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_第1页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_第2页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_第3页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_第4页
传染病防控宣传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一、怎样预防传染病要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关键在于切断传染病流行的三个环节形成的传播链。为此,要切实做到: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我防病能力。2、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对传染病的抵抗力。3、按规定进行预防接种,提高免疫力。4、搞好环境卫生,消灭传播疾病的蚊、蝇、鼠、蟑螂等害虫。5、传染病人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防止交叉感染。6传染病人接触过的用品及居室均严格消毒。二、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宣传资料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 学校这种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 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

2、因 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 括: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麻疹、风疹、水痘、单纯疱疹、流行性腮腺炎、流 脑、猩红热,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两类新病种。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 物等途径传播。冬春季寒冷,学生在外边活动减少,多集中在教室内,这更增加了传染机会。为 了御寒,习惯把门窗关得很严,室内外的空气很难交换,空气相对静止的室内, 带有病菌、病毒的飞沫在空气中飘浮,学生在教室时间长,空气不新鲜,自然容 易感染呼吸道传染病。另外,寒冷的空气会使鼻黏膜的血管收缩, 降低呼吸道的 抵抗

3、力,这也是容易得病的一个原因。1、流脑的预防流脑是由脑膜炎双球菌感染引起的经呼吸道传播的一种化脓性脑膜炎,多在春季流行。该病的一般表现症状是:突然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精神不振,颈项强直, 重者可出现昏迷、抽搐。流脑根据病情轻重分为普通型和暴发型。暴发型起病急骤,常在24小时内出现严重休克和呼吸衰竭,危及生命。因此,在流脑高发期, 若出现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或者突发高热、身上有出血点、头痛、喷射状 呕吐、嗜睡、烦躁不安等症状,要立即到正规医院抢救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流脑有以下并发症:脑及其周围组织因炎症或粘连可引起第U、 川、叫及毗对颅 神经损害、肢体运动障碍,失语、大脑功能不全、癫痫

4、等。脑室间孔或蛛网膜下 腔粘连可发生脑积水,后者又导致智能障碍、癫痫等。经脑膜间的桥静脉发生栓 塞性静脉炎后可形成硬膜下积水,多见于1-2岁的幼儿。当及时和适当的治疗效 果不满意,恢复期出现抽搐,喷射性呕吐,特别伴有定位体征,颅内压持续升高, 以及发热等即应想到硬膜下积水的可能。化脓性迁延性病变有结合膜炎、全眼炎、 中耳炎、关节炎、肺炎、脓胸、心内膜炎、心包炎、睾丸炎等 流脑虽来势凶猛,发病急剧,但只要掌握发病规律,采取综合措施是可以预防的, 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 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脑膜炎双球菌具有怕热、怕冷、厌氧的弱点,因此要经常晒衣服、晒被褥、晒太阳。居室内的温度要在 18

5、C -20 C,湿度在50% 60%最为合适,每天开窗3 4次,每次约15分钟左右,每天用湿布擦桌子和 地面,使室内空气新鲜而湿润。让孩子多增加户外活动,上午10点到下午4点最为适宜,以提高小儿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同时, 在流脑好发季节,室内还可用食醋、艾叶等熏蒸消毒,杀灭病菌。2. 保护易感人群,提高免疫能力。注意在流行期内,与流脑病例密切接触的人员 均应接种疫苗。目前我国市场上供应的 A+ C群双价多糖疫苗,能有效诱导出抗 体,免疫年龄在两岁以上的人群,次年不需要加强, 3-5年后需加强接种。3. 及时发现病人,早期隔离、治疗。在流脑流行季节,一旦发现不明原因的发热

