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_第1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_第2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_第3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_第4页
微观经济学习题与答案0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 生产论和成本论第一部分 生产理论、单项选择题1、经济学中短期与长期划分标准是:时间长短可否调整产量可否调整生产规模 D 可否调整产品价格2、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平均产量递减B 平均产量递增精选平均产量不变 D 边际产量递减3、在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变化过程中, 当总产量达到最高值时 (A 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B 平均产量达到最大值C 边际产量为零平均产量为零4、总产量曲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是().A 总产量 B平均产量 C 边际产量D 以上都不是5、当总产量曲线TP 下降时,( ).A 平均产量递增平均产量为零C 边际产量为零边际产量小于零6、生产的第二阶段从()到( )

2、 .A APL =0 ,MPL =0B AP L = MPL ,MPL =0C APL = MPL , MPL <0D AP L >0 ,MPL =07、等产量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绝对值表示 ( ).A 边际替代率 B边际技术替代率C 等成本线的斜率 D 边际报酬率8、等成本线的斜率的绝对值为:A 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 B 边际技术替代率C 边际替代率 D 边际成本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B边际收益递减是规模报酬递减造成的C规模报酬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D生产要素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造成的10、当劳动和

3、资本的边际替代率大于劳动和资本的价格比时,厂商怎样调整().A减少资本增加劳动 B增加资本增加劳动C增加资本减少劳动 D减少资本减少劳动、名词解释1、短期生产2 、长期生产3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4、规模报酬5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简答题1、等产量线的含义及特征?2、简述规模报酬变动的三种情况及其原因。3、(2)当成本C=2000时,企业实现最大产量时的L、K和Q的均衡值;当产量Q=6000时,企业实现最小成本时的L、K和C的均衡值。2、已知某厂商的生产函数为2Q 2KL 0.4L20.6K2,处于短期生产,当K=5时,求:(1)劳动的总产量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分别

4、计算劳动的总产量函数、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函数达到最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K)的TPl曲线、APl曲线、MPl曲线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4、为了实现既定成本条件下的最大产量或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最小成本,如果企业处于MRTSlk W或者MRTSlk W时,企业应该如何调整劳动和资本的投入rr量,以达到最优的要素组合?为什么?5、利用图说明厂商在既定成本条件下是如何实现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的。四、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为Q L2/3K1/3,劳动的价格w=3,资本的价格r=1.(1) 判断该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情况;大时的劳动投入量。3、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

5、STC(Q) 0.04Q3 0.8Q2 10Q 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4、某公司用两个公司生产一种产品,其总成本函数为C 2Q12 Q22 Q1Q2 ,其 中 Q1 表示第一个工厂生产的产量, Q2 表示第二个工厂生产的产量。求:当公司生产的总产量为 40 时能够使得公司生产成本最小的两工厂的产量组 合。五、论述题1、论述短期生产函数中总产量、平均产量及边际产量三者之间的关系。2、论述厂商投入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答题要点:、单项选择题1 C ,2 B ,3 C ,4 B,5 D,6 B, 7 B ,8 A,9 D, 10 A 。、名词解释1、短期生产:短期指生产者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

6、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 在短期内, 生产要素投入分为不变要素 投入 (例如厂房、机器设备等)和可变要素投入(例如劳动、原材料等) 。2、长期生产:长期指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投入数量的时间周期。在长期内,所有生产要素投入都是可变要素投入。短期和长期的划分并非按照具体的时间长短。对于不同的产品生产,短期和长期的具体时间的规定是不同的。例如,变动一个大型炼油厂的规模可能需要五年, 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以五年 为界,而变动一个小食店的规模可能只需要一个月, 则其短期和长期的划分仅为 一个月。3、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

7、不断增加时, 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 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决定了等产量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递减, 即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使得向右下方倾斜的等产量曲线必然凸向原点。4、规模报酬 : 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 之间的关系。 通常以全部生产要素都以相同比例发生变化来定义企业的生产规 模变化。相应, 规模报酬变化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企业内部各种生产 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5、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简称报酬递减律。它的基本内容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若其他生产要素固定不变,只连续投入一种要素,这种要素的边

8、际产 品最初可能增加,但当它的增加超过一定限度时,就必出现递减趋势。三、简答题 答:1、等产量线是表示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可以带来相等产量的 条曲线,或者说是表示某一固定数量的产品, 可以用所需要的两种生产要素的不同数量的组合生产出来的一条曲线。等产量线具有如下特征:(1)、同一条等产 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相等,不同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平不等。离原点越 远的等到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高;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表示的产量水 平越低。(2)、同一直角坐标系内,任意两条等产量不相交。(3)、等产量曲线是 凸向原点的。答:2、规模报酬分析的是企业的生产规模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之间的关

