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_第1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_第2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_第3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_第4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折射》同步练习2 人教新课标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 光的折射1本节是在学习光的反射的基础上,学习另一种常见的光现象光的折射现象请同学们在学习中注意比较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的异同如光的折射规律和反射定律都是给出了三线的位置关系和两角的大小关系它们在叙述方式、三线的位置关系、光路的可逆性等方面是相同或相似的;在两角(反射角与入射角、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上又是不同的2折射成像问题斜放在水中的筷子会从水面处弯折,在岸上看游泳池底会觉得池底变浅,潜水员看岸上的树会觉得树变高了,这些都属于折射成像,可以应用光的折射规律来解释解决这类问题时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方面:(1)这是由于光的折射而产生的;(2)人看到的池底实际上是经光的折射而形成的虚像

2、;(3)由岸边向水中看,虚像比实际池底浅,由水中向岸上看,虚像比实际物体高请同学们通过作图来分析判断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有两种可能你知道其中较大的角一定在哪种介质中吗?希望下面这句话能帮助你记忆这个规律,那就是“空气中的角大”例题1: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在水下的部分看起来向上弯折 B.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 C.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 D.用放大镜看地图分析与解答:在光学的学习中要会识别简单的光现象。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过程中,照射到不透明物体,被不透明的物体挡住后,在它的后面形成影

3、子,所以影子的形成,日食、月食等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例证,阳光下的树会出现影子是光直线传播形成的。光从一种介质射到另一种介质表面,发生反射现象,并在界面另一侧形成虚像,人在河边看到岸边的树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光的折射是光射到界面后进入另一种物质,也就是观察者与物在界面的两侧,所以此题中插入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放大镜是凸透镜的一个应用,当物体放在凸透镜的焦点以内时,可成放大正立的虚像。所以用放大镜观察物体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本题正确答案为A,D选项。 例题2:早晨,我们看见太阳的视位置比它的实际位置要高一些,这是光的 现象。因此在“后羿射日”的神话里,假如

4、神箭飞行的路径是笔直的,那么后羿射箭,他一定 (“偏上”或“偏下”)把箭射出。分析与解答:分析:当光从真空进入空气时也会发生光的折射现象,虽然这种折射的程度非常小,但有时我们仍然不得不考虑它的影响。下左图中画的是来自一个遥远天体的光穿过地球大气层被折射的情景。由于覆盖在地球上的大气是不均匀的,每一层的密度都不相同,因而折射率也不同。这样光在透过大气层时,就好像不断地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这样它的方向就被不断地改变。由于越接近地表,空气密度越大,其偏折程度也越大,因此根据上述结论,这就相当于光在不断地从密度小的大气层进入密度大的大气层,因而光线将不断地向法线偏折。结果,我们看到的星星的位置总

5、比它的实际位置显得高一些。这种效应越是接近地平线越明显。我们看到的地平线上星星的位置要比它的实际位置高37°。在天文观测中,这种效应是必须考虑的。太阳光和星光一样,在大气中也要发生折射,有趣的是太阳直径对人眼睛的张角约为32°,比37° 略小一些,因此,当我们看到太阳从地平面上刚刚升起时(如下右图),真实的太阳恰恰是在地平面之下,由于空气的折射,我们才看到它完全处于地平线的上方。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大气层越到高空,越稀薄,光在穿过大气层时,传播路线会发生折射。所以我们看到的是太阳的虚像,在地平线上。答案:光的折射 偏下同步练习11. 秋高气爽的夜里,当我们

6、仰望天空时会觉得星光闪烁不定,这主要是因为:( )A星星在运动B地球在绕太阳公转C地球在自转D大气的密度分布不稳定,星光经过大气层后,折射光的方向随大气密度的变化而变化2.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斜射入水中的筷子,从水面上看,水下部分向上弯折了B奇妙的“海市蜃楼”景观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影子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3.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如果改变入射角,使入射角减小,则:( )A反射角减小,折射角不变;B反射角减小,折射角减小;C反射角不变,折射角减小;D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间的夹角减小4. 如图所示的四个光路能正确表示光线由玻璃射入空气的是( ) 5. 某

7、同学在水池边看到水里“鱼在云中游”则他看到的“鱼”和“云”( )A.都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B.都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C. “鱼”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D. “鱼”是光的折射现象形成的,“云”是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6.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利用光的折射的是( A B C D7. (多选)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人观察玻璃砖后的手指错位了 B盛夏,人看到远处柏油公路上有水,走近一看,路面却是干燥的。C在太阳光照射下树木出现了树的影子 D盛了水的碗,看上去好像变浅了8. (多选)当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折射光线一定向远离法线的方