6、、 乏力、咽喉痛等症状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若病人出现高烧不退、剧烈头痛、喷 射呕吐等,应立即送医院检查,确诊者应隔离治疗。病人污染的环境、用品等要 严格消毒,以防扩散。4. 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要按时作息,保证睡眠,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 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5. 少去或不去公共场所。初春时节,尽量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所。注 意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衣服,避免感冒。流脑的预防控制措施主要包括以下五项加强疾病监测,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并及早就近住院医治病 人。对病人密切接触者,立即进行预防性服药。若流脑流行出现在过去未实施疫苗免疫或注射疫苗较少的地方,可

7、对15岁以 下未免疫的儿童应急接种疫苗 一旦发生流脑流行,应劝阻大型集会、串门访友或探视病人,不带儿童去公共 场所。及时组织对疫点进行消毒处理,如疫情发生在学校等人群集聚场所,要做好环 境卫生、个人卫生,保持通风。2、水痘的预防水痘是由水痘一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常见的急性传染病。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其中以冬春季为多。水痘传染性极强,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唾液 飞沫传染,亦可因接触水痘病毒污染的衣服、玩具、用具等而得病。患者以婴幼 儿多见,集体儿童亦为易感人群,托儿所、幼儿园、小学校等容易发生局部暴发 流行。水痘的平均潜伏期14 21天,多为15 一 17天。易感者接触病人后约90%会传

8、 染发病,病初症状较轻,可出现微热,全身不适。发热的同时或12日后,躯干皮肤、粘膜分批出现和迅速发展为斑疹、丘疹、疱疹与结痂。水痘病毒可波及 多脏器,还可并发皮肤感染、肺炎、脑炎等。本病一般预后良好,极少数人出现 严重并发症。部分病人恢复后体内可潜伏病毒,成年后某些诱因可引起复发成为 带状疱疹。主要预防措施:1 加强水痘防病宣传,教育和培养学生良好卫生习惯,做到勤洗手,以免传染 病交叉感染。2 冬春季节学校的教室要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整洁,空气流通。3 学校每天晨检,发现水痘患者应及时报告,隔离传染源,患病学生必须在家 隔离治疗,待结痂干燥后方能复学(自发病起21天左右)。4 对易感儿童接种

9、水痘疫苗,接种疫苗后 15天产生抗体,30天时抗体水平达 到高峰,抗体阳转率95%左右,免疫力持久,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 的有效手段。3、腮腺炎的预防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 生,冬春季节发病率最高,对两至十五岁的儿童威胁严重,常在幼儿园和学校中 流行。腮腺炎可因说话、咳嗽、打喷嚏而通过唾液进行传播,少数也可以通过被患者污 染的物品(食物、食具和玩具)间接传播,起病较急。该病潜伏期一般为十六至 十八天,主要症状为一侧或双侧腮腺(耳前和耳下部)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 前、后、下扩展,充塞于下颌骨和乳突之间,边缘不清,触之有弹性,并有轻度 触痛,

10、局部皮肤肿胀发亮,表面发热,但不发红,不会化脓,张嘴、吞咽和吃东 西时疼痛,吃酸性食物时局部更疼。一般是一侧腮腺先肿,一至四天后另一侧相 继肿胀,颌下腺、舌下腺、颈淋巴结因受累而肿大。严重的还可见到下颌部、颈 部甚至胸部前肿胀,这是由于舌下腺、颌下腺也受累的缘故。患儿常有畏寒、发 热、头痛、咽喉疼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严重者伴有发冷、恶心、呕吐、嗜 睡、颈部发硬、昏迷或抽筋等。肿胀在三至四天可达高峰,再持续四至五天后逐 渐消退,六至七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经治疗,症状十天左右即可消失,并获得终 身免疫。腮腺炎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无特效疗法,近年来发现应用潘生丁、病毒唑,疗 效显著。中药可用紫金锭

