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单项选择题1.1904年1月,由清政府所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C.奏定蒙养院章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2.( )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儿童情绪的成熟与社会化。A. 法国 B. 英国 C.美国 D.日本3.社会认知属于学前儿童( )发展的心理结构成分。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化 D.自我调控4.利用现存资料进行分析,主要被静态性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A档案研究法B. 实验研究法 C.访谈法 D.行动研究法5.希波克利特以( )为标准,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A.基本生活
2、模式 B.兴趣 C.高级神经类型 D.社会性发展水平 6.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A. 兴趣 B. 气质 C.自我认识 D.独立性7.(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行为方式中。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社会性8.强调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自我与欲望的关系的理论流派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9.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情感体验的主要方面。A. 自我感受 B.自尊感 C.自信心 D.自卑感10. 威廉·詹姆斯认为( )是体验、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A.
3、 客观“我” B. 物质的“客我” C.主观“我” D.分离的“客我”11.“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知道饭前便后、手脏的时候要洗手” 属于学前儿童( )的具体目标。A社会适应 B学习适应 C游戏适应 D生活适应12我们必须禁止小朋友因争执而发出的咬人行为,这属于( )A道德规则 B习俗规则 C谨慎规则 D认知规则13. 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其变化也是最为缓慢的。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14.价值澄清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提出来的。A拉斯 B华生 C道德梅 D班杜拉15.占有感是个体自我意识结构中( )的内容。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道德自我
4、16.自我认识的结构是多样的,其中( )是其最主要的内容。A自我观察B自我评价C自我分析D自我感觉17.( )是自我调节的主要方面。A自我教育 B自我监督 C自我控制 D自主18. “你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这种类型的问题是为了测得个体( )发展状况的。A性别认知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一致性19. 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 B.打架行为 C.安慰行为 D.伤害行为20. 关于儿童性别概念发展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性别认知 性别一致性 性别稳定性B性别稳定性 性别认知 性别恒常性C性别认知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D性别认知 性别恒常性 性别稳
5、定性21.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是( )A.陈鹤琴的幼稚园的课程 B.陈鹤琴的幼稚园的社会C.张宗麟的幼稚园的课程 D.张宗麟的幼稚园的社会22.自我调控系统属于学前儿童( )发展的心理结构成分。A.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化 D.兴趣 23.问卷法属于( )A.实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24.( )认为可以将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类。A.希波克里特 B.巴普洛夫 C.托马斯 D.斯金纳25.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是( )A. “我”字的出现 B. 对成人的依赖 C.追求人际地位 D.活动26.威廉·
6、;詹姆斯认为( )是体验、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A. 客观“我”B.主观“我” C.物质的“客我” D.分离的“客我”27.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是( )A.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B.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C.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 D.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28.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的时期是(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29.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同伴的行为。这是儿童同伴交往哪一个阶段的特点。( )A.客体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阶段 C.互补性交往阶段D.互惠性
7、交往阶段30. 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A.性格 B.能力 C.兴趣 D. 气质31.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发展的主要标志是( )的颁布A.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B. 幼儿园工作规程C.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D.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32.社会情感属于学前儿童( )发展的心理结构成分。A .个性 B.社会性 C.社会化 D.自我调控33.以个人或团体为研究对象,对个案的问题进行不断地诊断、评定、矫正的循环过程的一种方法指的是( )A.个案研究法 B.行动研究法 C.访谈法 D.问卷法34
8、.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是最早出现的,其变化也是最为缓慢的。A.性格 B.能力 C.气质 D.兴趣 3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认识对象的是( )A. 自己的身体 B. 自己的动作和行动 C.自己的内心活动D.伙伴的动作36.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调控的主要方面。A.自我控制 B.自我教育 C.自我监督 D.自我改造37.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他们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其中,不属于幼儿期(3-6岁)“重要他人”的是( )A.教师 B.同伴 C.父亲 D.母亲38.与同伴玩同样的游戏或玩具,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这是( )类型的游戏。A.孤独的独自游戏 B.结伙游戏 C.互相
9、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39.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40.从反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刺激量三个维度来描绘和研究母亲的抚养行为的是( )A.哈洛 B.道德梅 C.克拉克 D.斯金纳41.在我国幼儿园课程结构发展过程中,曾以“常识”或“思想品德”课来代替社会领域课程的阶段是( )A.19世纪末20世纪初 B.20世纪初20世纪中叶C.20世纪中叶20世纪90年代中期 D.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42.使人们能按照法律制度来调节自己行为的是( )A.民族社会化 B.政治社会性 C.法律社会化 D.道德
10、社会化43.根据所研究的问题进行调查,收集材料,然后做统计分析,最后做出结论的研究方法是( )A.调查研究法 B.观察法 C.实验研究法 D.行动研究法44.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A.性格 B.能力 C.兴趣 D. 气质45.希波克利特以( )为标准,将儿童的气质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A.基本生活模式 B.兴趣 C.高级神经类型 D.社会性发展水平 46.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A. 兴趣 B. 气质 C.自我认识 D.独立性47.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是( )A.
