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N业务配置一纸禅_第1页
OTN业务配置一纸禅_第2页
OTN业务配置一纸禅_第3页
OTN业务配置一纸禅_第4页
OTN业务配置一纸禅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OTN业务配置一纸禅武汉技术服务有限公司2014年6月目录1. 建立OTNM2000网管通信12. 配置本地网元SN号和IP地址23. 业务配置43.1 OTU波长配置:53.2 配置光纤连接83.3 子网级通用配置93.4配置光层保护133.5配置电层保护183.6配置PTP时钟223.7配置SM、PM、TCMi开销26 28 / 301. 建立OTNM2000网管通信在OTNM2000上建立网络拓扑并连接网管与设备,实现OTNM2000对设备的监控。主要步骤为以下三个方面:(1)连接网管与设备(2)检查网管系统服务(3)创建网络拓扑连接网管与设备:设备与网管服务器相连是监控设备运行情况和配

2、置业务的前提。可采用不同的网络连接器件连接网管服务器和设备。工程中常用Hub,以Hub连接方式为例说明。1. 取一根网线,将网线一端连接主机的网卡,另一端连接Hub的非级联网口。2. 另取一根网线,将网线一端连接Hub的非级联空闲网口,另一端连接FONST5000设备的辅助端子板的F1/F2接口。3. 开启网管计算机,在WINDOWS系统的“网上邻居”属性中,查看网线是否连接至device网卡。如果不是,将网线连接至主机规划的device网卡的网口。检查网管系统服务:OTNM2000网管系统能否正常工作,取决于系统服务是否正常启动。1. 在网管计算机上,单击“开始”“管理工具”“服务”,弹出“

3、服务”窗口。2. 在该窗口中查看下列服务的“状态”是否为“已启动”,若未启动,则启动该服务。“EMS_AuthUserRight”“EMS_DataBusServer”“EMS_DispServer”“EMS_Dumper”“EMS_DtServer”“EMS_Dumper”“EMS_FileServer”“EMS_FileZilla Server”“EMS_Manager2”“EMS_Monitor”“EMS_MSMPServer”“EMS_OtnmCfgServer”“EMS_QueryServer”3. 数据库相关服务:“MySQL”或“Informix IDS”。创建网络拓扑的流程图如

4、下:2. 配置本地网元SN号和IP地址若需要配置设备的SN号和IP地址,首先需要用网线把计算机和设备的大F口连接起来,并配置本机的IP和设备的IP在同一网段。在OTNM2000服务器桌面上双击 “DEVCFG”,数秒钟后出现“配置管理”窗口。单击工具栏 ,打开“用户登录”对话框。在“用户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初始值均为“1”),并单击“登录”按钮。单击菜单栏“高级”“网元IP远程配置”进入“网元远程IP配置”窗口。设置本地网元:单击选中需要设置的网元,单击菜单栏“设置”“选中为本地网元”,如图所示。6. 查询本地网元的SN号:单击菜单栏“操作”“查询本地网元序列号”设置本地网元IP参

5、数:根据表5-2说明,双击各参数栏设置本地网元的IP相关参数,如图所示:3. 业务配置对于业务的配置方面,一般的业务配置流程如下所示:(1)创建网络拓扑(2)合并管理网元(可选)(3) OTU波长配置(4) 配置光纤连接(5) 配置WSS组(可选)(6) 配置光通道(7) 配置ODUK通道(8) 配置子业务(9) 配置保护(10) 配置时钟(11) 配置开销以上内容中,创建网络拓扑为基本操作,这里不详细介绍(参见OTN产品相关手册)。3.1 OTU波长配置:配置OTU波长是建立光通道和业务的前提。在进行业务交叉配置前,需要对OTU盘(线路接口盘和光转发盘)的波长进行配置。常见的部分OTU盘(例

