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序质量检验- 涉及手机的各道工序质量检验摘要部手机从各个零部件到组装完成再到流入市场, 需进行多道工序, 同时有多次工序质量检验, 针对各工序问题, 本论文提出相关的检验方法。 针对电池问题,在测量完成各项指标的前提下,采用两天试生产方法; 针对印制电路板板面的镀铜厚度问题,SPC预警,采用MATLAB成数据,均值-极差控制图理论检测, 求得的 CL-x 为 30.52、UCL-x为 35.36、LCI-x 为 25.68 ; CL-r 为 8.84,UCL-r为17.74, LCL-r 为 0.根据其判异准则,再根据以上控制图可判断该工序过程处 于受控状态; 针对成品手机, 采用抽样检验中计
2、数抽样方法判断是拒绝批次还是 接受批次;走向市场后,不同地区根据其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售后服务方案。计数抽样关键词:工序检验 MATLAB SPC 控制图理论问题背景2015年寒假,在深圳龙华富士康做寒假实习生。岗位:手机屏幕产线抽检员;在为期二十五天的工作日程中, 真正能尽到作为一名产品质量抽检员职责的 天数并不多, 作为一名新进员工, 在刚入职的时候会认真工作, 但在与产线其他 员工熟悉之后,就学会偷工减料。一条产线每小时成品产能在正常情况下是 260片左右(排除机器故障, 认为操作机器等外因) 而每小时人工抽检质量不过关产 品大该在 5 到 10 片(五条线总和)左右。不合格品率高达 0.
3、76%(五条线每小时产能在 1300 左右),虽然在人的惰性的影响下人工抽检不合格品率所占的比 重较低,但人工抽检又是不可或缺的,所有的操作程序不可能都进行智能操作, 这样会加大企业的生产成本,降低企业利润。那么如何在不影响产线产能和企业的生产成本与利润的前提下提高电子产 品的工序质量,以此提高产品总体质量。声明:一部手机从各个零部件到一部出售到市场, 需要多个工序, 所以在本 论文正文中, 原材料相关性能检验只针对电池; 主要质量控制过程是针对印制电 路板板面的镀铜厚度检验;成品质量检验与售后服务均是一部成品手机。、问题分析针对问题采取的解体思路如下:2.1 原材料 在测量完成各项指标的前提
4、下,采用两天试生产方法。2.2 质量过程控制(1) 控制图原理 需要用MATLA计算正态分布函数,找到 CL UCL LCL值 (2)SPC 过程2.3 成品质量控制,抽样检验1)采用计数抽样方案2.4 售后服务(成品)以各地市场政策为准、具体实施方案3.1原材料一电池涉及到电池性能参数主要有:电池内阻、容量、电压、能量、效率、循环寿 命、工作温度、内部压力等。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电池参数及其测量方法。1 .电池电压 电动势是指电池在开路时,正极平衡电极电势与负极平衡电极电势之差,由电池中进行的反应所决定,与电池的形状、尺寸无关。开路电压是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 一般小于电动势。只有电池的两
5、极 体系均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时,电池的开路电压才与电池的电动势相等。工作电压是指有电流流过外线路时, 电池两极之间的电位差。放电工作电压 总是低于开路电压。电池电动势的测量可以用测量电池两端的开路电压的方法进行,如果忽略电 压表内阻的影响,贝皿压表的读数即为电池的电动势13。当被测量电池在充放 电的过程中,则电池电动势的测量采用图2-1所示的方法进行。当电流I较小时可采用如图2-1 a)所示的二端子测量方法,即忽略电流线与电池之间的接 触电阻R1和R2对电压测量所带来的影响。如果电流I较大时,则不能忽略接触电阻R1和R2的影响,需要采用如图2-1 b)所示的四端子测量方法。0U =E +R ?