11、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B.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C.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 D.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48.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的时期是(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49.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50.1904年1月,清政府所出台的我国第一个幼儿教育法规是( )A.幼儿园工作规程 B.奏定蒙养院章程及家庭教育法章程C.奏定蒙养院章程 D.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51.( )幼儿教育的第一目标是发展和谐人格,促进
12、儿童情绪的成熟与社会化。A. 法国 B. 英国 C.美国 D.日本52.问卷法属于( )A.实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观察法 D.行动研究法53.( )认为可以将气质划分为容易型、困难型和迟缓型三类。A.希波克里特 B.巴普洛夫 C.托马斯 D.斯金纳54.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是( )A. “我”字的出现 B. 对成人的依赖 C.追求人际地位 D.活动55.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调控的主要方面。A.自我控制 B.自我教育 C.自我监督 D.自我改造56.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他们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其中,不属于幼儿期(3-6岁)“重要他人”的是( )A.教师 B.同伴 C
13、.父亲 D.母亲57.与同伴玩同样的游戏或玩具,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这是( )类型的游戏。A.孤独的独自游戏 B.结伙游戏 C.互相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58.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59.从反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刺激量三个维度来描绘和研究母亲的抚养行为的是( )A.哈洛 B.道德梅 C.克拉克 D.斯金纳60. “儿童有秩序地操作、摆弄材料”体现的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 )。A规则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C.行为练习原则 D.环境熏陶原则6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确定学前儿童社会领
14、域教育目标依据的是( )A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B宪法C社会对人才的需求D教师6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是( )A愿意与人交往B情绪安定愉快C关心尊重他人D具有自尊的63. 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个幼儿,每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了解幼儿,及时发现和肯定每个幼儿所取得的进步,从而建立起对幼儿发展的信心。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 )原则。A目的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64.占有感是个体自我意识结构中( )的内容。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道德自我65.自我认识的结构是多样的,其中( )是其最主要的内容。A自我
15、观察B自我评价C自我分析D自我感觉66.以“我会自己穿衣服”为主题的活动,应属于( )的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 A提高自信心 B发展自我评 C培养独立性 D提高社会交往能力67.“小心触电”的标志属于社会规则里的( )A道德规则B习俗规则C谨慎规则D法律规则68.“你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这种类型的问题是为了测得个体( )发展状况的。A性别认知B性别稳定性C性别恒常性D性别一致性69.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B.打架行为C.安慰行为D.伤害行为70. “请小朋友们保持距离,用正确的方法把你的小手洗干净。”体现的是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的( )。A规则性原则 B.正面
16、教育原则 C.行为练习原则 D.环境熏陶原则71. 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路易斯拉斯首次提出了( )来研究社会教育。 A榜样示范法B情景体验法C价值澄清法D移情训练法7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是( )A愿意与人交往 B亲近自然,喜欢探究C关心尊重他人 D具有自尊的表现73.在进行社会教育评价时,应秉承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依据客观标准评价儿童。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前儿童进行评价时应遵循的( )原则。A目的性原则B全面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客观性原则74.支配感是个体自我意识结构中( )的内容。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道德自我75.“小王认为自己在班上很受欢迎”,这是