6、如OTU2E盘、OTU2S盘、LMS2E盘等),根据模块不同分为可调波长的机盘和固定波长的机盘,通过盘号可以区分。对于可调波长的OTU盘,可以在网管上配置特定的波长值,下载到单盘上;对于固定波长的OTU盘,可以进行OTU波长同步,将单盘的波长值同步到网管数据里。在网元交叉界面上配置OTU波长,可以选择逐条配置或批量配置的方式。若某光口已在交叉配置中使用,不能更改该光口的波长配置。逐条配置:1. 调出配置参数:在“配置参数”窗格中,选择“OTU波长配置”项,调出OTU波长配置参数,如图所示。若在选择“OTU波长配置”项后弹出“WDM/OTN业务配置”提示框,显示“放弃当前输入的参数并切换配置项,

7、是否继续”,直接单击“是”进行下一步操作。2. 配置OTU波长参数。单击如图所示各参数右侧空白配置框,该配置框即出现下拉按钮。单击下拉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该参数对应选项。3. 完成配置:单击“配置参数”窗格中的 按钮。4. 查看配置数据:可在“配置数据”窗格的“OTU波长配置”选项卡中查看该配置数据,如图所示。5. 创建多条配置数据:当某网元需对多块单盘进行波长配置时,可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完成。6. (可选)修改配置数据:在“OTU波长配置”选项卡中双击该配置,其配置数据将在“配置参数”窗格中显示,按照步骤2重新配置。批量配置:在实际工程中,线路接口盘和光转发盘数量比较多,可使用“批量

8、设置”功能,简化操作过程。1. 进入“配置数据”窗格中的“OTU波长配置”选项卡,选择需要批量设置波长的单盘(可全选或多选),右键单击对应的单盘,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批量设置”,如图所示,弹出“批量设置”对话框。提示:如图所示是全选,也可以多选(按住CTRL键,再选择某些单盘或端口对应的行,对其进行批量配置)。2. 配置OTU波长参数。(1) 在“波段”列表框的下拉列表中设置第1行对应的单盘所在的波段(即起始单盘的波段,例如CE)。(2) 在“波长”列表框的下拉列表中设置第1行对应的单盘端口的波长(即起始单盘的波长,例如CE5)。(3)在“间隔”列表框的下拉列表中设置相邻行(第1行5行)对

9、应的单盘之间的波长间隔(例如间隔为1,起始波长为CE5,则从上到下5个端口的波长依次是CE5CE9)。(4)单击“应用”,“已选槽位(盘)”组框中显示各盘配置的波长,如图所示。(5) 单击“确定”,关闭对话框,在网元级交叉界面“配置数据”窗格中的“OTU波长配置”选项卡中查看配置结果。同步OTU波长:同步OTU波长,可以将单盘的实际波长值同步至网管数据库中。(1)单击网元级交叉界面的菜单栏“配置”“设备配置”“同步OTU波长”,弹出“同步OTU波长”选项卡,该选项卡中对应的单盘从设备读取波长信息成功,如图所示。提示:若单盘读取波长信息失败,单击选项卡左上角的“读状态数据”。(2)配置波长同步:

10、选中需进行同步OTU波长的单盘所对应的“同步”复选框,单击选项卡左上角的“更新配置”按钮,完成OTU波长的同步,如图所示。(3)查询同步结果:在网元级交叉界面“配置数据”窗格的“OTU波长配置”选项卡中查看波长同步状态,如图所示。3.2 配置光纤连接配置光纤连接是配置业务的前提,要求操作人员根据各网元的实际光纤连接情况,在网管上进行模拟连接。网管上的模拟连接作为网元配置业务和光电交叉的参考数据,必须保证与设备内部机盘间的实际光纤连接一致。网管上的光纤连接配置不包括支路接口盘或光转发盘与客户侧ODF架之间的连接。在网元交叉界面上配置光纤连接,可以选择手动配置或自动配置的方式。1. 调出配置参数:

