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化学上册期中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下列古诗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 爆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2 .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B.水的蒸发和水通电分解都属于物理变化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D.水沸腾时可冲起壶盖,说明温度升高分子会变大3 .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说法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后向锅中放入菜叶目的是降低油的着火点B.家用煤加工成蜂窝煤是力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而积C.高层建筑物起火立即乘电梯撤
2、离D.不慎碰倒了酒精灯,酒精在桌面燃烧,用水来灭火4 .豆腐是人们喜爱的食物,营养丰富,能为人体提供所需的多种亚基酸,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亮氨酸(CgHqNOz),关于亮负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亮敏酸是氧化物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7.3%C. 一个亮金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D.亮氨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3: 1: 25 . 2017年10月27日央视财经报道:王者归“铢”,中国发现超级金属锌,制造出航空 发动机核心部件。如图是钱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铢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B.镣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86. 2gC,钱的元素符号是
3、Re D,镣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6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A,将气体分别通入水中B,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C.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中D,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中7 .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银针验毒的反应原理之一是4Ag+2H2s +O2=2X+2H2Oa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属于氧化反应B. X的化学式是Ag2sC.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D.反应前后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变化8 .在进行“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时,某同学制得的氧气不纯。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A.用排水法收集O2时,集气
4、瓶装满水8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0 2时,导管伸入到集气瓶-的底部C,用排水法收集02时,导管口冒出气泡,立即收集D.用排水法收集。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9 .下列古代文明或工艺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在甲竹上刻文字B.指南针指引航海C.用泥土烧制陶瓷D.用石块修筑长城10.某同学制作的试剂标签如下,其中化学式书写不正确的是() 11.对以下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错误的是 A.属于同一种元素B.的化学性质相似C.得到电子可形成D.表示不同种离子12 .下列鉴别两种不同物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序号待鉴别的物质鉴别方法ACO2 与 02燃着的木条,观察燃着的情况B酒精与白醋闻气味CC
5、aCO3 与 NaCI加水,观察是否溶解DNaOH 与 Na2CO3滴加酚酰溶液,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A. AB. BC. CD. D13 .下列符号中,表示两个氧分子的是A. 20B. 0:C. 0:-D. 20:14 .在一定条件下,12g碳和20g氧气在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最后容器内的气体为 ( )A. CO2B. COC. CO 和 COzD. CO2 和 O215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B.液而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C.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16 .下列微观模拟图中和O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单质的是17 .
6、科学家发现的N(NO2)3是-种新型火箭燃料,关于N(NO2)3的说法正确的是A. N(NOz)3由氮、氧两个元素构成B. N(NOz)3中含有3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 N(NOz)3属于氧化物D. N(NOz)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2.6%18 .苏州盛产杨梅。杨梅中含有丰富的叶酸,对防癌抗癌有积极作用,其化学式为 Ci9H19N7O6C下列有关叶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叶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1gB.叶酸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C.叶酸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为19: 19: 7: 6D.叶酸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19 .过氧化钠(N
7、azO可作呼吸而具中氧气的来源,它与二氧化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A. Na2c和 H? B. Na?。和 O2 C. NaOH 和。2 D. Na2c。3 和。220 .某同学误将少量KMnCU当成MnCh加入KCIO3中进行加热制取氧气,部分物质质量随 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质量/gA. C代表氧气B. t2时刻,。2开始产生C.匕时刻,KMnO«开始分解D.起催化作用物质的质量一直保持不变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气体的实验宝制取是学生必备的基本实验技能,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标数字的仪器名称,o(2)在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检
