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 述XXXXXXXXX目 录一、概述··········································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
2、规程和标准·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个基本条件·······13、不同条件应分别设计配合比···················14、设计配合比前应完成的工作·············
3、3;·····15、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规定和常识··················1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用方法···················2二、主要参数的确定·
4、;·······························31、配制强度·················
5、3;·················32、水灰比·······························
6、3;·····33、砂率·······································34、坍落度····
7、;·································45、坍落度损失···············
8、83;·················46、粗骨料最大粒径与级配·······················4三、基本步骤······&
9、#183;·······························51、计算初步配合比················
10、83;············52、试拌混凝土·································53、测定拌合物性能·
11、83;···························54、计算每1立方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55、进行抗压强度试验······
12、83;····················56、回归分析····························
13、183;······57、重新计算水灰比·····························58、计算理论配合比并经试验验证··········
14、·······59、确定施工理论配合比·························5四、配合比设计实例··············
15、183;·················51、设计参数·······························&
16、#183;···52、计算初步配合比·····························63、试拌··············
17、3;························84、测定拌合物性能························
18、·····95、确定初步配合比·····························96、其余水灰比的配合比分别试验···········
19、3;·····97、改变砂率,完成全部配合比的试验·············98、回归分析···························
20、83;·······99、最后配合比的验证与确定····················1210、对结果进行分析··················&
21、#183;········13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简述一、 概述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依据的主要规范、规程和标准(1)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2)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3)铁路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TB104251994;(4)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TB102102001;(5)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2005157号;(6)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补充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满足的四个基本条件(1)设计、验收、
22、评定要求的抗压强度;(2)满足耐久性要求;(3)满足施工工艺要求;(4)经济上合理。3、不同条件应分别设计配合比(1)不同厂家生产的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2)不同砂石料;(3)不同施工工艺:泵送、输送车运输、就地灌注等;(4)不同强度等级、不同工程;(5)不同厂家、不同品种外加剂。4、设计配合比前应完成的工作(1)原材料的选择与鉴定;(2)了解、熟悉工程设计要求;(3)了解施工工艺;(4)学习、熟悉有关规范、规程、标准和设计要求;(5)调试、检修、检定、自校仪器设备。 5、铁路客运专线有关规定和常识(1)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用水泥的技术要求除应满足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外,硅酸盐水泥的比
23、表面积不应大于 350m2/kg;普通硅酸盐水泥的80m方孔筛筛余不应大于10.0% 碱含量不应大于 0.80% 。(2)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应根据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 、所处的环境类别及其作用等级进行设计。铁路混凝土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分约100年以上、约60年以上和约30年以上三级。(3)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用外加剂应具有减水率高,工作性能好,适量引气,耐久性、稳定性好,与水泥之间有良好相溶性。满足 GB8076混凝土外加剂技术要求的高效减水剂可以应用于高性能混凝土。因其能提高强度、减少用水量,减少渗水孔道,提高耐久性。(4)高性能混凝土中掺加适量粉煤灰、磨细矿渣粉这两种掺合料后,能改善施工
24、和易性,减少温度敏感性,后期强度不差,经济环保,节约,可提高耐磨耐蚀性。但早期强度不高,养护困难。(5)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一般包括抗裂性、护筋性、耐蚀性、抗冻性、耐磨性、抗碱一骨料反应好。评价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最常用指标是56d电通量。因这一指标能检测混凝土的密实性,同时对其它性能有间接测量作用。6、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常用方法拟采用绝对体积法或假定重量法。为简化计算常采用假定重量法。一般混凝土按2400kg/m³假定,掺粉煤混凝土掺量超过25%的按2320 kg/m³假定;水泥用量大于400 kg/m³的按2500 kg/m³假定;水泥用量少于
25、300 kg/m³的按2350 kg/m³假定。也可参考已有资料。设计抗腐蚀耐久性砼配合比的基本措施是掺用20%30%粉煤灰,同时采用高性能外加剂。二、 主要参数的确定1、配制强度配制强度除应满足JGJ55要求外,还要满足耐久性、抗蚀性和特殊工程(如水下)、特殊气候条件下的要求。计算时先按JGJ55中公式计算,再查其它要求确定。2、水灰比 按计算的配制强度用JGJ55提供的公式或自行回归得出的公式计算水灰比,和配制强度一样,不仅只能满足强度要求,还要满足耐久性、特殊工程、特殊气候条件的要求。计算时先按公式计算再查其它要求确定。3、砂率应根据砂石料种类和技术性能、施工工艺、工
26、程特点综合确定。此指标往往影响混凝土水泥用量、外观及施工进度。普通混凝土,无特殊要求时(非泵送、非水下)可按下面公式计算,也可查表参考确定。砂率= 石紧密空隙率×砂紧密密度×拨开系数 石紧密密度+石紧密空隙率×砂紧密密度拨开系数取值:1.051.15,细砂取小值,粗砂取大值。正常情况下:(1)用中砂拌制,普通混凝土砂率宜在0.310.34之间,不宜小于0.30,也不宜大于0.35;(2)水下混凝土和泵送混凝土,宜为0.370.42;(3)隧道墙拱用混凝土:曲墙高2m范围内砂率不宜大于0.37,宜为0.350.36;高2m至起拱线砂率宜为0.42左右;拱部砂率为0.