11、在“配置参数”窗格中,选择“光纤连接配置”项,调出光纤连接配置参数,如图所示。若在配置其它项目(如OTU波长)后,再选择“光纤连接配置”时,系统会弹出“WDM/OTN业务配置”提示框,显示“放弃当前输入的参数并切换配置项,是否继续”,直接单击“是”进行下一步操作。2. 配置光纤连接参数:(1)在“配置参数”窗格中直接选择源、宿单盘和端口。(2)单击各参数右侧空白配置框,该配置框即出现 按钮。(3)单击下拉菜单按钮,在弹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选择该参数对应选项;注意端口已全部占用的单盘和某单盘已被占用的端口不会显示在下拉列表框中。3. 完成配置:单击“配置参数”窗格中的 按钮,完成该条光纤配置。4.

12、查看配置数据:可在“配置数据”窗格的“光纤连接配置”选项卡中查看该配置数据,单击该配置数据,“结构视图”窗格中将高亮显示该数据对应的光纤连接。5. 创建多条配置数据:当某网元需要配置多条光纤连接时,可通过重复上述步骤完成。6. (可选)修改配置数据:在“光纤连接配置”选项卡中双击该配置,其配置数据将在“配置参数”窗格中显示,按照步骤2重新配置。3.3 子网级通用配置子网级交叉是在网元级交叉基础上,实现业务的交叉配置。子网级交叉以光通道和业务为单位,简化了用户配置光、电交叉的过程,实现了智能型的端到端配置管理功能。在子网级交叉窗口进行配置前,需要申请配置权限,操作方法是单击菜单栏“配置数据”“申

13、请配置权限”;完成配置后可释放配置权限,操作方法是单击“配置数据”“释放配置权限”。在未申请权限的情况下,配置数据无法下载生效。一般的业务配置步骤为光通道ODUk通道子业务定位其中,光通道是源宿网元线路接口盘、光转发盘OCH口间的通道,ODUk通道是源宿网元支路接口盘Port口间的通道,子业务是源宿网元支路接口盘Client口间的通道。配置光通道:通过建立光通道可以配置业务的波长及路由。1. 调出“光通道和业务配置”菜单项:单击需创建业务的源网元并拖动至宿网元后,宿网元处弹出快捷菜单,如图所示。2. 调出“光通道及业务”对话框:单击快捷菜单中“光通道和业务配置”菜单项,弹出“光通道及业务”对话

14、框,如图所示。3. 选择光通道:在图所示的光通道配置区中选择某光通道对应的复选框。4. 设置回传光通道(可选):(1)在“配置数据”窗格“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某光通道的快捷菜单中选择“设置回传光通道”;(2)在弹出的“设置回传光通道”对话框中勾选所需光通道,单击“确定”即为选中的通道绑定了回传通道。配置ODUk通道:通过配置ODUk通道可以配置业务的ODUk映射类型。在源、宿网元对应的线路接口盘之间,需要先建立光通道,分别在各光通道的基础上配置ODUk通道,然后在ODUk通道上配置子业务。在源、宿网元对应的光转发盘之间建立的光通道上,无需配置ODUk通道,直接配置子业务。当配置ODUk层保护时

15、,必须要配置ODUk通道。若源、宿网元之间有电中继网元(如通过两块线路接口盘中继),需要在电中继网元上完成中继单盘(如两块线路接口盘)的OTU波长配置和光纤连接配置等相关配置后,才能进行源、宿网元之间的光通道及业务配置。要求源、宿支路盘Port口的信号类型一致。源、宿线路盘所用Port口一致,且采用的信号类型一致。配置ODUk通道时,需要分别配置线路接口盘的背板侧端口(Port口)和波分侧端口(OCH口)的信号类型。具体步骤如下:1. 调出建立ODUk光通道的快捷菜单:进入子网级交叉界面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完成源、宿网元的光通道配置。单击源网元并拖动至宿网元,弹出如图所示菜单。2. 配

