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9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1页
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9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2页
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9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3页
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9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4页
2020高中历史专题6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19罗斯福新政课时分层作业人民版必修2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试卷课时分层作业(十九)罗斯福新政(建议用时:30分钟)学业达标练1 . 1933年3月10日,罗斯福命令停止黄金出口,后来宣布放弃金本位制,10月,美元贬值 30吐右,其措施()【导学号:97372077】A.增加了就业B.调整了企业关系C.缓和了与列强的矛盾D.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D 本题考查罗斯福整顿金融的措施。放弃金本位制,使美元贬值以刺激出口, 增强了美国在世界市场的竞争力,D项正确。A、B、C三项不符合题意。2 .下面是1930年和1940年美国部分机器产量数据变化表,导致这一数据变化的原因之一是罗斯福新政1930 年1940 年拖拉机92万台156.67万台谷物联合收

2、割机6.1万台19万台玉米摘收机5万台11万台A.推行“以工代赈”B.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C.整顿财政金融体系D.实施农业减耕减产政策B 从表格中可以看出,1930年至1940年间,拖拉机、谷物联合收割机、玉米摘收机等工业品不断增加, 说明美国的工业在不断恢复与发展,这与罗斯福新政致力于国家工业复兴有密切的关系。3 .罗斯福新政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一条新的道路,其特点是()A.实行自由放任B.转向计划经济C.加大市场调节D.国家干预经济D 罗斯福新政最大的特点就是国家干预经济,故D项正确,A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并未转向计划经济,故B项错误;经济危机之前,美国经济依赖市场调节,罗斯福新政为了应对危机,

3、不可能继续加大市场调节,故C项错误。4 .从1933年5月开始,美国在春夏两季有计划地犁掉了1 000万英亩棉田,收购和屠宰了 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600多万头小猪、几千万头牛和羊。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B.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C.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机D.解决了农业生产过剩问题D 从材料“犁掉了 1 000万英亩棉田” “收购和屠宰了 20多万头即将临产的母猪和 600多万头小猪、几 千万头牛和羊”中可知, 这些政策客观上有利于农业的复苏, 但违背了自由竞争原则, 也只能使美国暂时克服危 机,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过剩问题。5 . 1933年3月,罗斯福在

4、就职演说中说:“只要国家仍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 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一一广泛的行政权,使我可以向紧急状态宣战, 就像真正有外敌入侵时一样。”这主要说明了()【导学号:97372078】A.罗斯福准备实行专制独裁B.罗斯福崇尚计划经济C.美国受经济危机打击特别沉重D.罗斯福反危机的思路是加强政府的经济职能D 材料中“我就要求国会授予我应付危机的那种唯一的最后手段一一广泛的行政权”说明罗斯福想要加 强政府的行政职能,所以 D项符合题意,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C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6 . 1933年,罗斯福提请国会通过法案,成立“资源保护队”,主要是针对中

5、部平原频发的沙尘暴。第一批招募了 25万人,至1941年时,共计有250万青年参与,在各州的 1500个营地劳动,开辟了 740多万英亩国有 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史学家认为这一措施是“新政”中最受欢迎、最成功、最没有争议的措施。史学家这样评 论的主要依据是该措施()A.调整了农林经济结构,降低了农产品价格B.使罗斯福政府将资源保护放在新政首位C.将失业救济与自然保护有机结合起来D.基本解决了就业问题,消除了经济危机C 依据材料中国家招募众多的人就业,包含社会救济的内容,但同时题干中材料明确提到“资源保护队”,故C项符合题意。其他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7 . “兹授权农业部长,如棉花生产者书面同

6、意将其1933年的棉花生产至少较上年减产30%而且不增加每一英亩的施肥费用时,农业部长均得与之订立特权买卖合同。”这反映了罗斯福()A.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B.颁布农业调整法C.实施社会保险法D.建立民间资源保护队伍B 根据题目中的关键词“农业部长” “减产” “订立特权买卖合同”可知是罗斯福新政中的农业政策,故B项正确;减耕减产、政府补贴,与工业无关,故A项错误;社会保险与农业无关,故 C项错误;民间资源保护队伍的建立,与农业调整无关,故 D项错误。8 .富兰克林 D.罗斯福时代中写道:“垄断资本主义在其基本矛盾发展到顶点,使它面临崩溃之时,要精品试卷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有一种、而且只有一种