6、IT片対问瑞r测晟方法2"(2-1)式中R0为电池的内阻。.iS r测醴方法m 2-1电池电“:测旱原珅.圈Fig 2Schemaucof Batten- Voltage Test2.电池容量 电池容量是指在一定充电或放电条件下, 供给电池或从电池获 得的电量。一般电池负极容量过剩,正极容量控制整个电池的容量电池的额定容量定义为:在 20 °C下以5h放电率放电至终止电压1.0V时电池所能提供的电量。 在电池测量的过程中, 电池的容量不是直接测量单位, 而 是导出单位,它是由电流与时间的乘积在一定的电压限制条件下计算得出的:C = I ?t其中,C 电池的容量,单位 Ah
7、。电池的放电电流,单位 A 。电池放电至终止电压的时间,单位 h 。电池容量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物理量, 它与电池自身的特性, 测量时的 环境温度以及放电电流大小、波形等条件均有关。因此,在涉及电池的容量时,应注明测量条件。3电池内阻 电池内阻是指电流通过电池时所受到的阻力, 包括欧姆内阻和 极化内阻。 欧姆内阻由电极材料、 电解液、隔膜的电阻及各部分零件的接触电阻 组成。极化电池是指正极与负极在进行电化学反应时极化所引起的内阻, 包括由于电化学极化和浓差极化所引起的电阻之和 15 。内阻是决定化学电源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直接影响电池的工作电压、 工作 电流、输出的能量和功率。内阻越小越好
8、。电池的内阻测量可以用交流法或直流法 16 。在检测以前电池以 0.2C5A 放 电到终止电压1.0V,再按0.1C5A充电16小时。充电以后将电池置于 20± 5C的环境中贮存14小时。交流内阻的测量 在15秒钟内以频率为1.0 ±0.1KHZ的交流电流有效值 aI 加于电池时,测得交流电压有效值 aV ,则该电池的交流内阻 acR 按照下式来计算: aacaVRI=(2-3)式中 acR交流内阻。 aV 交流电压有效值。 aI交流电流有效值。(2) 直流内阻的测量 以表 2-1 中的电流值 1I 对电池进行恒流放电 10秒,测量并记录下放电三秒末期负载条件下的电池电压1
9、V ;接着立即以表 2-1 中的 2I 值对电池进行恒电流放电 10 秒,测量并 记录下放电三秒末期负载条件下的电池电压 2V 。则电池直流内阻用下式来计 算:1 22 1dcV VRI I(2-4)式中dcR 直流内阻;1I ,2I恒流放电电流;1V,2V 负载条件下测得的相应电压值。表人1 rr流内阻测量电流伉Tab.2-1 Current Value of Direct Current Scurcc ExifListanct Testing电流电池里号KRLKEAIZKRHKRXAO.2C5AO.5C5AIQAA2CjA5C5AIOC5A4.循环寿命二次电池经历过至少一次充电和至少一次放
10、电的过程称为一次循环或周期。在一定放电条件下,电池容量降至某一规定值之前,电池所能承受的循环次数, 称为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二次电池的循环寿命是电池质量的一个重要参数,IEC标准及GB都规定圆 柱型密封Ni-MH或Cd-Ni电池的循环寿命应在500次以上。循环寿命与测试 电流、环境温度都有一定的关系,电流愈大,温度愈高,寿命愈短。循环寿命测试属于抽样破坏性试验, 一般需较长的时间才可出结果,因此应 采用计算机编程的全自动测试,才会得出正确的结果,人工操作会带来很多人为 误差。11 .n illLII*-黒ns幵咄d圈2-2也池虫皿阶曲址Pig ?-2FrLuhiicr Ftoflf Cyd c
11、 口岸亡系统的主要功能本系统的整体设计规划,主要具有以下功能及特点:1.采用计算机集散控制技术,每套系统一台主控机,控制16个工作台。每台设备6通道,每通道32个测试点,每通道可独立测试,独立显示容量曲线、充放电曲线。2具有开机巡检功能,能保证电池的可靠接入。3可设定恒流充电、恒流放电、暂停、循环、结束等步骤。4可设定每一工步的限制条件:限时间、限电压、限电流、限容量、- V限制。5能够显示电池组的电压、电流、容量、循环次数、充放电状态。6可测试每通道电池组的表面温度,温度测试精度0.5 Eo7采用 4 端子测量, 消除了由于接触电阻带来的测量误差, 确保了测量的 准确度。&具有断点续
