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_第1页
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_第2页
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_第3页
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湖北省天门市实验初级中学七年级语文 第五课回忆我的母亲练习【识记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迁x( ) 私塾( ) 溺死( ) 祖jí( )chuò学( ) 蛮横( ) 妯娌( )( )2.找出下列四字短语中的错别字,在下面打“×”,并在横线上改正。整日劳绿 人情事故 饱常艰苦 与世隔决 无可耐何 结衣缩食 3.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的含义。母亲是个好劳动。 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 但灾难不因为中国农民的和平就降临到他们身上。 甚望见你一面,聊叙别后情景。 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 4.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括号内(只写序号)父亲有时吸点旱烟,喝

2、点酒,母亲( )着我们,不允许我们染上一点。A.约束 B.看管 C.管束 D.管理 E.看管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 )A.安慰 B.慰勉 C.慰问 D.勉励 E.鼓励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叔伯、妯娌相处都很( )A.和谐 B.和蔼 C.融洽 D.和睦 E.和气5.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通过这次军训,使我深深地感到坚韧的意志才是成功的前提之一。B.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是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顽症疾病。C.母亲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D.笔记本电脑显示了快捷、稳定、方便等特性而成为奥运新闻报道的重要工具。【理解欣赏】6.指出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3、悲痛。 ( )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认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 )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 )7.联系文意,体会下列句子,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优秀品质。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在家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架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我家被迫分两处住下,人手少了,又遇天灾,庄稼没收成,这是我家最悲惨的一次遭遇。母亲没有灰心,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为富不仁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母

4、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 阅读文段,完成812题。母亲是个好劳动。从我能记忆时起,总是天不亮就起床。全家二十多口人,妇女们轮班煮饭,轮到就煮一年。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因为她身材高大结实,还能挑水挑粪。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母亲现在离

5、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8.第二段“母亲这样地劳碌着”一句中“这样”指代的内容是 第三段“这是我所做到的”指的内容是 9.第1、2段,抓住母亲的“勤劳”这特点来写,同时还写到了母亲勤劳对“我”有哪两方面的影响? 10.“创造了”指 ,创造着 。11.有人认为这篇文章语言没有文采,比较平淡,感染力不

6、强。其实,质朴的语言饱含深情,请体会下列句子包含的感情。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人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哀痛是无法补救的。 12.“自古忠孝难两全”。操心国事,为国尽忠,很多时候便不能为母尽孝。请你根据文意说说作者是如何处理“忠”与“孝”的关系的。 【迁移运用】阅读下文,完成1317题。母亲的回忆母亲生了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年,农村闹瘟疫,一个月里,她死了三个孩子。爷爷对母亲说:“心里想不开,人就会疯了。你出去和人们斗斗纸牌吧!”后来,母亲就养成了春冬两闲和妇女们斗牌的习惯;并且常对家里人说:“这是你爷爷吩咐下来的,你们不

7、要管我。”夏秋两季,母亲为地里的庄稼,像疯了似的劳动。她每天一听见鸡叫就到地里去,帮着收割、打场。每天很晚才回到家里来。她的身上都是土,头发上是柴草。蓝布衣裤汗湿得泛起一层白碱,她总是撩起褂子的大襟,抹去脸上的汗水。她的口号是:“争秋夺麦!”“养兵千日,用兵一时!”一家人谁也别想偷懒。我生下来,就没有奶吃。母亲把馍馍晾干了,再粉碎煮成糊喂我。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上,祷告过往的神灵。母亲对人说:“我这个孩子,是不会孝顺的,因为他是我烧香还愿,从庙里求来的。”家境小康以后,母亲对于村中的孤苦饥寒,尽力周济,对于过往的人,凡有求于她,无不热心相帮。有两个远村的尼姑,每年麦

8、秋收成后,总到我们家化缘。母亲除给她们很多粮食外,还常留她们住宿。我记得有一个年轻的尼姑,长得眉清目秀。冬天住在我家,她怀揣一个蝈蝈葫芦,夜里叫得很好听,我很想要。第二天清早,母亲告诉她,小尼姑就把蝈蝈送给我了。抗日战争时,村庄附近,敌人安上炮楼。一年春天,我从远处回来,不敢到家里去,绕到村边的场院小屋里。母亲听说了,高兴得不知给孩子什么好。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就给我送去了。父亲很心痛,母亲笑着说:“我说为什么这朵花,早也不开,晚也不开,今天忽然开了呢,因为我的儿子回来,它要先给我报个信儿!”一九五六年,我在天津,得了大病,要到外地去疗养。那时母亲已经八十多岁

9、,当我走出屋来,她站在廊子里,对我说:“别人病了往家里走,你怎么病了往外走呢!”这是我同母亲的永诀。我在外养病期间,母亲去世了,享年八十四岁。 (选自孙犁散文选)13.作者在文中追忆了母亲的哪七件事?请概括出来。 14.丧子对母亲是最大的打击,前几个段落表面平淡的叙述中,隐含着母亲正承受巨大打击的沉痛感情。请找出隐含这些含义的词语或句子。 15.第4段写母亲“像疯了似的劳动”,文章具体从哪些方面描写母亲“像疯似的劳动”? 16.细节描写见真情,下面这个句子表达了母亲什么感情?家里有一棵月季,父亲养了一春天,刚开了一朵大花,她折下来就给我送去了。 我多病,每逢病了,夜间,母亲总是放一碗清水在窗台

10、上,祷告过往的神灵。 17.结合全文内容,概括文中母亲的性格。 18.结合全文内容看,标题“母亲的回忆”你认为用得好吗? 参考答案及提示回忆我的母亲1.徙 shú nì 籍 辍 hèng zhóu lì 2.绿碌 事世 常尝 决绝 耐奈 结节 3.好劳动:劳动的好手;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平和、温和;聊叙:姑且、聊聊;任:承受 4.C B D 5.D 6.记叙;议论;抒情7.母亲是一个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强不屈、深明大义、支持儿子从事革命工作的人。 8.“这样”指代的是母亲把饭煮了,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

11、蚕,纺棉花,挑水挑粪。“这”指代的是继续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 9.一是使我养成了劳动的习惯;二是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10.创造了:已经创造;创造着:现在正在创造。 11.充满对母亲的深深敬佩,感激和怀念之情;深情地表达了失去母亲之后的悲痛。 12.作者将爱母亲的情感上升到爱劳动人民,决心尽忠于民族、人民和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对母亲尽最大的孝,也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 13.以斗纸牌强忍丧子之痛;发疯似的劳动;小心抚养孱弱的儿子;周济帮助他人;替儿子索求蝈蝈葫芦;折花送儿子;母子诀别对儿子的眷恋。 14.如:七个孩子只养活了我一个,一个月里死了三个,爷爷说:“心里想不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