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病机十九条记忆法与解读病机十九条出自:臻问至真要大论?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根本准那么。并要求为医者:在诊断疾病的时候要:审察病机,无失其宜;在治疗疾病的时候要:谨守病机,各司其属。因此必须熟记病机十九条,但又难于记忆。如将原文顺序进行适当调整,并归纳为:五脏病机五条;上下病机二条;风、寒、湿病机三条;火病机五条;热病机四条。那么便于记 忆。其口诀是:五脏上下风寒湿,火五热四要记牢。五脏病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臆郁,皆属于 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痛痒疮,皆属于 心火。上下病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厥固泄,皆属于下。风寒湿病机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水液,澄彻清冷
2、,皆属于寒。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火病机五诸热督瘦,皆属于火心。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病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热病机四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原文帝曰:善。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燥火,以之化之变也。经言盛者泻之,虚 那么补之,余锡以方士,而方士用之尚未能十全,余欲令要道必行,椁鼓相应,犹拔刺雪污 污,工巧神圣,可得闻乎?岐伯曰:审察病机,无失气宜,此之谓也。帝曰:愿闻病机何如?岐伯曰: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臆郁,皆属于肺;诸湿肿
3、 满,皆属于脾;诸热督瘦,皆属于火心;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诸厥固泄,皆属 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 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 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 于热;诸病水液,澄彻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故大要曰: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虚者责之,必先 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此之谓也。病机十九条解读?素问 至真要大论?中的 病机十九条,古往今来,多有阐述,但每人都有不同角
4、度、深度 的体会。浙江省中医院主任医师李学铭是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师从叶熙春、史沛棠,对?内经?有深刻的研究心得, 擅长应用经典理论指导临床。现刊登李 学铭对病机十九条的研究体会,希望有助于读者对经典的研读和运用,我们学习病机十九条,应结合?内经?本身的有关内容相互印证,参考后世诸贤的有关注述加深理解,更要注意连系临床实例深入思考,想想原文的内容是否切合临床,是否能应用于临床, 在临床中如何应用,这样才能增加收获, 提高理论与学术水平, 到达学有所本、论有所据、法有所依, 临床工作时视野开扩、思路活泼、辨证精细、治法多样、处方简约、用药灵动,疗效不断提 高。最后补充一点
