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2.3照相机同步训练B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2.3照相机同步训练B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2.3照相机同步训练B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2.3照相机同步训练B卷(练习)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物理高二选修2-3 2.3照相机同步训练b卷(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1. (2分) 小莉和外公视力都不正常,小莉看书总把书放得很近,而她外公看报纸时却把报纸放得很远,小莉和外公应分别戴什么样的眼镜矫正视力( )a . 都是凸透镜    b . 都是凹透镜    c . 凸透镜和凹透镜    d . 凹透镜和凸透镜    【考点】 2. (2分) 显微镜可以观察微小的生物,是因为显微镜

2、放大倍数较大,被观察的物体经过了( ) a . 一次放大作用    b . 二次放大作用    c . 三次放大作用    d . 四次放大作用    【考点】 3. (2分) 一凸透镜焦距为6cm 若将物体放在此透镜前15cm处,可得到(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正立、放大的实像  &#

3、160;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 4. (2分) 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a . 照相机    b . 投影仪    c . 放大镜    d . 显微镜    【考点】 5. (2分) 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当蜡烛、透镜、光屏位置如图乙时,在光屏上可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凸透镜的焦距

4、是30cmb . 图乙中烛焰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像c . 照相机成像特点与图乙中所成像的特点相同d . 保持凸透镜、光屏位置不变,将蜡烛远离凸透镜,烛焰仍可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考点】 6. (2分) 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a .     b .     c .     d .     【考点】 7. (2分) (20

5、17·深圳模拟) 图中l为一薄凸透镜,ab为一发光圆面,二者共轴,s为与l平行放置的屏,已知这时ab可在屏上成清晰的像现将透镜切除一半,只保留主轴以上的一半透镜,这时ab在s上的像( )a . 尺寸不变,亮度不变    b . 尺寸不变,亮度降低    c . 只剩半个圆,亮度不变    d . 只剩半个圆,亮度降低    【考点】 8. (2分)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

6、在此透镜前40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a .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 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 9. (2分) 眼睛能看清物体,是因为把来自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对于视网膜上所成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b .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7、;  c .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考点】 10. (2分) 关于光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阳光下,在地面上看不到高压电线的影子,属于光的衍射现象    b . 肥皂泡看起来常常是彩色的,属于色散现象    c . 全息照片的拍摄主要利用了光的衍射    d . 在双缝干涉实验中,若用白光做光源,则不能观察到干涉图样

8、0;   【考点】 11. (2分) 下列对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远视眼镜能矫正远视眼,是因为其镜片对光有会聚作用    b . 日食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c . 能够看到周围的物体,是因为眼睛发出的光照射到物体上    d . 水杯中的筷子看起来折断了,是由于光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 1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测定某恒星特定元素发出光的频率,对比地球上该元素

9、的发光频率,可以推算该恒星远离地球的速度b . 无线电波没有偏振现象c . 红外线比无线电波更容易发生干涉和衍射现象d . 在一个确定的参考系中观测,运动物体上物理过程的时间进程跟物体运动速度无关【考点】 13. (2分) 如图所示,一细束红光与一细束蓝光平行射到同一个三棱镜上,经折射后交于光屏上的同一点m 若用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b . n1n2,a为蓝光,b为红光    c . 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不变 

10、;   d . 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b光大    【考点】 14. (2分) 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对观察者所成的像是( ) a . 物镜和目镜都成实像    b . 物镜和目镜都成虚像    c . 物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d . 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考点】 15. (2分) 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

11、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a .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 . 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    【考点】 16. (2分) 生物课上,我们要用显微镜观察细胞,显微镜的物镜是凸透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物镜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 . 为了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细胞,有时需要利用凹凸镜提高高度,这个凹凸镜利用了光的反射c . 物镜所成的放大实像是可以用光

12、屏承接的d . 物镜所成的像与照相机所成的像性质相同【考点】 17. (2分) 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分为各种单色光,取其中a、b、c三种单色光,并同时做如下实验: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在光屏上产生干涉条纹(双缝间距和缝屏间距不变);让这三种单色光分别垂直投射到一条直光纤的端面上;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 如果单色光b不能产明显衍射,则单色光c也一定不能产生明显衍射b . 单色光c的波动性最显著c . 单色光a穿过光纤的时间最短d . 单色光c形成的干涉条纹间距最小【考点】 18. (2分)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

13、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 该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    b . 当u=12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    c . 当u=20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    d . 把物体从距凸透镜12cm处移动到24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    【考点】 19. (2分) 显微镜和望远镜都是由物镜和目镜组合而成的,显微镜的目镜的成像原理及其作用类似于( )

14、a . 一个放大镜    b . 投影仪镜头    c . 照相机镜头    d . 一个平面镜    【考点】 20. (2分) 把一只点燃的烛放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前1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a .     b .     c .     d . &

15、#160;   【考点】 21. (2分) 有一次,小明上学前取自己的眼镜时,发现自己的近视镜和爷爷的老花镜混在一起,外形完全一样,如图所示,小明要想找出自己的眼镜,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 . 用手摸镜时,中间薄边缘厚的是远视镜b .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能呈现一个明亮小光斑的是近视镜c . 让镜片正对太阳光,太阳光通过镜片后能呈现一个大光斑的是近视镜d . 拿着镜片看字,把字放大的是近视镜【考点】 22. (2分) 艾力同学在做“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当他把蜡烛移到距离透镜34cm的地方时,在光屏上观察到如图所示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16、 )a . 10 cm        b . 20 cm       c . 30 cm       d . 40cm    【考点】 23. (2分) 某同学为了探究“视力矫正”原理,利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做了以下试验如图所示,光屏上得到的是模糊的倒立实像,他将一个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和烛焰之间,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清晰了他移走眼镜片,稍微将光屏远离凸透镜,屏上再次得

17、到清晰的像,则该眼镜片是( )a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b . 远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c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d . 近视眼镜片,对光线有发散作用    【考点】 二、 填空题 (共2题;共5分)24. (2分) 小军同学利用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做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实验中当光屏距凸透镜18cm时,会在光屏上出现一个_(选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应用这一成像原理制成的光学仪器是_(答出一个即可)【考点】 25. (3分) 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_(填“前”或“后”),这成像原理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_(填“凸”或“凹”)透镜片做的眼镜矫正前成像离视网膜越远,所配眼镜的“度数”越_【考点】 第 22 页 共 22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23题;共46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