27、420.44;(4)抗渗混凝土宜为0.360.42。4、坍落度(1)普通混凝土:冬季4.06.0cm,夏季5.07.0cm;(2)水下混凝土:19.021.0cm;(3)泵送混凝土:8.020.0cm;桥墩台:14.016.0cm;隧道墙拱:曲墙高2m以内坍落度宜为8.010.0cm,最大不得超过12cm,否则将在混凝土表面产生大量气泡孔和麻面。拱部混凝土特别是拱顶部位,坍落度不宜小于19.0cm,拱顶部宜为20.022.0cm。5、坍落度损失本指标尤其应引起高度重视,在配合设计中是必测的指标之一。不合适的坍落度损失可能引起泵送堵管,水下混凝土翻浆困难,甚至不能翻浆而产生断桩。(1)泵送混凝土
28、与水下混凝土桥墩台、隧道边墙(高2m以上),45分钟内不宜小于14.0cm;水下混凝土和隧道拱顶混凝土60分钟内不宜小于16.0cm。输送车运输的混凝土也参照此条。(2)普通混凝土设计坍落度5.07.0cm的普通混凝土,30分钟内不得小于3cm。6、粗骨料最大粒径与级配(1)应优先采用二级配或三级配碎石;为最大粒径31.5mm时,宜为510mm和1031.5mm两级配合使用,最大粒径为60mm时,宜为510mm、1031.5mm、31.560mm三级配合使用,其配合比例应该专门试验;(2)水下混凝土与泵送混凝土最大粒径宜为31.5mm;(3)桥墩台混凝土用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 mm;(4
29、)普通混凝土用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60mm;(5)预应力桥梁用粗骨料最大粒径宜为20mm。三、 基本步骤1、计算初步配合比;2、试拌混凝土;3、测定拌合物性能;4、计算每1m³混凝土各种材料用量;5、进行抗压强度试验;6、回归分析用抗压强度(y值)和灰水比(x值)进行一元回归分析。7、重新计算水灰比用配制强度代入回归方程,计算出相应的水灰比。8、计算理论配合比,并经试验验证以用回归方程计算出的水灰比、参照原相应的设计结果,综合确定新的配合比,并制作3组试件,验证3、7、28天的抗压强度,同时应验证坍落损失和拌合物密度。9、确定施工理论配合比根据验证结果,确定施工理论配合比。四、配合
30、比设计实例1、设计参数(1)工程条件 灌注桩用水下混凝土,坍落度1822cm;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C20、C25、C30; 桩直径1.2m、1.5m,桩长818m。(2)施工条件 集中拌合,混凝土输送车运输,平均运距1.5km; 导管直径250mm; 用混凝土泵车泵入漏斗; 气温1227。(3)材料条件 水泥:老河口宝石牌,P·042.5级,实有活性46.4MPa; 碎石:十堰市方山产,紧密密度1810kg/m³,表观密度 3030kg/m³,最大粒径31.5mm,连续级配; 砂:郧西县产,紧密密度1690kg/m³,表观密度2670kg/m³
31、;,细度模数2.6,中砂; 外加剂:天津产,泵送缓凝剂,掺量0.7%。2、计算初步配合比(1)配制强度按普通混凝土计f'cu.o=fcu.k+1.645式中f'cu.o按普通混凝土计算的配制强度,MPa; fcu.k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本例取20 MPa;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MPa,本例取4.5(查TB102102001)。 设计强度等级C20则 f'cu.o=20+1.645×4.5= 27.4 MPa按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3中9·3·6条规定:“配制强度应较普通混凝土配制强度提高10%-20%”
