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精编_第1页
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精编_第2页
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精编_第3页
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精编_第4页
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精编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9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管理)南水北调工程20XX年XX月峯年的企业咨询咸问经验.经过实战验证可以藩地执行的卓越萱理方案.值得您下载拥有南水北调工程北方地区尤其是黄淮海地区长期受到干旱缺水的困扰,水资源短缺和经济社会发 展及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京、津、冀、鲁地区和淮河流域日益 恶化的生态环境和连年发生的严重干旱缺水,使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建设显得更 为紧迫。东线工程是我国南水北调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2年华北大旱后, 水利部组织有关部门研究东线调水方案,1 9 7 6年提出南水北调近期工程规 划报告上报国务院,1 9 9 0年提出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报告。在 此期间,仍完成了东线第

2、壹期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及其修订报告;广泛开展了有 关环境影响专题研究、大型低扬程水泵的研制、穿黄工程勘探试验以及农业灌溉 节水、水量优化调度方面的研究,取得许多重要成果,为科学比选东线调水方案 打下了坚实基础。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对南水北调工程的重大决策和国务院领导关于 南水北调工作的指示,按照2 0 0 0年12月国家计委、水利部在北京召开的南 水北调前期工作座谈会的部署,淮河水利委员会会同海河水利委员会编制了南 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 2 0 0 1年修订)。本次规划是在以往前期工作成果基础上的进壹步修订。和20世纪70年代、90年代初的规划相比,社会、经济和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

3、化。因此,本次 修订规划突出水资源优化配置,按照“三先三后”的原则,论证东线工程的水资 源开发利用和保护,修订供水范围、供水目标和工程规模;研究东线工程建设体 制和运营机制,建立合理的水价体系;根据北方城市的需水要求,结合东线治污 规划的实施,制定分期实施方案。壹、东线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规划的东线工程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基本沿京杭大运河逐级提水 北送,向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供水。供水区内分布有淮河、海河、黄河流 域的2 5座地市级及其之上城市,包括天津、济南、青岛、徐州等特大城市和沧 州、衡水、聊城、德州、滨州、烟台、威海、淄博、潍坊、东营、枣庄、济宁、 荷泽、泰安、扬

4、州、淮安、宿迁、连云港、蚌埠、淮北、宿州等大中城市。据1 9 9 8年统计,区内人口 1 .18亿,城市化率2 3.6%,耕地8 8 0万公顷, 工农业总产值1 .75万亿元,粮食产量为1 5 5 7 6万t。东线工程供水区地处黄、淮、海诸河下游,跨北亚热带和南暖温带,多年平均降 雨量从南向北为1 0005 0 0 mm,由南向北逐步递减。受季风气候影响, 降水量年内、年际不均,丰枯悬殊,连续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现。东线供水区人口密集,城市集中,交通便利,地势较平坦,矿产资源丰富,是我 国重要的能源化工生产基地和粮食等农产品主要产区。经济增长潜力巨大,但水 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缺水制约了经济

5、社会的发展且对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影 响。黄河以北供水区处于海河流域下游,大部分河流已经干涸,可利用的地表水日益 减少。由于长期超采深层地下水,引发了水质恶化、地面沉降等多种地质灾害。 海河地表水已高度开发,地下水又严重超采,已到了仅仅依靠当地水资源难以解 决缺水问题的程度。胶东地区是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也是我国严重缺水的地区之壹,干旱连年出现, 经济损失严重。各城市供水普遍紧张,地下水持续超采,烟台、龙口、莱州等地 海水入侵。当地水资源已难以解决缺水问题。南四湖地区在偏旱年份已无法维持 供需平衡,生活和工业供水也无法保持稳定。黄河持续断流和引黄泥沙堆积的严重环境后效,使引黄供水受到威胁,必须补充

6、新水源。如不抓紧实施东线工程,在黄河水资源及其利用状况发生变化时,供水 区内将产生无法解决的严重后果。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经过4 0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为苏北地区灌溉、排水和航 运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由于规模偏小,设备老化、配套 工程落后和管理体制问题,限制了整体效益的发挥。干旱年份和用水高峰季节又 不能满足要求,急需扩大引江和向北调水的规模。东线供水区面临着地表水过度开发、地下水严重超采、水体污染、环境恶化的严 峻形势。在积极采取节水措施和相继建设引滦入津及引黄、引江等供水工程情况 下,对局部地区水资源不足虽起到缓解作用,但难以从根本上扭转缺水的局面。 因此,在进壹步节约用

