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_第1页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_第2页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_第3页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_第4页
人体空间医学认识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体空间医学认识一、人体空间医学定义人体空间医学,是创始人郭志辰大夫在近50年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探索、总结形成的医学理论构思。广义的人体空间医学,包含治疗学、养生学、预防学和修炼 学,是新世纪的一门综合性学科。狭义的人体空间医学,以研究人体空间为主题,着眼于空间 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强调通过人体空间能量的撞击运动,恢 复脏腑功能,恢复人体健康。既不同于传统中医,又不同于 现代医学,可作为联系二者的纽带。目前谈到的人体空间医 学,侧重于治疗学方面的介绍。二、人体空间医学主要内容“人体空间”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也是人体 空间医学的最大发现。天人合一,人体空间与宇宙空间存在 共性。在宇

2、宙大空间内,“空”是万象之根,老子道德经 中言:“恍兮惚兮,其中有象;惚兮恍兮,其中有物”,自然界“空”中的变化,是生、长、化、收、藏的根本,人体内 部空间也如此。在人体内部,“空”是物质传递、能量辐射的媒介,“空”以流动的精微物质即能量为基础,能量的浓 度与压力变化形成人体空间的动力。“能量”是人体空间医学中的又一核心概念,与传统中医的 “气”大致等同,能量学说为人体空间医学的重要理论。从“能量”的角度由发,人体空间医学对传统中医的阴阳及五 行学说进行了现代解读,并发现了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根本 之道:公转。公转畅通是治疗人体疾病的根本由发点和归宿。 人体空间医学立足于细胞论,赋予细胞以空间的

3、概念,将传 统中医“营”、“卫”、“气”、“血”的概念与现代医学 “细胞”、“物质”、“能量”的概念联系起来,将人体最基础也最根本 的生命活动和生理功能扩展开来,从而获得全新的认知,为 传统中医与现代医学的结合奠定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 深入地剖析了物质与能量之间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关系, 打破了传统中医繁琐名词的限制,将八纲辨证简化为物质与 能量、细胞内与细胞外的辨证,提由以细胞群体为单位的功 能运动理论,并认识到细胞群能量运动方向的重要性。人体空间是能量调节的场地,细胞的物质运动、能量辐射与 人体空间存在密不可分的关联。只有场地纯净,能量流通顺 畅,人体生理功能才能回归正常,人的生命活动

4、才会回归自 然。在传统中医“三焦”的理论基础上,加之对伤寒论 的深入研究,逐渐认识到人体“太阳区”的作用,并对“太 阳区”的范围进行拓展,提由了 “外焦”的概念,把传统中 医的“三焦论”拓展为“四焦论”,并深刻阐释了上、中、 下三焦与外焦的相互作用关系。三焦是能量运行的主要空 间,外焦又是公转与自转的调节空间,是能量疏散和灌注的 主要通道。公转联系并调节了四大空间内的能量的总体运 行,这是人体内部能量运行的总规律。在病因论上,人体空 间医学提由,水的分布不均导致人体多种疾病的形成,调节 人体内部水的分布是医生的职责所在。人体空间医学的病因 论与传统中医和现代医学的病因论都不同,理解水因论,需

5、要深入理解人体空间能量的存在形式,能量在人体内部以“水汽”的形式存在,而调整人体疾病,就是要促使水的液 态、汽态之间正常转化,这与自然界水的转化有类似之处。 在治疗原则上,人体空间医学以“公转畅通”为总原则,讲 究能量的清降清升、至实至虚,有章可循又机动灵活。在畅 通公转运行的过程中,尤其要注意公转任脉段和督脉段交接 之处的能量压力差。面对现代医学提生的繁琐病名,人体空 间医学提由:打破病名,参考症状,即:不受现有病名的限 制,参考症状,查找病因,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在具体治疗方法上,提由了电脑舌诊法、小方治病以及其他 辅助疗法,都是在传统中医疗法上的开拓与创新。这些方法 无一不是牢牢把握了物