11、醋调局部外敷。一旦发现孩子得了腮腺炎,应立即隔离,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煮沸或暴晒 消毒,居室要注意通风换气,病人要注意卧床休息。给予流质饮食,不给过硬、 过酸、过甜的刺激性食物,要多喝水,以利于毒素排出,要注意口腔卫生,防止 继发性感染。如体温过高,可给予适量退热药,如出现并发症可用抗菌素和磺胺 类药物对症治疗。预防腮腺炎和并发症的发生,要在冬春季节注意孩子的营养、保暖,加强耐寒锻 炼。注射腮腺炎减毒活疫苗也能起到预防作用。 丙种球蛋白或胎盘球蛋白对流行 性腮腺炎没有预防效果,应加以留意。发病后可口服板兰根冲剂,并常用淡盐水 漱口、冲鼻。腮腺炎流行期间,不要去人群集中的公共场所,避免接触传

12、染源。4、流行性感冒预防流行性感冒(in glue nza )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常于冬、春季流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该病潜伏期短,一般13日,最短数小时,最长4日,传染性强,传播迅速。临床症状为急起高热,全身症状较重, 呼吸道症状较轻。显著头痛、身痛、乏力、咽干及食欲减退等。部分病人有鼻阻、 流涕、干咳等。查体可见急性热病容,面颊潮红,眼结膜及咽部充血。肺部可闻 及干罗音。发热多于12日内达高峰,34日内退热,其他症状随之缓解,但 上呼吸道症状常持续12周后才逐渐消失,体力恢复亦较慢。流感病毒分甲、 乙、丙三型,甲型流感威胁最大。由于流感病毒致病力强,易发生变异,

13、若人群 对变异株缺乏免疫力,易引起暴发流行,迄今世界已发生过五次大的流行和若干 次小流行,造成数十亿人发病,数千万人死亡,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生 产建设。如何预防流感呢?1、常洗手。病毒可以在患者手摸过的地方存活 3个小时,所以你应经常洗手。2、小心封闭的空间。空气不好的办公室、教室等是很容易传染上感冒的地方。因此我们应该做到每天让办公室教室等人多的空间多通风。也可以用淡盐水使你 的鼻子经常保持湿润。3、大量喝水。大量的水可以将病毒从你身上冲走,并防止脱水症的发生,而脱水症则是感冒的并发症之一。4、不要总揉你的鼻子。揉鼻子容易把手上的病毒直接揉在你身上这个最易被传 染上的地方。5、别老坐

14、着不活动。每天进行3045分钟的有氧锻炼。如散步、骑车、跳舞, 都可以极大地增强你抵御感冒的能力,避免患上呼吸道传染病。6多吃维生素E和C。维生素E在人的免疫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它多存 在于动物脂肪和植物油当中,所以那些不爱吃肉、吃油的人摄入得少。他们需要 补充一些维生素E类的食品。维生素C有减轻感冒症状及程度的作用,所以可以 口服一些,但别过量。7、流感流行期间暂停集会,暂不探亲访友,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活动,出门戴 口罩。公共场所加强通风,可用紫外线灯消毒,物理药片消毒或用熬醋熏蒸的办 法预防流感,也可用中药预防,如口服板兰根等,据认为有一定效果,也有的吃 点大蒜、喝点姜汤,也可能有预防

15、作用。8、流感病毒侵入机体以后是否引起发病,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营养不 良和过度劳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特别容易遭受各种病原体(包括流感病毒)的 侵袭,因此平时要保持营养均衡和避免过度劳累, 要有充足的睡眠,这是预防流 感的基础措施。9、一旦发生流感,主要是加强护理(发病后卧床休息,多饮水,进食易消化、 营养丰富的食物),必要时给予对症处理(如发热、头痛时给予阿司匹林等解热 镇痛药),防止出现并发症。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有以下几点:1、教室、宿舍必须要每天通风、保持空气流动。每次应在半小时以上。定时打开门窗自然通风,可有效降低室内空气中微生物的数量, 改善室内空气质量,调 节居室微小气候,

