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_第1页
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_第2页
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_第3页
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_第4页
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解构主义看文学译本的多样性?摘要:解构主义主张消解中心和权威,从而带来了文本的开放性和文本之间普遍的互文性以及文本意义的不确 定性。解构主义“延异”思想下的文学观和翻译观对翻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文学译本语言及风格上的多样性提供 了理论依据。关键词:不确定性;延异; 多样性解构主义是兴起于法国的一种哲学思潮,发起 者是法国哲学家德里达(Derrida),它是一种反结构 主义的理性思想。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解构主义在发起 之时渗透于语言学、文学、建筑学等各个领域。它的主 旨是消解理性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 (1ogocentrism)和在场的形而上学(metaphysics of presenc

2、e),以其怀疑性、否定性和消解性为主要特征。 这种思想为 2O 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翻译界注入 了新的活力,同时也对传统翻译理论造成了极大冲 击。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一直在翻译界占据统治地位的“信、达、雅”等翻译原则以及翻译实践中的对等问 题。解构主义也激起了更多的关于可译性 (translatability)与不可译性(untranslatability)的争议。德里达的解构主义翻译理论是德里达哲学思想 的一个重要方面,他本人也一再强调解构主义与翻 译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德里达把翻译视为对原文意义的转换、再创造、再现或交流,他在对翻译进行 定义时认为:“翻译更应被视为语言对原文文本不断 修改,是对原

3、文文本任何可能性理解的延异和置换, 是一种隐匿在场的活动。”16 解构主义提出的“确 当的翻译”理论对文学文本的解构阅读方式,反映了 其对文学批评及文学文本翻译的独特见解,开启了 文学译本的新局面,带来了文学译本语言及风格上 的多样性。 一 、“延异”与翻译 “延异”(diff6rance)是德里达哲学思想中的一个 重要方面,是指差异的本源或生产,指差异之间的差 异、差异的游戏。“异意味着辩异、区别、分割,这是 空间中的运动;延意味着推延、迂回、保留,这是时 间中的运动。一切二元对立,诸如意识无意识等等, 都是延异机制中的一种迂回;此为彼的差异和延宕, 反过来也是这样。”2 延异”解构了索绪尔

4、的结构 主义语言观。德里达认为,索绪尔虽然认为符号的意 义在差异中产生,但是他却把这种差异只局限在语 言系统之内,这实际上仍然是一种逻各斯中心主义。 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能指(signifier)与所 指(signified)的对应关系是任意的,但是一经确定, 它们之间的意指关系就是相对稳定的,而德里达却 消解了这种稳定性,“他认为,根据索绪尔的差异原 则,语义是撒播(dissemination)在一连串能指词的转换过程中,因而必须用能指与能指之间的横向关 系来代替能指与所指的纵向关系。换言之,能指不再 涉及到超越它自身之外的实体、事物或思想观念(也即所指),它只涉及其他的能指。因而,语

5、言实际上是 一种自我参照的系统。它不是包括一组组对称的能 指词和所指词的含义明确、界限分明的结构而酷似 一种漫无头绪的游戏,各种因素在其中相互作用、变 化,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不是一清二楚的,使用的因 素都互为踪迹(trace)。”也就是说,德里达认为 语言中真正存在的是处于不断的自由游戏和相互替 补关系之中的连续意指链,这种意指链永无止境地 延异着。延异否定了能指与所指的对应关系,在书写或解读的过程中,所指并不存在,字符是没有所指的 能指,它所传达的不是固定的意义,而是流动的意 指,意义并不在场,而是在意指的过程中被创造出 来,这就是意义的“撒播”。能指与所指的“延异”导致了语言的开放性和意

6、义的不确定性,使语言成为差异和延异的无休止的 游戏,使意义成为一种“踪迹”的延异,在场与缺场相 互替补,永不可及。德里达认为不仅语言之间是没有 界限的,同一语言的内部也处于不断转换的过程中, 语言内部要素也在无限延异着。“不管是源语言还是 译文语言都不是纯粹的语言,任何一种语言都包含 着来自于其他语言中的要素,任何语言都是多语言 作用的结果,语言间的界限不复存在。”这种语言 内部、语言之间的“延异”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产 生了深刻的影响,“由此留下的延异的痕迹,那些 种种可能的选择,在一般语言交际中是被掩盖了的, 只有在翻译中才明显地被感觉到,才明显地看到语言系统性的破坏,但恰恰是这样的延异、