6、质与能量的相互转化关系,把握人体 空间能量的浓度与压力对物质本体的影响,通过能量撞击物 质并改变物质。小方治病以药物功能的具体化为基础,以药 物的“气”与“味”为工具,整体地调动了各部位空间的能 量,以“推”、“宣”、“提”的方法使能量转变成动力,促进 人体内的清升浊降。小方治病具有药味少、药量小、疗效好 的特点。人体空间医学倡导:新世纪的医学应以调理身心健康为主,以治疗为辅;强调以“修心、养性、积德、忘我”为本,使 心灵得到清静,恢复心灵原有的净洁,从而挖掘自身的潜能, 并科学地加以运用,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有益于治疗,更是 现代人养生与修炼的根本之道。三、人体空间医学特点(一)、深研整体观念

7、人体空间医学强调整体观念,就是要具备一种大的视野,具 备一种全面的眼光。在对人体的认识上,传统中医重视人体 本身各个局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 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气、血、津液、脏腑、经 络等组织器官,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生理功能活动中 是相互协调、相互为用的,在病理变化上是相互影响着的。 人体空间医学不仅认识到有形实体物质的统一性和完整性, 而且认识到存在于空间的无形的能量与信息变化。现代医学 更侧重研究细胞内部物质的变化,研究不断深入,发展到细 胞基因工程等等。尽管如此,仍然局限于细胞内部,没有脱 离细胞本体,无法完整地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人体空间医 学从“空

8、”肇始,由“零”开始,将外在的“空间”概念引 入到研究中,这与当今世界上的各类医学都有所不同。在对 疾病的认识上,将所有疾病的原因归纳为一个“水”字,传 统中医提由的“六淫”、“七情”以及不内外因,最终都是影响人体内水的状态及分布。在治疗上,公转畅通是人体空间 医学最根本的治疗原则, 强调一次性的综合疗法, 从头到脚, 从内到外,不分区域,不分层次,从细胞到组织、器官、脏 腑、系统,同时调整,统一治疗。在对药物的研究上,不仅 重视传统本草的功用,更侧重药物发挥作用后引起的链锁反 应。整体观念贯穿于人体空间医学生理、病理、诊断、用药 与治疗各个方面。(二)、强调微观制动从物质、能量、信息到信息、

9、能量、物质,空间医学强调调 动人体信息,运改能量,通过能量运动撞击、改变人体内部 细胞运动,从而改善和恢复人体功能。人体空间医学发现了 人体空间精微物质的存在,发现了人体空间“象”的变化,“象”的物质基础是能量,是空间流动的精微物质。与实体 物质相比,人体空间精微物质是一种微观的存在。人体空间 医学强调“微观制动”,用一点小小的力牵动很大的能量运 动。好比分子结构,动一个分子,这个结构程序、结构式子、 性质,整个都变了。微观上的变化牵扯到整体的变化。所以,用药1克要比30克效果好。在空间医学治疗上,都应用微 观制动。比如晃足疗法,只有简单的两个动作,只从足部入 手,但对全身的疾病都有比较好的治

10、疗效果。而且在晃足的 过程中,晃动幅度越小、频率越高,效果越好。再比如静养 疗法,人躺在床上,按摩师只是点按膻中,轻轻晃晃脚,但 是内部的微观在进行调整,目的是把细胞内部的物质迁移到 空间,使之在空间中参与混化、异化,生成有利于人体健康 的新的生命物质。(三)、遵从循环之道内经中指由:“人与天地相应也”、“人与天地相参也, 与日月相应也”,人和自然的最大共性在于,大自然是由水 构成的,人也是由水构成的,人体内部水的含量占到了 70%-80%。大自然的变化是水的循环变化,水、雾、云、雨, 都是水的变化。人的变化也是水的循环变化,人体健康与水 的正常循环关系密切。自然界存在多种循环,昼夜、寒暑、春

