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峨眉山月歌同步练习一1、峨眉山月歌作者是(朝代)的(姓名)。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平差() 渝()州3、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半轮:(2)影:发:4、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5、记忆型默写(1)峨嵋山月半轮秋,° (李白峨眉山月歌)(2)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6、理解型默写:(1)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时令,叙写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的一句是 :明写月映清江美景,暗点秋夜行船之事的一句是(2)李白峨眉山月歌一诗中,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7、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峨
2、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诗歌首句点出了诗人远游季节的是""字,第一、二两句分别以仰望和 的不同视角,写出动静之景。诗歌三、四两句寄托了诗人的情感。(2)请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一、二句的画面。8、阅读下而这首诗,回答下列各题。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1)这首诗的作者是,(2)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3)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9、阅读峨眉山月歌,回
3、答问题。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1)诗中连用五个地名,这在绝句中是独一无二的,请写出这五个地名,结合诗歌内容 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所展现的画面。10、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1)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2)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11、阅读下而这首唐诗,完成(1)(2)题。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
4、人不知,明月来相照。(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诗人晚年隐居时创作的一首五绝。一个"独"字贯穿全诗,刻画了一个高 洁脱俗的隐者形象。B.全诗用字造句、写景写人都平淡自然,仿佛信手拈来,就写出了清幽的氛围与 淡泊的心态,达到"诗中有画"的高超境界。C "明月来相照”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 友,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D.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竹林中弹奏、舒啸之状,表达了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落 寞无限惆怅之情。(2)有人评价这首诗具有"以声写静、以动衬静”的艺术特色,你赞同
5、这个观点吗?请简述 理由。12、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各题。送杜少府之任劭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意为“今天我与你分别,内心忧伤,无论是在京城的 我,还是即将远赴型州的你,都是远离故上、在异乡为官的人”。B."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为"我们是心心相连的朋友,即使远在天涯海角, 也如同比邻而居”。C "无为在歧路,儿女
6、共沾巾"意为"在分别的路口,我虽想挽留你,却无能为力, 只能默默无语,泪下沾巾”。D."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意为"船行平羌江上,半轮秋月高悬在峨眉 山头,明月倒映在江水中,伴诗人远行工(2)下列对两首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首联描写友人即将离京赴任蜀州,诗人遥望型地,视线 却为风烟所遮,心头萌生淡淡的伤感。B.峨眉山月歌描写了诗人乘船顺江而下所见之景,"峨眉山月”与诗人千里相 随,触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C.峨眉山月歌后两句叙写诗人江上行船的旅程,表现了诗人离友人越远就越 加思念的情
7、感。D.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峨眉山月歌皆为离别而作,两首诗均充满了离愁 别绪和难以释怀的悲戚之情。试卷第3页,共4页参考答案1、【答案】唐朝/唐代李白【分析】本题考查基本的文学常识。【解答】同学们平时要注意积累。2、【答案】qiangyCi【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拼音的掌握情况。【解答】平时注意拼音的正确书写,注意积累。3、【答案】(1)半边,半个。(2)月光。(3)出发。【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实词的理解。【解答】平时学习时注意背记课下注释。4、【答案】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 江面上,如一块碧玉晶莹可爱,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分析】本题考
8、查语言表达。【解答】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 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5、【答案】(1)影入平羌江水流 (2)思君不见下渝州【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解答】背记并能默写古诗词。注意“羌”“渝”等字词的正确书写。6、【答案】(1)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2)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 见下渝州【分析】本题考查古诗词默写能力。【解答】同学们平时除了要背记默写古诗词,还要能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注意“峨"“羌心渝”
9、等字词的正确书写。7、(1)【答案】秋 俯视 对朋友的思念【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诗歌内容及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 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本诗中“思君”一词可以看出诗人对朋 友的思念。第三空对朋友的不舍、牵挂等具体化且意近词语均可,若只答"复杂"这样不 具体的不得分,或只答“不舍"或"思念”等这样不准确的也不得分)(2)【答案】深秋时节,仰望那峨眉山上,半轮明月高高地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就倒 映在平羌江那澄澈的水面上,月影荡漾在船头,我的船儿也跟着江水缓缓流动。