7、水,合理利用现有水资源的基础上,建设东线工程已十分 必要和紧迫。二、东线工程总体布局(壹)供水范围及供水目标供水范围是黄淮海平原东部和胶东地区,分为黄河以南、胶东地区和黄河以北三 片。主要供水目标是解决调水线路沿线和胶东地区的城市及工业用水,改善淮北 地区的农业供水条件,且在北方需要时,提供生态和农业用水。(二)水源条件长江是东线工程的主要水源,质好量丰,多年平均入海水量达9 0 0 0多亿立方 米,特枯年6 0 0 0多亿立方米,为东线工程提供了优越的水源条件。淮河和沂 沐泗水系也是东线工程的水源之壹。规划2010年和2030年水平年多年平 均来水量分别为2 7 8.6亿立方米和2 5 4.

8、5亿立方米。(三)调水线路 东线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延伸。规划从江苏省扬州附 近的长江干流引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和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 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且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 俩路,壹路向北穿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壹路向东经新辟的胶东地区输水干线接 引黄济青渠道,向胶东地区供水。从长江至东平湖设13个梯级抽水站,总扬程 6 5m。东线工程从长江引水,有三江营和高港2个引水口门,三江营是主要引水口门。高港在冬春季节长江低潮位时,承担经三阳河向宝应站加力补水任务。从长江至洪泽湖,由三江营抽引江水,分运东和运西俩线,分别利用里运河、三

9、 阳河、苏北灌溉总渠和淮河入江水道送水。洪泽湖至骆马湖,采用中运河和徐洪河双线输水。新开成子新河和利用二河从洪泽湖引水送入中运河。骆马湖至南四湖,有三条输水线:中运河韩庄运河、中运河不牢河和房亭河。 南四湖内除利用湖西输水外,须在部分湖段开挖深槽,且在二级坝建泵站抽水入 上级湖。南四湖以北至东平湖,利用梁济运河输水至邓楼,建泵站抽水入东平湖新湖区, 沿柳长河输水送至八里湾,再由泵站抽水入东平湖老湖区。穿黄位置选在解山和位山之间,包括南岸输水渠、穿黄枢纽和北岸出口穿位山引 黄渠三部分。穿黄隧洞设计流量2 0 0立方米/秒,需在黄河河底以下7 0m打通壹条直径9 .3m的倒虹隧洞。江水过黄河后,接

10、小运河至临清,立交穿过卫运河,经临吴渠在吴桥城北入南运 河送水到九宣闸,再由马厂减河送水到天津北大港。从长江到天津北大港水库输水主干线长约1 15 6千米,其中黄河以南6 4 6千 米,穿黄段17千米,黄河以北4 9 3千米。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工程西起东平湖,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全长7 0 1千米。自 西向东可分为西、中、东三段,西段即西水东调工程;中段利用引黄济青渠段; 东段为引黄济青渠道以东至威海市米山水库。东线工程规划只包括兴建西段工 程,即东平湖至引黄济青段2 4 0千米河道,建成后和山东省胶东地区应急调水 工程衔接,可替代部分引黄水量。三、工程规模及调水量(壹)需调水量预测根据东线工程

11、供水范围内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城市水资源规划成果 和海河流域水资源规划、淮河流域有关规划,在考虑各项节水措施后,预测 2 0 10年水平,供水范围需调水量为4 5.5 7亿立方米,其中江苏25.0 1亿立方米,安徽3.57亿立方米,山东16.9 9亿立方米;2 0 3 0年水 平需调水量9 3.18亿立方米,其中江苏3 0.4 2亿立方米,安徽5.42 亿立方米,山东3 7.3 4亿立方米,河北10.00亿立方米,天津10.0 0亿立方米。(二)调水工程规模根据供水目标和预测的当地来水、需调水量,考虑各省市意见和东线治污进展, 规划东线工程先通后畅、逐步扩大规模,分三期实施 第壹期工