16、是最简单、行之有效的室内空气消毒方法。 建议各班指派专人 负责教室及宿舍的开窗通风。学校也会有计划的实施紫外线灯照射及药物喷洒等 空气消毒措施。2、接种疫苗。常见的传染病现在一般都有疫苗,进行计划性人工自动免疫是预 防各类传染病发生的主要环节,预防性疫苗是阻击传染病发生的最佳积极手段。3、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春季传染病的关键。要保持学习、生活场所的 卫生,不要堆放垃圾。饭前便后、以及外出归来一定要按规定程序洗手, 打喷嚏、 咳嗽和清洁鼻子应用卫生纸掩盖,用过的卫生纸不要随地乱仍,勤换、勤洗、勤 晒衣服、被褥,不随地吐痰,个人卫生用品切勿混用。4、加强锻炼,增强免疫力。春天人体新陈代谢开始

17、旺盛起来,正是运动锻炼的 好时机,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多到郊外、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每天锻炼使身体 气血畅通,筋骨舒展,体质增强。在锻炼的时候,必须注意气候变化,要避开晨雾风沙,要合理安排运动量,进行自我监护身体状况等,以免对身体造成不利影 响。5、生活有规律。睡眠休息要好,生活有规律,保持充分的睡眠,对提高自身的抵抗力相当重要。 要合理安排好作息,做到生活有规律,劳逸结合,无论学习或其他活动使身体劳 累过度,必然导致抵御疾病的能力下降,容易受到病毒感染。6衣、食细节要注意。春季气候多变,乍暖还寒,若骤减衣服,极易降低人体 呼吸道免疫力,使得病原体极易侵入.必须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切不

18、可一下子减得太多。合理安排好饮食,饮食上不宜太过辛辣,太过则助火气,也 不宜过食油腻。要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烟、不喝酒,要多饮水,摄入足 够的维生素,宜多食些富含优质蛋白、糖类及微量元素的食物,如瘦肉、禽蛋、 大枣、蜂蜜和新鲜蔬菜、水果等。7、切莫讳疾忌医。由于春季传染病初期多有类似感冒的症状,易被忽视,因此 身体有不适应及时就医,特别是有发热症状,应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治疗。 如有传染病的情况,应立刻采取隔离措施,以免范围扩大。为什么要隔离病人?专家解析隔离为避免传染病病人传染他人,而将病人与其他人隔开的措施。一般根据各种 疾病传染性的大小和传播途径的不同,而米取不同的隔离措施。不可

19、不知对于传染性极强的烈性传染病如霍乱等,采取严格隔离。对于呼吸道传染病如白喉等,采取呼吸道隔离。对于消化道传染病如痢疾,采取消化道隔离或床边隔离。对于接触传播的疾病如皮肤炭疽,采取接触隔离。对于昆虫传播的疾病如疟疾等,采取虫媒隔离等。不可不会隔离时间的长短应根据该种传染病的最长传染期而定。原则上是以病人没有传染性不能再传染他人为度。除传染病病人外,传染病病人的接触者也应隔离观察,称为留验。留验期间如接触者发病则应立即隔离、治疗。若接触者未发病,观察期满即可解除隔离。观察期应按该种传染病的最长潜伏期计算。不可不做对隔离观察的人员不可以歧视,相反,应当给予更多的关爱。如何预防呼吸道传染病?专家解析

20、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体从人体的鼻腔、 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呼吸道感染侵入 而引起的有传染性的疾病。因为呼吸道与外界相通,受各种病原体侵袭的机会较 多,由此而引起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骤变的情况下也易发病。儿童、老年人、体弱者、营养不良或慢性疾病患者、过度劳累者、精神高度紧张者等人群容易患呼吸道传染病。不同的呼吸道传染病有不同的临床表现。一般起病急,有发热症状。麻疹的症状有发热、咳嗽、流涕、眼结膜充血,口腔粘膜有麻疹粘膜斑及皮肤出现斑丘疹。水痘患者全身症状轻微,皮肤粘膜分批出现迅速发展的斑疹、丘疹、泡疹与痂皮' 风疹的临床特点为低热、皮疹和耳后、枕部淋巴

