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MAW光纤直放站产品手册版_第1页
CDMAW光纤直放站产品手册版_第2页
CDMAW光纤直放站产品手册版_第3页
CDMAW光纤直放站产品手册版_第4页
CDMAW光纤直放站产品手册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录第一部分概述1.1 直放站概述 1.2 直放站分类1.3 直放站应用场合和原则 第二部分产品介绍2.1 设备简介.2.2 产品特点和优势 2.3 设备原理图2.4 性能指标2.5 设备安装2.5.1 安装环境2.5.2 设备固定2.5.3 设备接地第三部分使用注意事项第四部分 监控软件操作使用说明 3.1 本地集成监控软件操作 3.1.1 设备监控信息设置/查询3.1.2 通信信息设置3.1.3 告警信息杳询/设置3.1.4 射频信息查询/设置3.1.5 网管信息查询/设置3.1.6 初始化信息查询/设置第一部分概述在移动通信迅速发展的今天,无论何种无线通信的覆盖区域都将产生弱信号 区和盲

2、区,而直放站(repeater)作为实现“小容量、大覆盖”目标的必要手段之一, 主要是由于使用直放站可在不增加基站数量的前提下保证网络覆盖,是解决通信 网络延伸覆盖能力的一种优选方案。它与基站相比有结构简单、投资较少和安装 方便等优点,可广泛用于难于覆盖的盲区和弱区,如商场、宾馆、机场、码头、 车站、体育馆、娱乐厅、地铁、隧道、高速公路、海岛等各种场所,提高通信质 量,解决掉话等问题。1.1 直放站概述直放站(Repeater)属于同频放大设备,是在无线通信传输过程中起到信号 增强的一种无线电发射中转设备。直放站的基本功能就是一个射频信号功率增强 器。其工作在BTS和MS之间,为BTS和MS提

3、供一个透明的射频通道。直放站 在下行链路中,由施主天线在现有的覆盖区域中拾取信号,经过滤波放大后,再 次发射到待覆盖区域。在上行链接路径中,覆盖区域内的移动台手机的信号以同 样的工作方式由上行放大链路处理后发射到相应基站,从而达到基地站与手机的 信号传递。上、下行收转发工作可以同时完成。为了能从上、下行两个方向同时 接收并转发信号,直放站需与一施主天线相连接,以与基站通信,同时,还需与 一业务天线相连接,以便覆盖移动盲区。1.2 直放站分类为了满足不同环境及技术要求,CDMA2000直放站主要可分为以下几类: *宽带直放站*选频直放站*光纤直放站*移频直放站宽带直放站中,下行从基站接收信号,经

4、放大后向用户方向覆盖;上行从用户 接收信号,经放大后发送给基站。为了限带,加有带通滤波器。选频直放站将上、下行频率下变频为中频,进行选频限带处理后,再上变频恢复上、下行频率。光纤直放站将收到的信号,经光电变换变成光信号,传输后又经电光变换恢复 电信号再发出。移频直放站将收到的频率上变频为微波,传输后再下变频为原先收到的频率,放大后发送出去。1.3 直放站应用场合和原则针对各类地区及应用场所,由于基站的密集性、用户话务量等不同,建议采用 如下直放站的应用原则:卜城市密集区由于用户量大,基站数量较多,一般不存在大范围的信号盲区,直放站只是用 于解决小范围区域的补盲以及建筑物内的信号覆盖。在光纤到楼

5、尚未普 及的情况下,需采用无线直放站。随着建筑物的增多,所需的直放站数 量也会随之增加,就会出现一个基站配置多台直放站的情况。但直放站 的引入必然对基站产生干扰,干扰会随着直放站数量的增多而加大, 特 别是大功率直放站的引入,会使系统干扰明显加剧。因此,在城市密集 区应当采用小功率直放站。城市边缘在网络建设初期,或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基站数量较少,可以采用大功率的无线或光纤直放站,主要是解决信号覆盖问题。卜郊区、乡村郊区、乡村主要是解决覆盖问题。在铺设光纤的地区最好采用大功率光纤直放站扩大覆盖范围。对于无光纤资源但又能收到基站信号的地区,可采用无线直放站解决覆盖 问题。特殊情况下,还可采用移频直

6、放站来增加覆盖距离。第二部分产品介绍2.1 设备简介CDMA光纤直放站直站采用模块化设计,可靠性高,安装维护方便;可用于 扩大基站覆盖范围。信号的传输不受地理条件限制,特别适合城市、城郊、农村、 隧道、地铁、休养旅游地区等场所的盲区覆盖,以及用于信号的长距离可靠传输。光纤远端机机架式光纤近端机图2 1: CDMA 20W 设备外观图2.2 产品特点和优势本系统具备以下突出特点:采用预失真技术,每台10W远端机满功率输出时功耗最大为 120W ,效率 高达12%以上。采用预失真技术,具有超线性,三阶互调指标优于- 45 dBc。CAD、电磁兼容优化设计,低噪声、低反射、低杂散。输出功率、增益可调