12、传功能。可根据需要暂停当前的测试,或者突然停电时能自动保存运行的数据和工作状态, 并可从暂停处或来电后根据提示从断点处恢复测试。系统的性能指标1工作条件 额定工作电压: 额定工作频率: 标准温度: 相对湿度:AC380V± 1 0%o50Hz o20E± 5Eo20%-80%o2技术指标 电流测量范围: 电流测量准确度: 电压测量范围: 电压测量准确度: 计时范围: 计时准确度: 3其它 外形尺寸:0-2V0-9990.1%0-20A o±(0.3%FS+0.2%RDo)o±(0.3%FS+0.2%RDo)分钟/工步。在实验中,我们使用该 DBT-20
13、对7Ah/1.2V镍氢动力电池进行的性能测试。0760X 630X 1927(VW< DX H)动力电池测试系统以表 5-1 所示的编程表系统运行編崔z左Tab 5-L Pro舟审INI匸 Tabic of System Run步号创件时间1电舊伽細电臥(V并 frliuAli)-AV(iuV)I放电01:00:0070001.®7000FDOIOOO1 -3龙电01:00:0070001.5700010400:10:00 =-5放电01:00:00)70001.070006暂挣00:10:01)1 -7停iL1 -实验中系统所采集到的某一节电池的电流、电压、容量、温度实时曲线
14、如图所示。从图中曲线可以看出,电池恒流放电过程中,当电池电压放电至设置压限 1.0V后停止,暂停后电池电压有所恢复;之后对电池进行恒流充电,从图中曲 线可以看出,电池电压一直在升高,直至电压出现了 10m V的下降(即为- V), 说明此时电池已经充电饱和,于是停止充电;之后又进行恒流放电,直到电压降 至压限1.0V。根据在电池测试过程中所记录的电流、电压、容量等电池性能参 数,用户即可以进行电池分类。HO*.r JiKf »r陀I w>11*.4"峋*厲飞<JT* 6« I>» < JBA 电1乜W «|1d 25
15、39; I叩It.肌 K听赋3和lIIlH电S'iiE*-lofiiJiL' 6:Jr<iy于*岡i ILE 、 H- rn * .1 和卜 I' t fl * Ati II 里 II O.: Ir II V F 4*1 K 窃;:粤as通过先前条件,对相关数据进行过检验后,流向工厂,先进行两天试生产, 具体流程如下:图 3.1-1 两天试生产流程图两天试生产完毕后,此批次进入产线,进入下一工序;3.2 质量过程控制印制电路板板面的镀铜厚度3.2.1 SPC过程确定关键工序z确定关键工艺参数建立工艺模型调整参数,分析工艺S优化确定工艺条件工艺能力分析艺工析分,数参
16、整调工艺参数收集.Z工艺受控分析工艺反馈控制成品率分析低于目标值*川严检验/报废该批卜/产品 /亠予工道F .丿IZ值标目于高到达7亠予工道图 3-2-1 SPC实施流程图(图表来源:SPC技术的应用) 由图可见,实施SPC主要涉及6项技术工作。1. 确定关键工序对元器件生产工艺过程来说,工序多,流程长。从实施 spc 角度考虑,必须 首先确定需要实施的 spc 的关键工序。关键工序是指对最终产品的特征、质量、 可靠性有重要影响的工序。 原则上讲,除非通过统计方法或能力研究证明某工序 不是关键工序,否则所有的工序均应视作关键工序。2. 确定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关键工序后,就应该进一步确定能全面反映
17、该关键工序状态的工艺参数,即关键工艺参数。实施 SPC 的基础是“数据” ,为了保证 SPC 的实施效果,关键工艺参数应该满足下面两个条件:(1)选取的参数要求确实能表征工序的状态。(2)要求能对该参数进行定量测试。3.工艺参数数据的采集实施 SPC 的基础是“数据” 。为了保证控制和评价结果的“正确性” 不但要求将 一项常规工作, 而且对数据批次的组成、 采集的时间间隔、 数据个 数、特别是测试精度等都有一定的要求。4. 统计过程控制状态评价控制图技术SPC 技术的核心是采用控制图评价生产线是否处于统计受控状态。在生产线刚运转时以及在日常生产中都需要采用控制图进行这种评价。 虽然传统行业已广
18、泛采用常规的控制图评价生产线的统计受控状态,但是在现代电子元器件生产中,出现了一些常规的控制图不能分析的特殊情况。在实施 SPC 时一定要根据 每道工序的工艺参数特点, 选用合适的控制图。 如果控制图选用不当, 有可能对工艺的统计受控状态作出错误的判断。5. 工序能力评价Cpk 评价Cpk 值的高低直接表征生产线是否具备生产高质量元器件的能力。 为了保证Cpk 计算结果的可信性,要求计算 Cpk 时采用的数据是在统计受控的状态 下采集的。因此国际上常规作法是首先采用控制图判断生产线已处于统计受控状 态后才计算Cpk。而且只有在Cpk也满足要求后,生产线才能进行批量生产。在生产线的质量评价中,应