16、置ODUk光通道:在图所示菜单中选择“创建ODUk通道”,弹出“ODUk通道”对话框,如图所示,选中要配置的ODUk通道并设置其参数,参数说明见表:3. 确定/取消建立ODUk光通道:在“ODUk通道”对话框中单击“确定”/“取消”按钮。4. 查看配置数据:可在“配置数据”窗格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单击某条5. 级别为“ODUk”的通道,“结构视图”窗格高亮显示该数据路径,如图所示。配置子业务: 通过配置子业务可以指定上下话的业务信号类型及封装类型。1.调出子业务配置对话框:在“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右键单击对应的光通道或ODUk通道,选择快捷菜单项“添加业务”,调出子业务配置对话框。对

17、于线路接口盘(如4LA2盘)之间建立的光通道,需要在其对应的ODUk通道上添加业务;对于光转发盘(如OTU2S盘)之间建立的光通道,直接在该光通道上添加业务。如图所示,“光通道及业务”对话框上方为源宿网元之间的光通道配置区,下方为该光通道对应的子业务配置区:2.配置子业务:1) 在“源网元配置选项”组框中勾选源网元单盘端口对应的复选框,并选择所需的业务类型、源容器及源容器类型。2) 在“宿网元配置选项”组框中,双击所需的宿网元单盘端口,则“源网元配置选项”组框的“宿端口”一列中显示对应的配置信息。3. 完成/取消子业务配置:单击“光通道及业务”对话框下方的“确定”/“取消”按钮。4. 查看配置

18、数据:可在“配置数据”窗格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单击某条配置数据,“结构视图”窗格高亮显示该数据路径。保存、下载配置数据:通过保存、下载配置数据可以将配置完成的子网交叉数据下载到设备和网管数据库中。1. 在子网级交叉窗口中,单击菜单栏“配置数据”“申请配置权限”。若弹出提示框,显示“是否从数据库读取配置数据,当前配置将会被覆盖”,选择“否”。2. 单击菜单栏“配置数据”“保存配置到数据库”,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3. 单击“配置数据”“设备配置”“下设备配置(节点)”,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3.4配置光层保护下面介绍光层各种保护的配置步骤。保护类型分为以下5种:光通道1+1波长保护光通

19、道1+1路由保护1+1光复用段保护光线路1:1保护光线路1+1保护。下面分别进行介绍和配置步骤演示。1.配置光通道1+1波长保护光通道1+1波长保护用于保护客户信号。利用OCP盘的双发选收功能,将客户信号并发至不同OTU盘,即将业务并发至不同的波长通道,避免单OTU失效引起的业务中断。光通道1+1波长保护-常见单盘选配原则如图所示:光通道1+1波长保护-单盘槽位配置原则如图:网管配置规则如下:网管中配置的网元信息(如单盘数目、单盘类型和所插槽位等)应与实际工程的规划方案保持一致;网管交叉窗口中结构视图与实际的光纤连接保持一致。配置OC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光模块配置”主要配

20、置收无光门限,“单盘专有配置”主要配置保护模式和保护组标识;要求光通道1+1波长保护的本、对端OCP盘的单盘专有配置相同。配置业务盘“单盘专有配置”的“正向自动光路保护设置”项为“激活”,且保证光通道1+1波长保护的本、对端OCP盘的该项配置相同。2.配置光通道1+1路由保护光通道1+1路由保护用于保护OTU盘的信号。利用OCP盘的双发选收功能,将OTU盘的信号并发至不同分波、合波盘,即将业务并发至不同的光缆路由,实现业务在本、对端OTU盘之间的完全保护。1)硬件配置规则:单盘选配:每组保护需在通道的两个端点设备上对应配置1块OCP盘、1块OTU2S或OTU2E盘。保护能力:每块OCP盘可实现

21、2组光通道1+1路由保护。配置槽位:单盘的槽位选择与采用的监测模式有关。系统要求:要求通道的两个端点设备间提供两条相同波长的光通道。2)网管配置规则:网管中配置的网元信息(如单盘数目、单盘类型和所插槽位等)应与实际工程的规划方案保持一致;网管交叉窗口中结构视图与实际的光纤连接保持一致。配置OC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光模块配置”主要配置收无光门限,“单盘专有配置”主要配置保护模式和保护组标识;要求光通道1+1路由保护的本、对端OCP盘的单盘专有配置相同。配置业务盘“单盘专有配置”的“正向自动光路保护设置”项为“激活”,且保证光通道1+1路由保护的本、对端OCP盘的该项配置相同

