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 / 4 右手拨弦的基本技巧和要领 引言 每个人要根据自己手指的条件,拨弦的方式,对音色的追求等来选择所留指甲的形状和长短。 i、m、a指的指甲通常是留0.53毫米之间的长度,所留指甲的形状,每个人也不同,有的人拇指的指甲留得会稍长一些。一般地说指甲短一些弹起琴来音量大、音色厚,但弹快速乐句时颗粒性差。指甲长一些清晰度可能好些,音色较亮,但容易偏薄。这些都不是绝对的。总之要靠自己长期摸索,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指甲的长度和形状才能基本定型。 在卡尔卡西的年代,他并不了解指甲弹琴的优点,所以他的教本里,没有专门用指甲拨弦的各种练习。索尔是用指头弹琴,他的好友阿瓜多是用指甲弹琴。这说明那个时候,指
2、头派和指甲派是同时并存的。从泰雷加追求音色的变化开始,经过包括塞戈维亚在内的几代杰出演奏家悉心研究和探讨的结论是:最科学的拨弦方式既不是指头派,也不是指甲派,而是以指甲和指尖同时触弦后再拨弦的现代派。指肉触弦起到止音的作用,然后再用指甲拨弦。如果用在我国相当流行的日本沟渊浩五郎教材所说的“指肉先触弦,然后再滑向指甲,用指甲拨弦”。这必然产生指甲碰琴弦的杂音,也影响了拨弦速度和发音的敏感度。 为了使指尖、指甲能做到同时触弦,手指和琴弦的最含适角度不是90度,应是介乎45度一60度之间,手掌也不是和琴面平行,而是微微向左侧转将琴按要求放置在左腿上,右手前臂的中部轻落在琴上侧板的上方,手腕放松,手掌
3、自然下垂,拇指放在第6弦上,与弦有30度左右的夹角,i、m、a三指放在第弦上,和弦构成4560之间的角度,这是拨弦前的准备状态。 详细剖析拨弦的全过程是分为三个阶段:触弦、绷弦和放弦。 触弦、绷弦和放弦 1.触弦阶段 2 / 4 先应当为右手手指、手掌、手臂选择一个合适的角度和位置,以保证右手i、m、a三指能以指甲、指肉同时触弦。这个角度的位置也要使p指和弦保持一定的夹角。通常i、m、a三指都是用指甲的左侧稍滑向指甲顶部来拨动琴弦。触弦前的手指只是运动,触弦后方可正式发力拨弦,也就是说手指开始运动用力非常轻柔,接触弦之后才二次发力绷弦。 特别是在弹奏慢速旋律时这种两次发力的感觉更明显。发力过早
4、,会有击弦杂音,且影响第二阶段的绷弦动作。只会一次性发力是我国吉他手普遍的错误。正确的发力部位当用手指第三关节来发力(即手指的根部)。p指应当用第二关节发力而不是要用手腕来帮助压弦。p指的拨弦动作则是从指甲的顶部滑向左侧来拨动琴弦,p指可用指肚和指甲同时触弦拨弦,音色透亮。也可单单用指肚接触琴弦采拨弦,音色浑厚。 2.绷弦阶段 绷弦只是一个瞬间动作,虽然只有零点几秒的时间,然而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动作。许多吉他手和吉他教师,从来就不知道弹吉他时还要有一个瞬时的绷弦动作,他们只是将弦弹响了事。我们祖先创造的汉字表达能力是极其细致而微妙的,一个“弹”字,一个“拨”字就可以区别出发力的迟早。“弹”是先
5、发力后接触物体。“拨”是接触物体后再发力。用弹弦的方法很难连接上绷弦的动作,而用拨弦的方法则能很顺利将弦绷住。 3.放弦阶段 放弦动作和弓箭手拉满弓之后放弦射箭的重要性是一样的,放弦的速度、爆发力直接影响到箭射的远近程度。吉他的音量和音色也取决于放弦的技巧。离弦(也就是放弦)的动作要干脆、果断,离弦的一刹那,手指的运动方向要和弦垂直(特别是拨弹、缠弦),以避免指甲摩擦琴弦发出杂音。 拨弦方法 古典吉他的基本拨弦方法分成两类 1.阿波阳多奏法(西班牙文APOYANDO的音译) 3 / 4 港、台版的吉他教材中大多将它译成“止弦奏法”、“平行弹法”、“停留弹法”等等。解释也极为简单,仅仅提到弹弦后
6、手指要停止在次弦上。我认为“阿波阳多奏法”翻译成“靠弦奏法”更为恰当。因为“阿波阳多奏法”有时是弹完弦轻轻触靠到下一根弦后又立即离开,在不同的需要下触靠下一根弦的力度和时间都是不同的。 2.阿鲁爱勒奏法(西班牙文AL AIRE的音译) 99的中文版吉他教材都将它译成“勾(钩)弦弹法”,并将它解释为“弹弦后手指指向掌心,不碰触次弦”。这种译法和不全面的解释将许许多多的学习者和吉他教师引入歧途。 由于大家对汉字勾(钩)的理解会不自觉做出勾(钩)指的错误动作,特别是有人译成“钩上弹法”更是误人子弟。其实“阿鲁爱勒奏法”译成“不靠弦奏法”,即可。 目前国际上对阿鲁爱勒奏法也有人称之为“不靠弦的靠弦奏法
7、”从这一点也可以说明:阿鲁爱勒奏法和阿波阳多奏法的拨弦动作实际上非常接近。 这两种奏法所发出的音色效果既能有区别,也可以做到近似。概括来说:靠弦与不靠弦都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拨弦动作的结果。 靠弦奏法的目的是: 1.使弹者(特别是初学者)容易找到拨弦正确的发力方向; 2.在大力度弹奏强音时免去担心碰响下一根弦; 3.音色较浑厚。 大都在演奏旋律或强音时使用。 不靠弦奏法的目的是: 1.音色较轻亮透明,可以和靠弦奏法音色有区别; 2.使手指动作减少,以增加演奏的速度; 4 / 4 3.大都在演奏快速乐句、分解和弦、轮指时使用。无论是靠弦或不靠弦奏法,都可用手指的第三关节来作为发力点。也有人第三关节发力和第二关节发力两者兼用。 以上所述靠弦奏法和不靠弦奏法的音色效果和应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