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测试中心习题_第1页
分析测试中心习题_第2页
分析测试中心习题_第3页
分析测试中心习题_第4页
分析测试中心习题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紫外可见吸收光谱习题、名词解释1. 比色分析法:利用比较待测溶液本身的颜色或加入试剂后呈现的颜色的深浅来 测定溶液中待测物质的浓度的方法就称为比色分析法。2. 生色团和助色团:所谓生色团是指在200- 1000nn波长范围内产生特征吸收带的 具有一个或多个不饱和键和未共用电子对的基团。所谓助色团是一些含有未共用电 子对的氧原子、氮原子或卤素原子的基团。3. 红移和蓝移: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造成有机化合物结构的变化,使吸收峰 向长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吸收峰“红移”。由于取代基或溶剂的影响造成有机化 合物结构的变化,使吸收峰向短波方向移动的现象称为吸收峰“蓝移”。4. 增色效应和减色效应:由于有

2、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使吸收峰摩尔吸光系数增加 的现象称为增色效应。由于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变化使吸收峰的摩尔吸光系数减小的 现象称为减色效应。5. 溶剂效应:由于溶剂的极性不同引起某些化合物的吸收峰的波长、强度及形状 产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溶剂效应。、填空1.朗伯定律是说明在一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光程 成正比:比尔定律是说明在一 定条件下,光的吸收与 浓度 成正比,二者合为一体称为朗伯-比尔定律,其数学 表达式为A=Kba 2.摩尔吸光系数的单位是 L/ (mol - cm),它表示物质的浓度1mol/L ,液层厚度 为 込时,在一定波长下溶液的吸光度。常用符号 A表示。因此光的吸收定律的 表达式可

3、写为 A=£ be。3.吸光度和透射比的关系是:A=-lgt4.用分光光度计测量由色配合物的浓度相对标准偏差最小时的吸光度为0.434产生吸收,在溶剂 。5.饱和碳氢化合物分子中只有亠键,只在真空紫外或远紫外或深紫外 200-1000nm范围内不产生吸收峰,故此类化合物在紫外吸收光谱中常用来做6.在有机化合物中,常常因取代基的变更或溶剂的改变,使其吸收带的最大吸收波长发生移动精选范本,供参考!向长波方向移动称为.红移_,向短波方向移动称为蓝移O答:.减小仪器误差。7对于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在可见光区可以用玻璃吸收池,而紫外光区则用一石英比色皿吸收池进行测量。三、简答题 1.减小测量

4、误差的方法选择合适的显色剂,使显色反应的灵敏度高,选择好,显色产物稳定。在吸光度0.11.0范围内测定,以减小吸光度误差。精选范本,供参考!2. 分光光度计有哪些部分组成,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答: .光源:提供一定波长范围的稳定可靠的连续光谱。-钨灯:发射350 2500nm波长的连续光谱,用于可见光光谱部分的光源。.从波长范围宽广的光线中,分出波段较窄的单色光的装置。主要有棱镜和光栅两-氘灯:发射150 400nm波长的连续光谱,用于紫外光谱部分的光源。 单色器:类。.吸收池:盛样品或标准液的容器。.检测器:常用光电管或光电倍增管,将透射光转变成电信号并经放大后输出给指示仪表或记录仪。.指示仪

5、表/记录仪:显示或记录检测结果。3.何谓分光光度法?答:应用分光光度计,根据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的吸收程度不同而对物质进行 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方法称为分光光度法。4.玻璃比色皿和石英比色皿有何区别?答:玻璃比色皿:较经济,适用于可见光区域石英比色皿:搞能见度,适用于紫外光和可见光区域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具有什么特点?、它所测的溶液的浓度下限可达10" 510" 6mol/L (达ug量级); 、紫外-看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2%5%特别适合于测定低含量和微 量组分而不适合于中高含量组分的测定;紫外 - 可见光光度法分析速度快, 仪器设备不复杂, 操作简便, 价格低

6、廉,应用广泛。四、阐述题1. 阐述有机分子光谱的跃迁类型有哪些、以及其吸收峰出现的位置?答:对于有机分子能级跃迁可能的跃迁类型有跃迁可见,跃迁所需能量最大,吸收光谱一般处于低于 200nm的区域,称远紫外吸收带。一般紫外 - 可见分光光度计不能用来研究远紫外吸收光谱。如甲烷,max=125 nm饱和有机化合物的电子跃迁在远紫外区。它们在紫外可见光区无吸收带,因而可以用作溶剂。n * 跃迁含有未共享电子对的取代基都可能发生 n * 跃迁。因此,含有 S, N, O, Cl,Br ,I 等杂原子的饱和烃衍生物都出现一个 n * 跃迁产生的吸收谱带。 n *跃迁也是高能量跃迁,一般max<20

7、0 nm落在远紫外区。但跃迁所需能量与n电子所属原子的性质关系很大。杂原子的电负性越小,电子越易被激发,激发波长越长。有时也 落在近紫外区。* 跃迁 * 所需能量较少, 并且随双键共轭程度增加, 所需能量降低。 若两个以上的双 键被单键隔开,则所呈现的吸收是所有双键吸收的叠加;若双键共轭,则吸收大大 增强,波长红移, max 和 max 均增加。如单个双键,一般 max为150-200nm,乙烯的max = 185 nm;而共轭双键如丁二烯 max = 217 nm,己三烯 max = 258nm。n * 跃迁n * 所需能量最低,在近紫外区,有时在可见区。* 跃迁几率大,是强吸收带;而 n