22、。配置步骤1. 配置OC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选项卡:配置参数说明如表,根据说明完成参数配置。2. 下载单盘配置数据:单击OCP盘、光转发类盘的单盘配置选项卡左侧“写到设备”命令,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3.配置1+1光复用段保护1)硬件配置规则:单盘选配:每组保护需在本、对端设备上各配置1块OMSP盘。保护能力:每块OMSP盘可实现1组1+1光复用段保护。配置槽位:OMSP盘可插放在OTH子框0106、090F、1016、191F槽位,或插放在波道子框的010E槽位。系统要求:要求本对端设备均提供两套放大系统,通常每套放大系统对应一个子框,并在每个子框配置OSC盘、OSCAD

23、盘各1块,PA盘、OA盘、DCM根据对应线路距离选配。2)网管配置规则:网管中配置的网元信息(如单盘数目、单盘类型和所插槽位等)应与实际工程的规划方案保持一致;网管交叉窗口中结构视图与实际的光纤连接保持一致。配置OMS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光模块配置”主要配置收无光门限,“单盘专有配置”主要配置恢复方式和保护组标识;要求1+1光复用段保护的本、对端OMSP盘的单盘专有配置相同。配置步骤1. 配置OMSP盘的“接口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选项卡:配置参数说明如表,根据说明完成配置。2. 下载单盘配置数据:单击OMSP盘的单盘配置选项卡左侧“写到设备”命令,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

24、中。4.配置光线路1:1保护光线路1:1保护是利用OLP_1:1盘的选收功能,将信号发送至主用线路或备用线路上,对站点间的线路光纤提供1:1保护,避免因光纤线路劣化或中断引起的业务中断。1)硬件配置规则单盘选配:每组保护需在本、对端设备上各配置1块OLP_1:1盘。保护能力:每块OLP_1:1盘可实现1组光线路1:1保护。配置槽位:OLP_1:1盘可插放在OTH子框04、05槽位,或插放在波道子框的06、07槽位,实际应用中优先插放在OSCAD盘右侧。系统要求:要求在本对端设备间提供两条光缆线路。2)网管配置规则网管中配置的网元信息(如单盘数目、单盘类型和所插槽位等)应与实际工程的规划方案保持

25、一致;网管交叉窗口中结构视图与实际的光纤连接保持一致。配置OL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光模块配置”主要配置收无光门限,“单盘专有配置”主要配置恢复方式和保护组标识;要求光线路1:1保护的本、对端OLP盘的单盘专有配置相同。配置步骤1. 配置OLP盘的“光接口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选项卡:配置参数说明如表,根据说明完成配置。2. 下载单盘配置数据:单击OLP盘的单盘配置选项卡左侧“写到设备”命令,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5.配置光线路1+1保护光线路1+1保护是利用OLP_1+1盘的并发选收功能,将信号发送至主用线路和备用线路上,对站点间的线路光纤提供1+1保护,避免因光纤线

26、路劣化或中断引起的业务中断。1)硬件配置规则单盘选配:每组保护需在本、对端设备上各配置1块OLP_1+1盘。保护能力:每块OLP_1+1盘可实现1组光线路1+1保护。配置槽位:OLP_1+1盘可插放在OTH子框04、05槽位,或插放在波道子框的06、07槽位,实际应用中优先插放在OSCAD盘右侧。系统要求:要求在本对端设备间提供两条光缆线路。2)网管配置规则网管中配置的网元信息(如单盘数目、单盘类型和所插槽位等)应与实际工程的规划方案保持一致;网管交叉窗口中结构视图与实际的光纤连接保持一致。配置OLP盘的“光模块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光模块配置”主要配置收无光门限,“单盘专有配置”主要配