19、该同时进行 Cpk 评价和统计受控状态分析。这样对SPC 的工作就有两种理解。 一种广义的理解是将 Cpk 评价和统计受控状态分析统称为SPC ,因此图6所示SPC技术流程中包括有Cpk 。另一种理解是SPC 专指工艺过程的统计受控状态分析。6.统计分析工具的应用如果通过SPC发现工艺出现失控或者失控倾向,就需要查找原因,采取相应措施,使工艺恢复统计受控状态。在查找失控原因的过程中,将要使用相关的 统计分析工具。3.2.2控制图原理一、均值-极差控制图理论(1)均值一极差控制图是平均值x控制图和极差R控制图联合使用的统称。x控制图控制工艺过程质量指标的分布中心,R控制图控制工艺过程质量指标的分
20、散程度,控制图上有3条判定线,分别是用UCL表示控制上限、用CL表示中 心线(代表统计数据的平均值)和用LCL表示控制下限。控制上、下限是判断产品 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界限。而中心线到上、下控制线的距离各为3倍统计量的标准偏差,即3。2/n是总体的均值和在确定FR图的中心线和上、下控制线时,当总体服从正态分布时,其样本均值x的分布也服从正态分布,且 xN(卩,2/n)(卩,标准差)。因此x的分散范围是卩士 3 /Jn 0x控制图中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中心线CL=x= ' Xik i上控制线UCL=x+A2 R下控制线LCL=x-A2 RR控制图中具体计算公式如下:中心线CL=R - k R
21、ik i上控制线UCL=D4R下控制线LCL=D3 r式中,D3、D4、A2为常数,它们随样本容量的不同而不同,令 D3、D4、A2有以下取值(表1):nA2D4D321.883.26731.0232.57540.7292.28250.5772.11560.4832.00470.4191.92480.3731.8640.136在图上做出中线和上、下控制线后,就可以根据图中点的分布情况来判断次工序过程是否正常。(2)查找资料获得印制电路板板面的镀铜厚度如下数据(表 2):单位:pm组号X1X2X3X4X5134.1827.0825.3233.9633.43229.2733.2430.9531.1
22、730.51337.9930.6934.25136.4432.75429.0129.1636.0941.8831.17532.5826.5232.0426.62328.66633.3731.9728.0528.5634.19727.1825.4630.432.4833.85832.4327.7132.8928.3225.89928.9431.735.5330.6233.141032.7726.7733.5333.7925.621135.0933.4928.6626.2628.351234.130.4625.2628.3931.271331.8332.7126.2332.6635.381434.
23、8331.0827.3736.0930.171529.7834.4235.0224.1827.98163.5125.1724.3334.0523.371728.3922.8233.8428.8232.691830.0630.632.4928.7422.481927.8930.7530.4930.0923.052032.7229.4632=.1625.1830.32根据表1,我们取A2 =0.577, D4 =2.115,03=0,将这些数据和参数计算相关值(表 3):均值的均值ucl-xcl-xIcl-x极差极差均值ucl-rcl-rlcl-r30.5235.3630.5225.688.868
24、.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3.97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7.3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12.87 (5.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6.06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6.14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8.39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7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6.