5、,在十九条病机中,每条所涉及的病症多少不一,其间或由病因所联系, 或因辨证所需要,把几个病症联系成一组, 一般来说不要把它割裂成为一个个单独的证候或 病症去理解,以免有失偏颇。病机是病能中的一局部,病机二字的意思,王冰解释为病之机要,谢利恒解释为 病之机括,我们可以把它解释为引起疾病发生、病症出现与变化 以及病情开展的原因与机理,与现代医学的病理有所近似。病机十九条载于?内经 素问?二十二卷七十四篇的 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的内容广 泛,意义十分重要,它涉及病因外感与内伤、出现各种病症的机理、众多病症之间内在 联系、辨证方法等,还通过一种病因能够引发几种不同病症与不同病因也能引发相同病症的 现
6、象,说明治疗疾病不能采用见症治症的简单方法,强调对于病因病机的了解分析, 应该 审察病机,无失气宜,做到 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才能到达疏其气血,令其条达,而致和平的治疗目的。历代先贤对此十分重视,详加注释并代有发挥,尤以金元刘河间为最。他应用运气理论 对本文进行深入研究, 按照内伤与外感的属性归属为五运主病与六气主病,发现在六气主病的内容中,独缺燥气,于是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皱揭,皆属于燥 一节,通过对病机开展的分析,在其所著?素问玄机原病式?一书中,对病机十九条所涉及的证候与病症加以补充, 还通过 五气俱从火化的病机演变,产生了 主火论,发前人之未发,补仲景之未备,自成一家,成为寒凉派的鼻祖
7、。在河间主火理论的指导下,一改以辛温发散治疗外感热病的一 统天下,倡用辛凉苦寒,对于外感热病初起阶段,不再应用辛温发汗,改而采用辛苦凉透的 治法,明显的提高了临床疗效, 推动了中医学说与学术的进步,为以后中医学说的开展开了先河。我们解读病机十九条,首先应正确理解诸字与 皆字的涵义,不能解释为 所有与 都是,只是针对病机十九条中所涉及的内容而不是包罗一切,甚至还不能包括?内经?其他篇章中提到的有关证候、病症与病机。病机十九条虽然意义重大又切合临床实用,但有它的局限性,因此应结合后世的医学开展与所面对的临床实际,用开展的眼光、动态的思维与实践的方法去学习病机十九条,不能为诸、皆二字所囿,不可用 病
8、机十九条去概括一切。一、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本条涉及的病症为 掉眩,病因为 风,病位所在的脏腑是 肝'。肝属木,木生风, 肝为风脏,风气通于肝,肝病可以生风,发生以动为特征的证候。本条所论属于内伤,所指 乃肝病生风引发的掉眩病症,属于内风范畴,如:肝热生风,肝阳化风,郁勃生风,此为肝 脏本身的病证,又肾者水脏,主水藏精,真阴所寄,阴即水也,木赖水涵,精化为血,血能 养肝,假设肾阴内虚,水不涵木那么木燥而生风,精虚血少,血不养肝那么血虚而生风,此 乃病在肾而证在肝,乙癸同源,肾病及肝。常用的如辛凉化风、清热熄风、疏肝平肝、养血 柔肝、滋阴平肝,或参介类以潜,石类以镇,或佐通络治掉等治法,
9、俱按上述不同的证候与 病机辨证以进,肝病如此,他脏之病亦如此,推此及彼,举一反三,细细推敲,必有所获。 掉眩也有病不在肝者,如 ?内经 素问?有上气缺乏,头为之苦晕,目为之眩的记载,在?金匮要略?中亦有郁冒证的论述。治疗方面,上气缺乏所致眩晕,我常用黄风汤、补中益气汤为 主方,至于郁冒证,?金匮要略?已有泽泻汤成法。二、诸寒收引,皆属于肾本节致病之因为 寒,出现的病症是 收引,病在五脏之 肾。肾主北,在天为寒, 在地为水,属阴中之阴而内藏元阳。?灵枢 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而利关节。?灵枢 调经论?云: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那么泣而不流,温那么消而 去之。经脉喜温而恶寒
