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_第1页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_第2页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_第3页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_第4页
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年高考诗歌鉴赏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提升练一、2020 黑龙江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虞美人陈与义余甲寅岁自春官出守湖州。秋杪,道中荷花无复存者。乙卯岁,自琐两以 病得请奉祠,卜居青墩镇。立秋后三日行,舟之前后如朝霞相映,望之不断也。 以长短句记之。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拏舟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过青墩。注宋高宗绍兴五年六月,词人托病辞职,以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 观,实际上是领俸禄闲居,卜居青墩。琐闵:宫门。奉祠:祠禄之官,老病 废职之官任之,以示优礼。7. 下列对这首宋词的理解和分

2、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词的上阕写词人托病请辞之后从南宋都城临安回到青墩时沿途所见所感,与 小序询三句所记叙的内容相照应。B. “秋塘”点明节令地点,用语精炼。“平度”,写小船在荷塘的水面上慢慢滑行, 意境安闲,反映了作者心情的舒畅。C. “病夫因病得来游”,连用两个“病”字,耐人寻味。表面是暗自庆幸因祸得 福,实则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之痛。D. 词的下阕运用虚实结合手法,回忆去年行舟塘上满残荷败叶,对比今年旧 地重游一路繁花相送,词情跌宕有致。8. 有人评价陈与义的诗词很讲究“匀整对称,情景搭配,浓淡相宜”。请结合本 词的下阕加以赏析。【答案】7. A8. (1)结构上匀整对称:下阕一

3、句写情,一句写景,情景搭配。“去年长恨”句 对应“今年何以报君”句,都写悄;“空见残荷”句对应“一路繁花”句都写景, 错落有致。(2)抒情上情景交融:下阕整体上运用了惜景交融的手法,前两句借 残荷满塘的衰败之景,表达登舟晚的怅憾之情;后两句通过满塘繁花一路相送的 绚烂之景,表达舟行美景之中的欢快之情。(3)效果上浓淡相宜:去年残荷萧索, 今年繁花簇迎;去年长恨,兴味寡淡,今年欣喜,意趣盎然。一跌一起,一淡一 浓,总是相宜。【解析】7. 本题综合考查鉴赏诗歌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 形式。解答此类题Ll,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 创作背景,参看注释

4、,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瞅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 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 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A项,“与小序前三句所记叙的内容相照 应”错误,上阙所写内容与小序三、四句所叙相照应。故选A。8. 本题考查对诗瞰艺术特色的赏析。这类题型综合考查赏析诗歌的形象、语言、 表达技巧的能力,综合赏析诗句注意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分析,内容上从意象的 选取、意境的创设、构思的精巧、情感的表达的角度进行分析,形式上从遣词造 句以及艺术手法的运用上分析。整体理解这首词,通过描打词人从临安乘船前往青墩途中的所见所感,在虚虚实 实中刻画了词人乐观旷达的自

5、我形象,全词行文抑扬跌宕,情寓景中。本题要求 赏析词的下阙。题干“匀整对称”是就形式结构的赏析,“去年长恨”与“今年何以报君恩”, “空见残荷满”与“一路繁花相送”,这是两组结构和内容上均形成呼应的句子, 结构对称,内容对比。“情景搭配”是就艺术手法的赏析,下阙耳景句“残荷满”“一路繁花相送” 与抒悄句“去年氏恨”今年何以报君恩”以去年和今天不同的景物反映作者不 同的心情,悄寓景中,颇耐寻味,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浓淡相宜”是就表达效果的赏析,这里的浓与淡有两种理解,一是画面色 彩的浓淡,二是感情的浓淡。回忆去年行舟塘上满Ll残荷败叶,对比今年旧地重 游一路繁花相送,词情跌宕有致。二、2

6、020 河南省离三零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狱中寄子由其二苏轼柏台垸霜气夜凄凄,风动琅蹟月向低。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眼中犀角真吾子,身后牛衣愧老妻。口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注)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二年因乌台诗案”而身陷狱中。子由,即弟弟 苏辙。柏台:乂称作乌台,御史台前种了许多柏树,乌鸦经常栖息在树上面, 于是老白姓将御史台叫作乌台。白岁神游:人死的讳称。浙江西:指杭州, 苏轼曾在此为官,颇有政绩。1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两句描写御史台森然、阴风阵阵的萧瑟环境,诗人在阴冷孤寂的狱里无 法入眠,沉重恐惧的心情可想而知。B. 颈联“身后