8、* 跃迁几率小,是弱吸收带,一般max<500。精选范本 ,供参考!荧光习题、名词解释: 1. 荧光量子产率: 又称荧光量子效率。 是指激发态分子中通过发射荧光而回到基态的分子占全 部激发态分子的分数。2.荧光猝灭:荧光猝灭是指荧光物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所发生的导致:荧光强度变化、相 关的激发峰位变化或荧光峰位变化 的物理或化学作用过程。3. 系间跨(窜)越:处于激发态分子的电子发生自旋反转而使分子的多重性发生变化的过程; 分子由激发单重态跨越到激发三重态。4. 振动弛豫:指的是由于和周围环境碰撞时发生的能量转移,使分子丧失振动激发能的过程二、选择题:1. 下列哪种去激发过程是分子荧光发

9、射过程?(B)A .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各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B .分子从第一激发单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C.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各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D .分子从第一激发三重态的最低振动能级跃迁回基态;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一个?(D)A .能发荧光的物质一般具有杂环化合物的刚性结构;B .能发荧光的物质一般具有大环化合物的刚性结构;C.能发荧光的物质一般具有对称性质的环状结构;D 能发荧光的物质一般具有共轭体系n- n的刚性结构;3. 在下列的四种说法中,哪一种是不正确的?(C)A .分子荧光发射光谱通常与吸收光谱互为镜像关系;B .分子荧光发射光谱与激发波长没有关系;C

10、.分子荧光发射光谱岁激发波长不同而变化;D .分子荧光发射的强度与激发光的强度成正比的关系。4. 分子荧光的发射波长比激发波长 大或者小?为什么?( A)A 小;应为在辐射跃迁过程中存在各种形式的无辐射跃迁,损失一部分能量;B .大;因为激发过程中,分子吸收一部分外界能量;C.相同;因为激发和发射在同样的能级上跃迁,只是过程相反;D 不一定;因为其波长的大小受到测量条件的影响。二、简答题1. 简述影响荧光效率的主要因素答:分子结构:发荧光的物质分子中必须含有共轭双键这样的强吸收基团,且共轭体系越大,孔电子的离域性越强,越易被激发而产生荧光。随着共轭芳环增大, 荧光效率提高,荧光峰向长波方向移动

11、。 a分子的刚性平面结构有利于荧光的产生,有些有机配位剂与金属离子形成螯合 物后荧光大大增强;b给电子取代基如0H NH、 NR和-OR等可使共轭体系增 大,导致荧光增强;吸电子基如一COOH NO和一NO等使荧光减弱,c随着卤素 取代基中卤素原子序数的增加,物质的荧光减弱,而磷光增强。 环境a溶剂的极性增强,对激发态会产生更大的稳定作用,结果使物质的荧光 波长红移,荧光强度增大;b对于大多数荧光物质,升高温度会使非辐射跃迁概率 增大,荧光效率降低;c大多数含酸性或碱性取代基团的芳香族化合物的荧光性质 受溶液PH的影响很大;d溶液中表面活性剂的存在减小非辐射跃迁的概率, 提高荧 光效率;e溶液

12、中溶解氧的存在,使激发态单重态分子向三重态的体系间窜跃速率 加大,会使荧光效率减低。2. 若一种化合物能发射荧光和磷光,则该化合物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发射光谱最大波长的顺序如何?为什么?答:吸收光谱、荧光发射光谱、磷光发射光谱的最大波长依次增大,吸收光谱是需 要吸收一定的能量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而荧光是从第一激发态辐射跃迁至基态, 所辐射能量小于吸收的能量;磷光是电子激发三重态辐射跃迁至基态。而第一激发 三重态能量是最低的,因此辐射能量也最低。3下列各组化合物或不同条件中,N=Na O偶氮苯pH=3及pH= 10时的苯胺H预测哪一种荧光产率高?为什么?宀 N=N 亠CO0二氮杂菲Cl三

13、、阐述题1.试从原理和仪器两方面比较吸光光度法和荧光分析法的异同,并说明为什么 荧光法的检出能力优于吸光光度法答:原理: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是根据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对紫外和可 见光谱区辐射能的吸收来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的方法,而荧光分析法是由于处于 第一激发单重态最低能级的分子以辐射跃迁的形成返回基态各振动能级时产生的荧 光的分析方法,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研究的是吸收光谱,且电子跃迁为激发态的振 动能级到基态的振动能级间的跃迁。仪器:荧光分析仪器与分光光度计的主要差别有:a荧光分析仪器采用垂直测量方式,即在与激发光相垂直的方向测量荧光,以消除透射光的影响;b荧光分析器有两个单色器,分别用于获得单色器较好的激发光和用于分出某一波长的荧光, 消除其它杂散光干扰。因为荧光分析法的灵敏度高,其检出限通常比分光光度法低24个数量级,选择性也比分光光度法好,这是由于:a荧光分析仪器在与激发光相垂直的方向测 量荧光,与分光光度在一直线上测量相比,消除了透射光的影响,测量更为准确, 灵敏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