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兰亭集序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亦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 其实,作为入选教材,文章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至今脍炙人口,熠熠生辉。而作为一篇文言文来教 学,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却值得探讨研究。鉴于此,笔者以“文言融生”(详见拙文文言文教学:行于文言之中)为教学理念指导,试 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尝试另辟一条文言文教学之蹊径。下面设计则拟从这一角度作 如是探讨。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2. 在了解
2、兰亭宴会的基础上,认识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思考的哲 理性。(“因文悟言”)3.了解本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行 书第一”(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而失传。但是, 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却脍炙人口,流传至今,真可谓是“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 这篇文章。二、审读课题,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在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 A.会于会集山阴
3、之兰亭。B.后之览者,亦。C.故列叙时人。(掌握“序”这种文体:书序与赠序区分;为下文“兰亭集会”展开垫本)三、朗读文章,研习文本1. 朗读课文,提问:既然兰亭集序是一篇序文,它与通常序文有不同之处吗?明确:作为书序,除了具备一般书序介绍写作缘由、成书过程和本书意义外,最大的不同是:文章由事及理,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2.文中作者是如何从一次宴会上升到对生死的思考的?(或者问:作者的情感变化的过程是怎样的?)明确:这篇作品的情感变化流程是一个由“乐-痛-悲”的过程。作品也是以作者的情感为主线来建构的。接下来具体研读作者是怎样表达三种不同情感的。默读第一自然段。(一)第一段1.提问:本文
4、记叙了这次兰亭集会盛况,这是一个怎样的集会?何以见得?最好用原文回答。明确:良辰一美景-佳处一乐事:“信可乐也”师生共同研习如下:良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即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结合“癸丑”,简介古代干支纪年及相关知识。佳处:“会嵇山阴”即浙江诏兴,兰亭在诏兴兰诸山,当年勾践曾经在那种过兰花所以就以此为名为兰亭。乐事:“修禊事也”。“修禊事也”,禊事,类似于云南傣族的泼水节。这种祭礼要挑个黄道吉日,古人规定三月上旬的“巳”为修禊日。但魏以后用三月三日,不用“巳日”(提问:春天在古代分几个阶段?明确:孟-仲-暮)。人物:群贤毕至,少长咸集。重点落实“咸”字。美景:崇山峻岭、茂林
5、修竹、清流急湍、映带左右(解释词语并板书)重点落实研习“修竹”、“清流”。明确:作者用简洁雅净、铿铿有致的语言,写出了宴集之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崇山峻岭,气势高峻;茂林修竹,幽深静谧;清澈溪流,洁净明朗;湍急的流水,飞花溅玉”。这些景物清澈明朗,而又生机盎然。2. 赏析:“引以为流觞曲水”我国古代有流觞而饮、 吟诗歌赋之雅俗,因此,贤士聚会免不了“酒”与“诗”;'酒”是感情的催化剂,“诗” 是情感的产品。流觞曲水(把盛酒的杯放在水面上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前面,谁就取来饮酒),于是诗兴大发,贤士纷纷临流赋诗。虽无丝竹管弦之兴,然而可以"畅叙幽情",各抒怀抱。同时教师补
6、充“滥觞” 一词:江河发源处水浅,仅能浮起酒杯。后来比喻事物的起源、开始。3. 出示"流觞曲水-图片: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做一段宴会场景描写,然后与原文两相比较,从中理解 一些文言词语的文化意味。明确:看到这幅图,似乎时光倒转,回到兰亭集会上,仿佛看到了这些雅士间儒雅的风度和诗意人生, 这种美好的聚会自此以后成为千古美谈。直到今天,每年三月三日,有许多书法家、画家、文学家都会汇 集此地。“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惠风”:“暖风熏得游人醉,只把杭州作汴洲。”只有春风才算得是惠风,和风。)“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要求学生翻译此句,并能分析“俯”“仰”所指,同时体会这两个骈 散结合