17、小王对自己( )的意识。A生理自我B社会自我C心理自我D道德自我76.( )是自我体验中最主要的方面。A自豪感B自卑感C自尊感D内疚感77. “熟悉同班同伴的名字,乐意接受同伴的邀请” 属于学前儿童( )的具体目标。 A社会适应B学习适应C游戏适应D生活适应78.诸如“你长大后当妈妈还是当爸爸?”的问题提出是为测得个体( )发展状况的。 A性别认知B性别稳定性C性别恒常性D性别一致性79.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B.打架行为C.安慰行为D.伤害行为80. “良好的环境可以激发儿童愉悦的情感”,这是( )在进行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设计时的体现。A规则性原则 B.正面教育原则
18、C.行为练习原则 D.环境熏陶原则81.给幼儿讲“孔融让梨”的故事所使用的社会教育方法是( )A同伴学习法 B榜样示范法 C情景体验法 D移情训练法8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的是( )A愿意与人交往 B亲近自然,喜欢探究C关心尊重他人 D具有自尊的表现83.价值澄清法是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 )提出来的。A拉斯 B华生 C道德梅 D班杜拉84.爱护感是个体自我意识结构中( )的内容。A生理自我 B社会自我 C心理自我 D道德自我85.( )是自我调节的主要方面。A自我教育 B自我监督 C自我控制 D自主86.“中国人用筷子吃饭,美国人用刀叉进餐”反应的是社会规则系统中
19、的( )A道德规则 B习俗规则 C谨慎规则 D认知规则87.“认识到一个小男孩即使穿上裙子,他的性别也不会因此而改变”,表明儿童的性别角色发展水平已经达到( )阶段。A性别认知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一致性88.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 B.打架行为 C.安慰行为 D.伤害行为89.“对有兴趣的活动能在短时间内集中注意” 属于学前儿童( )的具体目标。 A社会适应 B学习适应 C游戏适应 D生活适应 90.(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行为方式中。 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社会性91. 与同伴玩同样的游戏或玩具
20、,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这是( )类型的游戏。A.孤独的独自游戏 B.结伙游戏 C.互相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92. 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93. 关于儿童性别概念发展的先后顺序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性别认知 性别一致性 性别稳定性B性别稳定性 性别认知 性别恒常性C性别认知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D性别认知 性别恒常性 性别稳定性94. “在成人的帮助下,学会自己进餐,初步养成较好的进餐习惯”属于学前儿童( )的具体目标。A社会适应 B学习适应 C游戏适应 D生活适应95. 自我认识的
21、结构是多样的,其中( )是其最主要的内容。A自我观察 B自我评价 C自我分析 D自我感觉96. 以“我会自己穿衣服”为主题的活动,应属于( )的学前儿童自我意识教育活动。 A提高自信心 B发展自我评C培养独立性 D提高社会交往能力97. “你是个男孩还是个女孩?”,这种类型的问题是为了测得个体( )发展状况的。A性别认知 B性别稳定性 C性别恒常性 D性别一致性98. 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 B.打架行为 C.安慰行为 D.伤害行为99“不独占玩具,知道大家一起玩的道理”属于学前儿童( )的具体目标。A社会适应 B学习适应 C游戏适应 D生活适应100.威廉·
22、;詹姆斯认为( )是体验、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A. 客观“我”B.主观“我” C.物质的“客我” D.分离的“客我”101.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是( )A.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B.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C.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 D.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102.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的时期是(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103.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同伴的行为。这是儿童同伴交往哪一个阶段的特点。( )A.客体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阶段 C.互补性交往阶段D.