7、牛衣愧老妻”,是说自己快要死了,还没让妻子过上富贵平安的日 子,觉得特别愧对共患难过的妻子。C. 尾联两句写苏轼希望葬在为官过的杭州,展现出他当官为民的作为和风骨及 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D. 这首诗为诗人在狱中写给其弟子曲的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无奈的感怀 之情,对妻子儿女的想念之情。14. 请赏析“梦绕云山心似鹿,魂飞汤火命如鸡” 一联。【答案】13. C14. 这两句诗的意思是: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可现实里的自 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运用比喻。把梦中对自山的向往比作奔跑的鹿, 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鸡,比喻传神,生动贴切。运用对比。苏 轼内心追求自

8、山,现实中却任人鱼肉,追求与现实之间Li大的落差,表达出作者 内心的无奈、沉痛之情。【解析】13.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 解答时一般应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 错误。这是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主旨理解和赏析类的试题,考生在作答 这类试题的时候要注意整体和局部结合来理解。C项,“他视死如归的洒脱、豪迈的情怀”理解错误,本诗是苏轼在狱中写 给弟弟苏辙嘱托后事,尾句嘱托弟弟,自己身死之后安葬何处,应该表达的是一 种哀伤无奈之情。故选C。14.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诗歌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Ll,首先要明口该句在词中 的意

9、义,即解说或概括词句内容;其次要看词句有什么特点,如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然任何赏析都离不开词的主旨,即词人的悄感,所 以一定要分析词句中包含的情感。按照答题思路,胃先概述这两句的内容,“梦 绕云山心似鹿”,意为梦里向往云山的那颗心像鹿一样奔跑,“魂E汤火命如鸡” 意为现实里的自己却如同面临着沸汤热火的鸡。然后赏析诗句有何修辞手法,“心 似鹿”“命如鸡”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梦中对自山的向往比作奔跑的鹿, 把狱中恐惧待死的自己比作临汤锅的鸡,生动传神地表达出作者心如鹿撞,命运 似鸡的心情。而这种内心追求自山,现实却如临汤锅的鸡一样任人宰割,追求与 现实之间巨大的落差,

10、二者构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沉痛之悄。三、【2020 全国高三】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10分)小隐自题林逋注竹树绕吾庐,清深趣有余。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尝怜古图画,多半写樵渔。(注)林逋,宋钱塘人,初游历江淮,后结庐西湖孤山,种梅养鹤,称“梅妻鹤 子”,终生未娶,隐居不仕。14. “清深趣有余”,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 “趣有余” ?请用自己的话来表述。(4 分)15. 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境?请联系诗句作简要分析。(6 分)【答案】14. “趣有余”主要表现在:鹤悠闲地对着水久久站立,不去捉鱼:蜜蜂疏 懒,不去采花粉;我饮酒后

11、恢恢如病,在清幽的环境中不想读书,随心所欲; 我扛着锄头悠闲地步入春阴中劳作。15. 颔联运用了拟人手法,“闲”“懒”等词赋予动物人格化,以物衬人,具体形 象,流露出诗人隐居时的恬然闲适(或悠然自得/淡泊宇静/惬意喜悦)的心境。【解析】14.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内容的筛选和概括的能力,题干是清深趣 有余,诗中哪些内容表现了 趣有余? ”解答该题先找出相关内容,本题答 案主要集中在颔联和颈联,“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 働。”,“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是耳仙鹤久久地站在水边,蜜蜂也很少采蜜 都慵懒闲适。“酒病妨开卷,春阴入荷锄”写的是因为喝酒和身体不好的缘故我 已经

12、很少再看书了。春天的时候就去仙锄地,人与鹤和蜂一样,是那样散淡,那 样自山无拘,无所追求。他饮酒读书,荷锄劳作,都是任性而为,说不上有什么 目的,可以作也可以不作。这些都体现了 “趣有余。”15. 本题考査诗歌的表现手法及悄感,题干是“颔联运用了什么手法?流露出诗 人怎样的心境? ”颔联是“鹤闲临水久,蜂懒采花疏。”写了仙鹤久久地站在水 边,蜜蜂也很少采蜜,都慵懒闲适,“鹤闲”“蜂懒”写鹤是闲鹤,蜂是懒蜂,用 的是拟人的手法,实际是用一种拟人化的以境打人的方法,烘托了主人的闲适和 情趣,描写自己悠游的生活和心情。四、【2020 全国高三零模】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琴歌李硕主人有酒欢今夕

