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疾病学基础G1 简述免疫系统功能的积极意义和消极表现答:(P1213)免疫系统功能的积极意义: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消极表现:引 起免疫损伤, 免疫损伤既反映在感染性疾病的损害性表现中, 也成为诸如超敏反应, 自身免 疫病的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原因。(免疫防御: 机体防止外来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它有害物质的能力,或称抗感染免疫。免疫自稳: 既是机体识别和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组织,细胞的能力,也是调节免疫应答过程中各效应作用适度与相互平衡的能力。 免疫监视: 机体杀伤和清除体内异常突 变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的能力)2 试述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力的构成和二者关系答:(P1112)固有
2、免疫的构成:屏障系统,固有免疫细胞,分泌性蛋白。适应性免疫的构成: T B 淋巴细胞,抗体。二者关系: 机头的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高度协调一致, 两者相辅相成。 固有免疫是适应性 免疫的先决条件, 如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吞噬病原生物实际上是一个加工和提呈抗原的过 程,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的识别准备了条件; 而适应性免疫的效应也会因为固有免疫的参与而 更为有效和完善,如抗体清除抗原的作用就需依赖补体系统激活与吞噬细胞,NK 细胞的激活而得以实现。(固有免疫: 又称先天性免疫, 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无严格选择针对 性的防御功能, 被视为机体免疫防御的外层防线。 适应性免疫:又称获得性
3、免疫, 是机体和 抗原接触后获得的有针对性的防御功能。 )3 试举例说明根据抗原和宿主机体间的亲缘关系,抗原有哪些类型答:(P23)抗原类型:1 异种抗原:来自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病原微生物 植物蛋白 动物血清。2 同种异型抗原 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所存在的抗原 如人类的血型抗原, ABO 血型, Rh 血 型。3 自身抗原: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的自身成分 如在胚胎期从未与自身淋巴细胞接触过的隔 绝成分 晶状体蛋白,脑组织等。4 异嗜性抗原 是一类与种属无关, 存在于人, 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如大肠埃希菌 Q14 型脂多糖与人结肠黏膜存在共同抗原4 以 IgG 为例,绘图说明免疫球蛋白的基
4、本结构(包括结构域Fab 段和 Fc 段)答:( P28)(Ig:免疫球蛋白。Fab:抗原结合片段,包含一条轻链,一条重链的V 区和 CH1 结构域,可与一个抗原表位结合,为单价。 Fc 段:是经二硫键连接的两条重链的 C 端,遇冷可形成结 晶,称为可结晶片段,存在于细胞膜上,可与 IgFc 段结合的受体,相应称为 Fc 受体(P30)5 简述免疫球蛋白的生物学活性答:(P30)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特点赋予其独特的生物学活性。Ig的 Fab段具有识别和结合 抗原的活性,可介导中合作用;其 Fc 段则可以固定补体,结合细胞,从而激活补体系统, 并活化带有相应FcR 的细胞。不同类别 Ig 的 Fc
5、段可以结合不同类型的细胞, 从而介导包容 的生物学功能。6 何谓抗体的中和作用,调理作用和 ADCC 作用 ?答:(P31)抗体的中和作用:通过抗体 Fab 段与抗原表位的空间互补,封阻了抗原的生物学 活性部分,而使抗原的毒害作用不能发生。调理作用:抗体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 Fc 段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表面 相应 FcR 结合,从而促使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能力大幅提高的生物学效应。ADCC 作用: 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 是指免疫球蛋白与带有相应抗原的靶细胞 特异结合后,通过其 Fc 段与带有 FcR 的细胞毒性细胞( NK 细胞)结合。激活这些细胞毒 性细胞,杀伤带
6、有抗原的靶细胞。7 绘图说明 HLA 分子的基本结构(含结构域)及其编码基因和分布情况答:(P3637)分布情况:HLA1 类分子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种有核细胞(血小板和网织红细 胞)表面。除了特殊血型,成熟的红细胞不表达 1 类分子,神经细胞和成熟的滋养层细胞不 表达 1 类分子;HLA11类分子主要组成性表达与 B 细胞,单核 /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抗 原提呈细胞, 激活的 T 细胞, 内皮细胞, 某些组织的上皮细胞可暂时性的检出 HLA11 分子, 某些组织在病理情况下也可异常表达 11类分子。(HLA 分子包括 1 类和 11 类。a称为重链,是跨膜糖蛋白3 个结构域a1,2,3 组成
7、轻链由位于第 15 对染色体的B2m 基因编码,称B2 微球蛋白。1 类:肽结合区,免疫球蛋白 样区,穿膜区,胞浆区;11 类:两个结构域a1,2B链也包含两个结构域B1,2,也可分为 4 个区)8 简述 HLA 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答:( P38) HLA 分子的免疫生物学作用: 1 参与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2 参与胸腺选择 3 调 控自然杀伤 4 MHC 约束性(1: 1 类分子参与内源性抗原提呈,供 CD8+T 细胞识别,成为抗原提呈的胞质溶胶途径;11 类分子参与外源性抗原提呈,供 CD+4 细胞识别,称为溶酶体途径。 )9 何谓 APC?由哪些细胞组成?答:(P5253)APC:抗原提