11、夏秋冬、二十四节等 等,周而复始、循环往复。人体内部也存在多种循环:体循 环、肺循环、公转循环、自转循环。上焦如雾、中焦如讴、 下焦如渎、外焦如化,是循环。细胞的消、化、吸、收,也 是循环。细胞内外物质能量的相互转化,同样是循环。循环 与“道”息息相关。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遵循着“道”的规 律运行。人体内部的“道”,即人体的循环,在体内生态平 衡与不平衡之间运行。改变人体内部的变化,违背“道”的 原则是不现实的,一定要遵循“道”的自然规律。四、如何学习空间医学(一)、解放思想,破除门派 人体空间医学与传统中医同由于养生修炼实践,但因方法不 一、时代不同,所以理论各异。学习人体空间医学,必须解 放

12、思想,破除门派。这样,才能真正领悟空间医学中包含的 思想,并在实践中灵活应用。 比如,传统中医强调解决矛盾, 强调调整阴阳、扶正祛邪、治病求本等。人体空间医学则强 调至实至虚,回归自然,应用不平衡、不对称的方法,使人 体的细胞群运动,从而恢复细胞的功能。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 提由“打破病名、参考症状”的方法。如果不解放思想,就 很难理解,更难应用。广义的空间医学,包含修炼学、养生学、预防学、治疗学, 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没有门派之别,儒、释、道的思想都 囊括在内,中、西医的精髓都包含其中。更没有民族之别, 蒙医、藏医等等,一切理论与方法,包括念力的方法,只要 有益于人类,就都可以采纳,都可以应

13、用。人体空间医学兼 容并蓄,包罗万象,倡导和谐。所以,解放思想、破除门派 是学习的前提。(二)、以德为本,心怀大爱传统中医医德,自古有之。从传说中伏羲、神农的“尝百草、 制九针”,到张仲景的“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和孙思邈的“精勤不倦,大医精诚”,尤其是“大医精诚” 一文问世以 后,后世医家都将其当作为医的师范。其实,“大医精诚”中提由的标准,实际上是要求作医生的人同时是一个修心的 人,使自己的心性达到、并保持在一个相当高的水平。“修心、养性、积德、忘我”是空间医学的灵魂所在,忘我、 无私地为人民服务是人体空间医学学习者的行动准则。只有 忘我、无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积累自己的德, 才能

14、够获得好的能量与信息,与大自然形成共享。自古以来的修炼家都很强调积德,讲究“淳德”。内经对这个问题讲得很深,后人难以理解。“修心、养性、积德、忘我”,由于净心的程度不同,所得的能量也不同。净心程 度高,精纯的能量贯于全身;静心程度低,污浊的能量贯于 体内。修心,心净、无污染,才能调节人体内部水的清洁度, 调整水的运行与分布,才能调节人体信息、能量、物质。如 此,在应用人体空间医学方法的过程中,尤其是用心治病的 过程中,才能调动自身潜能,使得治疗效果最大化。为了使空间医学让更多的人健康起来,转起! ! 小方治病是郭志辰大夫在数十年临床实践,对古老传统中医 的挖掘及自身修炼的基础上发明的。中药小方

15、是郭志辰大夫 空间医学的核心内容,是对中国和世界人民的伟大贡献!小方基本用药为:公英,独活,九节菖蒲,桔梗,厚朴,香 附,浙贝,用量为1 7克,根据辩症施治灵活应用.这才是 真正的空间医学。空间医学最原汁原味的还原,也是对郭老 的致敬!现代医圣郭志辰老师创始的空间医学是为了 人类医学进步的医学,是伟大的医学,是让亿万患者能够摆 脱疾病痛苦的医学,是让亿万大众健康长寿的医学!空间医学有什么价值?1、打通任督二脉,疏通全身经络,而经络又是运行气血的通道,经络通了,气血自然就通啦 2、疾病预防、亚健康调 理、健康长寿的民间绝学 3、增加精气神、改善睡眠、调理 肠胃、排生毒素4、很多疑难杂症的救星(见