7、,工程设计灵活便捷。功耗低、专业散热导热设计,使用安全可靠。采用可靠性论证及设计,设备故障率低。完善的本地和远程监控功能。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带外抑制度高,对其他频段无干扰优化设计的安装方式,工程安装简单方便2.3 设备原理图CDMA光纤直放站由高性能双工器、隔离器、低噪声放大器、电调衰减器、 滤波器、线性功率放大器等组成上下行放大链路。前向信号经过近端机双工器滤 波后进入光发送端机对光源进行调制,经光纤传输至远端,由远端光接收机变为 同频射频电信号,输入远端机低噪声放大器后对信号进行放大,提供直放站的前 级增益,其噪声系数低,且具有良好的线性。信号再经过可实现增益连续调节的 电

8、调衰减器,然后进入高线性功放放大,放大后经隔离器和双工器输出。反向信 号的工作流亦然。其原理图如下:图2-2 :设备原理图2.4 性能指标序号检验项目单位标准与要求1频率MHz上行:825-835下行:870-8802取大输出功率dBm-10 (+2, -1 )43 (+2, -1 )3自动电平控制(ALC)范围dB当输入彳电平提高小于10dB(含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 2dB之内当输入信号电平提高大于10dB时,输出功率应保持在最大输出功率的± 2dB之内或关闭4增益dB45±2dB50±2dB5增益调节范围dB>25dB

9、6增益调节误差dB3 1dB/ (1-10dB)社 1dB/ (10-20dB)珏 1.5dB/ (20-25dB)7培益调下我kdB<18带内波动dB有效工作带内波动 & 3dB(峰峰值)选频型设备同时要满足每信道内波动皮dB (峰峰值)9频率误差ppmv ± 0.05ppm10传输延时sw 50 as11电压驻波比-0 1.412噪声系数dB反向:w 5dBft大增益与最小增益),前向:不作要求13波形质量-前向>0.950反向>0.96014互倜袁减dBc dBm工w45dBe/30kHz工作频带外(偏 离工作频带边缘2.5MHz 之外)9kHz-1G

10、Hz合 1GHz) -36dBm/30kHz1GHz-12.75GHz M0dBm/30kHz15输出互调dBm杂散发射满足指标要求16带外抑制dBc偏离工作频段边缘 >2.5MHz w40dBe和<13dBm/30kHz偏离工作频段边缘 > 10MHz w60dBe和v33dBm/30kHz17邻信道功率比(ACPRdBc前向f > 750kHz: V45dBc/30kHzf > 1.98MHz w60dBe/30kHz反向f > 750kHz <42dBc/30kHzf > 1.98MHz W54dBc/30kHz18杂散发射dBmw15dB

11、m/30kHz工作频带外 (偏离工作 频带边缘2.5MHz 之 外)9kHz-150kHz -36dBm/1kHz150kHz-30MHz <36dBm/10kHz30MHz -1GHz136dBm/100kHz(不包含 806-821MHz、885 -915MHz 和 930-960MHz 频段)1GHz-12.75 GHz -30dBm/1MHz (不包含1.71GHz-1.92GHz和 3.4GHz-3.53GHz频段)806MHz-821MHz467dBm/100kHz(有效值)885MHz-915MHz467dBm/100kHz(有效值)930MHz-960MHzW-47dBm

12、/100kHz(峰值)1.71GHz-1.92GHz W7dBm/100kHz(峰值)3.4GHz-3.53GHz W7dBm/100kHz(峰值)发射工作频带两边各加上1.0MHz过渡带的杂散发射-22dBm/100kHz(有效值)19光发射功率dBm>120光接收灵敏度dBm& -10dBm21整机效率%>1022环境要求-室内设备:温度 +5C+45C湿度:15% 85%室外设备:温度-40C+55C湿度:5%98%23防护等级-室内设备:防水防尘性能符合 IP20标准室外设备:防水防尘性能符合 IP65标准24防震性能-满足 IEC/EN 60 068-2-57 和

13、 MII YD5083-2005 好25监控软件符合CCSA800MHz/2GHz CDMA2000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直放站设备网管 接口技术要求(报批稿)2.5 设备安装2.5.1 安装环境1 .设备应放置在干燥、通风、无尘的室内环境中,室内温度宜保持在+10到+20摄氏度(极限温度-40至IJ+55摄氏度)2 .尽量远离干扰源(特别是大功率干扰源),为避免自激,应使室内及室外天线均远离设备。3 .设备应保持通风口外20cm空间内无障碍。2.5.2 设备固定1 .将支架用膨胀螺钉固定在不易松动的墙体上;2 .将电缆连接到相应端口,基站方向(下行口)接 BTS端,室内天线(上 行口)接MS端,