7、痕 迹、破坏,说明了文本的开放性,翻译及一般语言 活动的不确定的过程,说明本来模糊多义的原文其 实寄生于译文。” 在翻译实践中,我们在推敲比较词汇的细微差别时会发现语言的贫瘠、语言的局限性,而这种局限 性实际上是语言在无限的“踪迹”差异中相延异的结 果。“延异”和意义的不确定性冲击了传统的翻译理 论,特别是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2O 世纪 8O 年代, 翻译理论界占统治地位的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坚持 以对等为目标,强调翻译过程中的语言对比和语言 转换,认为翻译是一种可加控制并且是有章可循的 活动,语言学派以及其他翻译流派的翻译理论是以 文本有一定的意义为前提的。而解构主义与这种理 论针锋相对,消解

8、了潜在于这种理论中的语言结构 的单一性。它所提倡的语言的多元性和意义的不确 定性使翻译中不可能有完全的对等,这为翻译研究 带来了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吕俊也主张翻译研究 应该以解构主义开放性、多元性的思维来质疑结构 主义语言观的翻译理论。 解构主义意义不确定性的观点对翻译的影响与 奎因关于翻译不确定性的理论有着相通之处,奎因 认为:将一种语言翻译为另一种语言能够以不同的 方式建立翻译的规范 scheme);它们全部与总体的语 言倾向相容,但彼此却又互不相容。简言之,不同的 翻译规范之间可以有冲突,然而它们均符合语言行 为倾向整体。奎因认为翻译的不确定性首先基于意 义的不确定性和指称的不确定性(又

9、称指称的不可 测知性 1,并指出,任何人企图寻找表明一个翻译规 范正确而另一个错误的证据是无益的。人们不可能 在绝对的意义上确定任何一个可接受的规范是否正 确。这也就是说,没有任何人能成功地寻找到得出这 种结论的证据:在许多可接受的与言语倾向整体一 致的翻译规范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二、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与文学翻译 (一)译者的主体性 传统的一元化翻译标准严重地束缚了译者的主 体性和创造性,译者的地位隐退于原文及原作者之 后,不得在译文中体现出自己的语言风格,译者在翻 译过程中的作用只是将原语言用译入语表达出来。 John Dryden 曾说过:“译者是原作者的奴隶,他们只 能在别人的庄园里劳动,

10、给葡萄施肥整枝,然而酿出 的酒都是主人的。”阎 53 结构主义是传统翻译观的典 型捍卫者,结构主义者认为原作品包括文学作品都 有自己固定的结构,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遵循 一定的程序和模式,方得佳译。自本雅明发表译者 的任务一文之后,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才 受到人们的关注。随后出现的解构主义继承并发展 了这一观点,充分肯定了译者的主体作用,冲击了传 统的翻译理论。解构主义者认为译者应该摆脱与原 作及原作者的主仆地位,在翻译过程中发挥自己的 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原文不应该再高于译文,作品 的艺术价值是通过原文和译文体现出来的,他们甚 至认为原文的价值是通过译文来实现的,没有译文, 原文将无

11、法生存。 解构主义认为作品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意义是无 法确定的,原文跟其他源语言文本之间具有互文性 (intertextuality),原文的意义甚至原文的思想都处于 无限“延异”的过程中,所以,译者在翻译中根本无法 寻求确切的原文意义和固定的翻译模式。译者不应 该再紧紧追随作者的创作意图,他在翻译过程中的 角色就是一个与作者地位等同的创作主体,译者在 翻译的过程中就是对原文无限延异、不断替补的过 程,译者会根据自己的背景知识、生活经验、宗教信 仰以及固有的翻译习惯对文本进行创造性阐释和翻译,译者的踪迹以及其他译本的踪迹都会延异在译 本之中,这样,无论是语言上还是思想主旨以及文体 风格上,完全忠

12、实于原文的译文就很难实现。德里达 认为:“忠实于原作的翻译也是无限地远离原作、无 限地区别于原作的。” 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部作 品的译本,不管在语言上还是在风格上都不会相同, 甚至不会有任何相似之处,每一部译作都是对原作 和其他译作的延异和替补,都有其存在的必然性。(二)文学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 解构主义认为文学文本的内部结构跟其他文体 形式相比,具有更多的不稳定性,试图在一部文学作 品中发现一个恒定的结构、确定一个单一的意义是 徒劳的。德里达认为文学文本处于一种无尽的模仿 的框架之中,而其模仿对象不是某种客观事物或精 神实体,而是另一个文本,是符号本身。在德里达看 来,客观事物或精神实体本身就