23、互惠性交往阶段104. 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A.性格 B.能力 C.兴趣 D. 气质105.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斯金纳106.下列选项中属于儿童性别概念主要成分的是( )A.性别观念B. 性别行为C.性别稳定性D.性别差异107.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B.打架行为C.安慰行为D.伤害行为108.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是( )A.哈吐普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B.工具性攻
24、击是指攻击行为者的主要目的为了获得某件事物而做出的攻击行为。C.敌意性攻击是指攻击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专门打击和伤害他人。D.敌意性攻击是指攻击行为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某件事物而做出的攻击行为。109.学会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的爱好、需求、情绪和情感是哪一类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A.自我意识B.人际交往 C.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D.多元文化 110.学前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A. 兴趣 B. 气质 C.自我认识 D.独立性111.( )是个性中最重要的心理特征,表现在对客体现实的稳固态度和惯常行为方式中。A. 能力 B. 气质 C. 性格 D.社会性11
25、2.强调自我在心理结构中的地位及自我与欲望的关系的理论流派是( )A.精神分析理论 B.人本主义理论 C.行为主义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13.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情感体验的主要方面。A. 自我感受 B.自尊感 C.自信心 D.自卑感114. 威廉·詹姆斯认为( )是体验、思考和认识世界的主体。A. 客观“我” B. 物质的“客我” C.主观“我” D.分离的“客我”115.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在研究儿童依恋类型的时候所独创的方法是( )A.观察法 B.调查研究法 C.陌生情景法 D.谈话法116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的时期是(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
26、立期(27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117. 婴儿已能对同伴的行为做出反应,经常企图去控制同伴的行为。这是儿童同伴交往哪一个阶段的特点。( )A.客体中心阶段 B.简单交往阶段 C.互补性交往阶段 D.互惠性交往阶段118.认为儿童的性别认知在其性别角色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哈里斯119.愿意与他人共同游戏、活动并友好相处属于那一类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A.自我意识 B. 多元文化 C.社会环境 D.人际交往 12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自我认识对象的是( )A. 自己的身体
27、 B. 自己的动作和行动 C.自己的内心活动D.伙伴的动作121.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调控的主要方面。A.自我控制 B.自我教育 C.自我监督 D.自我改造122.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他们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其中,不属于幼儿期(3-6岁)“重要他人”的是( )A.教师 B.同伴 C.父亲 D.母亲123.与同伴玩同样的游戏或玩具,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这是( )类型的游戏。A.孤独的独自游戏 B.结伙游戏 C.互相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124.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126.从反
28、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刺激量三个维度来描绘和研究母亲的抚养行为的是( )A.哈洛 B.道德梅 C.克拉克 D.斯金纳127.认为直接学习、对同性别榜样的观察学习或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是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斯金纳12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性别概念主要成分的是( )A.性别行为B. 性别认同C.性别稳定性D.性别恒常性129.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偷窃行为B.合作行为C.打架行为D.伤害行为130.知道自己的成长与家人的关系是哪一类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A.自我意识B.人际交往 C.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D.多元文化 13
29、1.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A. 兴趣 B. 气质 C.自我认识 D.独立性132.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是( )A.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 B.自我概念和自我分析C.自我形象和自我感觉 D.自我概念和自我评价133.儿童对特定个体的依恋真正确立的时期是( )A.前依恋期(02个月) B.依恋关系建立期(27个月)C.依恋关系明确期(724个月) D.目标调节的伙伴关系期(24个月后)134.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135.从反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刺激量三
30、个维度来描绘和研究母亲的抚养行为的是( )A.哈洛 B.道德梅 C.克拉克 D.斯金纳136.强调社会结构对人的行为和个性有直接影响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科尔伯格 C.班杜拉 D.亨利137.下列选项中属于儿童性别概念主要成分的是( )A.性别观念B. 性别认同C.性别波动性D.性别行为138.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助人行为B.打架行为C. 偷窃行为D.伤害行为139.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根据攻击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B.直接攻击分为身体攻击、言语攻击和借助第三方所实施的攻击。C.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
31、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D.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140初步感受具有代表性的社区文化是哪一类的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目标( )A.自我意识B.人际交往 C.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D.多元文化141.儿童自我意识发生的标志是( )A. “我”字的出现 B. 对成人的依赖 C.追求人际地位 D.活动142.在自我的结构中,( )是自我调控的主要方面。A.自我控制 B.自我教育 C.自我监督 D.自我改造143.在儿童不同的发展阶段,影响他们的“重要他人”是不同的。其中,不属于幼儿期(3-6岁)“重要他人”的是( )A.教师 B.同伴 C.父亲 D.母亲144.