12、程:主要向江苏和山东俩省供水。抽江规模5 0 0立方米/秒,多年平 均抽江水量8 9亿立方米,其中新增抽江水量3 9亿立方米。过黄河5 0立方米 /秒,向胶东地区供水5 0立方米/秒。第二期工程:供水范围扩大至河北、天津。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6 0 0立方米/ 秒,过黄河10 0立方米/秒,到天津5 0立方米/秒,向胶东地区供水5 0立 方米/秒。第三期工程:增加北调水量,以满足供水范围内2 0 3 0年水平国民经济发展对 水的需求。工程规模扩大到抽江8 0 0立方米/秒,过黄河2 0 0立方米/秒, 到天津100立方米/秒,向胶东地区供水90立方米/秒。(三)第壹期工程北调水量及分配第壹期工程

13、多年平均(采用1 9 5 6年7月1 9 9 8年6月系列,下同)抽江 水量8 9.3 7亿立方米(比现状增抽江水39.31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下 级湖水量为3 1.17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上级湖水量为1 9.64亿立方米; 过黄河水量为5.0 9亿立方米;到胶东地区水量为8.76亿立方米。第壹期 工程多年平均毛增供水量4 5.9 4亿立方米,其中增抽江水39.31亿立方 米,增加利用淮水6.63亿立方米。扣除损失后的净增供水量为3 9.3 2亿 立方米,其中江苏1 9.22亿立方米;安徽3.29亿立方米;山东16.8 1亿立方米。增供水量中非农业用水约占6 8%。第壹期工程完成后可满足受水区2

14、 0 10年水平的城镇需水要求。长江洪泽湖 段农业用水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其他各区农业供水保证率可达到7 2%8 1%,供水情况比现状有较大改善。(四)第二期工程北调水量及分配第二期工程多年平均抽江水量达到1 0 5.8 6亿立方米(比现状增抽江水5 5.80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下级湖水量为47.18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上 级湖水量为3 5.1 0亿立方米;过黄河水量为2 0.8 3亿立方米;到胶东地 区水量为8.76亿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多年平均毛增供水量64.78亿立方 米,其中增抽江水5 5.8 0亿立方米,增加利用淮水8.98亿立方米。扣除 损失后的净增供水量为5 4.41亿立方米,其中江苏

15、22.12亿立方米;安 徽3.43亿立方米;山东16.86亿立方米;河北7.0 0亿立方米;天津 5.0 0亿立方米。增供水量中非农业用水约占71%。如北方需要,除上述供 水量外可向生态和农业供水5亿立方米。第二期工程完成后可满足受水区2 0 10年水平的城镇需水要求。长江洪泽湖段农业用水基本能够得到满足,其他各区农业供水保证率可达到7 6%86%,供水情况比现状均有显著改善。(五)第三期工程北调水量及分配第三期工程多年平均抽江水量达到14 8.17亿立方米(比现状增抽江水92.64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下级湖水量为7 8.5 5亿立方米;入南四湖上 级湖水量为66.12亿立方米;过黄河水量为3

16、7.68亿立方米;到胶东地 区水量为2 1.29亿立方米。多年平均毛增供水量1 06.21亿立方米,其 中增抽江水9 2.6 4亿立方米,增加利用淮水13.57亿立方米。扣除损失 后的净增供水量为90. 70亿立方米, 其中江苏28.20亿立方米; 安徽5.2 5亿立方米;山东3 7. 2 5亿立方米;河北10. 00亿立方米;天津10.00亿立方米。增供水量中非农业用水约占8 6%。如北方需要,除上述供水量外可向生态和农业供水12亿立方米 第三期工程完成后可基本满足受水区2 0 3 0年水平的用水需求。城镇需水可完全满足,除特枯年份外,也能满足区内苏皖俩省的农业用水。四、调水工程规划东线工程