10、,血气在经脉中,寒者泣涩,温者通利。假设肾中元阳缺乏,内生 阴寒,不能正常地温煦经脉,那么经脉不利,气血行泣而失其畅行。同时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阳气既虚,血行不畅,局部经脉缺少血气的正常修养,那么寒邪乘隙袭入,寒主收 引,寒邪痹阻经脉,初那么关节疼痛,活动不利,久而出现经脉挛急,关节拘挛难以曲伸。 按以上病机分析,本节所病之寒邪,既有阳虚之内寒,又有外寒之袭入,正虚邪客,内外合 邪,虚实夹杂。如假设病程冗长,除了阳气之虚,还有气血之损,以及久病所生之瘀,寒郁 所酿之痰,陈寒不除,痰瘀难消,寒、痰、瘀三邪互结而成痼疾,已不能单纯应用温肾祛寒 为治,宜以化瘀祛痰为主, 佐入温经补虚,也许尚能减轻病
11、症。 以上所说的证候以经脉挛急, 关节曲伸不利为主症, 临床中也有因经脉挛急而出现局部肌肉、经脉疼痛者,如常见的腓肠肌痉挛,中医称之为转筋证,同样可以应用本节原文的理论指导治疗。所以读?内经?不能死啃,必须活解,要结合临床去思考、去理解、去引伸,否那么,真所谓:尽信书,那么不如 无书。三、诸气月贲郁,皆属于肺张景岳解释: 月贲,喘急也。有痞闷也。肺主气,司呼吸,主肃降,因多种不同的原因造成肃降无权,肺气上逆,气结胸中,那么出现胸部塞闷、呼吸急促的病症,故曰 其病在肺。本节描述的病症类似以胸闷气急为主症的喘证,假设兼有咳嗽痰多那么为肺胀, 伴以胸痛那么与胸痹相近,兼有汗出肢冷脉微即为虚喘重证。临
12、床所见如肺气大虚,气无所主,或如痰浊壅肺,气降受阻,均可出现呼吸失常,胸闷喘息的临床病症,皆属病在于肺之例。又肾为气之根,肾主纳气,大凡肾气大虚者肺气亦虚,下那么摄纳无权,气不归根,上 那么肺气耗散,主气无力,以致气浮于上,胸闷喘息,肢冷汗泄,其病在肾,由肾及肺,此 为虚喘之重者。尚有病起大怒,怒者气上,肝气迫肺而致胸闷喘息者, 其病在肝,由肝及肺, 这是实喘之一。所以出现月贲郁病症, 除了肺脏本身以外,涉及肝肾二脏,病在的脏腑不同, 病因病机亦不同,还有疾病性质的属虚属实、属寒属热的区别,治法迥异,必须详为辨析。四、诸湿肿满,皆属于脾本节病证的病症是 肿满, 肿在全身皮肤,满为腹内胀满,肿者
13、现于外而医者可见,满者病于内唯患者自知。引发的病因为 湿,病在的脏腑是 脾。脾属太阴,为卑 滥之湿土,属阴中之至阴,性喜温燥而恶寒湿,号称阴土,脾居人体之中,转运上下,又称 枢轴。但坤轴之旋运,赖阳气之温煦。如假设脾阳内虚,一那么土德不振,旋运失职,水谷 精气不能依赖脾气散精而上归于肺,二那么土不生金,肺虚那么无力行其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之职能,于是水津不能四布,五经焉得并行,揆度失其常态,导致清者难升,浊者失降, 水谷之湿郁而不化,积于腹中那么气行受阻而发为胀满,外溢皮肤那么积于肌媵而成浮肿, 这是肿满之证生于脾病之正局。也有脾虚土不生金,肺虚卫失固密,外邪乘隙袭入,邪郁肌媵,肺失宣达,三焦失
14、利,水道不通,以致水湿泛滥,发为浮肿,湿乘于脾,而致胀满,此 属?金匮要略?之风水证,其病在肺,但细究病机,脾病亦包括在内,故立方用越婢加术汤、 黄茂防已汤。再者肾为水脏而内寄元阳,元阳即真阳,亦称少火,少火生气,脾土有赖肾阳 之温煦,肾阳缺乏,脾阳亦虚,旋运随之失职,脾不制水,肾难主水,气不化水,水湿停滞, 溢于外那么浮肿,郁于内那么中满,治用?金匮要略?八味肾气丸合春泽汤之类, 如假设气为 水阻,气水互结而水肿胀满严重者,治用实脾饮,此方以附子温肾,干姜温脾,白术健脾, 茯苓渗湿,草果燥湿,木瓜化湿,大腹皮、木香、厚朴行气散满,再加一味甘草调和诸药, 以上二种,乃肿满之证生于脾病的变局。按
15、本条所云,水湿内停而生肿满,虽首责脾士,实 非局限在脾。五、诸痛痒疮,皆属于心本节原文应改为 诸疮痛痒,皆属于心。这样与前面四句的文法相符。以上证候在初 起时患处皮肤微红而痒, 疼痛尚轻,此后迅速加重,那么局部皮肤掀红灼热, 疼痛日益加重, 李中梓云: 热轻那么痒,热重那么痛。疮疡初起病轻,病轻那么热轻,热轻那么痒,延 久病重,病重那么热炽,热炽那么痛,进而热极化火,血受火灼,腐而成脓,此类病证属于 阳毒热证,阴疽不在其例。我治疗疮疳痈毒初起,常用?本草从新?所载之忍冬藤酒一方,该方由忍冬藤、生草与黄酒三味药物组成, 药味少而药量大,符合?内经?大方的组方要求, 方中忍冬藤用量特大为每剂五两旧