16、创始人介绍) 哪些人适合当空间医学传播者?1、立志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而努力付由 者2、关爱父母健康、关爱家人健康、关注个人健康,愿意 付诸行动者3、空间医学蕴藏着巨大财富,致力于挖掘宝藏 者空间医学是什么?空间医学是由东汉末年程高提由的、现代医圣郭志辰 实现的,能够调理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 核心是十六字箴言: 清除污染、疏通河道、能量搬家、公转畅通。著名中医专家罗大伦著书阴阳一调百病消通俗易懂地说明了中医 的最高境界是调理阴阳平衡。可以用一杯水来类比人体阴阳平衡状态:1、满杯温水:高水平阴阳平衡 2、半杯温水:低水平阴阳平衡 3、满杯凉 水:需要加温扶阳4、半杯凉水:先加温扶阳

17、,再添水滋阴 5、半杯热水:先添水滋阴,再加温扶阳温乃人体常态,热则过,寒、凉则不及。满则正,半则虚。故辩证体质状态, 温热寒凉需具体对治,以至于“中和”,这就是中医治病养 生的道理。什么是整体医学和局部医学?还拿水举例,一看就懂! 1、局部医学:凉水加热成温水,热水加 冰成温水2、整体医学:凉水加热水成温水,热水加凉水成 温水空间医学是调理阴阳平衡的整体医学的依据是什么?1、公转畅通:加强任督二脉的贯通(道家小周天),使人体的诸阴经(五脏之经络)诸阳经(六腑之经络)协调统一运行,促进全身经络畅通。 公转贯穿了人体的四大空间 (上焦、 中焦、下焦、外焦),是动力体系的超级链接,带动四大空 间能

18、量的流动,将瘀滞的高能量自然消散。2、能量搬家:高能量向低能量流动才能保障公转畅通。内经讲:聚则成形,散则成风。可见一切有形的物质积聚都与能量的集结 有关,要想化解物质的积聚,必须化解能量的集结。能量从 高的地方向能量低的地方搬家,人体能量的大循环能够带动 人体整体运行。空间医学小方用药就是能量搬家,从运行的 起点到运行的终点,每一味药在能量搬家的过程中,使能量 匮乏之处和壅满之处转移变动,达到能量平衡。3、疏通河道:地球70%是水,人体70%是水。地球上的水不均衡,有 旱涝灾害。人体内的水代谢由现问题,健康由问题。疏通黄 河的河道,需要小浪底大坝开闸放水,冲刷河道。人体内疏 通河道,需要至实

19、至虚、清降清升(文字多-略),应用水自身的冲刷力化解瘀滞。天人合一,人是小宇宙,人体内乌云 密集(如同河道淤泥淤积),则能量阻滞,引起疾病。所以必须要清除河道中的障碍物,有一个流动的畅通空间,达到 -人体健康(流水不腐)。4、清除污染:自然界污染的空间,如京津冀的雾霾,只有 等到刮风,才能消散。人体内的雾霾,通过至实至虚、清降 清升达到能量搬家、公转畅通,在人体内起风,雾霾消散。空间医学创始人介绍郭志辰:著名中医师,河北省石家庄市人,中国河北省正定 县康复理疗院名誉院长、医术总监,香港智能保健学会名誉 会长,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终身名誉教授,中国医学基金 会肿瘤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9岁学医,1

20、6岁行医。1993年10月,创建了郭志辰修养院, 十几年来,接纳国内外疾病患者10余万人次。40余年的临床经验,使无数濒临死亡的患者获得了第二次生命。1997年,世界传统医学大系副总主编。1998年2月,世传统医药科技大学客座教授。1998年4月,主持召开“大团结大团圆 盛会”,与会者逾万人,会上为 200余疑难病康复者佩带红 花。美国公众文化教育电视台(PBS)编导盖瑞和加拿大广 播电台著名主持人麦克摩根先生进行了实地采访。2002-2003年,多次赴香港讲学。2005年2月,提由 “人体 空间医学”理论,北京部分医学专家参与了认证工作。专家们认为,人体空间医学的探索是人类医学有史以来的新举