13、,请奏鸣琴广陵客。月照城头乌半飞,霜凄万树风入衣。铜炉华烛烛增辉,初弹泳水后楚妃。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清淮奉使千馀里,敢告云山从此始。(注)广陵客:指善弹琴的人。澡水:琴曲名。清淮:地近淮水。 云山:隐者或岀家人的居处。15. 下列对诗歌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二句交代听琴的场合、时间、缘起以及演奏者。因酒兴而鸣琴,可见其心 情之畅达自适。B. 三四句写夜景,渲染一种凄冷肃杀之气,此两句低沉压抑,这是以哀景写哀 情,为下文弹琴做铺垫。C. 五六句写弹琴,在华烛闪耀中广陵客登场助兴,诗人直写“泳水后楚妃”,交 代演奏者所弹之曲的名称。D. 最后两句写感触,诗人

14、奉使出使清淮,别宴琴声触动了诗人的心弦,萌生了 归隐山林之意。16. “一声已动物皆静,四座无言星欲稀”和琵琶行中的“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简要赏析。【答案】15. B16. 两者都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四座之人都为之 陶醉。星星渐稀,时间飞逝,在美妙的琴声中,人们似乎忘记了时间。作者通过 这些情境侧面烘托出了广陵客岀神入化的演奏技艺,表现了琴声的美妙。琵琶 行中的这两句通过“悄无言” “秋月白”等侧面烘托了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解析】15. 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悄感的把握的能力。解 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

15、握,乂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I的分析。在理解 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 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B项,“哀景写哀情”错,从上一联“欢”字来看,首二句交代听琴的场合、 时间、缘起以及演奏者。因酒兴而鸣琴,可见其心情之畅达自适。着一“欢”字, 渲染了宾主之间推杯换議、其乐融融的热闹气氛,这里与上一联明显不同,应是 “反衬”,以哀景写乐情。故选B。16. 本题考查比较鉴赏诗歌。解答该题要先找出二者的相同点,都运用了“侧而 描耳”:然后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如何运用侧面描写。七、八句从听者反应的角度 药演奏者的高超技巧。一声琴弦拨动,顿时万籁俱寂,满座为之

16、陶然沉醉。“皆 静”二字形象地写出人们彻耳聆听琴莎;的专注着迷的神态。愈是言其静,就愈突 出琴音乐勾魂夺魄的心灵穿透力,就愈烘托出“广陵客”出神入化的演奏技巧。 在这曼妙琴音的洗涤下,人们似乎忘记了尘世的酸辛,漠然了黑夜的漫氏。苍茫 的高天之上,星子越来越少,天将放白,他们还沉浸在优美的旋律中,恍然自失。 良友佳朋相聚总是太短暂了,徜徉在琴歌中,这一夜是过得很快。“欲稀”二字 巧妙地点明了演奏时间的持续,也照应了首句中的“欢”字,并为下文的直抒胸 臆埋下伏笔。琵琶行中诗人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口”的环境 描写作侧面烘托,东面和西面的画舫和游船都静悄悄的,只看见江心之中映着的 秋月泛着

17、白光,演奏已经结束,而听者尚沉浸在音爪的境界里,周围鸦雀无声, 只有水中倒映着一轮明月。通过侧面烘托,让读者感受到琵琶女的高超技艺,给 读者留下了回味的广阔空间。五、【2020 延吉市第一高级中学高三二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9分)秋晚登城北门陆游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一点烽传散关信,两行雁带杜陵秋。山河兴废供搔首,身世安危入倚楼。横槊赋诗非复昔,梦魂犹绕古梁州。注:此诗写于宋孝宗淳熙四年(1177)九月四川成都。杜陵:本指长安, 此处借指汴京。梁州:古梁州州治在汉中,南宋西北边境上的重要关塞南郑、 大散关皆在此地,诗人过去曾在这里驻守。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

18、当的一项是()(3分)A.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诗人的装束和出游的地点,反映了他当时闲散的生活,无 拘无束和日渐衰颓的情况。B. “两行雁带杜陵秋”,诗人希望鸿雁能将自己的思情带回故乡,寄寓着诗人对 关中、故都的怀念之情。C. “横槊赋诗非复昔”,“横槊赋诗”指诗人驻守边地军中吟诗之事,“非复昔” 表明铁马往事仍萦绕在诗人心中。D. “梦魂犹绕古梁州”,诗人经常怀念曾经的戎马生涯,此句正是其渴望收复失 地、报国心志的抒发。15. 本诗以“愁”字为线索,贯穿全篇。请简要赏析。(6分)【答案】14. B15. 首联描述自身日渐衰颓,满眼西风凄凉之景,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愁。 颔联描述远望边地烽火,仰观失