32、与同伴玩同样的游戏或玩具,但相互之间没有任何交往。这是( )类型的游戏。A.孤独的独自游戏 B.结伙游戏 C.互相平行的游戏 D.合作游戏145.首创并使用“陌生情境法”对儿童依恋类型进行测量研究的美国心理学家是( )A.艾斯沃斯 B.鲍尔贝 C.华生 D.斯金纳146.从反应性、积极情感的表达和社会刺激量三个维度来描绘和研究母亲的抚养行为的是( )A.哈洛 B.道德梅 C.克拉克 D.斯金纳147.认为在儿童性别角色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是同伴群体的心理学家是( )A.弗洛伊德 B.科尔伯格 C.哈里斯 D.亨利14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儿童性别概念主要成分的是( )A.性别观念B. 性别认同C.
33、性别稳定性D.性别恒常性149.下列选项中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A.伤害行为B.打架行为C. 偷窃行为D.分享行为150.下列选项中表述正确的是( )A.根据攻击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和间接攻击。B.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直接性攻击和间接性攻击。C.根据攻击的形式和功能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敌意性攻击和工具性攻击。D.根据攻击的目的和性质可以将攻击性行为分为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二、填空题1. 陈鹤琴非常关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他把 和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个性 、 和社会化。3.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人稳定的心
34、理特点,它包括 、气质系统和能力系统。4.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5. 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言语交往和 。6.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干家庭、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7.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即 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8. 惩罚法的具体方式包括责备、 和 。9.构成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要素分别是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 10. 自我调控系统是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前提,其内容包括自我意识、自我情感体验和 。 11.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核心家庭、 和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12. 按照访谈的结构,可以将访谈分为结构型、 和半结构型。13. 学前儿童
35、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14. 自我的结构从内容上可分为物质自我、 和精神自我。15. 0-1岁婴儿的自我发展主要集中在 方面,即把自身和物体分开,即把自己和他人分开。16. 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和他的学生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主要包括: 安全型依恋、焦虑矛盾型、 和紊乱型依恋。17.美国心理学家 把人的性别角色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18.攻击性行为概念的构成三要素分别是 、伤害行动和社会评价。19. 是社会教育活动设计中最重要的一环20. 张宗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了 一书,这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21.
36、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粘液质、 、多血质。22. 在自我的结构中,自我认识的主要方面是自我概念和 。23. 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24.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有自制力、 、坚持性和 四方面构成。25.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和 。26. 是社会教育活动目标的具体化,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27. 构成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要素分别是伤害意图、 与社会评价。28. 陈鹤琴非常关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他把社会和 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29.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有 、社会性
37、和社会化。30. 按照访谈的结构,可以将访谈分为结构型、半结构型和 。31.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有自制力、 、坚持性和 四方面构成。32.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 、主干家庭和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33.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34.美国心理学家安斯沃斯和他的学生指出婴儿的依恋行为主要包括:焦虑回避型依恋、 、焦虑矛盾型和 。35. 构成攻击性行为概念的三要素分别是伤害意图、伤害行动与 。36. 张宗麟先生在20世纪30年代初出版了 一书,这是我国幼教史上最早全面、深入地论述学前儿童社会教育课程及其实施的著作。37.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把气质分为四种类型: 、粘液质、 、多血质。38.