16、制,参加黄酒一碗同煎, 忍冬藤与黄酒二味有清热解毒、活血通络的功用。治疗疔痈疮疳时一般不用凉血清心之品,这也印证了本节心字的涵义所在,虽然个别疔疮、发背重证,热毒炽盛时也可出现邪陷血分、高热不退、神识不清的病 症,属于邪入营血、热伤心神,这属于疾病反常开展的个例。因此本节皆属于心''的 心''字不能死扣,必须活解。六、诸痿喘呕,皆属于上。病机十九条中 土、下''二条的内容与其它各条不同,只有病症,没有病因,只有上 下的部位,未点明确切的脏腑,因此学习时的思维空间与思考的广度更大。本节病症为痿、 喘、呕吐,病变所在为上。上指上焦,即胸中,内藏心肺,
17、其中的心与痿、吐二症无直接的 关联,惟有肺与痿、喘、呕三症的关系密切,如 ?素问 痿论?曰:五藏因肺热叶焦,发为痿 蹙。又痰壅于肺那么病喘、饮邪迫肺亦病喘、肺气大虚亦能病喘。再那么肺主气之降,肝 气主气之升,一升一降,合为和平,假设其人肺虚,金不平木,以致肺降不及而肝升太过, 肝逆犯胃,胃气上逆而病呕吐与喘息,此类证候,治不在胃而在乎肺,或肺胃同治,叶香岩应用麦冬、沙参、枇杷叶、石斛、竹茹等治疗恶心呕吐的佐金平木法,临床中应用旋覆代赭 汤治疗呕吐、气喘,俱属此类。以上痿、喘、呕三证发生皆系乎肺,故曰皆属于肺。但临床所见亦非尽然,举痿证而言,按?内经 素问?太阴阳明论 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
18、, 必因于脾乃得禀也。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肢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 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与 储问 生气通天论?中 因于湿,首如裹,湿热不攘, 大筋软短,小筋弛长,软短为拘,弛长为痿'的理论,笔者治疗痿证围绕清湿热、理中焦、 补中虚、复中运的原那么展开,重点在中焦脾胃,而非本条所讲的上焦肺。临床中下肢痿软无力的患者,表现为肺阴缺乏或肺肾阴虚、肝肾阴虚者也非罕见,但采用相应的清养肺阴、 滋养肺肾、滋补肝肾的治法,疗效明显的不如清湿热、理中焦、补中虚、复中运的治法。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本节涉及的病症有 厥、固、 泄,病变所在为 下。下即 下焦,五脏中 位于下焦的
19、有肝、肾二脏。厥,轻者四肢厥冷,重者人事不省,?素问 厥论?分厥证为寒厥与热厥,曰:阳气衰于下那么为寒厥,阴气衰于下那么为热厥。?内经皿有 肾气虚那么厥之说,都属于因虚至厥。阳气指元阳,阴气指元阴,肾气即元气,肾阴即元阴,皆藏于 肾,为生命之根,由此可见厥证与肾密切相关,故曰 皆属于下,下''即 肾也。再如血气奔逆之大厥,大怒血荒于上之薄厥,烦劳阳气内张之煎厥,以上三种厥证,大怒与烦劳皆属诱因,血气奔逆乃引发厥证的病机,肾阴缺乏乃本证的主要病因。良以肾阴大虚,水不制火,肝阳暴张,风火相煽,以致血气奔逆,升而不降,而成厥证,其病在肝,亦在乎肾, 乙癸同源,肝肾同处下焦,亦符合皆属
20、于下。总之,厥证从性质讲有虚寒、实热之异,从标本论,有在肾、在肝之别,从致病的原因来说,主要在于下焦之肾。固是前后不通,泄 为二阴不固。肾主二阴,前后二阴之不约或不利,与肾的关系密切,亦系皆属于下之例。如常用之四神丸治五更泄泻,半硫丸治老年虚闭,右归丸、缩泉丸治遗尿或尿后余沥不尽, 以及济生肾气丸、滋肾通关丸治小便瘙闭证等,都按照其病在肾,治亦在肾的机理处理。 八、诸热督獭,皆属于火。本节病症 热、 督、獭,病因为 火"。热为发热;督,河间谓昏也,如酒醉而 心炽热甚,神浊昧而督昏;獭,动也,惕跳动獭。发热昏昧与抽搐病症同时存在,属于火邪 所致。热者火之渐,火者热之极,热之与火,质本一