17、主要利用京杭运河及淮河、海河流域现有河道、湖泊和建筑物,且密切 结合防洪、除涝和航运等综合利用的要求进行布局。在现有工程基础上,拓浚河 湖、增建泵站,分期实施,逐步扩大调水规模。(壹)第壹期工程1 黄河以南以京杭运河为输水主干线,且利用三阳河、淮河入江水道、徐洪河等分送。在现 有工程基础上扩挖三阳河和潼河、金宝航道、淮安四站输水河、骆马湖以北中运 河、梁济运河和柳长河6段河道;疏浚南四湖;安排徐洪河、骆马湖以南中运河 影响处理工程;对江都站上的高水河、韩庄运河局部进行整治。抬高洪泽湖、南四湖下级湖蓄水位,治理东平湖且利用其蓄水,共增加调节库容13.4亿立方米。新建宝应(大汕子)壹站、淮安四站、

18、淮阴三站、金湖北壹站、蒋坝壹站、泗阳 三站、刘老涧及皂河二站、泰山洼壹站、沙集二站、土山西站、刘山二站、解台 二站,蔺家坝、台儿庄、万年闸、韩庄、二级坝、长沟、邓楼及八里湾2 1座泵 站,共增加抽水能力2 7 5 0立方米/秒,新增装机容量2 0.6 6万千瓦。更 新改造江都站及现有淮安、泗阳、皂河、刘山、解台泵站。2.穿黄工程结合东线第二期工程,打通壹条洞径9 .3m的倒虹隧洞输水能力2 0 0立方3 胶东地区输水干线开挖胶东地区输水干线西段240千米河道。4鲁北输水干线自穿黄隧洞出口至德州,扩建小运河和七壹、六五河俩段河道。5 专项工程包括里下河水源调整、泵站供电、通信、截污导流、水土保持

19、、水情水质管理信 息自动化以及水量水质调度监测设施和管理设施等工程。(二)第二期工程第二期工程增加向河北、天津供水,需在第壹期工程基础上扩大北调规模,且将 输水工程向北延伸至天津北大港水库。黄河以南工程布置和第壹期工程相同,再次扩挖三阳河和潼河、金宝航道、骆马 湖以北中运河、梁济运河和柳长河5段河道;疏浚南四湖;抬高骆马湖蓄水位; 新建宝应(大汕子)、金湖北、蒋坝、泰山洼二站,沙集三站、土山东站,刘山 及解台三站,蔺家坝、二级坝、长沟、邓楼及八里湾二站等13座泵站,增加抽 水能力1 5 4 0立方米/秒,新增装机容量12.05万千瓦。穿黄工程结合第三期工程,按2 0 0立方米/秒完成。黄河以北

20、扩挖小运河、临吴渠、南运河、马厂减河4段输水干线和张千渠分干线(三)第三期工程黄河以南,长江洪泽湖区间增加运西输水线;洪泽湖骆马湖区间增加成子新 河输水线,扩挖中运河;骆马湖下级湖区间增加房亭河输水线;继续扩挖骆马 湖以北中运河、韩庄运河、梁济运河、柳长河;进壹步疏浚南四湖;新建滨江站、 杨庄站、金湖东站、蒋坝三站、泗阳西站、刘老涧及皂河三站,台儿庄、万年闸 及韩庄二站,单集站、大庙站、蔺家坝二站,二级坝、长沟、邓楼及八里湾三站 等17座泵站,增加抽水能力2 9 0 7立方米/秒,新增装机容量2 0.2 2万 千瓦。扩大胶东地区输水干线西段240千米河道。黄河以北扩挖小运河、临吴渠、南运河、马

21、厂减河和七壹、六五河。五、征地拆迁及移民安置规划东线工程跨越江苏、山东、河北、天津4省、直辖市,挖压拆迁影响范围涉及4 省、直辖市的18个地市5 9个县(区)。由于输水工程主要利用现有河道,对 不能满足输水要求的河段进行扩挖,因此主要占用河滩地,人口迁移数量较少, 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问题相对容易解决。输水河道线路长,拆迁量相对较少,移民分散,主要采取后靠方式在附近安置。 新扩建水库占压土地较多,但主要利用荒废洼地。东平湖蓄水工程是移民最多、 最集中的地区,涉及历史遗留问题,投资较大。第壹期工程永久占地1.06万公顷,临时占地约2 6 7 0公顷,拆迁房屋10 1.34万m2,迁移人口约2.53