8、查装置的气密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 以用方法。(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镒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用D装置收 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 (填“a”或"b” )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先熄 火酒精灯后撤离导气管的后果是。用E装置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将细铁 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E装置中水的作用是 0(4)实验室制取CO2时的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序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C装置收集CO?的原因是。(5)图中的F装置可用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是否影响实验 结果 (填“是”或“否”).(6)资料卡片:氨气(NH3)通常情况下
9、是有剌激性气味的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 易溶于水,其水溶液显碱性,浓缄水具有挥发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氨气变蓝色: 氨气遇到浓盐酸(挥发出HCI气体)时冒白烟(NH4cl固体);加热熟石灰固体和氟化钺固 体混合物可以生成氨气。通过学习资料卡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氨气的化学性质°制取氨气时的发生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号),收集装置应选择 (填字母序 号)。皴气遇到浓盐酸冒白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2.根据图回答问题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锌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一(填字母代号, 下同),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该反应的
10、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室可用氧化钙固体与浓然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氨气,为了得到平稳的氨气流,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一。用G装置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NaOH溶液来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持燃 烧结束后迅速取出燃烧匙,立即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振荡,若将集气瓶倒转,发现玻璃片 被吸住”而不掉下来(如甲图),其原因是O玻璃片桌面I甲 乙)若用10mL量筒量取6mL氢氧化钠溶液,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而最低处应与乙图中 处(填"a"或"b”)刻度线保持水平。23 .下图为实验室气体制备、干燥、性质实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 题:BCDA 己知:H,+CuO
11、=Cu + H,O(1)若用Zn和H2s。4溶液反应制取干燥的氢气,并检验氢气的可燃性。所选仪器的连接顺序为: (填写仪器序号字母),点燃氢气前,先要检验氢气的:以免氢气发生爆炸。氢气燃烧的方程式是:o生成氢气时,所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Oz为催化剂)在实验室中制备干燥的氧气。并用来测 定CuO和Cu的混合物样品中CuO的含量,仪器的连接顺序为A玲B玲C。仪器B的作用是;仪器A中生成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欲通过测量反应前、后C处大玻璃管质量的增加,来计算样品中CuO含量。若反应后大 玻璃管中红色的Cu还没有完全消失,则样品中CuO含量的测算结果将 (填&q
12、uot;偏大”“偏 小”"不受影响")°24 .白磷、红磷都是可燃物,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燃烧。以下是利用它们的可燃性进行的 三个实验,请分别回答问题卖卷1实蛉2(1)通过实验1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烧杯中放有热水,a、b、c处分别放有药品,实验 中只有a处的白磷燃烧。a与c对比:a与b对比,说明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接触和。(2)通过实验2可以测定o待集气瓶中的红磷熄灭,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当观察到 的现象时,可达到该实验目的。(3)通过实验3可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前将白磷放入锥形瓶中,称量装置的总质 量,引燃白磷,待反应后再称量装置总质量,发现托盘天平保持平衡
13、。整个实验过程中气 球会出现的现象是 o(4)综合分析上述三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实验1中的热水只起隔绝空气的作用实验2中红磷可以换成木炭实验2若未达到实验目的,可能是由于装置气密性不好实验3中的气球起到了平衡瓶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实验3中的气球作用是收集产生的气体实验3锥形瓶内事先放少量细沙的作用是防止瓶底炸裂25 .市售某品牌饮料的罐体是AlFe合金,为测定其中R1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精确 称取0.050 g合金样品,设计了如下装置并进行实验:水器瞥【查阅资料】:I、A1和NaOH溶液反应,放热并生成H:,反应中对应关系为2Al 3H:, Fe和NaOH溶液不反应:II、实验
14、条件下,H二的密度近似为0. 090 g - L 【实验步骤】:;装入药品和水,连接装置:记录量气管中水而读数为5 mL:打开分液漏斗活塞,逐滴滴入NaOH溶液,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关闭活塞:待温度降至室温 时,记录量气管中水面读数为49 mL;处理剩余药品,整理实验台。【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1)完善实验步骤中的所缺部分;(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 而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而高度差 (填“改变”或“不 变”),则气密性良好: (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而刻度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 (4)计算此AlFe合金样品中A1的
15、质量分数(3分,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实验反思】:(5)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 A.实验过程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B.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C.装置漏气26 .图中的装置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给出的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编号仪器名称:,。(2)实验室利用A装置制取氧气,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利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用收集到的氧气完成硫粉燃烧 实验后,还需向集气瓶内加入适量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o(3)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应选择的装置是 (从AE中选择),使用该套装置 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该反应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若改用F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