32、,配制强度应为: f'cu.o27.4×1.1531.5 MPa(2)计算水灰比按TGJ552000提供的公式W/C(·fce.g)/(fcu.o+·b·fce.g)式中 ,b 回归系数,查下表:,b回 归 系 数 表石子种类碎 石 卵 石0.460.48b0.070.33fce.g 水泥实有活性, MPa,取实测值,无实测值取水泥强度等级;fcu.o 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MPa。将C20配制强度31.5MPa代入上式 得W/C(0.46×42.5)/(31.5+0.46×0.07×42.5)=0.59将C25配制强
33、度=(25+1.645×4.5) ×1.15=37.3MPa代入上式得W/C0.51将C30配制强度=(30+1.645×4.5) ×1.15=43.0MPa代入上式得W/C0.44为节约工作量,三个设计强度等级C20、C25、C30的配合比同时设计,结果一起回归。水灰比间隔按0.020.03考虑,为使回归范围能满足C20和C30要求,大水灰比较0.59大0.03,小水灰比较0.44小0.03,则全部应试验的水灰比为0.62、0.60、0.58、0.55、0.52、0.50、0.48、0.45、0.43、0.40(3)选择每1m³混凝土用水量(
34、C20)根据以往的经验,结合查表综合决定选用198kg。(4)计算1m³混凝土水泥用量水泥=用水量/水灰比=198/0.62=319kg/m³(5)选定含砂率结合标准和以往经验,综合考虑,选定为0.38。(6)计算砂石用量用假定重量法计算,每1m³混凝土密度按2420kg/ m³考虑:砂石总用量2420-198-3191903(kg/ m³)砂 用 量1903×0.38723(kg/ m³)碎 石 用 量1903-7231180(kg/ m³)外加剂用量319×0.7%2.23(kg/ m³)(
35、7)计算初步配合比水泥 砂 石 外加剂 水319 72311802.23 198 1 2.273.700.0070.623、试拌(1)计算材料用量计算拌制2组153 cm³试件用料(7天、28天各一组),按23L计: 水泥:100031923X ,X=7.33(kg),取7.4(kg); 砂:7.4×2.2716.80(kg) 碎石:7.4×3.7027.38(kg) 外加剂:7.4×0.00751.8(g)水:7.4×0.624.59(kg)。(2)试拌混凝土试拌的混凝土效果观察时,将混凝土堆成一个圆锥体,此时好的混凝土应:周边无流浆流水;粗
36、骨料应淹没在砂浆中,无粗细骨料离析;短时间内混凝土不粘铁板(常说的不粘锅)、砂浆不沉底;做坍落度试验,坍落度筒提起后,混凝土应整体“下坐”,而是散落或劈裂。本例为合格。4、测定拌合物性能测得拌合物坍落度19.5cm,密度为2440kg/m³,与假定密度2420kg/m³比较:(2440-2420)÷24200.83(%)误差小于2%不需要修正密度。5、确定初步配合比计算配合比即为设计配合比:12.273.700.0070.626、其余水灰比的配合比分别试验其余0.620.40的9个配合比均按本文“一”中的技术标准(主要指砂率0.38)制作试件并作出抗压强度7、改变
37、砂率,完成全部配合比试验改变砂率,仍按前确定的水灰比0.620.40,将砂率变成0.40,设计出10个配合比,将砂率改变成0.42,再按上述方法设计出10个配合比,此时,共得到三种砂率的30个配合比。举例:配合比选择结果见表1和表2,两表的配合比差别在于:砂率分别为43%和37%,外加剂生产单位也不一样,其余材料相同。8、回归分析将上述0.38、0.40、和0.42三种砂率的每10个配合比,以灰水比(C/W)为X,抗压强度为Y进行一次回归(最小二乘法),分别得出一个一元回归方程:Ya+bX。举例:用表1和表2值进行一元回归,回归计算见表3和表4。从表1值回归计算表3得表1 混 凝 土 配 合
38、比 选 定 结 果 汇 总 表配合比编 号配 合 比砂率(%)坍落度(mm)每1m³砼水泥用 量(kg)每1m³砼水用量(kg)抗压强度(MPa)水泥砂碎石外加剂水7d28d05-03012.152.830.0070.504319039719824.434.503112.393.170.0070.554319535819723.328.303211.882.490.0070.454318544119831.843.703311.582.180.0070.404220049619834.344.3注水泥:老河口产宝石牌PO42.5;砂:郧西县产,紧密密度1690kg/m