7、办法。这就是大力加强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精品试卷 这说明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A.解决经济危机的临时措施B.限制恶意竞争的所有制变革C.对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根本解决D.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D 大危机表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已无法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力的飞速发展,美国经济从此进入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体制,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与材料中“挽救它并延长它的生命”相符,故D项正确。冲A挑战练9 .道德经讲:“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诚信有利于人格的塑造,也是现代经济正常运行的主要保障。罗斯福新政的措施中,具有诚信机制作用的是()A.调节工业生产,避免盲目竞争10 整顿银行,建立联邦

8、储蓄保险公司C.农民减耕减产,调整农业结构D.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B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危机首先是从金融业开始,罗斯福实施新政后, 首先整顿金融业,建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重建银行的信用,B项正确。A、C D三项分别是工业、农业和扩大外贸的相关措施,调节生产过剩,恢复生产,解决就业和刺激消费,不具有诚信机制作用,排除。10.下列图表反映的是美国20世纪某一经济指数变化的情况,对a区间趋势变化解读正确的是(A.通货膨胀加剧,社会购买力下降B.大量提供就业机会,导致失业减少C.大量销毁农产品,导致价格降低D.兴建公共工程,减少政府支出B A项表述与图中19301940年a区间的变化趋势不

9、符;1933年开始的罗斯福新政采取“以工代赈”等提供就业机会的措施,导致失业率下降,与图中a区间的变化趋势相符, 故B项正确;罗斯福新政大量销毁农产品是要提高产品价格, C项错误;兴建公共工程会增加政府支出,D项错误。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唯一所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一一一种无名的、缺乏理性的、没有根据的恐惧,它会使由退却变为前进所需要的种种势力毁掉。1933年罗斯福总统就职演说精品试卷精品试卷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开创了美国历史的许多“第一次”:联邦政府承担起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W政府第一次保证公民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

10、最高工时标准。(1)材料一中体现了罗斯福怎样的精神?(2)材料二反映了罗斯福新政的什么特点?用史实说明“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 准”。(3)有人说,30年代大危机客观上给世界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 “机遇”。你同意吗?说出你的理由。【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一归纳罗斯福的进取、改革精神。第 (2)问,结合材料二“联邦政府承担起援助贫困公民的责任;联邦政府第一次保证公民有参加工会的权利;联邦政府第一次制定了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标准”归纳其特点:政府对经济进行全面干预。联系所学知识回答第二小问。第(3)问,属于开放式的设问,同意与否均可。回答时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再结合罗斯

11、福新政前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同时注意要能够自圆其说。【答案】(1)进取、改革精神。(2)政府全面干预经济。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等法案,发动了 “蓝鹰运动”,凡执行最低工资、最高工 时等标准的企业可使用蓝鹰标志,以资鼓励。(3)同意。理由:大危机表明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以罗斯福新政为开端,资本主义 告别自由放任时代,进入了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时代。(或不同意。理由:略)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全国工业复兴法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劳工组织有与资方谈判的权利

12、,雇主不得以工人参加何 种工会作为雇佣条件,雇主必须遵守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限额,不得雇佣童工。苗枫林世界近代史材料二 1933年5月通过紧急救济法令到 1936年止,政府大约支出 30亿美元用于失业救济。1935年 提出社会保险法,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养老金制度和失业保险制度。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1)材料一中有关社会保障的内容有哪些?全国工业复兴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但为什么涉及社会保障 问题?(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3)关于“新政”中的社会保障措施,有人认为主要是为克服危机而采取的临时性措施,也有人认为主要是 为维护资产阶级民主制而进行的长期性制度建设。请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并简要说明理由。【解析】第(1)问,根据对社会保障的理解,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来回答。第(2)问,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社会保障定为一种制度,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第(3)问,为开放性设问,不论答哪种观点,只要理由充分即可。【答案】(1)内容:“以工代赈”;劳工组织有与资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