既以不唐病宋矣,何不以不选病唐,不汉、魏病选,不三百篇病汉,不结绳鸟迹病三百篇耶?果尔,反不如一张白纸,诗灯一派,扫土而尽矣。夫诗之气,一代减一代,故古也厚今也薄。诗之奇之妙之工之无所不极,一代盛一代,故古有不尽之情,今无不写之景。然则古何必高,今何必卑哉?不知此者,决不可观丘郎诗,丘郎亦不须与观之。弟一病数月,上官已许放归矣。过团风幸出一会,弟先遣人报知。近作颇有得意处,刻成当呈。(选自锦帆集,有删改)注小修,指袁中道,作者之

6、弟。5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他人无书必嗔嗔:生气B.踪迹之靡定,靡:无,不C.殆是气总使然殆:大概D.又且以不唐病,宋病:忧虑3分)(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高度评价丘长孺寄来的诗稿 ;认为其诗作文质兼美,气韵雄健,都可称得上一流好诗。B.作者认为“真”就是我的面貌不同于你的面貌,如唐代有自己的诗风,诗人各有自己的诗风,不必拘泥于其他诗人的诗风。C.从作者致丘长孺的信中可以推断,袁宏道对汉、唐其实并没有偏见,有的只是对当时人云亦云没有 个性的时弊的不满。D.作者在信的最后表示,希望自己路过团风镇时,有幸与丘长孺见面,而且对自

7、己近来的作品很有些 自鸣得意之处,待刻印成书之后一定呈送给对方。7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来札至,突云无书,丘郎偶忘之耶?抑贾不甘作附书邮邪?(2)夫诗之气,一代减一代,故古也厚今也薄。8 .简要概括作者认为“然亦真不须书”的原因。(4分)三、古诗词鉴赏(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 9-10题。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注折枝,花卉画的一种表现手法,花卉不画全株,只画连枝折下来的部分,故名折枝。边鸾,唐 代画

8、家,所画花鸟极精美。赵昌,宋代画家,善画折枝花卉,人们说他能“与花传神”。9 .本诗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前六句有何作用? (5分)10 .“东坡先生有诗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仆平生不惟得看画法于此诗,至于作诗之法,亦由此悟。 (元?汤屋古今画鉴)请结合原 诗简要概括汤星所悟得的“画法” 及“诗法”的内涵。(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1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兼葭萋萋, 。(诗经)(2) ,肇锡余以嘉名。(屈原离骚)(3)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锦瑟)(4)则有心旷神怡,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5) , 横槊赋诗,固

9、一世之雄也。(苏轼赤壁赋)(6)斜阳草树,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7) ,文武之道也。(礼记杂记下)(8)黄钟毁弃, ;谗人高张,贤士无名。(屈原卜居)五、现代文阅读(一)(15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2-14题。拉大锯的大黄辛牧 说大黄是一个木匠,很多人并不服:“他算什么木匠?他只会拉锯。”大黄只是笑笑,不多说什 么。 大黄爱上木匠,爱上拉锯,是从一首儿歌开始的:拉大锯,扯大锯,姥娘门口唱大戏;接闺女,叫女婿,小外孙也要争着去 ;姥娘煮上大米饭,舅舅杀只大公鸡。 一首儿歌,竟使得大黄对锯产生了兴趣。他不知从哪里弄来半截小钢锯条,将从木工那里捡到的 一些木头儿锯得方

10、方正正。年龄大一些了,大黄的父亲就让他劈柴。有一次,大黄的父亲大约在什么地方生了气,回到家时,正瞅见大黄在那里画线,赶上去,朝着大黄的屁股踢了一脚,嘴里还数落着:“让 你劈块烂木头当柴火烧,你比建座宫殿还下功夫,你小子在学校里念书怎么不用上这个劲儿?”大黄天生好脾气,从地上爬起 来继续认真地画线,然后再一板一眼地用手锯锯木头。手锯也叫单锯,很难掌握, 正常大人都锯不了,可大黄却锯得游刃有余,把木头锯得平整而规则。 到了十六岁大黄便不上学了,跟着邻村师父学木匠,先是跟着师父拉大锯,木匠行里有句话叫百日斧子千日铸,大锯只需一早晨”。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大黄跟师父学徒,-直拉大锯。 有

11、好几次师父已经准备让他开始学木工手艺,不巧那段日子里木匠活儿多,而锯木头是第一道工 序,又没有新的学徒工换。于是师父征求大黄意见:“能不能再干一段,你学活儿反正是早晚的事。大黄一 口就答应下来:“听师父的。” 其实,自从拉大锯后,大黄感觉一直挺好。听着那刺刺的锯声,或长或短,或轻或重,或粗或细,越听越悦耳,有时来回拉一上午都不觉得累,连拉下锯的都支撑不隹了,他却像拉二胡一样,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特别是到了一些村庄,他在大树边借着大树干支起锯架,拉起锯来,一些上了年纪的大爷大 娘会坐了马扎子一看一个上午,还不时议论一番:“这后生,这大锯拉得不婚哩!大黄就觉得自己很威风,比舞台上的武生都要神气一些