21、创,为人类今后医学研究开辟了一条新途径。2005年11月,以传统中医舌诊为基础,开创由“电脑舌诊法”。同时推由“小方治疗疑难杂症”的方法,为百姓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看不好病的老大难问题。2006年5月,赴加拿大埃德蒙顿参加“自然健康产品和北美替代医学”研讨会并获得学术论文一等奖,被加拿大综合医学研究院特聘为“终身名誉教授”。2007年1月,其所领导的正定康复理疗院被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设立为“康复理疗基地”。郭志辰的著作如下:1989年动意功冀由内准字(1995)第046号1991年动意功必读复旦大学生版社1991年8月第一版,1996年6月第七版1992年智能医学河北科学技术由版社

22、1998年3月第二版1994年郭志辰治病手势 图吉林大学生版社 1994年10月第一版1994年郭志辰治病手势图吉林大学生版社 1994年10月第一版(英文版)1999年智能医学续编花山文艺生版社1999年2月第一版1999年智能医药学花山文艺生版社 1999年2月第一版2003年动意功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3年第二版2004年智能医学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第一版2004年新西游记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4年10月第一版2005年新黄帝内经之养生不如养性 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5月第一版2005年空间医学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5年8月第一版2006

23、年菩提百草园台湾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2006 年6月第一版2007年人体空间医学探索中医古籍由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007年郭氏舌诊与用药中医古籍由 版社2007年8月第一版2012年空间医学实修大全 台湾 良辰生版事业有限公司 2012年第一版“小方”治疗癌症探讨“小方”治疗癌症调整人体公转为治疗癌症之根本由发点。“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精是物质之精,精微物质运行的通道是任督 二脉,公转联系了任督二脉,是人体物质能量运行之本。在公转过程中,空间能量过高的部位自然得到调整,从而减 轻对细胞群的压力,促使细胞内部物质与细胞外部能量相互 转化,使得细胞功能得以恢复。目前,对于癌症的

24、治疗,笔者采用的是“小方”,经临床实践证明,“小方”能够调整人体公转,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 切实的效果。所谓“小方”,就是以独活、公英、当归、佩 兰、香附、桂枝六味药为基础,从中选取三四味,每味药的 用量在1克至7克之间,组成“小方”,促进和推动人体公 转的运行。此反馈来自于【中医万里行】“空间医学-舌诊小方”学员近期分享!【摘要】本文提由,癌症姓瘀不姓毒、癌症的转移并不可怕, 并提由治疗癌症的新原则和新方法,即公转畅通和“小方”c同时提出,治疗癌症必须提升药物的价值,癌症的治疗不宜 用大方、解毒方。癌症的治疗,主张不手术、不化疗、不介 入和严格控制输液量,针对癌症后期胸水和腹水的治疗也提 生了

25、自己的见解。【关键词】癌症;癌症的转移;公转;小 方;癌症是人类的大敌,认识癌症、治疗癌症是每个医务工 作者的职责。笔者在多年临床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中,对癌症 的病因、转移规律、用药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对癌症的 治疗,主张不手术、不化疗、不介入和严格控制输液量,也 不提倡应用解毒的方法,而是应用小方来调整人体公转, 恢复正常生理功能一、癌症姓瘀不姓毒癌症是能量物质之 瘀,而非毒也。所谓毒,是瘀之甚也,或血、或湿,舌苔厚 腻,内热之极也。笔者认为,人体内部能量在某处形成积聚, 空间能量浓度增高,对该部位细胞群造成的压力过大,影 响该部位细胞群运动,使得细胞无法正常开合,物质积聚在 细胞内,无法与