16、应从 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欲使用G、H装置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 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一 (用端口字母表示)。(4)将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盛有蒸馀水的洗气瓶一段时间后,水中便有了酸,对该现 象的合理解释为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7 .根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图中可用于加热KCIO3制备。2的装置为 (填序号),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0(2)若用铁片与稀盐酸在A装置中制备电,铁片应放在:用F收集”时导入气 体的导管端为 (填"b或"c"):检验装置D气密性的方法是:用止水夹夹紧导管口 的橡胶管后,则气
17、密性良好。(3)图中可用于固液反应制备气体的装置中,不能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的装置是 (填序号),原因是反应过程中若用止水夹夹紧橡胶管后,。(4)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备02,最好选用装置 (填序号),把F装满水,用排水法收集。2并测定气体体积,应在端(填"b或气)连接上一个量筒。28 .下列是初中化学实验室用于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与收集装置.根据实验装置图示回答下 列问题:(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名称,。(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发生装置可以选用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收集装置选用(填装置编号,下同),只能用此装 置收集的原因是,(3)实验室能用B和F装置制取的气体是,发生反应的化学
18、方程式为,如将发生装置B改成D,其优点是.(4)实验室如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锌制取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如要收集一瓶较纯净的氧气,则应选用的收集装置是(5)乙快(C2H2)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实验室常 用电石(CaCz)固体与水反应来制取,当电石与水接触时剧烈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 量,同时生成一种叫熟石灰的固体。据此,请回答下列问题。:二三一水制取乙烘气体最好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如用如图装置来收集乙烘气体,则气体应从 端(填a或b)0【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培优题较难)1. A解析:A【解析】A、梅须逊雪
19、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意思是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 给梅花一段清香(即梅不如雪白,雪没有梅香),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 意;B、爆竹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C、煤炭 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D、高温煨烧石灰石 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钙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 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2. C解析:C【解析】硬水与软水: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 判别。A、冰
20、块是固态的水,混合以后还是只有水这一种物质,故A说法错误:B、水的蒸发是指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属于物理变化,水通电分 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化学变化,故B说法错误: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的水,故C正确:D、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说明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会变大,故D解释错误。 故选Co3.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A、物质的着火点是可燃物本身的属性,故加入菜叶是将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 下,A选项错误:B、蜂窝煤的多孔可以增加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得煤燃烧的更充分,减少资源的浪费及环 境的污染,B选项正确;C、高层建筑起火,千万不能乘电梯,因为建筑起火很
21、可能造成断电,而且电梯间的通道往 往是浓烟和火焰的集中的地方,C选项错误;D、酒精能和水任意比例混合,用水只会增大火的燃烧而积,反而更危险,正确做法是用 湿抹布或者细沙盖灭,D选项错误。选B。4. . C解析:C【解析】【详解】A、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组成,而亮经酸是由四种元素组成的,错误;B、亮氨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lOO%=55%;错误:12x6 + 1x13 + 14 + 16x2C、一个亮氨酸分子是由6个碳原子、13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故 一个亮氨酸分子由22个原子构成,正确;D、亮氨酸中各元素质量比 C: H: N: 0 为:(12x6) : (1x13) :
22、 14: (16x2) =72: 13: 14: 32:错误。故选C。5. B解析:B【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 数,铢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75, A选项正确;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没有单位,B 选项错误:C.镣的元素符号是Re, C选项正确:D.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 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原子中的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钱原 子的核外电子数为75, D选项正确。故选6.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鉴别二氧化碳、氧气、空气三种气体,可选用的最佳方法是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气体 中,正
23、常燃烧的为空气,燃烧更旺的为氧气,熄火的为二氧化碳,故答案选择B7. . D解析:D【解析】【详解】A、反应中有氧气参加,该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正确:B、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Ag+2H2S+O2= 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 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 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zS,故正确: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正确:D、在反应4Ag