12、。所以,他这一干又是半年。 在农村干木匠光会拉大锯,就等于上小学一直没考上中学。师父终于不忍心了,决定到下一家干活时,就让大黄正式学习打家具。可准备去的那家人很挑剔 ”,一听说 要让两个新徒弟拉大锯就不答 应:“必须让大黄师傅掌上锯!”大黄听了后,激动了一夜, 人家一口一句“大黄师傅”,还把咱叫成了“掌锯的”,这话越想越受用。于是,没等师父表态,第二天,大黄就主动找师父说:“我就是喜欢拉大锯,接着干拉大锯的活儿。”师父虽不忍心,却也没别的办法,就答应了。 不知不觉间,大黄还真成了师傅,名头也越来越大。后来,他就专门研究拉大锯,不再考虑学细工技术的事了!大黄一边享受着拉大锯而获得的羡慕和尊敬,一

13、边兢兢业业地忙碌着。他下定决心,这 一辈子就拉大锯不再改行,让大锯的韵律伴奏一生! 然而,没过多久,电锯诞生了!他到现场一看惊得张口结舌!神奇的电锯征服了他,一会儿工夫 就能干完他几天的活儿,而且漂亮得很! 不久大黄失业了,望着那日渐生锈的大铁锯,满头白发的大黄时常陷入沉思中!不过,经常有一 缕笑容挂上眉梢,那是大黄仿佛又听到了自己拉大锯的声音。(选自渐行渐远的乡村手艺人,有删改)12 .下面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分析和鉴赏,不乎嗽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儿歌,一方面增强了旻章遍域文化色彩,另一方面又突出儿歌对大黄人生梦想的指引意 义。B.第段写“大锯太容易了,一早晨就能学会。但是起初大黄跟师

14、父学徒,一直拉大锯,虽然师父不无偏心,但是正是这样一丝不苟的严格要求才使得大黄最终学有所成。C.第段画线句子使用排比、比喻修辞,调动听觉器官,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黄对拉锯工作的热情痴迷, 志得意满。D.文章用质朴的语言表现出作者对大黄身上体现出来的专注敬业、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的价值认同。13 .文中多处运用侧面描写,请找出来并简要分析。(6分)14 .请探究文章结尾画线句子的意蕴。(6分)六、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5-17题。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吗?随着时代的变迁,有很多具体的事情发生了变化,比如过去讲“父母在,不远游”,现在很难做到了。 能在父母身边当然很好,

15、如果做不到,现在通讯很发达,人不在父母跟前,心可以在他们身边,经常联络 还是很容易的。玄学家认为父母子女之间有自然的血缘关系,家庭关系是天伦。“自然亲爱为孝”,“养 不教,父之过”,养儿防老也很常见。孝是自然而然的,人类也是这样一代代延续的。你对父母孝敬,你 的子女对你也会孝敬。如杲你对父母不孝,你的子女对你也会不孝。倡导孝是社会伦理的需要,当然这也是中国文化背景下对人的要求,如果在西方就可以不讲孝敬父母, 而是对上帝忠诚。按照西方的生命观,人类是上帝的子女,不孝顺父母,忠诚于上帝在西方是可以的。当 前我们要倡导什么样的理念呢?是不是也要像西方那样人老了就去养老院呢?最近就有社会调查显示,中

16、国的养老方式正在向美国的养老方式靠近。老年人住养老院,鳏寡孤独是没有问题的,他们需要养老院来 收留。但是,有子女的老人是不是一定要去养老院呢?现在确实有些老人即使有子女也愿意去养老院,因为老人在家里根本得不到照顾,更谈不上孝敬他们了。这说明我们的社会伦理变化后出现了一些问题,是 要倡导子女孝敬.赡养父母,还是金部交给社会呢?很多人认为,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我对此表示怀疑,鳏寡孤独养起来,生活有保障是社会的进步,这是大同世界的理想。但是,有子女的老人为什么不让子女去尽赡养父母的责任呢?当然,也不 排除存在一些特殊情况,但总的来讲还是要区别对待。条件好的可以养得起父母,条件不好的养不起父母