27、置恢复方式和保护组标识;要求光线路1+1保护的本、对端OLP盘的单盘专有配置相同。配置步骤:1. 配置OLP盘的“光接口配置”和“单盘专有配置”选项卡:配置参数说明如表,根据说明完成配置。2. 下载单盘配置数据:单击OLP盘的单盘配置选项卡左侧“写到设备”命令,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3.5配置电层保护电层保护有如下几种:配置OCH 1+1保护配置OCH m:n保护配置OCH Ring保护配置ODUk 1+1保护配置ODUk m:n保护配置ODUk Ring保护重点介绍OCH1+1和M:N保护,以及ODUk1+1和M:N保护。配置方法如下。1.配置OCH 1+1保护OCH 1+1保护是指将经过

28、支路接口盘和交叉盘后的客户信号,并发至工作、保护两块线路接口盘上,避免因工作线路接口盘故障引起业务中断。配置步骤1. 进入子网级交叉界面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该选项卡显示设置完毕的光通道。2. 右键单击需要配置OCH 1+1保护的光通道或ODUk通道,选择快捷菜单项“添加通道保护”,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3. 在所示对话框左上方的列表框中选择“OCH 1+1”,下方的“工作通道配置”和“保护通道配置”组框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光通道。4. 在 “工作通道配置”和“保护通道配置”组框中分别选择工作光通道和保护光通道。5. 完成上述配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OCH 1+1

29、保护的保护光通道显示为蓝色,如图所示,保护光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保护OCH 1+1”,工作光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工作OCH 1+1”。6. 单击主菜单“配置数据”“设备配置”“下设备配置(节点)”,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2.配置OCH M:N保护OCH m:n保护是指经过支路接口盘和交叉盘后的n路客户信号,分别发送至工作的n块线路接口盘,并提供m块保护的线路接口盘为工作线路接口盘的业务进行保护,避免因工作线路接口盘故障引起业务中断。配置步骤1. 进入子网级交叉界面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该选项卡显示设置完毕的光通道。右键单击需要配置OCH m:n保护的光通道或ODUk通道,选择快捷

30、菜单项“添加通道保护”。2. 在图所示对话框左上方的列表框中选择“OCH m:n”,下方的“工作通道配置”和“保护通道配置”组框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光通道,分别选择工作光通道和保护光通道,对话框中项目说明如表所示。3. 完成上述配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OCH m:n保护的保护光通道显示为蓝色,如图所示,保护光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保护OCH m:n”,工作光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工作OCH m:n”。4. 单击主菜单“配置数据”“设备配置”“下设备配置(节点)”,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即可。3.配置ODUk 1+1保护ODUk 1+1保护是指经支路接口盘和交叉盘后

31、的客户信号,并发至线路接口盘1个工作ODUk时隙和1个保护ODUk时隙,即发送至线路接口盘背板侧的1个工作Port口和1个保护Port口,避免因工作ODUk时隙故障引起业务中断。配置步骤:1. 进入子网级交叉界面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完成源、宿网元的光通道、ODUk通道配置,源、宿网元间至少建立2条光通道;配置步骤请参见子网级通用配置。2. 右键单击需要配置保护的ODUk通道,选择快捷菜单项“添加通道保护”,弹出如图所示对话框。3. 在图所示的对话框左上方“保护类型”列表框中选择“ODUk 1+1”,下方的“工作通道配置”和“保护通道配置”组框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ODUk通道,分别选择工作

32、ODUk通道和保护ODUk通道。4. 完成上述配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保护ODUk通道显示为蓝色,如图所示,保护ODUk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保护ODUk 1+1”,工作ODUk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工作ODUk 1+1”,在工作ODUk通道上建立的业务,其“保护模式”项为“ODUk 1+1”。5. 单击主菜单“配置数据”“设备配置”“下设备配置(节点)”,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即可。4.配置ODUk M:N保护ODUk m:n保护是指经支路接口盘和交叉盘后的客户信号,发送至工作的n个ODUk时隙,并提供m个保护的ODUk时隙为工作ODUk时隙的业务进行保护,避