9、系,有三种情况:(1)规模收益递增: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大于各种生产要 素投入增加的比例。公式:对于生产函数 Q=f (L,K而言,f(入L,入K ) f(L,K)。f(f((2)规模收益不变: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等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L,入 K )=入 f(L,K)。(3)规模收益递减:产量或收益增加的比例小于各种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L,入 K ) < 入 f(L,K)。3、答:在短期生产的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下,劳动的平均产量曲线呈现出先上升达到最高点后又下降的趋势。由此可推导出劳动的总产量曲线和劳动的边 际产量曲线。关于劳动的总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关系,过劳动的总产量曲线的

10、 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就是相应的劳动的边际产量值;关于劳动的总产量和平均 产量关系,连接劳动的总产量曲线上任何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就是相应 的劳动的平均产量值;关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关系,两条曲线相交与平 均产量曲线的最咼点。在最咼点以前,边际产量曲线咼于平均产量曲线, 并将后 者拉上。在最高点以后,边际产量曲线低于平均产量曲线,并将后者拉下。4、答:当MRTSlk W,厂商在不改变总成本的情况下,减少资本的购买,增 r加劳动的购买就可以以增加产量,这个过程一直改变到mrtk w为止。当rMRTSlk W,厂商在不改变总成本的情况下,减少劳动的购买,增加资本的购 r买就可以增加产量

11、,这个过程一直改变到 MRTSLk w为止。r5、答:成本线与等产量线的切点即为其既定成本下的最大产量的最优要素组合(图略) 四、计算题解:1、( 1)Q( L, K) ( L)2/3( K)1/3L2/3K1/3Q,所以该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的。(2)当C=2000时,其等成本线为3L+K=200Q构造拉格郎日函数求产量最大化,L(L,K, ) L2/3K1/3(2000 3L K),对每个变量求偏导数等于 0,得K=2000/3,L=4000/9, Q (2000/3)2/3 (4000/9)1/3(3)当Q=6000时,实现成本最小,构造拉格郎日函数求成本最小化,)2/3L(L,K,

12、) 3L K (6000 L2/3K1/3),对每个变量求便导等于0,得:K 6000 (|)2/3,L 6000 (|)1/3,C 3L K 18000(|)1/32、解:(1)劳动的总产量函数TPl 10L 0.4L2 15,劳动的平均产量函数15为:aPl 丁 10 0.4L边际产量函数为:TPlMPl dTPL 100.8L。dL(2)当他们达到最大时,其导数等于零,得总产量函数最大时,L=12.5,平均产量最大时,L=L(75/2)1/2,边际成本最大时,L=0。3、答:由题意可知AVC(Q)晋 0窗 0.8Q10当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函数达最小值时,一定有dAVCdQ0,令 dA

13、VC 令dQ0,故營0.08Q o.8 0解得Q 10又由于当2d AVC 0.080时AVC( Q达最小值,dQ解得此时Q 10最后以Q 10带入平均可变成本函数AVC(Q) 0.04Q2 0.8Q 10,得AVC 64、解:当一个厂商用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时,他必须使得两个工厂生产的边际成本相等,即MC1 MC2,才能实现成本最小的产量组合。根据题意MCiC 4Q1 Q2 , MC2CQ2Qi2Q2 Qi由M6MC2的原则,得 4Qi Q22Q2 Q1,3即Q1亦又因为QQ1 Q240带入得Q225,Qi15五、论述题1、答:根据短期生产函数 Q= f ( L、K),可以得到劳动的总产量

14、、劳动的平均产量和劳动的边际产量的概念。劳动的总产量TPL指与一定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应的最大产量。劳 动的平均产量AFL指总产量与所使用的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之比。劳动的边际 产量MP指增加一单位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所增加的产量。(1)总产量曲线和平均产量曲线的关系APL 值。连结TPL曲线上任一点和坐标原点的线段的斜率,可以表示为该点上的 在上图中,当APL曲线在C点达最大值时,TPL曲线必然有一条从坐标原点出发 的最陡的切线,相切TPL曲线于相应的C点。(2)总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TFL曲线先以递增的速率增加时,MP曲线上升,当TFL曲线的斜率在拐点处达最大值时,MP曲线也

15、达最大值;当TPl曲线在以递减的速率继续增加时, MP曲线也开始下降。直至TFL曲线的斜率降为0时,MP曲线与坐标横轴相交。(3)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的关系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大值点。MP曲线的变动快于AFL曲线的变动。2、答: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要素最适组合。Q3Q2A L图中,三条等产量线,产量大小的顺序为QV Q<Q。等成本线AB与 Q相切于E,这时实现了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这就是说,在生产者货币成本与生产要素价格 既定的条件下,0M的劳动与ON的资本结合,

16、能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即既定产 量下成本最小或既定成本下产量最大。从图上可以看出,只有在这一点上所表示的劳动与资本的组合才达到在货币 成本和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产量最大。在比它离原点远的无差异曲线Q所代表的产量水平大于 Q,但等成本线AB同它既不相交又不相切,这说明达到Q产量水平的劳动与资本的数量组合在货币与生产要素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是 无法实现的。如果生产者的贷币成本增加,则等成本线向右上方平行移动,不同 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 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 点连接在一起,就得出扩张线。如图所示。当生产者沿着这条线扩大生产时,可 以始终实现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从而使生产规