21、体,程度不同而已。外感温热之邪,表 邪内传,陷入厥少,每每出现发热、神昏、抽搐等危症。心藏神,主神明,中医把属于意识、 思维、记忆等局部大脑活动功能归属于心,当热病不管伤寒、温病极期,发热不退,营 阴内耗,正虚邪陷,热入营血,邪犯厥少,除高热不退,口乾舌焦,尿少色赤以外,热伤心 神,神无所主,神志昏督,热盛生风,风淫四末,四肢抽搐,甚者肢体僵直,角弓反张,归 入痉厥范畴。督獭病症多见于外感热病的极期。一般来说,温病初期,叶氏曰: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邪在上焦肺卫,不致于出现发热与督獭并见的危重病症。亦有例外者,如高年营阴久虚,婴幼稚阴未充,或因所感邪热特甚,以致发病未几,随即内传,陷入心包,热扰
22、 心神,风因热起,此为逆传心包之证,属于热病之反常传变,证见高热、神昏,幼儿与年老 体弱者也可出现四肢抽搐。 邪陷营血与逆传心胞均属重证,病症有所类同,其病程的长短与营阴耗伤的程度具有明显的区别,治疗时,在祛邪与扶正的药物的应用上,孰主孰次,孰轻孰重,迥然不同。热病开展至热入心包或邪陷厥少的时候,热势已炽,热之极便是火,因此 曰:皆属于火,这也符合五气俱从火化的道理。九、诸禁鼓T栗,如丧神守,皆属于火。本节病症有 禁、 鼓、 像''、 如丧神守,病因是 火。禁与噤通,失语,不 出声也;鼓者鼓颔,战齿也;T栗为身体抖动,即寒战;如丧神守,即神不守舍,轻度的精神 失常。一般的风热外
23、感与伤寒、温病初起,其邪在卫表,不致出现上述严重见症,当外感热 病发病多日,高热不退,邪热炽盛,一那么里热难以外达, 阳郁不伸,出现真热假寒,寒战、战齿之假象,假设兼见四肢厥冷,即为热深厥深,二那么热伤心神,表现为失语及神不守舍。 这样的证候在伤寒阳明证与温病气分证中亦可出现,属于表邪传里,里热炽盛的外感热病的剧期。不尔,势将入营劫液,直至耗血动血,昏昧狂乱,种种危象相继迭现。本条的病症除 了寒战、战齿、失语、神不守舍以外,应当与上条一样具有发热病症,在原文中没有提及, 属于省略。诸热督獭与诸禁鼓T栗,如丧神守二条的共同病症都是发热、神昏失语,前者 伴有抽搐,后者兼见寒战、战齿,病因都是火邪,
24、病症的差异,尤其后者出现了寒战、战齿 的假象,只有通过病机分析,才能不为假象所惑,防止诊断与治疗失误,这正是病机十九条所表达的强调辨证的核心思想,显示了中医学的客观与科学。十、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本节病症 痉'、 项强,病因为 湿'。痉为肢体强直,项强是颈项强直不能转侧, 二者性质相同,惟有程度上的区别,以上病症由湿邪所引发。 对于本节原文,先贤颇有争议。 姑且存而不管十一、诸逆冲上,皆属于火本条涉及病症为 逆、 冲上,病因是 火。逆为上逆,应降而反升为之逆,冲上 即逆上,要注意这个冲字,它含有突然与相对严重的意思,与中风证的中字相近,冲上者, 突然而较剧的逆上也。临床中突然出
25、现而相对较重的逆上病症如外风引动内风,风气上逆, 升而不降的中风;外感风热,挟痰迫肺,肺气上逆的咳喘,暑热犯胃,胃气逆上之呕吐等。 火性炎上,暴病多实,李士材曰: 阳邪急速,其病必暴。以上病证发病骤急,证情相对 较重,属热属实者居多,热之极谓之火,故曰皆属于火。治疗方法,亦以清热、泻实、降逆为法。十二、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本条病症 腹胀腹大,病因为 热。腹胀又兼腹大者,其证为曦,即现代医学的腹水 征。按河间解释,阳热气盛,那么肿胀也。李中梓曰:大抵阳证必热,热者多实。可见本条中 皆属于热的热字不能单从字面去解释,它含有阳证、实证与热证的意思,但毕 竟热证与实证、阳证不同,因此把它作阳证与热证解释
26、也许更为恰当。不管气曦、水曦、血 曦、虫蛊,多属于有余之阳证与实证, 有表现为热证的,也有表现为寒证的。 临床中治曦胀, 如柴胡疏肝加吞苏合香丸治气曦,实脾饮、附子理中合五苓、已椒苗黄合四苓等治水曦,调营饮加减治血曦,以及十枣汤、舟车丸之攻逐等,用药有温有凉、有峻有缓,以消实积除胀 满为其共同功用。十三、诸躁狂越,皆属于火本节病症是 躁、 狂越,病因为 火。躁与狂越均由心神失治所至。躁者自觉烦 躁不安,神志不昧,其证尚浅;狂越者,昏狂无制,或登高而歌,或弃衣而走,病已危笃。 躁与狂越皆系热扰心神, 神明失治所致。临床中常见外感热病出现躁狂越病症者,躁证多见于气分无形热盛与阳明实热证中,为热扰心