33、免因工作ODUk时隙故障引起业务中断。配置步骤:1. 进入子网级交叉界面的“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完成源、宿网元的光通道、ODUk通道配置,请参见子网级通用配置。2. 右键单击需要配置保护的ODUk通道,选择快捷菜单项“添加通道保护”,弹出所示对话框。3. 在图所示对话框左上方列表框中选择“ODUk m:n”,下方的“工作通道配置”和“保护通道配置”组框显示所有满足条件的光通道,分别选择工作ODUk通道和保护ODUk通道,单击“确定”按钮。4. 完成上述配置后,单击“确定”按钮。在“光通道及业务”选项卡中保护ODUk通道显示为蓝色,保护ODUk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保护ODUk m:n”,

34、工作ODUk通道的“保护模式”项为“工作ODUk m:n”,在工作通道上建立的业务,其“保护模式”项为“ODUk m:n”。5. 单击主菜单“配置数据”“设备配置”“下设备配置(节点)”,将配置数据下载到设备中即可。3.6配置PTP时钟1.PTP时钟简介PTP时钟遵循IEEE 1588 V2协议,通过各时钟节点间PTP协议报文的交互,周期性地对网络中所有节点的时钟进行同步校正,使基于以太网的分布式系统的时钟达到亚微秒级的精度,实现各网络节点之间的频率同步和时间同步。2.PTP时钟系统架构PTP时钟系统采用主从体系结构,主时钟发送PTP协议报文给从时钟,从时钟根据接收报文的延迟等信息计算出与主时

35、钟的时间偏差,进而调整自己使其与主时钟达到同步。最优时钟GMC(Grandmaster)可以通过各时钟节点(普通时钟OC、边界时钟BC和透传时钟TC)之间PTP协议报文的交互,将时钟同步信息传递到网络中的所有时钟节点。3. 配置频率同步时钟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 在“时钟频率同步接口选择”选项栏中配置网元的频率同步时钟接口。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4. 配置PTP模式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

36、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PTP模式”选项栏中配置网元的PTP时钟工作模式。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5. 配置PTP时钟模型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时钟模型”选项栏中配置网元的PTP时钟模型。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6. 配置BMC模式下外时钟源相关参数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

37、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PTP配置块”选项卡中配置外时钟源的相关信息。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7. 配置“Slave_Only”模式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PTP配置块”选项卡中配置“Slave_Only”模式。该配置项参数说明见表10-5。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8.配置时间信息接口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

38、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面板时间信息接口”选项栏中配置时间接口是用于输出或用于输入。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9. 配置外时钟信号的时延补偿属性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PTP配置块”选项卡中配置外时间信号的时延补偿属性。需要配置的详细项目和各项目参数说明见表10-7。3).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

39、备”。10. 配置PTP报文属性(可选)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在“PTP配置块”选项卡中配置PTP报文属性。3).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11. 配置PTP端口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添加PTP配置条目:右键单击配置项区域,在快捷菜单中选择“添加条目”项,增加PTP配置条目,单击“条目”并展开该项,如图10-5所示。3). 在“条目配

40、置块”中配置PTP端口。4).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12. 配置线路不对称时延属性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PTP配置块”。2). 添加PTP配置条目:右键单击配置项区域,选择“添加条目”菜单项,增加PTP配置条目,单击“条目”并展开该项,如图10-5所示。3). 在“条目配置块”中配置线路不对称时延属性。4). 将配置数据保存到数据库,并下载到设备:完成配置后,单击左侧“写到数据库”和“写到设备”。13. 配置协同OLP延时补偿属性配置步骤1). 进入EOSC盘的单盘配置“PTP配置块”选项卡:单击EOSC盘,选择“单盘配置”“协同OLP延时补偿配置块”。2). 在“协同OLP延时补偿配置块”选项卡中配置O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