8、向偏折 B. 光线不一定发生偏折C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D折射角可能等于入射角也可能小于入射角9.古诗词中有许多描述光学现象的诗句,如“潭清疑水浅”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池水映明月”说的就是光的_现象10. 如图所示,是光由玻璃射入空气时发生折射的不完整的光路图,在图中,入射光线是 ,折射光线是 ,折射角是 ,入射角为 , 是玻璃。11. 把一根筷子插入水中,如图所示。筷子在水里的部分,从水面上斜着看起来向上折了;这是因为光的_的缘故。将一块厚玻璃放在一只铅笔上,斜着看上去铅笔似乎折成了三段,这种“一笔三折”,也是因为光的_的缘故。 12. 往脸盆里倒水,会看到盆底的深度变 ,潜水员从水下观察岸边

9、的树,看到的树变 。13. 如图所示,只给出了光线的折射光线,请画出并注明入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4. 有两只干净的玻璃杯,一只盛满不含气泡、污物、颜料的纯净水,一只是空的,上面都盖了盖子,你怎样用眼睛来判断哪只杯中有水?15. 图中的漫画说明了什么问题? 【试题答案】1. D 2. C 3. B 4. B 5. D 6. B 7. ABD 8. BC 9. 折射 反射 10. AO OB 4 2 左侧 11. 折射 折射 12. 浅 高 13. 14. 把手靠近杯子的一面,从另一面透过杯子观察手指,如果发现手指明显地变了(变长或变短),就说明杯中有水,如果发现手指基本不变形,就说明杯子

10、是空的。15.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这位先生看到水池的底要比实际的浅,所以进入水中发生了溺水现象。 同步练习21杨杨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了下面一些想法请你判断一下她这些想法的对错(1)光从空气射入另一种介质中,光的传播方向一定改变(2)光从空气射入水中,虽会发生折射现象,但光线进入水中后,仍按直线传播(3)光从空气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中,折射光线一定靠近法线(4)入射光从空气斜射入水面,其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是关于水面对称的2一把插入水中的勺子变得向_弯折,站立在游泳池旁看到的池水比实际的_,这都是光的_的缘故3画出图63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4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在图64中画出光线由空气进入玻璃

11、又进入空气的光路示意图5光线从空气射入某种介质,在界面处发生折射,如图65所示,其中入射角是_,折射角是_,界面的_侧是空气,并在图中标出光线的传播方向6请帮助杨杨解答她的困惑:(1)杨杨早上去买油条,他在炸油条的锅前,透过油锅看到周围的景物在晃动请你帮助杨杨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2)在一个秋高气爽的夜晚,杨杨看到天空中的星星在一闪一闪,看起来像星星在“眨”眼晴请你查阅资料帮助杨杨找到答案7请你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光的折射现象,生活中会出现什么样的情景?请写出两个合理的例子 【思路拓展题】读一读光学的发展光究竟是什么?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光的记载北宋时期的沈括,曾在纸窗上

12、开了一个小孔,使窗外的楼塔和飞鸢成像在室内纸屏上,来说明光的直线性沈括所著梦溪笔谈对我国光学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而在古希腊也有类似的记载随着光学知识的不断积累,17世纪逐渐形成了两种假说:波动说和微粒说主张波动说的科学家有笛卡儿、惠更斯等人,他们认为光是一种和声音一样的波,如同投石入水后引起越来越大的环状波一样,通过介质传到人眼,正如振动沿着手杖传入盲人的手和脑中一样利用波动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光的折射现象如图66,我们利用一些横线表示光波在前进中的波纹当光斜射入玻璃时,一个波纹的一边先触及玻璃表面,由于光在玻璃里比在空气中前进的速度小,所以波纹的这一边先慢下来,这样波纹的前进就改了方向等到这个波

13、纹全部进入玻璃块后,它就又沿着直线前进了与此同时,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光的假说微粒说牛顿用一个弹性小球碰击平面时发生反跳作类比,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反射由于当时的波动说自身很不完善,比较粗糙,而牛顿的威望比惠更斯高,人们更崇拜权威人士的理论,所以光的微粒说在18世纪的一百年间一直占统治地位直到19世纪,出现了证明光的波动说的强有力的证据,如英国托马斯·杨的双缝干涉实验和法国菲涅耳的泊松亮斑实验,光的粒子说的地位开始动摇,光学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1963年,爱因斯坦研究了黑体辐射问题,论证了光不仅显示出波动性,也显示出粒子性,即波粒二象性,至此,人类对光的本性的认识又产生了一个新的飞跃看了这个阅读材料后,你有什么评论和感想吗?请和你身边的同学交流一下想一想如图67是我国古代的军事观察孔,虚线表示空气孔的观察范围,现嵌入玻璃砖后,观察范围会怎样变化?请你以孔的边缘为法线,作出新观察范围的光路图 参考答案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