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_第1页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_第2页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_第3页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_第4页
单井全回灌技术规范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河南省行业标准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坏换热采集井2014-05-26 发布2014-06-01 实施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为规范和推动浅层地热能地源热泵系统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 循环换热采集井(以下简称浅层地热能采集井)优质施工的标准,特 编制本标准。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井技术是一项适用于多种 地质条件的浅层地热能采集技术,它以井底层的循环水为介质,与不消200米以上(根据钻井深度)土壤中的18C左右的恒定温度进行能量转换,通过调节装置它可以完全实现地下水就地全部同层回灌, 耗水资源也不污染地下水, 对地下水是安全的。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 能循环换热井在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逐步

2、几倍上升, 每年可实 现浅层地热能替代传统供暖能源约 20 万吨以上标煤。我省有许多重 要工程都采用了单井循环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技术供暖和制冷。河南省空调冷冻节能协会提醒大家, 应用本项技术时可能涉及到 发明专利号 201420035650.5和专利号 201420035666.6地源中央空调节能系统和单井全回灌同井循环地热能采集装置, 为了节能减排, 大 家共同蓝天白云, 发明人愿意把本项节能环保技术贡献给全社会每一 位热爱节能环保事业的人。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井节能环保技术规范1技术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井节能环保技术 的设计、施工、验收等技术要求。2技

3、术规范引用文件:GB/T 13663-200供水用聚乙烯(PE管材GB50296 供水井技术规范3技术术语:以下为本文件的技术术语3.1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节能采集井壁钻井时形成800mm1000m直径的圆形井壁3.2分水器调节浅层地热能地下土壤换热交换量的调节装置3.3地热能交换提取颗粒当浅层地热能提取装置工作时通过地热能交换提取颗粒能把能 量交换至直径约 20米以内的岩土层或沙层中去。3.4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并联井系统本系统最小可为 2000 平方以内的建筑物供热供冷,最大可通过 多井并联为千万平方以上面积供热供冷,对食品、药物、冷链等低温 供冷系统节能量更大。4.设计4.1.

4、1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井内结构图提取过的地热能交换水送入地下土壤浅层地热能一次提取交换分配阀门管道能量调节分水器浅层地热能提取交换区桥式滤水管(花管)aoowoow钻井孔壁浅层地热能一次密封区/浅层地热能一次交换管道浅层地热能二次提取交换区浅层地热能二次密封区/浅层地热能循环提取层浅层地热能提取多级水泵沉淀区浅层地热能循环回灌区(也是循环提取区)浅层地热能橡胶管道 二次密封水囊浅层地热能二次提取区 桥式滤水管(花管)螺旋管(实管)浅层地热能橡胶管道 密封水囊1浅层地热能送入提取设备图1.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井内结构图4.1.2 浅层地热能采集循环井设计包括以下内容:1)搜集所需浅层地热

5、能采集井周边地区的水文地质资料,并进行现场勘查;2)确定浅层地热能换热井位置和采集深度;3)确定浅层地热能提取交换供热(冷)功率;4)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浅层地热能提取井的位置和数量;5)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浅层地热能多需材料的配备。4.1.3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采集井位置, 应根据施工现场采集区的地质结构和水文条件确定并符合下列要求1)靠近机房周边;2)3)两口井相距位置应大于 20 米以上;4)浅层地热能采集应注意当地地下水流方向,严防相反干扰。4.1.4 浅层地热能采集井设计结构应注意以下内容1)浅层地热能采集井直径应大于 800mn以上,深度应为100米以上(200米以内);2)蓄能滤料

6、颗粒材料应使用1.5mm左右的石英砂或干净的大沙或小米石;3)选择合格的桥式滤水管和螺旋管( 377mm);4)成井后用井内摄像机确认好桥式管和螺旋管准确位置;5)通过确认好的位置制作橡胶壁离装置;6)选择质量优越的多级潜水泵。浅层地热能采集井应能满足 15 米吊机工作, 半径位置以利于施工 和后期维修。离建筑物应保持 3 米以外距离;4.2浅层地热能单井全回灌采集井的结构设计4.2.1对于不同的地质条件,其单井每米换热量也有所不同,个别地区因地质复杂的原因,每眼井均应进行探测地质结构。地质结构采集井钻孔直径(mm成井管径换热井每百米米集(KW)粗砂砾石8001000377400600岩石60

7、0650377300400细砂粉砂8001000377300450粘土8001500377200300附表:浅层地热能单井全回灌采集井参数表:422浅层地热能单井回灌系统应符合下列条件1)蓄能填料颗粒应采用直径大于 0.1mm小于0.3mm石英砂或无细末的大沙或干净的小米石;2)橡胶密圭寸囊应有足够弹性,厚度应大于 5mm有足够的抗拉力和抗压强度,材质应符合饮用水管件的相关标准;3)阻水换热井壁需采用6mn以上厚度桥式滤水管和螺旋管,根据设计长度相结合;4)沉淀管长度设计应不少于6米;5)能量提取区(下部水泵区域)砂网密度应在 80目-90目两层,上部浅层地热能混合交换区砂网密度应不大于 30

8、目两层;6)严防井管连接处焊缝漏砂,焊接完成后及时包80目滤网两至3层(下管和滤料时易擦边)。5施工标准:5.1 一般规定:5.1.1 施工前一定要进行现场地质勘探或先打一探测井,根据相关地质数据依据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内容:5.1.2 施工组织设计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任务及施工安全,材质,成井要求; 2)施工技术措施; 3)钻井设备、人员、材料、费用和施工进度。5.2 单井全回灌浅层地热能循环换热采集井施工5.2.1井管与橡胶能量采集区应密封到位,位置分部合理,下井内装置前应先用井内摄像机复查后再确定准确位置。5.2.2橡胶密封装置下井过程中确保装置完好无破损。5.2.3各换热分配管管径可根据井的换热量进行变动。根据地质不同,换热量不同,抽水管为 DN40DN10,0 回水管为 DN20DN100。5.2.4井内装置应用法兰盘焊接密实牢固并加密封垫片用螺丝上牢。5.2.5浅层地热能分水器和能量调节装置,井口修建下口直径不少于 1.2 米,井内腔高度不少于 1.5 米,井下口直径 600mm,井盖采用承重井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