24、+2H2S+O2= 2AgzS+2H2。,中硫元素和氢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 变,故错误:故选D。8.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用排水法收集,集气瓶中装满水,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确:B、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导气管伸到集气瓶的底部,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排尽,故正 确:C、用排水法收集,没有等到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就开始收集,原试管内的空气进入集气 瓶,故错误:D、用排水法收集。2,收集满后,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可以防止空气的进入,故正确;答 案:Ce9. C解析:C【解析】【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 变化:反
25、之,则是物理变化。【详解】A、在甲竹上刻文字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指南 针指引航海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用泥上烧制陶瓷过程中有新物质生 成,属于化学变化:D、用石块修筑长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 于物理变化。故选C。10.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化合物的化学式书写:显正价的元素其符号写在左边,显负价的写在右边,化合价的绝对 值交叉约减,得化学式右下角的数字,数字为1时不写;化合物中铁元素显+3价时读铁, 所以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b.选11.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的质子数都是8,属于同一种元
26、素,选项A正确:B、由于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其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而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两者化学性质相似,选项B正确;C、的质子数不同,得到电子不能可形成,选项C错误;D、的质子数不同,核内质子数都不等于核外电子数,表示不同种离子,选项D正 确。故选C。12. D解析:D【解析】【分析】A、根据氧气有助燃性,二氧化碳不具有助燃性进行分析;B、根据酒精具有芳香气味,白醋有酸味进行分析:C、根据碳酸钙难溶于水进行分析:D、根据氢氧化钠和碳酸钠溶液都显碱性,都能是酚儆变红色进行分析.【详解】A、取样品,用燃着的木条检验,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火焰熄火的是二氧化碳,现象不 同,可以鉴别,故A正确:B、取样品
27、,闻气味,有芳香气味的是酒精,有酸味的是白醋,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B 正确:C、取样品,加水溶解,会形成溶液的是氯化钠,不溶于水的是碳酸钙,现象不同,可以鉴 别,故C正确:D、取样品,滴入酚配,溶液显碱性,都会变成红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故选D.【点睛】13. D解析:D【解析】【分析】化学式前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元素符号前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0【详解】A、20表示2个氧原子,故不符合题意;B、02可以表示氧气这种物质,也可以表示一个氧分子,故不符合题意;C、。2一表示的是氧离子,故不符合题意;D、20z表示2个氧分子,故符合题意。14. .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
28、】在氧气不足时,碳不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此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 4;而完全燃烧 生成二氧化碳时,碳与氧气的质量比为3: 8:由于密闭容器内碳与氧气的质量比= 12g:20g=3: 5,可判断此时12克碳和20克氧气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 碳c故选C。15. 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即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滤纸边缘要低于漏斗边 缘,漏斗内液体的液面低于灌纸边缘:烧杯嘴紧靠引流的玻璃棒,玻璃棒的末端轻靠在三 层滤纸的一边,漏斗下端紧靠接受的烧杯。故选丸16. 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A、是由两种单质组成,属于混合物,故错误
29、:B、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错误。C、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正确:D、每个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错误。故选Co【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物质是由几种分子构成的,如果由多种分子构成就属于混合 物。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17. . C解析:C【解析】A、N(NOz)3由氮、氧两种元素组成,错误;B、一个N(NO2)3分子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 氧原子,错误;C、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N(NO2)3属id x 4于氧化物,正确;D、N(NOz)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X100%=36.8
30、%,错14 X 4+16 X 6误。故选C。点睛: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 本题的关键。18. . B解析:B【解析】A、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是1,错误:B、叶酸分子中氮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大于氧原 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故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C、叶酸中 碳、氢、氮、氧四种元素质量比=12x19:19:14x7:16x6 =228:19:98:96,错误:D、一个 叶酸分子是由19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7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19. D解析:D【解析】由题中信息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
31、氧气与另一种物 质,另一种物质中必定含有钠元素和碳元素,故选D。 点睛: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是解题关键。20. C解析:C【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高镒酸钾加热生成二氧化钵可以做催化剂,同时生成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铳做催化 剂和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氧气判断图中a:氯酸钾,b:高镒酸钾,c:氯化钾:匕时刻, KMnOa开始分解产生氧气;起催化作用物质是高钵酸钾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猛,随着加热反 应进行其质量先增大,直至高钵酸钾完全分解后,二氧化钵质量保持不变。故选C。 二、实验题(培优题较难)21. 试管 集气瓶用热毛巾热敷;酒精灯微热;热水浴加热等a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