14、然后将电缆接头用防水胶布包紧。2.5.3 设备接地为保障用电安全,机箱需要接地。把接地螺栓上的螺母旋开,将焊有地线的 金属垫片套在接地螺栓上,并把螺母重新用扳手扳紧,确认地线已与接地螺拴接 触良好。如果室内天线分布系统已完成,请检查设备的连接是否正确,即可接上 电源线,并打开机箱内的电源开关。(AC 220V)此外还可以将机箱安放在落地的 支架上,支架离地面高度应保持在 20cm以上,并要求安放地点的地面平整、干 燥。第三部分使用注意事项在安装和使用光纤直放站时注意以下几点:1 .基站耦合型光纤直放站直接从基站设备天线端口串接一个耦合器并将耦合 端接到光纤近端机,远端机安置于用户覆盖端,MS端

15、口接到重发天线。近端机和远端机之间利用随机配备的光尾纤通过局方的光纤盒进行连接。2 .空中接收型光纤直放站将近端机置于经过选址而确定的合适地点,近端机的BTS端口接至施主天线;远端机安置于用户覆盖端,MS端口接至重发天线;3 .本机上行设置ALC控制,近端机的下行最大射频输入功率为+ 5dBm ,最佳 输入为-15-10dBm ;近端机下行输入端有步进衰减器(31dB可调),可进行对 输入电平的调整,使它获得输入光调制解调器的最佳输入电平。4 .在现场安装时,必须持有光功率计(设置波长为 1310nm、1550nm ,功率 模式设置为dBm),对设备的光功率输出,以及光链路进行测量。 从而计算

16、得出 光路损耗,进行正确的增益设置。5,必须保证尾纤不能受到挤压、变形,弯曲角度大于 120 0 ,光纤正确接入光 法兰盘,保证光纤的清洁,最好用光纤纸或酒精棉球擦拭。第四部分 监控软件操作使用说明直放站系列产品,均可提供灵活多样的操作、控制方式:本地集成监控软件 操作。操作控制方式极大地方便了工程安装、应用和维护,降低了运维成本。3.1 本地集成监控软件操作安装完成后,首先从开始菜单的快捷方式或安装目录下的可执行文件“3G直放站监控系统.exe”运行本地监控软件,这时出现主界面,如下图:依次为近端机主界面和远端机主界面。3.1.1 设备监控信息设置若是对光纤近端机操作则选择设备拓扑树一匿名区

17、一双击CDMA2000 光纤近端机,若是对光纤远端机操作则选择设备拓扑树一匿名区一双击CDMA2000光纤远端机。监控信息区可以设置设备信息,点击“编辑设备信息按钮”,设备信息进入可编辑状态。输入目标设备的监控信息:设备电话、站点编号、设备编号,CDMA2000 光纤近端机站点编号默认为 00000000,设备编号默认为00,示例图如下图1右; CDMA2000 光纤远端机站点编号默认为 00000000 ,设备编号默认为01,点击 “保存至拓扑树按钮”,编辑完成。如下图,依次为设置好的近端机和远端机监控 信息。3.1.2 通信口配置通信口配置区可以选择通信方式、通信用口、波特率。选择完成后点

18、击“打开” 按钮,选择生效。通信方式根据实际应用的通信方式,波特率默认为9600。如下图,近端机和远端机设置相同。3.1.3 查询/设置操作上述步骤完成后,单击监控信息区查询参量列表,即查询设备监控参数的有无 情况。参量信息区可以对设备进行查询/设置操作。告警信息选项卡处可以查询当前告警状态,设置告警使能。在操作选择栏选择需要查询的对象,点击实时查询即可查出该对象的告警状态。在告警使能栏对象 的选择框里打钩表示打开该对象的告警使能,去掉钩表示关掉告警使能。如下图,依次为近端机和远端机告警信息界面。3.1.4 射频信息选项卡处可以查询/设置门限参数、射频设置参数、实时采样参 数。射频信息选项卡的当前值一栏已是默认值,无需重新设置。查询时可直接选 择查询。如下图,依次为近端机和远端机射频信息界面。3.1.5 网管信息选项卡处可以查询监控参数、网管参数,设置网管参数值。网 管参数中需要设置上拨号码和查询、设置电话号码项。其余当前值均为默认值。查询时可直接选择查询。如下图,依次为近端机和远端机网管信息界面。3.1.6 初始化信息设置初始化信息选项卡处可设置地址映射表、站点编号、设备编号、经纬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