21、结肿大,全身症状轻。流脑的主 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皮肤粘膜瘀斑、烦躁不安,可出现颈 项强直、神志障碍及抽搐等。流行性腮腺炎以腮腺急性肿胀、疼痛并伴有发热和全身不适为特征。肺结核主要表现为发热、盗汗、全身不适及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等。不可不知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染源主要为病人或隐性感染者;传播途径主要经飞沫传 播,也可通过直接密切接触或间接接触传播。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有的病后有一定免疫力或持久免疫力,或者通过接种疫苗获得一定的免疫力。不可不会儿童、老年人、体弱者和慢性病患者应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如果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治疗。当

22、发生传染病时,应主动与健康人 隔离,尽量不要去公共场所,防止传染他人。不要自行购买和服用某些药品,不 要滥用抗生素。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一般人群可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 的进行预防接种。不可不做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应采用综合性预防措施,主要包括: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搞好家庭环境卫生,保持室内和环境清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随地吐痰,勤洗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多喝水、不吸烟、不酗酒。经常锻炼身体,保持均衡饮食,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抗病能力 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避免着凉。流感卫生常识宣传资料1.为什么在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专家解析传染病的一个特点是可在人群间传播。甲型流

23、感疫情人群间传播主要是以感染者 的咳嗽和喷嚏为媒介。当空气中的病毒达到一定的浓度时就容易致病, 特别在通 风差、空间小、人较多的地方。在传染病流行期间不串门、不扎堆就阻断了传播 的途径,无疑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重要方法。不可不知这次甲型流感疫情在发源地墨西哥的 “凶狠”程度远超其他地区,尤其是他的邻 国美国。根据2009年5月1日的疫情统计资料,在墨西哥各州,疑似病例 2500 例、确认病例312例,死亡176例;而在美国已确认的甲型流感的病例为 109 例,死亡1例。同为甲型流感,但死亡率在两国为什么相差如此大?墨西哥发生高死亡率的部分原因是由于穷人不能放弃工作或无钱看病。在甲型H1N1流感暴

24、发的集中地区,出现流感症状的病人常常被庸医当作一般感冒治疗。一些民众干脆在医院外面甚至道路旁住宿; 自然因素、社会因素也注定了甲型流 感在两个国家流行的表现、转归不一样。墨西哥气候多样,从热带沙漠气候到热 带雨林气候均有分布,独特而多变的气候条件是促进流感发生的必然条件;墨西哥存在着人、猪和家禽共处的情况,也是新病毒暴发的热点地区。在过去十年里,全世界繁荣的活禽贸易使得超过15亿活禽出口美国,这就使得 源于鸡只身上的病毒有可能出口到墨西哥, 并可能转移到猪身上,然后影响到人 体;在墨西哥出现甲型 H1N1病毒极具致命性,而且传播的时间比在美国的时间 要更长,当传到美国的时候,其危险性已经减少了

25、不少,提示该病毒在人与人之 间进行传播时,它的毒性就有转弱,很容易感染但危险性却在减弱,故美国病人 的症状似乎较“温和”,即使那例死亡病例也是来自墨西哥的婴儿。不可不会对传染病来说,早期诊断、早期报告、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对控制传染病的流行和降低病人的病死率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不做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医疗保障制度、应急预警惕干预机制、国民的整体健康状 况和自我保健意识是预防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关键。2 为什么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专家解析科学家于1930年从一头致病猪体内检测并分离出第一例典型“猪流感”病毒。由于流感病毒具有跨物种传播的特性,因此猪群也会感染“禽流感”和人类的季 节性流感,