38、 按照访谈的结构,可以将访谈分为 、半结构型访谈和无结构型访谈。39.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在自我意识方面的主要表现是儿童的 。40. 自我的结构从内容上可分为物质自我、心理自我和 。41.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主干家庭、单亲家庭或离异家庭。42. 学前儿童自我概念的形成与发展,需要两个前提条件,即 和社会认知发展水平。43. 学前儿童自我控制能力主要由自制力、自觉性、坚持性和 。44.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 认为直接学习、对同性别榜样的观察学习或模仿是儿童性别角色获得的基础。45. 自我控制是社会自我的突出表现,自我控制的内容包括坚持性、 、 和 。46. 在自信心的内涵中,最为典型
39、和重要的是自我接受和 。47. 是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在情绪情感认知发展中作用的集中体现。48. 从皮亚杰对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出发,苏珊·哈特提出了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 、前运算自我、 和形式运算自我。49. 1964年,罗斯正式提出了 的性别角色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一维的性别角色定位,即个体天生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气质。50. 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萨洛维和梅耶提出了 的概念,并将其界定为“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51.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 、气质和能力。52.幼儿园社会教育
40、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 的发展。53.心理自我是个体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主要是对自己 的意识。54.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55. 从皮亚杰对思维发展阶段的划分出发,苏珊·哈特提出了儿童自我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分别是感觉运动自我、 、 和 。56. 1964年, 正式提出了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概念,打破了传统的“男女”一维的性别角色定位,即个体天生具有男性和女性的人格气质。57. 心理学家 于1934年提出了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58.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 的发展
41、。59. 的产生和发展是任何动物在心理上的最后分界线。60.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61. 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言语交往和 。62.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三个有序的阶段,分别是 、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和 。63. 文化具有 和特殊性两个特征。64.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 、性格和气质。65. 自我控制是社会自我的突出表现,自我控制的内容包括 、延迟满足、自觉性和自制力。66. 在自信心的内涵中,最为典型和重要的是 和自我价值感。67. 是儿童观点采择能力在情绪情感认知发展中作用的集中体现。68.在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中, 赋予儿童行为以
42、特定的速度和强度,制约着儿童的反应方式和活动水平。69. 心理学家 于1934年提出了社会测量法,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70. 文化具有 和 两个特征。71. 皮亚杰把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三个有序的阶段,分别是 、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和自律道德阶段。72. 是指幼儿教师为了了解学前儿童社会交往水平,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去直接观察学前儿童,从而获得资料的一种方法。72. 在 的内涵中,最为典型和重要的是自我接受和自我价值感。74. 移情是儿童 在情绪情感认知发展中作用的集中体现。75. 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76. 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 和游戏。77. 心理学家莫里诺于1934年提出了 ,主要用于研究团体内成员之间人际关系和人际相互作用的模式。78. 幼儿园社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促进幼儿 的发展。79. 是个性中的特征结构,是个体心理差异性的集中表征,它表明一个人的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80. 非常关注学前儿童的社会教育,他把社会和生活作为幼儿园课程的两大中心。81.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对象主要有个性 、 和社会化。82. 个性心理特征系统是指个人稳定的心理特点,它包括 、气质系统和能力系统。83.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84. 3-6岁儿童同伴交往的主要形式是言语交往和 。85. 家庭结构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市历年中考数学试卷
- 公司招聘培训课件
- 锂辉石矿采选工程实施方案
- 商务用餐礼仪培训课件
- 广元中学理科综合冲刺训练(四)(附答案)
- 道路市政雨水管道改造项目建议书(范文)
- 初级中学学生宿舍建设项目建议书(模板)
- 城镇供水管网互联互通工程初步设计
- 人力资源基础知识课件
- 2025年医学高级职称-环境卫生(医学高级)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卷单选100题)
- 英语口语 购物课件
- 膀胱镜检查记录
- 钢板仓施工方案
- DBJ50-112-2016 现浇混凝土桥梁梁柱式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
- 北京福赛尔V6891、V6851控制器(联动型)的调试
- 中航信离港系统培训(3)
- 汽车维修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大全
- 晋江市劳动合同书
- 中国银行_境外汇款申请书样板(最新版)-带中行行标
- EVA交联度实验操作规程
- 压力管道安装竣工资料--特检所版式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