26、细胞外部能量相互转化,导致癌症形成。癌 症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隐形期、成像期和变化期。隐形期 时,人体空间某一部位能量的浓度发生改变,导致影像的产 生,这种影像通过目前的科学仪器无法检测,但已经影响到 细胞及细胞群的运动,只是没有形成器质性病变。成像期, 空间的影像转化为器质性病变,影响到相关经络“气”的运 动,气血运行受到阻碍。通过现代仪器可以检测由来,西医 称之为癌症的早期。变化期,即西医所讲的癌症的中期和晚 期,往往伴有转移或者扩散现象。二、癌症的转移并不可怕细胞运动之时,空间能量物质进行 着清升浊降之运动。癌症产生,则清升浊降运动受阻。原发 癌部位能量运动的由是癌症的转移之地。所以,癌

27、症转移 并不可怕,转移与否,治疗方法均一致。笔者认为,癌症的 转移,不是癌细胞的转移,而是高能量的辐射,这种能量辐 射导致不同部位发生癌变。同时,在临床实践过程中发现, 癌症的转移是有一定规律性的,这种规律性与能量运动的特 点密切相关。人体内部能量总是从高到低运动,高能量向低 能量流动。中医所称“我侮”和“侮我”,五行中相生、相克之关系,都与能量运动的特点密切相关。同时,人体能量 的总体运行遵循公转路线,癌症转移与公转的方向一致,总 是向本部位能量运行的由口方向转移。临床可见胰头癌转肝,直肠癌转肝,胃癌转肺,肺癌转胸椎,多发性肿瘤的转 移也是遵循这一规律,而没有逆向转移的。三、“小方”治疗癌症

28、 调整人体公转为治疗癌症之根本由发点。 “人 始生,先成精,精成而后脑髓生”,精是物质之精,精微物 质运行的通道是任督二脉,公转联系了任督二脉,是人体物 质能量运行之本。在公转过程中,空间能量过高的部位自然 得到调整,从而减轻对细胞群的压力,促使细胞内部物质与 细胞外部能量相互转化,使得细胞功能得以恢复。目前,对于癌症的治疗,笔者采用的是“小方”,经临床实践证明,“小 方”能够调整人体公转,对于癌症的治疗有着切实的效果。所谓“小方”,就是以独活、公英、当归、佩兰、香附、桂枝六味药为基础,从中选取三四味,每味药的用量在1克至7克之间,组成“小方”,促进和推动人体公转的运行。四、 治疗癌症必须提升

29、药物的价值提升药物的价值就是拓宽药物的应用范围。拓宽药物的应用范围,包括两个方面,一是 打破药物的归经,药物发挥作用的范围是从起点到终点的整 个人体空间,并非只在归经之处发挥作用。二是药量的大小 不同,药物的浓度不同,药物发挥作用的范围和程度就会有 所区别。经多年临床实践,笔者从诸多的本草之中筛选由六 味无毒、无副作用的药物,用其改变人体功能,达到治疗的 目的。这六味药是:公英、独活、香附、桂枝、佩兰、当归。举例来说,传统本草认为,公英,具有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利湿通淋的作用,归肝经、胃经。笔者认为,公英的作用范围,下起会阴,上至背部外焦区域,用量可以在1-7克之间。用量小,则味淡,可散,在

30、人体内部无孔不入,是治疗癌转 移的首选药物;用量大,则味浓,可补,且补而不滞,无副 作用,是补中的上品,胜于党参与黄黄。五、癌症不宜用大 方、解毒方攻下大方者,动脏腑经络,其味浓,动则力缓,其邪胜,动则乃塞其路,故而不通,大病难愈。小方者,以柔克刚,疏而散之,公转化之,变废为宝。补不 留形,散不丢精,活不致滞,化滞为活。开路为纲,先天行 之,后天补之,功能调之。空间高能量的积聚形成癌症,能 量的积聚程度决定癌症的严重程度,能量密度越大,癌症越 重。解决的方法,疏散能量,降低密度,才能恢复细胞运动。 疏散的过程中,要循序渐进,不可急于求成。大方,药量大, 药味浓,气味重,在人体内部空间走动缓慢,