17、模沿着最有利的方向扩大。第二部分成本论、单选题1、下列哪一项成本在长期是不存在的()A可变成本 B平均成本C机会成本D固定成本,这部分A 显成本 B隐成本经济利润正常利润3、企业购买生产要素所引起的成本为()A 显成本 B隐成本固定成本机会成本2、某厂商每年从企业的总收入中取出一部分作为自己管理企业的报酬报酬属于()4、MC曲线达到最低时()A MP最大 B AVC 最小TC最大AC最小5、从原点出发的射线在与TC曲线相切的产量上,必有A AVC 最小 B MC=AVC C AC最小D MC 最小6、短期内在每一产量上的 MC值应该()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

18、率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但不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既是该产量上的TC曲线的斜率,又是该产量上的TVC曲线的斜率以上都不对7、平均固定成本()无论产出水平发生什么变化,它都不变随产量增加而增加曲线是 U 型的以上都不对8、厂商为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所支付的价格属于显成本隐成本经济利润 D正常利润9、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时,()A 平均成本上升 B 平均成本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C 总成本下降 D 平均可变成本上升10、对应于边际报酬递减阶段,STC曲 线()A 以递增的速率上升以递增的速率下降C 以递减的速率上升以递减的速率下降名词解释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隐成本 边际成本 正常利润简答题1、简

19、述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2、简述A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的关系。四、计算题1、假设某产品的边际成本函数为:MC=3Q +5Q+80,当生产3单位产品时,总成本为 292。试求总成本函数、平均成本函数、可变成本函数、平均可变成本函数。2、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成本函数为:STC=0.04Q3 -0.8Q 2 +10Q +5,求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及相应的边际成本值。五、论述题(1)试述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APl曲线、MPl曲线的特(2)说明短期生产函数Q f(L,K)的TPl曲线、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3 、比较消费者行为理论与生产者行为理论。答案要点、单选题1、D 2

20、、D3 、A 4 、A 5、C6、C 7、D8 、B 9 、B 10 、A、名词解释1、机会成本:当把一定的经济资源用于生产某种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相同 的资源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2、显成本:又称外在成本,是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所需要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3、隐成本:又称内在成本,是厂商使用自有生产要素时所花费的成本。隐成本是没有支付行为的成本,包括企业自有资本和自有劳动力。4、经济利润:是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之间的差额,经济利润也被称为超额利润。5、正常利润:是厂商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正常利润是厂商生产成本的一部分,它是以隐成本记入成本的。三、简答题1

21、、简述短期产量曲线与短期成本曲线之间的关系。短期产量曲线是由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所决定的,那么短期成本曲线则是由短 期产量曲线所决定的。下面以只有一种要素可以变动的影响为例阐述短期边际成 本和平均成本与边际产量和平均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厂商的边际成本与可变投入的边际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平均变动成本与 平均产量之间呈反方向变动。而且,由于平均产量与边际产量相交于平均产量的 最大值点,因而平均成本一定与边际成本相交于平均成本的最低点。2、简述AC曲线、AVC曲线与MC曲线的关系。对于任何一对边际量和平均量而言, 只要边际量小于平均量, 边际量就把平均量拉下; 只要边际量大于平均量, 边际量就把平均量

22、拉上; 当边际量等于平均量时,平均量必达到本身的极值点。将这种关系具体到AC曲线、AVC曲线和MC曲线的相互关系上,可以推知,由于在边际报酬递减规律作用下的MC曲线有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而不管是下降还是上升,MC曲线的变动都快于AC曲线和AVC 曲线,所以A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位置高于AVC曲线和MC曲线的交点。而且AC曲线和AVC曲线也必定是先降后升的U形特征。MC曲线必定会分别与AC曲线相交于AC曲线的最低点,与AVC曲线相交于AVC曲线的最低点。四、计算题1、解:TC= / MC? dQ=/ (3Q2+5Q+80)dQ= Q+5/2Q2+80Q+a当 Q=3 TC=292 代入得 a=

23、5/2所以总成本函数为TO Q+5/2Q2+8OQ+5/2由此可得AC=TC/Q= Q2+5/2Q+80+5/2QVC= Q3+5/2Q2+80QAVC= Q2+5/2Q+802、解:MC=0.12 Q- 1.6Q+102AVC=0.04 Q2- 0.8Q+10由 MC=AVCQ=10因此 AVC=6MC=6五、论述题1)试述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之间的关系。对应于答: 长期总成本是长期中生产某一产量所花费的最低短期总成本。量,某一产量,厂商在该产量所对应的所有短期成本中选择最低数量时的生产要素组 合。长期平均成本是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量所花费的成本。 在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上,每一点都对应着一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与之相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