10、【分析】考查对诗歌描写画而的理解和概括。【解答】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 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只描绘出 半轮明月高挂山头和月影倒影在湖水中得2分,在此基础上,能够发挥想象的得3分) 8、(1)【答案】李白【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解答】本题难度不大。(2)【答案】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
11、溪”“三峡刈渝州”五个地名连用,构成一种清 朗秀美的意境,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 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3)【答案】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影"指月影,"入" 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 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 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
12、美景,同 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9、(1)【答案】峨眉山、平羌江、清溪、渝州、三峡。构思精巧,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 清朗秀美的意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刈渝州”五个地名连用,构成一种清 朗秀美的意境,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 特体验,又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答案】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明月悬挂山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映在 平羌江而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前行。【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描述诗歌画面,要先把诗歌的语言转换为一
13、般的口语,把古诗换成现代白话文。 然后再对其进行润色和加工,用优美的言辞将其叙述出来就可以了。语言一定要生动, 不能仅仅是翻译,要进行合理的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意境。(只描绘出 半轮明月高挂山头和月影倒影在湖水中得2分,在此基础上,能够发挥想象的得3分) 10、(1)【答案】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鉴赏能力。【解答】短短四句诗,将"峨眉山""平羌""清溪”"三峡刈渝州”五个地名连用,构成一种清 朗秀美的意境,造成空间迅速转换之感,让人感觉到行船之快,既传达出诗人江行的独 特体验,又抒
14、发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2)【答案】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分析】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理解能力。【解答】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影"指月影,"入" 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 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月亮走,我也走”,只有观 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 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1、(1)【答案】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理解。【解答】要结合字里行间和诗歌的主题来理
15、解作者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 容,并且能够根据重点语句理解诗人的思想情感。诗中没有表达诗人因仕途坎坷而内心 落寞、无限惆怅之情。(2)【答案】示例:赞同。诗人在写月夜幽林的同时,又写“弹琴”"长啸",这是以声响托 出静境,即“以声写静":以动态的景物“弹琴”“长啸”来渲染、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 一种更宁静的环境,即“以动衬静”。【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首先表明态度,再结合诗文具体内容来分析。答出一个方面即可,联系“弹琴”"长 啸”作分析2分,答出"烘托"或"反衬"1分,仅答"赞同"或"不赞同”不得分。12、(1)【答案】C【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解答此题,要在理解各诗句的基础上,对作者的情感有所把握。C,有误。"无 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的意思是"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2)【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诗歌内容。【解答】解答此题,要在充分理解两首诗的基础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珠宝买卖合同(标准版)
- 烟草江苏公司招聘考试真题2025
- 2025年浏阳市市级机关公开遴选考试真题
- 重难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5章透镜及其应用定向训练试题(解析卷)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4章光现象难点解析练习题(详解)
- 2025年人教版高中英语从句单选题30题及答案
- 2025年勘察设计注册环保工程师考试(物理污染控制专业案例)全真冲刺试题及答案
- 综合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温度》专项训练试卷(解析版含答案)
- 2025年数控专业面试试题及答案
- 服务方案进度计划质量保障措施(4篇)
- 合伙开店合同终止协议书
- (正式版)DB15∕T 1987-2020 《蒙古族传统奶制品 阿尔沁浩乳德(酸酪蛋)生产工艺规范》
- 2025年中考数学真题完全解读(上海卷)
- 商户门牌设计方案(3篇)
- 学堂在线 大数据系统基础 章节测试答案
- 技术人员与客户沟通技巧
- 店面库房管理办法
- 人教七年级英语上册Reading Plus《Unit 3》课件
- 《生成式人工智能》 课件 第4章 Transformer模型
- 双镜联合治疗肾结石讲课件
- 肿瘤病人疼痛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