26、如甲型 H3N2“猪流感”病毒最初就是由人类传染至猪群的。同理, 流感病毒的跨物种性也会使人类感染 “猪流感”病毒,其症状与普通流行性感冒 类似,会出现发烧、咳嗽、流鼻涕、浑身无力及食欲不振等症状,但严重程度却 有天壤之别,有些病人无任何不适,有些则足以致死。症状轻微的病人常被误诊 为季节性感冒。不可不知 流感病毒在猪群中通过直接和间接接触传播, 无症状携带病毒的猪也可传播。在 温带地区,猪间疫情全年均可发生,但秋冬季节发病较多。许多国家常规给猪群 接种疫苗来预防“猪流感”。像感染“猪流感”病毒一样,猪也能感染“禽流感” 病毒和人类季节性流感病毒,一般来说,“猪流感”病毒存在种属特异性,只感

27、染猪,但有时确实能引起人类发病。早在1975年,科学家从北美洲一个13岁病 儿体内分离到H1N1型病毒,后该病儿死于致命性肺炎。不可不会这次美国和墨西哥A型流感病毒的主要攻击人群,年龄集中在 2545岁之间。 而且疫情在多个社区暴发,尤其以青壮年为主要发病人群,这与人感染“禽流感” 非常相似。据统计,自2003年以来,全世界有数百万只家禽和野鸟感染了 H5N1“禽流感”病毒,而通过养殖场、田间、森林、实验室等,这些动物与人类接触的机会至少有数百万次,但几年来人感染病例只有300多个。到目前为止,尚未 发现养殖人员和兽医人员感染“禽流感”案例,这说明暴露人群中只有少数人对“禽流感”病毒易感,但人

28、类对甲型 H1N1流感普遍易感。不可不做为确保安全和健康,儿童和青少年要避免直接接触生猪或前往养猪场。学校传染病控制措施1、各学校要把传染病预防和控制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纳入工作计划,学校主要领导要统筹安排并明确一位主管校领导分管传染病预防和控制工作,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学校实际和传染病流 行的特点制定出具体的防治措施,并督促各有关部门具体落实。2、学校要组织学生对学校的环境尤其是教学区、生活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 域进行全面、彻底的清扫。学校教室、宿舍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空气消毒,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预防 呼吸

29、道传染病的发生。要认真落实学校食堂与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管理规定,加强学校食堂卫生和学生集体用餐卫生的管理,严防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学校应 将饮用水卫生管理作为预防肠道传染病的重要环节予以高度重视,为学生提供的饮用水应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3、各级学校也要充分利用健康教育课、讲座、班会、板报、校园广播电视等多 种形式对学生进行预防传染病宣传教育,向学生传授针对性较强的传染病预防知 识,切实增强学生的卫生防病意识。中小学校还应利用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形式, 向家长讲解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和要求,以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学校发生 传染病或不明原因疾病等流行时,应及时报告当地卫生和教育行政部门,并积极 争

30、取和配合当地疾病控制机构做好疫情处理与控制工作。4、学校校医院和教育部门所属的卫生保健机构要积极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 工作,要深入学校食堂、教室、宿舍等教学、生活场所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卫生检 查,督促落实各项卫生防病措施,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管理传染 病患者,防止传染病的传播,并协助卫生部门对学校传染病防治工作进行监督管 理。问: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管理人员应该怎么办 ?答:(1)要安排在全校开展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预防的宣传教育,开设健康教育课,让教职工和学生了解春季疾病预防基本知识;(2)注意管理好公共场所卫生,重 点是学生宿舍、教室、食堂和厕所;(3)制订预防方案,准备必要的空气消毒和 环境消毒设备;(4)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病人,发现学校职工、学 生中有呼吸道传染病可疑者,及时送医院进行诊治,并向当地疾病控制机构报告;(5)搞好预防接种。问:预防和控制呼吸道传染病,学校教师应该怎么办 ?答:(1)保证健康教育课落实,向学生传播必要的传染病预防知识;(2)保证教室、 宿舍多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督促住校学生勤晒衣被,参加户外活动;(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