27、神之轻者,表现为神情烦躁,躁动不安,有时澹 语而问之能答,应用辛凉重剂以清热,或投通腑泻实以泄热,热清那么神安,自然告愈。狂 者多见于邪陷厥少之候, 热伤营阴,邪热炽盛,内陷心包,神明被扰,神识昏昧,胡言澹语, 甚者登高而歌,弃衣而走,或伴肢痉项强,治用清营汤加吞安宫牛黄丸之类,以挽危急。此 为热扰心神之极者,故曰 皆属于火。十四、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本节病症 暴、 强直,病因为 风。暴,形容发病之突然与病势之危重;强直, 即颈项强直,四肢僵硬,角弓反张。对于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病症,在?金匮?称为痉证,分刚痉与柔痉,刚痉由外风所致,柔痉系内风引发,刚痉属外感,柔痉为内伤,外感之痉,起 病急骤,内
28、伤之痉,开展稍缓,但证情同样严重,而且具备风的特征。本条证候起病骤急,当属外感所致,由外邪袭伤而骤发强直病症者如小儿脐风破伤风,亦包括热病邪犯营血,病入厥少之热极生风而致的痉搐者。风性动、风者善行而速变,正由于本证发病骤急、病情进展迅速、病症变化多端,具有动的特征,因此日皆属于风。但脐风伤于外风袭入,热病中出现之强直病症为热极生风所引发,属于内风范畴,二者治法迥异,不可同日而语。十五、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本节所述病症是,在人体的某个部位,以手鼓之有声,声如鼓音,病因为热。人体各部 以手鼓之有声者,唯有胸腹。中医在诊断曦胀证时也采用以手扣腹的诊法,听其声音,响亮如鼓声者为无形气滞,属气曦
29、,音低而沉闷者乃有形邪积,为水曦、血曦、蛊曦之类。本节 病症为扣之有声,声如鼓音,系中空无物之特征,常见于气曦。气曦由肝失疏泄,气滞失运, 结于腹中,引起腹胀,甚者腹大,病邪为郁结之气,其证为实但未必属热,治疗方药如柴胡 疏肝合沉香苏合丸,药性偏于辛温,符合藏寒生胀满之经旨,故 皆属于热的热字,也不宜纯作热邪、热证解释,姑且存而不管。 十六、诸病附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本文提到的病症有 的肿、 疼酸、 惊骇,病因为火"。张景岳?类经?把附肿解 释为浮肿,似乎不妥。?医经精义?把附肿改为跑肿,跑者足跑,即足背浮肿,比拟适宜。临 床中出现足部浮肿,伴有酸痛,同时因此而出现惊骇不安之状者
30、,如丹毒急性淋巴管炎,热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急性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些证候除了足部局部肿痛以外,往往 兼有患处皮肤瞅红,抚之灼热,由于疼痛烈剧,怕按怕碰,往往会出现惊骇不安之状。上述 证候,属于阳证、实证,且为热之甚者,热之极便是火,故曰皆属于火。本节原文也不能死读,不能被附跑字印定眼目,要举一反三,不管肢体任何部位出现上述病症者,同 样符合 皆属于火的病机特点,治那么亦根本类同。十七、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本节病症有 转、反戾与 水液浑浊,病因为 热。转为扭转,反为角弓反张, 戾为曲,即曲身,水液指小便。凡出现肢体扭曲,角弓反张而尿黄混浊者,由热邪所引发。 在病机十九条中论述肢体扭曲、四肢强直、角弓反张病症者,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与本条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涉及的病因有湿、风、热三种。湿为阴邪,热为阳邪,风为百病之长,三者的属性不同而引发的病症相同,因此本 节原文中水液浑浊的现象, 是反映热邪致病的病症特点之一,也是与由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