32、因骤冷而炸裂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解析:试管集气瓶用热毛巾热敷:酒精灯微热:热水浴加热等MnO, 2KC1O3=2KC1+3O,T a水槽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 A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B CaCO3+2HCl=CaCl2+H2O+CO, T密度比空气大否其水溶液显碱性,湿润的红色 石蕊试纸遇到缎气变蓝色,疑气遇到浓盐酸(挥发出HCI)时冒白烟(NH4cl固体)A D NH3+HC1=NH4C1【解析】 【分析】 【详解】(1)仪器是试管,仪器是集气瓶,故填:试管:集气瓶:(2)在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检查装置的气密
33、性时,除了用手紧握的方法外,还可 以用用热毛巾热敷或酒精灯微热方法。故填:用热毛巾热敷或酒精灯微热;(3)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钻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人2KC1O3 -2KC1+3O2To氧气密度大于空气,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管口 Aa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如果先熄火酒精灯后撤离导气管的后果是:水槽中的水 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而炸裂。用E装置进行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时要将 细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而积。E装置中水的作用是:防止生成的 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MnO,上故填:2KCIO3 -2KCI+3O2T; a:水槽
34、中的水可能会倒吸入试管,使试管因骤冷 而炸裂;增大与氧气的接触而积:防止生成的熔融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4)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常温下制取COz,发生装置是B,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 o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82的原因是:密度比 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故填:B; CaCO3+2HCl=CaCl2+H2O+CO2 T ;密度比空气大;(5)图中的F装置可用来测生成氧气的体积。进行操作时,集气瓶未装满水对实验结果没 有影响。故填:否:(6)额气的化学性质有:其水溶液显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皴气变蓝色,氨 气遇到浓盐酸(挥发出HCI)时冒白烟。
35、故填:其水溶液显碱性,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遇到纨气变蓝色,氨气遇到浓盐酸(挥发出 HCI)时冒白烟(NH4。固体);加热熟石灰固体和氯化皴固体混合物可以生成亚气,发生装置选择A:氨气密度小于空 气且极易溶于水,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填:A: D:氨气遇到浓盐酸(挥发出HCI气体)时冒白烟(NH4cl固体),反应的方程式为: NH3+HC1=NH4C1O故填:NH3+HC1=NH4C1 o22. 酒精灯 A F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a【解析】【详解】(1)根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酒精灯;MnO2解析:酒精灯A F 2KCIO.=2KCI+3O,
36、 T C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 A气瓶内的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 a【解析】【详解】(1)根据图可知该装置是酒精灯:(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属于“固体加热型"制气体,故选A,氧气密度比 空气大、不易溶于水,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但收集纯净的氧气用排水法收MnO.集,收集装置是F: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1O3 = 2KC1+3O, TA(3)用氧化钙固体与浓级水在常温下混合制取少量经气,属于固液常温型,为了得到平稳 的纨气流,应控制反应物的量或反应物的浓度,而C中的注射器可逐滴滴加液体,控制反 应物的量,从而达到实验目的;(4)玻璃片被
37、“吸住”而不掉下来,其原因是: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导致集气瓶内的 气压减小,外界大气压将玻璃片“托住”;(5)量筒的示数是上大下小,所以读数时量筒内的液体凹液而最低处应与A图中a处的 刻度线保持水平。【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制取装置、收集方法等的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23. A-B-D 纯度 2H2+022H20 Zn+H2SO4=ZnSO4+H2 t吸收水分2H2022H20+02 t 偏大【解析】【详解】(1)用锌点燃解析:A玲B玲D 纯度 2H2+02工q 2H2。Zn+KSOZiiSCU+Hz个 吸收水分MnO,2H2O2 = 2H2O+O2 个 偏大【解析】【详解】(1
38、)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是固体和液体的不加热反应,所以用装置A作为发生 装置:要制取干燥的氢气,可使生成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吸收水分后,再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集:氢气是可燃性气体,不纯点燃有爆炸的危险,所以要进行纯度的检验;氢气燃烧生成 点燃水,反应的方程式是:2H2+O2=2H2O:点燃故填:A玲B玲D;纯度:2H2+。2=2比0;锌与硫酸的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Zn+H2sCU=ZnSO4+H2个;故填:Zn+H2SO4=ZnSCU+H2个:(2)在实验室中制备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氧气和硫酸不反应,因此可以用浓硫酸吸收水 分来干燥;以H2O2溶液为原料(以Mn02为催化剂)在实
39、验室中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是MnO,2H2O2 2H2O+O2 个:若反应后大玻璃管中红色的Cu还没有完全消失,则质量增加的少,因此根据质量的增 加计算出的铜的质量少,从而导致最终计算出的氧化铜的质量多,所以样品中CuO含量的 测算结果将偏大:MnO.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先膨胀后变瘪烧杯中的水故填:吸收水分;2H2。2=2出0+02个:偏大.24. 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倒吸进入集气瓶原液面以上五分之一位置【解析】【详解】(1)a与c相比较,不解析: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烧杯中的水倒吸进入集气瓶 原液面以上五分之一位置先膨胀后变瘪【解析】【详解】(1) a与c相比较,不同的