13、是书写的结果,是被 符号化了的,它们本身就是一种符号,所以,文学就 是一符号文本对另一符号文本的模仿。模仿与模仿 对象之间既相同又不同,前者时刻在追踪重复后者, 但又永远无法与之同步,它们之间的关系在相互的 替补和撒播中不断地转化,模仿对象也可能是对另 一模仿对象的模仿,文本的终极意义便无源可溯,这 就是文本或者说是文本意义的“撒播”,它带来了文 学文本的互文性、文本意义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文本是一个踪迹交织而成的网,文本的意义的产生 不仅是与语言要素相延异的过程,也是与由其他文 本构成的踪迹网相延异的过程。” 文本自身是无 法生成意义的,所以写下来的作品并不是完整的作 品,只有当它与其他文

14、本发生联系,置身于延异的意 指链时才能获得真正的生命。米勒对文学文本也持 类似的观点:“文学文本的语言是关于其他语言和文 本的语言;语言是不确定的;一切阅读都是误读; 通过阅读会产生附加的文本,破坏原有的文本,而且 这个过程永无止境;阅读可以改进人们的思想,提高 人们的意识,增强分析问题的能力。”解构主义还消解了传统理论中文本与语境的关 系,认为语境也无法确定文本的意义,因为语境的制 约因素是无法确定、无法直接把握的。不管我们做了 多少历史调查,语境总是在文本中撒播开来,那种 想通过语境确定的所谓的文本意义只能是各种各 样的意义“踪迹”链条中的一个可能性而已。卡勒对 语境有着精辟的论述,他认为

15、语境在两个方面无际 无涯:“任何给定的语境均为进一步描述敞开着大 门;任何把语境代码化的企图总是能被植入它意欲 描绘的语境之内,产生一个遁出原初模型的新的语 境。”语境在意义的阐释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但 是语境自身又是无限开放的,“语境永远都不会是同 化的,只能是异化的、历时的,即使是在相同的语境 下,同一文本也会有不同的效果。” 因为不同的读 者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知识背景,会对文本作出不 同的理解和阐释,所以文本没有确定的、一成不变的 意义,作品的真正完成是由读者和语言符号所处的 意指链决定的,文本意义处于一种撒播状态之中。读 者无论多么了解作品产生时的历史背景、文化环境, 也不可能完全再现作

16、者创作时的情景,不可能为作 品构造一个单一的语境,因此读者在解读文本时就 是一个对多重文本意义进行选择的过程,而每一个 读者理解出来的意义都是对原文本意义的替补和撒 播,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文学作品的特性使其意义具有更广阔的多元 性,解构主义认为对文学作品应该持解构性的阅读 方式,文学文本应该允许多层面的阐释可能存在。比 如对莎士比亚戏剧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的解 读,对犹太民族有所了解的读者都会认为莎士比亚 刻画的夏洛克是一个唯利是图、爱财如命的拜金主 义者,但是近距离考察犹太民族的生存状况及现实 处境的读者,会在戏剧中读出莎士比亚对夏洛克及 他代表的饱受欺凌和歧视的民族的同情,这两种截

17、然相反的阐释是对文本语言、作者创作意图、作品产 生时的语境的替补和延异,是文学作品的第二个生 命,存在的价值不亚于文学作品本身。译者的第一身 份首先是读者,译者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根据自身 对作品的理解来选择译文的语言和风格,这便为文 学译文的多样性铺平了道路。翻译理论界对解构主义的抨击多数在于批评它 认为翻译的完全不可译性,这种批评有失偏颇,德里 达曾提出“确当的翻译”(relevanttranslation)的观 点,是对这一批评的反击。他认为,“确当的翻译就是 好的翻译,也即人们所期待的那种翻译,一种履行了 其职责,为自己的受益而增光、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和 义务的译文,同时也在接受语中为原

18、文写下了最恰当的对等词,所使用的语言是最正确的、最贴切的、 最中肯的、最恰到好处的、最适宜的、最直截了当的、 最无歧义的、最地道的。”当然对最恰当的对等词的 选择并非一件易事,但是每个译者都有追求最美的 权利和责任,“确当的翻译”消解了翻译实践中以泰 斗为权威的局面,这就为译文语言的多样性敞开了 大门。 文学语言相对于其他文体的语言要少一些严谨 性、精确性,多一些趣味性、自由性。译者在翻译文学 作品时,在目标语言中选择相对应的词汇时,就会出 现更多的浮动空间,使文学译本的语言不可避免地 存在多样性的特点。 三、结语 解构主义的意义不确定性冲击了结构主义翻译 理论,结构主义多局限于语法规则,主张文字的完全 对等,而对于解构主义来说,翻译无须受文字、哲学 的传统责任、语言及思想体系演化的桎梏,应更注重 译者的主体性和文本的开放性。解构主义对于文学及文学作品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认为文学翻译更 不应该拘泥于传统,从而对文学译本的多样性产生 了深刻的影响。参考文献: ?1 G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