7、的句子)总结:有人说,自然是心灵的风景。的确,自然是人心灵的外化,诗人和艺术家笔下的“风景”,往往 不是纯粹的客观外在物,而是贯注了诗人和艺术家心情的情致化之景,是主客观交融的产物。中国传统美 学和哲学都特别强调天人和一,天人感应,相互交流与相互共鸣。自然的存在与人类息息相关,它体现人 的精神生活,展示人的精神品格。(二)第二段人们常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第一段宴会描写是如此欢快自 在、酣畅淋漓。为何这一段却让我们咀嚼到痛感呢?1.提问:接下来一段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找出最能体现作者情感的一个字。明确:“痛”-这是痛心?痛惜?悲痛?先不忙作答,看看作者因何
8、而痛?人要真实地生活在现实里,总要与各种人、事打交道,这就是世俗生活。如何面对世俗生活,作者概 括了两类不同的人生态度:其一是“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把自己的胸怀抱负,在室内畅谈。)其二是“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约束,放纵无 羁地生活。)2.提问:这两种人生态度可取吗?能否有更积极的人生态度,譬如就着自己的才华,到社会上去施展 人生的抱负?赏析:王羲之所处时代是“天下名士,少有全者”,许多著名的文人都死在残酷的权力斗争中。因此,天下名士首要任务是保全性命。因而,有的人谈玄悟道:“悟言一室之内”;有的人归隐山林,“放浪形骸”之外。正如王羲之在文
9、中写道:“虽趣舒殊,静噪不同,当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他们陶醉于一时的快乐,追求暂时的满足。可就一时的满足和陶醉中,岁月流逝,青春已经不再,而功业无成,作者 自然发出人生的感慨"曾不知老之将至-。3. 重点研习以下语句,深度明确作者的“痛”是什么?“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人生就是这样永无止境地追求满足而又不断地厌倦,既充 满了快乐也充满了无尽的烦恼,怎能不感慨万分。“向之所欣,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往昔的盛会已化为历历在目的往事,过去曾有的欢乐, 已如流水向东而去,这真是“胜景不常,胜筵难再”,这怎能不让人黯然神伤。“况修短随化,"况且人
10、的寿命的长短,要听凭造化,无论寿命的长短,其结果是殊途同归。自然是自在、自足无外求的,而人生需要外在的事物来满足。自然是永恒的,人生却如此短暂且欲望无止尽, 而更多时候是“心想而事不成",这样“人生的矛盾”又是绵绵无尽的。作者在对死亡的观照中,再次感 受到人生之痛。这种“痛"是痛什么?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痛惜。(三)第三段前面两段分别讲到了 “乐"“痛",那么接下来作者的感情会有怎样的延伸转变呢?(请一学生朗诵,师生感受作者字里行间的情感 )1.理清本段的思路。明确:首先,作者陈述读古人“兴感"之作时的体验,“若合一契"说明古人
11、也有感于死生,然后转入对 人生的深入书写,这与当时的社会风气有关,随后作者发出“后之视"的感叹。最后交代了作品的成因,总 结全文。2.提问:很多人都说这段以“悲"为感情基调,那么到底是不是真的“悲"呢?重点研习以下几句:“每览"一句:每看到古人对死生发出感慨的原因都像契那样感触相合,我就为此悲伤感叹,也说不 出是什么原因。“若合一契"一句:像符契那样相合。“契"是古人借贷的一种凭证,从其甲骨文字形可一目了然。(写 出甲骨文用刀在木上刻字,古人把它分成两半合起来就是凭验)“一死生"和“齐彭殇"一句:这里“一"
12、;“齐"是同义词,都是“把什么看作一样"的意思。"一和“齐"都 是庄子的看法,“彭祖"(活到3800岁懂得养生之道,所以把他当作长寿的代名词)。“后之"一句:后人看待今天也像今人看待从前一样真是可悲啊!教师总结:钱钟书曾说:“目光放远,万事且悲。”魏晋时代,由于社会黑暗,现实残酷,人们便转向了内心世界的思考。 从某种意义上说,魏晋时代人们的精神是最解放最自由的。近代“生命情调”、“宇 宙意识”的哲学思想,都是从其超脱的境界里萌芽而来。他们对时间和死亡的恐惧,并没有必然导向消极 悲观,反而起更强烈的创造冲动,以扎实的现实努力,来抗拒人生的“空无”。就这一段而言,可以说, 虽然王羲之在尽述古人、今人和后人之后,慨叹了人生的无常,但是他的这种慨叹,不是消沉,不是沉寂, 而是一种奋起和抗争。三、课文总结“在山阴道上走,如在画中游”。读罢兰亭集序,那掩映其间的森森林木,那穿插云霄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设备安全协议书范本
- 工业门合同协议
- 鞋帮采购合同协议
- 租用单立柱合同协议
- 小型餐饮合作协议合同
- 奔驰公司订货合同协议
- 合同滞纳金协议
- 砂石道路合同协议
- 深圳铺子合同协议
- 室内设计装修风格与流派大赏
- 集成电路先进封装材料PPT全套教学课件
- 有色金属冶金概论总论
- 砂石料单价编制
- 海藻学知到章节答案智慧树2023年烟台大学
- 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直接用】
- EIM Book 1 Unit 11 Promise,promise单元知识要点
- 全陕西师范大学《716文学综合》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 引航梯的位置和标识及保养记录
- 外科学急性化脓性腹膜炎
- 苯酚的分子组成和结构课件
- 《罗织经》全文及翻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