25、59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8.17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8.83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8.84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9.15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8.72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10.84 (5.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9.728.3917.748.84030.5235.3630.52
26、25.6811.02 (5.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10.01 (5.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7.78.3917.748.84030.5235.3630.5225.687.548.3917.748.840根据表3做出X R均值图:(3)控制图的判断和分析生产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就是指生产过程仅受随机误差的影响,不受系统误差的干扰, 产品质量满足设计要求。 如果生产过程中出现系统误差时, 控制图 上的点就出现异常状态, 或者点超出控制界线, 或者点的排列出现异常。 此时生 产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 产品质量可能偏离了设
27、计要求。 一般来说, 依据正态分 布理论,满足以下规则则生产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否则应对生产进行及时调整。规则 1:控制图上点超界为准 ( 控制图上的点基本没有超出控制界限 ),即:1)连续 25 点中没有 1 点在控制界线外;2)连续 35点中最多有 1 点在控制界线外;3)连续 100点中最多有 2 点在控制界线外。 规则 2:控制图上点排列为准 ( 控制图上点排列无缺陷,随机分布 ) ,即无下列现象:1)连续 7 点或更多点在中心线一侧;2)连续 7 点上升或下降;3)连续 11点有至少10 点在中心线一侧;4)连续 14点有至少12 点在中心线一侧;5)连续 17点有至少6)连续 20点
28、有至少14 点在中心线一侧;16 点在中心线一侧;7)点发生周期性波动。对控制图的判断分析就是依据以上条件,根据绘制控制图时取得的统计数 据,判断控制图中的点是否出现不满足以上条件的异常情况, 如有异常情况出现, 则给出异常产生的样本范围和异常类型, 此时的生产处于非统计控制状态, 应及 时进行调整。 调整的方法依据生产条件的不同而不同。 再根据以上控制图可判断 该工序过程处于受控状态。3.3 成品质量控制3.3.1 抽样检验方法 - 计数抽样检验抽样检验的基本思想, 是从整批产品中随机抽取部分产品作为样本, 根据对 样本检验的结果,按一定的判断准则,推断整批产品的质量水平。 在计数抽样中,
29、判断准则只利用技术检验的结果,如样本中不合格品的个数,或不合格数。(一) 计数一次抽样检验的原理最简单的计数抽样检验是计数一次抽样检验, 是从批量为N的产品中,随机抽取n(vN)个产品为样本,同时规定一个接收数C,经检验样本中有d个不合格品,按以下规则决定是否接收该批产品: 如果dc,贝U接收该批产品 如果dc,则拒收该批产品 计数一次抽样的程序如图所示d1口-.d1v=Ac1j(Ac1vd1vRe1i;i D1=>Re1 L n2T_d2d1+d2=> -Re2 一d1+d2<=Ac2接收拒收图 3.3.1-1如果检查批的产品个数为800个,试用一次抽样方案(80,5)检验
30、判定接收或拒绝该批产品。在该检查批中,随机抽取 80个产品的样本,因为AQL(接受质量限)=2.5,有c=5,当不合格品数不多于5个,则检查批符合不合格率标 准,产品应被接收;否则,就应拒收,并将产品退回生产单位。检查过程可用表格形式表示(见表4)。表4:检查批大小N样本大小n接受质量限(AQL =2.5接收数拒收数8008056(二)计数二次抽样检验的原理一次抽样方案包含2个参数,n和C,二次抽样包含5个参数n1、n2、AC1、Re1、Ac2其中:m为第一次抽验量,d1为不合格品数;门2为第二次抽验量,d2为不合格品数;AC1为第一接收数;代2为第二接收数;Re1为第一拒收数。计数二次抽样检
31、验的程序如图4-2所示。其中,Re2=Ac2+i.在二次抽样中, 一般设定n仁n2,虽然在理论上并非必要,但此时检验量最少。检查批的产品个数仍为800个,试用二次抽样方案检验,判断拒收或拒收该 批产品。在检查批随机抽取50个产品为第一样本,检查其中每个产品,若不合格为2个或2个以下,则接收该产品;若不合格品为5个或5个以上,则拒收;若不 合格品在2个与5个之间,必须在随机抽取50个产品为第二个样本,检查第二 个样本的每个产品。若连同第一个样本的不合格品数为 6个和6个以下,则表示 该检验批符合不合格率标准,可接收该产品;若连同第一个样本的不合格品数为7个或7个以上,则表示该产品批不符合不合格率