19、地飞鸿,愁。颈联感叹故都沦陷、山河兴废, 前途未卜,愁。尾联追忆“横槊赋诗”,生壮志难酬之悲,收束全诗,“愁”味 悠长。【解析】14. 本题考查对诗词分析综合的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 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儿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 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 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 注意仔细辨析。B项,此句写鸿雁将汴京入秋的消息传来,非将思情带回故乡。故选B。15. 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线索、主旨和作者情感态度的能力。答此类题,不仅要借 助诗词的字、词、句和所用意

20、象来分析诗歌的感情,还要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和 准确理解所用典故等,进行综合解读。作答本题,要抓住“愁”字对诗歌逐句进行分析。如首联“幅巾藜杖”写人 已老,“卷地西风”巧景已衰,奠定了诗歌“愁”的基调。颔联写景,借景抒情, “烽火”“秋雁”的意象均使人愁。颈联直抒胸臆,感叹“山河兴废”“身世安危”。 尾联忆“横槊赋诗”,梦“古梁州”,愁情益发深沉。六、【2020 天津南开中学高三月考】阅读下面这首宋词,按要求作答。采桑子轻舟短棹西湖好欧阳修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注)西湖:指颖州(今安徽阜阳)西北颖河与泉河交汇处的

21、天然湖泊。17. 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上阕主要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以“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 舟动景换:“西湖好”总领全词,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B. “短樟”二字已将休闲的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 飘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C. 结句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现出诗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恼之情。D. 全词以轻舟的行进为线索,渐次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特征,并将游人之悠 闲意趣融入其中。18. 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19. 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析。【答案】17. C18. 上片主要从视觉和

22、听觉等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 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一幅西湖恬静、清丽、淡远的春景画面。19. 下片主要使用了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西湖春色。下片一、二 句写西湖风平浪静,把水面比作明净光滑的琉璃,更以船的缓慢移动写出了“静”。 9三、四句写涟漪微起,惊动了沙洲上的水鸟,水鸟掠过堤岸飞去,写出了“动”。 动静结合,使画面富有芙感。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悄和游玩西湖的愉 悦之情。【解析】17. 本题上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与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 思想感情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件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 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

23、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 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惜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容进 行分析。C项,“现出诗人因打破美景的懊恼之悄”错误。“惊起沙禽掠岸飞”,那被 船儿惊起的水鸟,正掠过湖岸在E翔。写船动惊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 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没有表现出懊恼之情。故选c。18. 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及概括意:境特征等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诗歌画面上要是通过对诗歌中景物或人物、事件的描耳展现的。所谓意境就是诗 人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与诗歌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 味的艺术境界。高考对古代诗歌画面和意境的考查有五个常

24、见角度:1.概括画 而或意境内容。2.赏析画面或意境特色。3.体会画面或意境氛用。4.把握画 面或意境表达的情感。5.分析画面或意境蕴含的意义等。上片第一句有总摄全篇、点明题旨、直抒赞美之情的作用,也表明全词是以 “轻舟”作为观察风景的基点,用舟动景换的方法来展现西湖芙景的。上片主要 写堤岸风景,笔调轻松而优雅。“西湖好”是一篇之眼,“短棹”二字已将休闲的 意思委婉写出,因为是短棹,所以轻舟缓慢而悠闲地漂荡在湖面上,游人有足够 的时间来观赏两岸春色。“绿水逶迤,芳草长堤”,描耳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 芳草的长堤。两句写山湖心经水面到堤岸,再整体向远处推进的动态画面。“隐 隐笙歌处处随”,从听觉

25、的角度将西湖的欢兀悄调刻画了出来,“隐隐”和“处处” 都凸显出轻舟的流动感。描绘了一幅西湖恬静、清丽、淡远的春景画面。19. 本题上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需要审清题干要求,如本题“下片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法来写景?请结合诗句简 析”,第一步,指出运用了哪种手法。第二步,分析怎样运用了这种手法。第三 I步,简析这种手法在塑造形象和表情达虑中作用。下片主要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耳水面平滑, 因无风,使得西湖水面清澈而平滑,也方使得游人“不觉船移”。结尾写船动惊 禽,划破了湖面的平静,为这一趟悠闲之旅平添了一个兴奋点。动静结合,是画 面富有美感。将立体而富有动感的西湖呈现在读者面前。写出堤岸和湖面的景物 特征,将游人之悠闲意趣融入其中,抒发了词人对西湖美景的喜爱之情和游玩四 湖的愉悦之情。七、【2020 辽宇省高三三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9分)剑客齐己拔剑绕残樽,歌终便出门。西风满天雪,何处报人恩。 勇死寻常事,轻讎不足论。 翻嫌易水上,细碎动离魂。14.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首句“拔剑”二字点出了剑客的身份,绕”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