39、79;,表观密度2670kg/m³,细度模数2.6,中砂;碎石:十堰市方山产,紧密密度1810kg/m³,表观密度3030kg/m³,最大粒径31.5mm,连续级配;外加剂:天津津航产,缓凝高效减水剂。表2 混 凝 土 配 合 比 选 定 结 果 汇 总 表配合比编 号配 合 比砂率(%)坍落度(mm)每1m³砼水泥用 量(kg)每1m³砼水 用 量(kg)抗压强度(MPa)水泥砂碎石外加剂水7d28d05411.933.280.0070.453717038617427.439.605512.093.600.0070.4437105361167
40、28.741.305611.883.200.0070.423716041217327.942.105711.672.970.0070.403617042817228.743.2注外加剂:陕西CHD高效复合泵送剂,其余材料同表1表3 表1 值 回 归 计 算 表配合比编 号XC/wYR28Xi-X平Yi-Y平(Xi-X平)(Yi-Y平)(Xi-X平)²(Yi-Y平)²05-0302.00034.5-0.135-3.200.43200.01822510.240311.81828.3-0.317-9.402.97980.10048988.360322.22243.70.0876.
41、000.52200.00756936.000332.50044.30.3656.602.40900.13322543.56X平=2.135Y平=37.70Lxy =6.3428Lxx =0.259508Lyy =178.16表4 表2 值 回 归 计 算 表配合比编 号XC/wYR28Xi-X平Yi-Y平(Xi-X平)(Yi-Y平)(Xi-X平)²(Yi-Y平)²05-0522.00036.7-0.275-3.881.06700.0756215.0540542.22239.6-0.053-0.980.05190.0028090.9600552.27341.3-0.0020.
42、72-0.00140.000000.5180562.38142.10.1061.520.16110.011242.3100572.50043.20.2252.620.58950.050626.864X平= 2.275Y平=40.58Lxy =1.8681Lxx =0.140289Lyy =25.706注:以上表3和表4也可用计算机直接得出从表1和回归计算表3 得b1=Lxy/Lxx=6.3428/0.259508=24.44a1= Y平-b X平=37.70-24.44×2.135=-14.48相关系数r1=Lxy/Lxx Lyy = 6.3428/0.259508×178.16 =0.933表1值回归方程为Y1=24.44X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建筑色彩规划重点基础知识点
- 《經濟學與生活》课件
- 车辆订购合同修改协议
- 化肥买卖服务合同
- 与供应商的合同续签申请书
- 水井收费协议书
- 绿色食品批发市场采购合作协议
- 建筑工程人合伙协议书
- 未签动迁协议书
- 违约合同解除协议书范本
- 信用评级ppt全套教学课件
- 2022年烟台毓璜顶医院医护人员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抖音认证公函(企业认证申请公函)
- 《现代汉语语法》PPT课件(完整版)
- 柜式气体灭火系统培训
- 用人单位常见用工风险防范与应对培训讲义(PPT42张)课件
- 现场跟踪审计工作要点
- 135调速器操纵手柄设计工艺卡片
- 《山东省消防条例》(2022年最新版)[1]
- T∕CVIA 73-2019 视觉疲劳测试与评价方法 第2部分:量表评价方法
- 物流地理第八章商业布局和物流地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