17、 还有民政部门的补贴,这也是一个补救的办法。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社会关系从“亲亲”开始,家庭是社会 的细胞,细胞如果出问题了,身体当然会乱。家和万事兴,家和了整个社会都会兴旺,家庭的道德伦理建 设是社会的一项基本建设。西方社会现在也在回归传统家庭,人们不再认同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追求性解放 那种家庭瓦解的状态了,而我们现在似乎正在步西方的后尘,离婚率居高不下。如杲我们能很好地发扬孝的思想是很有社会意义的.礼记里讲:“孝有三:大孝 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大孝尊亲”,是让父母得到社会的尊重。“其次弗辱”是说,下一等的孝是不要让父母受到社会的羞辱。其下能养”,即现在我们所提倡的孝,即赡养父母。过去

18、我们总批评光宗耀祖,其实传统文化是认同光宗耀祖的。一个生命来到这个世界,如果能对社会做出贡献,让社会对其父母和祖先都尊 敬有加,这才是真正的大孝。现在是要求最低层次的孝一一“能养”,还没要求做到另外两个层次的孝。 一些人连最低层次的孝都做不到,更不用说另外两个层次的孝了。从社会来看,你光宗耀祖了,个人的价 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个人的价值要得到体现,必须要对他人、社会做出贡献,得到他人、社会的认可。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你的个人价值怎么能体现出来呢?不要把体现个人的价值和对家庭、社会做贡献对立起来,只有在做出贡献.的过程中才能 体现出个人价值,你对家庭、社会做出的贡献越多,你的价值也 就越大。(选自

19、楼宇烈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有删改)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由于现在通讯很发达,现代人很难做到“父母在,不远游”了。B.孝会自然延续,如果你对父母不孝,你的子女必然也会对你不孝。C.西方的生命观要求子女不要孝顺父母而必须忠诚于上帝。D.西方社会离婚率居高不下家庭瓦解与其上世纪六十年代追求性解放的思潮不无关系。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立足社会变迁提出“养儿防老”这一论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性。B.文章从社会伦理角度,结合中国国情论证了当前倡导“孝”的必要性。C.文章在理论论证的过程中分析了中国社会“孝”的现状,有其现

20、实的指向性。D.文章最后从发扬“孝”的思想的社会意义这一角度将论证推向深入,具有启发性。17,作者对“养老社会化是社会进步的表现”这一观点的态度是什么?简要概括作者持论的依据。(6分)七、现代文阅读(三)(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 20题。小二黑结婚中的插图 张守义赵树理所著现代短篇小说 小二黑结婚),1943年由华北新华书店出版。由于它曾被改编成评剧等戏剧 搬上舞台,所以在我国尤其在北方农村曾广为流传,甚至达到家喻户晓的地步。这篇小说描写的是根据地一对青年小二黑和小芹为争取婚姻自由而斗争最后取得胜利的故事。小二黑 的父亲二诸葛愚昧迷信,以 命相不对”为由反对他俩的婚姻。恶霸地痞金

21、旺、兴旺依仗权势对小二黑和 小芹进行陷害。但他们毫不怯懦,坚持斗争,在民主政权的支持下,终于取得婚姻自由的胜利“插图作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与一般的绘画不尽相同,要考虑适应于文学作品的文笔风格。为小 二黑结婚作插图的画家,是我国著名的连环画家贺友直,他因创作连环画李双双和山乡巨变等而在画坛享有盛誉。贺友直的画风特点是通俗晓畅、明朗隽永而又富于生活气息和幽默感,这与小二黑 结婚原著的特点恰好吻合。由于贺友直一直扎根于现实生活之中,他的艺术创作也有着坚实的现实基础。在小二黑和小芹因道陷害而被“捉奸的画面上,可以从人物及衣着等方面,看到当时太行山区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情节表现得通俗明快,极其贴近大众

22、读者的欣赏口味,所以为人们喜闻乐见。人物的刻画 也生动传神,一方面表现污陷者的嚣张气焰,另一方面也表现了小二黑及小芹正气凛然的斗争精神。一方 指手画脚,一方怒目相向,矛盾刻画尖锐而鲜明。在小二黑和小芹义正辞严的神态反衬下,反面人物更显得虚张声势滑稽可笑了。背景处,极其简略地画出了山根脚下的景物,从而点明了故事的环境特点。有一幅插图是二诸葛正在向马专员表述他对小二黑与小芹婚姻的反对态度,服饰和神态都有几分滑稽 意味,马专员微歪着头部略带微笑正耐心地听着,他的面部表情说明他是很平易近人的,但其细微处也可 以说明他对二诸葛的述说是不以为然的,在他的裤子和鞋上,都补着补丁。正是在这些不引人注意的细微末节处,表现出画家的匠心安排一一由此而说明当时民主政权的干部为人民服务的艰苦朴素精神。在画面 中央,突出了小二黑和小芹爱恋的形象。小二黑正为他父亲的无理阻挠感到尴尬和气氛,小芹则对他讲的 一大堆迷信道理感到好笑。背景上,几笔勾画出的草帽和公文包,既点明了故事所在的环境,也说明干部 经常下乡深入到基层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