40、条件是与氧气接触,a与b相比较,不同的条件是可燃物一个 是红磷,一个是白磷,红磷的着火点240,所以燃烧情况不同的原因就是这两个不同的 条件.(2)利用红磷与氧气反应,消耗空气中的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导致水倒吸,可以测出 空气中氧气的含量.(3)白磷剧烈燃烧,放出热量,空气受热膨胀会是气球膨胀,后冷却到室温,锥形瓶中压 强变小,气球变瘪.故答案是先膨胀后变瘪.(4)实验1中的热水除了起隔绝空气的作用外,还起到提高温度,使铜片上的白磷达到 着火点的目的.实验2中红磷不能换成木炭,木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不能使容器内压强减小.可用来反应的物质必须是在空气中就能燃烧且没有气体生成的物质.装置气
41、密性不好,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气球可以起到平衡内外气体压强的作用是正确的.气球作用是缓冲气压,并且该反应没有气体生成,五氧化二磷是白烟,是固体.细沙可以吸收热量,能防止瓶底炸裂故答案是:(1)氧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2)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烧杯中的水 倒吸进入集气瓶原液而以上五分之一位置.(3)先膨胀后变瘪.(4).25.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变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面再次相平71.280%AB【解析】试题分析:【实验步骤】:在有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首先要检查装置 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解析: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变调节量气管和水准管两边液面再次相平71.280% A B【解析】试题分
42、析:【实验步骤】:在有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分析及数据处理】:(2)检查气密性的方法: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量气管中加入 水,使水准管和量气管中水而相平,关闭活塞,降低量气管,若两侧水而高度差不变,则 气密性良好:(3)实验结束后,读取量气管中水而刻度之前,需进行的操作是调节水准管和量气管液面 相平,以减小液体压力造成的误差:(4)计算此AlFe合金样品中AI的质量分数为:解:生成出质量为:(49- 5)mL x 1 O_3 x0.090g. L-1« 0.004g设:合金中Al的质量为x2AL 3H254 6x 0.004 g54
43、_6T- 0.004g解得 x =" 0.036" g则合金中:Al%二四迎乂 100% = 7%0.050g(5)若实验结果偏大,则造成实验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1)加入的NaOH溶液的体积较大,导致分液漏斗内气压增大;(2)没有冷却至室温就开始读数,温度较高,装置内气体压强较大。考点:实验设计与探究:物质的质量分数: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点评:在有气体产生的实验中,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不漏气才能装入药品;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歹U、解、答。26. 铁架台 长颈漏斗2KCIO32KCI+3O2个 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吸收反应产
44、生的二氧化硫(或2NaOH+SO2=Na2sO3+H2O)BE可以随MnO,解析:铁架台 长颈漏斗2KCIO3-2KCI+302 t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 吸收 A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或2NaOH+SO2=Na2sO3+H2O) BE可以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CaCO3+2HCI=CaCl2 + H2O +CO2 t b efcd (或 efc) H2O+COz=H2cO3【解析】【分析】【详解】(1)由图可知,是铁架台,是长颈漏斗:故填:铁架台:长颈漏斗:(2)由4装置可知,此装置是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装置,且试管口未放置棉花,如制取氧 气,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锌混合物的方法,反应的方程
45、式是:MnO,2KCIO3=2KCI+3O2T:利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最佳时刻是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冒出 A时:二氧化硫是一种有害的气体,利用其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性质将其吸收掉,反应的方程式MnO,是:2NaOH + S02 = Na2SO3+ H20,故填:2KCIO32KCI+3O2T:导管口有气泡连续均匀 A冒出时;吸收反应产生的二氧化硫(或2NaOH+SO2=Na2SO3+H2。);(3)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反应物的状态是固体和液体,反应条件 是常温,所以应选用发生装置B,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故选用收集装 置E:使用该套装置制取气体的突出优点是可以随时控
46、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在装置B中, 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 中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 时,气体导出,试管中的气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故可以随时 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I=CaCI2+H2O+CO2 f ;若改用F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则气体应从b端进入,制得的二氧化 碳中常含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与水蒸气,要将以上杂质气体除去,应先将氯化氢气体除 去,再除去水蒸气,则装置正确的连接顺序是:混合气体一e-f-cd;故填:BE:可以 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CaCO3+2HCI=CaCl2 + H2O +CO2 t : b; efcd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离婚财产分割协议书范本:离婚诉讼中财产分割的证据收集与运用技巧
- 2025版驾校场地租赁及教学设备更新协议
- 2025版超市店铺转让协议及供应链整合与物流配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房屋买卖与房地产投资分析服务合同
- 2025版足浴店全方位承包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建筑工程炮工安全责任书
- 2025版古建筑修复与设计合同标准
- 二零二五年度垃圾场智能监控系统施工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景区景点保洁与维护协议
- 2025年度智能设备研发劳务外包个人服务协议范本
- 关于合同账期的协议书
- 重点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体系档案建设
- 护理进修医院自我介绍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二单元 公共利益 第六课 公共利益的维护教学设计 教科版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GF-2017-0201)条款
- 医疗器械销售礼仪培训课件
- 2025年交通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培训
- 澳门旅游合作合同范例
- 第二届全国技能大赛江苏省选拔赛焊接项目技术文件
- 渐变色在移动应用界面设计的研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