32、标准,应拒绝该批产品。同样,也可用表格形式(见表 5)表示以上过程。检查批 大小样本大小样本大小的总和合格质量水平(AQL =2.5接收数拒收数80050502550i0067(三)计数多次抽样检验原理计数多次抽样是计数一次、二次抽样的直接推广d1,判断规则为:若批量为N的产品提交检验,从批中随机抽取容量为ni的第一样本,其中的不合格品数为diAci时,接收该批产品(Aci是第一接收数);diRei时,拒收该批产品(Rei是第一接收数);Rei<di<Rei时,继续抽取容量为n2的第二样本。第二样本的不合格品数为d2,判断规则为:di+ d2Ac2时,接收该批产品(Ac2是第二接收
33、数)di+ d2Re2时,拒收该批产品(Re2是第二拒收数)Aci<di + d2<Rei时,继续抽取容量为n3的第三样本。如此继续,直至第 k样本为止。Dk为第k样本的不合格品数,判断规则为:k若 diAck1,接收;i 1k若 diRek,拒收。i 1其中=+1.其程序如图4-3所示。ISO2859的多次抽样,多达七次;我国GB2828.1-2003的抽样达五次。检查批的产品个数仍为800个,接收质量限(AQL =2.5。试用多次抽样检验,判定接收或拒收该批产品。n1d1d1<=Ac1Ac1<d1<Re1D1=>Re1n2随机抽取4个以上。格品。为接收n
34、3拒收图 3.1.1-220个产品为第一个样本,检查其中每个产品。若不合格品数为4个或则表示。该批产品不符合。不合格率标准。应拒收该批产品。若不合3个或3个以下。表示不能确定。该批产品是否否合。不合格率标准。必须在抽取随机20个产品。为第二个样本。检查第二个样本的每个产品。若不d2D1+d2+.+d n=>Re2D1+d2+ .+dnv=Ac2合格品为1个或1个以下,则表示该批产品符合不合格率标准与接收。 假如不合 格产品。共计达5个或5个以上。则表示该批产品不符合不合格率标准应拒收该 批产品。假如不合格品共计为。2、3、4个。表示不能确定该批产品。是否符合 不合格率标准。必须在随机抽取
35、。20个产品为的三个样本以上多次抽样过程可以用表格表示(见图)检查 批大 小样本大小样本大小的总和接收质量限(AQL =2.5接收数拒收数8002020420401520602620803720100582012079201409103.4售后服务 服务与服务质量服务的特点:服务的无形性 服务的差异性服务生产与消费的同步性(四)顾客参与其消费服务过程(五)不可储存性服务质量的维度服务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服务质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与产品质量的量标不同,服务质量是通过顾客对服务的感知而决定的。服务质量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需要多个要素来评价。通过对服务质量的决定因素和顾客如何感知服务质量的研究,提出了被广泛采用的质量维度表。图 3.4-1将其归结为5个:有形性 服务可靠性响应性(四)保证性(五)移情性服务质量的测量与评价服务质量模型/服务定A oOt位阶段y/ ”供取祗/监控现范/提供 过科服务1 捉供J 阶段y顾客1改进阶段图 3.4-2提要设计 过程面:/ 顾客i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一物理摩擦力专题复习资料
- 技术合作协议范本与条款说明
- 多功能食品搅拌机设计方案详解
- 麻醉药品临床应用培训及考核考题集
- 建筑消防员基础理论与实操培训教材
- 幼儿早期教育课程体系构建
- 2025-2030数字孪生城市建设分析及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2025-2030教育海洋经济行业市场资源开发及可持续发展与教育融合路径
- 2025-2030敏感肌护理产品研发趋势与临床验证标准研究
- 2025-2030攀岩保护器制动性能行业标准与国际比对分析
- 标准法兰、阀门螺栓对照表
- 《艺术概论》考试复习题库(附答案)
- Soreha-Biodex-S4-多关节等速肌力测试训练系统课件
- 派车单(标准样本)
- 混凝土膨胀剂检试验报告
- 村卫生室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指标明细表格模板(参照省级标准)
- 中北大学火炮概论终极版
-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规范》讲义课件
-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
- 体育场改造拆除专项施工方案
- 大猫英语分级阅读 六级1 Morris Plays Hide and Seek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