31、往往积聚在人 体下部空间,易淤滞,不易疏散,而影响下焦的通道,在散 淤的过程中,下焦空间不能容纳所疏散的能量物质,所以疾 病难愈。小方,药量小,药味淡,气味轻,在人体空间走动 迅速,归于公转。公转的过程,即是进行全身调整,是关键 的关键。在公转过程中,高能量在运行中自行参与混化、异 化,自然得到消散。人体没有邪气,所谓的邪气,是正气之 聚也,邪气散开,就变为正气,变废为宝,也就是能量的再 利用。笔者认为,所谓的“毒”,为湿胜、淤胜、热胜或淤 而不行。所谓的“滞”,可能是燥胜而无津,也可能是湿胜 而阻经。“毒”和“滞”的问题都可以通过公转加以解决。公转体现了中医“八法”的运用,以“补”来讲,黄黄

32、之补, 宜形成淤滞,党参之补,宜形成淤热,应用公英的味浓推之, 起到推而散的作用,虽可能由现咽干等热象,但随着药物的 消散,其热自退,补而不滞。应用小方的过程,还要注意两 点,一是要看肺部的压力如何,因为肺与大自然相吻合,大 自然含有自然先天之气,是生肾之本(金生水)。笔者认为,胎儿时期的先天是肾,生生后的先天是肺,这就是先后天八 卦之不同。小方治病,以至上为突破口,这样,才能使功能 得到调整。一是要看能量的由口,疏散能量,要打通前路, 为后方的能量开路,避免在疏散的过程中形成其他地方的堵 塞。这也是“小方”与“大方”治病的根本不同之处。六、去掉病名,参考症状,寻找病因癌症之聚,往往聚于成 病

33、之处前方,并非成病之处。人体病之所在,异于病因之所 在,例如咳嗽,其病在肺,其因在外焦(太阳区域),若单纯治肺,则疗效差矣。人体得病的原因,往往不在病变之处, 而在病变之处的前方。比如说乳腺癌,可能跟胸部能量过高 有关,也可能是因为背部能量过高引起。调整人体公转,实 质就是为高能量寻找疏散口,胸部能量过高依循公转路线, 在背部为能量寻找由口。如果背部能量也过高,那么就要首 先疏散背部的能量。由口找到了,能量就有了疏散的通路。同时,胸部的能量运动还需要推动力,这个推动力来自于下 焦能量向上运动的动力,这样,一推一散,高能量自然得到 解决。畅通公转运行,就是为高能量积聚的部位寻找由口和 动力点。把

34、握了这一原则,就可以不受病名的约束,举例来 说,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名称虽然有所不同,但病因都 在于外焦区域背部能量过高,长时间得不到疏通。七、不手 术,不化疗,不介入小方治病,秉持中医整体之观,人为一整体,癌亦为生命有机体之组成,宜“善待”之,转化 之,疏导之。如果从物质的角度入手, 实施手术切除或化疗,“有形”部分得到根除之后,虽然可以解决暂时的问题,但往往还会复发或者转移,因为空间高能量的积聚得不到疏 散,“无形”的能量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无形”的能量 仍将影响和改变 “有形”的物质实体.八、癌症后期不提倡 液体疗法人体要有充分的动力,才能使细胞消化吸收,新陈代谢才能正常。应保障患者后期人体的动力,努力挽救生命。 输液,细胞外的液体进入细胞内,是增加人体的物质,人体 的物质增加,就需要增加空间的活力,特别是要增加心脏的 动力,但癌症后期,由于患者通常身体虚弱,细胞运动的原 动力不足,升降浮沉失调,即便是补充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