22、万人。征地及移民安置补偿静态投资约2 7亿元。第二期工程在第壹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永久占地1 .28万公顷,临时占地近 3 0 0 0公顷,拆迁房屋7 3.13万m2,迁移人口约1 .83万人。增加征 地及移民安置补偿投资约28亿元。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永久占地约7730公顷,临时占地约2 6 0 0公顷,拆迁房屋1 13.65万m2,迁移人口约2.84万人。增加征地及移民安置补偿投资约24亿元六、治污规划 东线工程治污规划划分为输水干线规划区、山东天津用水保证规划区和河南安徽 水质改善规划区。主要治污措施为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截污导流、工业结构调 整、工业综合治理、流域综合整

23、治工程5类项目。根据水质和水污染治理的现状,黄河以南以治为主,重点解决工业结构性污染和 生活废水的处理,结合主体工程和现有河道的水利工程,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截污 导流和污水资源化,有效削减入河排污量,控制石油类和农业面源污染;黄河以 北以截污导流为主,实施清污分流,形成清水廊道,结合治理,改善区域环境质 量,实现污水资源化。为体现先治污后通水的原则,按照工程实施进度要求,将污染治理划分为2 0 07年和2010年俩个时间段。2007年前以山东、江苏治污项目及截污导流项目为主,同时实施河北省工业治理项目;2 0 0 820 10年以河北、天津 污水处理厂项目及截污导流项目为主,同时实施河南、安徽省

24、治污项目。规划项 目实施后,预测输水水质可达到川类或优于川类水标准。治污工程总投资240亿元,由东线工程分摊截污导流工程投资24. 9亿元,其中第壹期工程17.25亿元,第二期工程7.65亿元。七、环境影响分析东线工程的环境影响是利大于弊,不利影响也可采取措施加以改善。 工程实施后, 有利于改善北方地区水资源供需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改善 供水区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补充沿线地下水,对地面沉降等起 到缓解作用;有利于城镇饮水安全,改善高氟区居民饮水质量;有利于改善供水 区投资环境,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对可能产生的不利环境影响,进行了多年监测试验和分析研究,得出以下结

25、论:1东线工程调水量占长江径流量的比重很小,调水对引水口以下长江水位、河 道淤积和河口拦门沙的位置等影响甚微;第壹期工程仅比现状增加引江10 0立 方米秒,不会因此而加重长江口盐水上侵的危害,遇长江枯水年的枯水季节, 可采取避让措施,不加重长江口的盐水上侵。2 黄淮海平原已经形成比较完善的排水系统,且积累了丰富的防治土壤盐碱化的经验。北方灌区土壤次生盐碱化能够预防和控制。3 根据实验和调水实践,调水不会把南方的血吸虫扩散到北方。4.调水对输水沿线湖泊的水生生物是有利的,对长江口及其附近海域水生生物 不会有明显影响。八、工程管理东线工程的管理实行 “政府宏观调控、 准市场运作、 现代企业管理、

26、用水户参和” 的体制,这样既体现市场经济的要求,又贯彻水资源统壹管理的原则。(壹)成立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机构国务院组织有关部门和沿线省、直辖市成立南水北调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对工程实行统壹领导,协调解决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和管理中的重大问 题,指导制定有关法规、政策和管理办法。(二)组建供水 X 公司 第壹期工程只涉及江苏、山东俩省,能够组建江苏省供水 X 公司和山东省供水 X 公司,分别作为法人,以供水合同建立交接水的关系,管理各省境内工程和供水 事宜。 第二期及之后的管理体制,能够在上述俩 X公司基础上扩大股份的方式建立,也能够根据当时的情况和条件考虑合适的方式, 本次规划暂按建立东线总 X公司和 江苏省供水X公司分别作为法人的体制研究有关问题。九、工程量及投资估算东线工程由输水河道、泵站、蓄水湖泊、穿黄工程以及治污工程、水土保持工程、 供电、调度运行管理设施等壹系列单项工程组成,在单项工程基础上,组成不同 规模的调水方案。第壹期工程共计增建泵站2 1座,增加装机容量2 0.6 6万千瓦。需完成土石 方开挖1 .87亿立方米,土方填筑0 .33亿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