8、呈细胞,指一群具有摄取 加工抗原的能力,能通过其表达的 MHC 1 和 11类分子,将加工处理后的抗原提呈给T 淋巴细胞的功能性细胞群体。组成: 1 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能表达 MHC11 类分子,具有较强的抗原提呈作用的细胞, 例如 B 淋巴细胞 树突状细胞 单核 /巨噬细胞; 2 兼职性抗原提呈细胞: 非组织性表达 MHC11 类分子,具有一定的抗原提呈作用,例如内皮细胞,间质细胞,上皮细胞。10 简述 T 细胞胸腺内阳性选择和阴性选择的意义答:(P49)阳性选择意义:经过阳性选择的CD4+ , CD8-细胞和 CD4- CD8+T 细胞分别具有识别自身 MHC11 类和 MHC1 类分子
9、的能力,此时 T 细胞对抗原的识别即受到自身MHC 分子限制;阴性选择意义: T 细胞通过阴性选择而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11 简述 T ,B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答:( P71、 75) T 细胞: pMHC 与 TCR 结合提供 T 细胞活化的第一信号,此信号为抗原特 异性信号;在免疫突触内,T 细胞经 APC 的共刺激分子获得活化的第二信号。B 细胞:第一信号由 BCR 识别 TD 抗原获得,第二信号由多种黏附分子对的相互作用以及 细胞因子所提供( CD40- CD154(CD40L) )。12 试比较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中形成抗体的异同点答:(P61)相同点:都可由树突状细胞活化初始T 细
10、胞不同点: 初次应答活化的阈值较高, 对双信号的要求较为严格, 初次应答有树突状细 胞才能活化初始 T 细胞而再次应答还可有其他抗原提呈细胞活化记忆 T 细胞;初次应答的 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的时间较长; 初次应答抗体的形成水平较低, 亲和力较低, 维持时间较 短。再次应答则反之。13 简述 B 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的过程答:(P74) B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是 B2 细胞识别抗原,活化,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并分 泌特异性抗体的全部过程。分为抗原识别阶段,细胞活化阶段,抗原清除阶段。14 简述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效应答:( P65) 1 MAC 介导的溶细胞效应 溶细胞膜作用:补体系统激活后在靶细胞或者
11、包膜病 毒表面所形成的 MAC 可导致靶细胞或病毒包膜的溶解, 起到杀灭各类病原生物的作用。 2 活 性片段介导的各种生物学效应: 1 调理作用 2 炎症介质作用 3 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 4 促 进 B 细胞活化作用。(MAC 定义见 P63 MBL 途径)15 试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答:( P8082) 人工主动免疫是指给机体接种抗原物质,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获 得免疫力的方法,也称为预防接种。 其特点是免疫力出现缓慢,维持时间较长,主要用于疾 病的特异性预防。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直接输入免疫应答的效应物质,主要有抗体, 细胞因子等, 使机体被动获得免疫力, 其特点是
12、注射后立即发挥免疫效应, 作用维持时间较短, 多用于疾病的治疗 和紧急预防。16 何谓正常微生物,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答:(P9192)正常微生物:在人体微生态系中的各类微生物。生理意义:1 生物拮抗,包括代谢干扰,占位性保护,营养竞争等 2 营养作用,合成维生素 B1 等供人体利用,助营养 物质的吸收消化,参与某些物质的代谢 3 免疫作用,正常微生物作为免疫诱导物质,可刺 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能对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免疫物质17 何谓机会性感染,导致机会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答:(P92)机会性感染:是指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人体微生态系失衡时,处于微生态系中的 部分正常微生物可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并引
13、发的感染。原因:临床较为多见者,如因过度使用抗生素引发的菌群失调症 - 真菌与耐药细菌所造成的二重感染;人体免疫缺陷状态引发的肺孢菌,弓形虫,隐孢子虫感染等。18 非细胞性病原生物,原核细胞型病原生物和真核细胞型病原生物的特点答:(P9394)非细胞型病原生物(病毒)特点:1 无细胞构造,形体微小,主要成分仅为核 酸和蛋白质,故有“分子生物”之谓 2 单一核酸类型,非 DNA 即 RNA 3 无自主代谢,增 殖完全依靠宿主细胞 4 具有感染性。原核细胞型病原生物特点: 1 均为单细胞生物 i ,形体细小, 依靠光学显微镜观察 2 细胞结 构简单,无核膜,细胞核为裸核,细胞器欠发达,无线粒体,内
14、质网,高尔基体;缺少细胞骨架 3 增值方式单一,绝大多数以二分裂形式无性繁殖。真核细胞型病原生物特点: 1 生物体形式多样,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类型应有尽有 2 细胞结 构复杂,细胞核有核膜,核酸多以染色体形式存在;细胞器欠发达,出现线粒体,内质网, 高尔基体; 细胞骨架形成 3 增值方式多样 具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等多种繁殖方式, 遗传 信息多依赖垂直转移。19 简述消毒 灭菌 防腐和无菌的概念答:(P95)消毒:指杀灭病原生物繁殖体(不包括芽孢等休眠形态和所有微生物)的技术 措施与方法。灭菌:指杀灭一切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繁殖形态及其休眠形态)的技术 措施与方法。防腐:抑制体外
15、细菌繁殖的技术措施与方法 无菌:指在灭菌条件下的操作状态以及灭菌措施所造成的环境状态。20 简述病毒的基本结构及生物学意义答:(P102)基本结构:病毒体由核心与衣壳组成,某些病毒有包膜。核心由核酸组成,形 成病毒基因组。 衣壳是病毒编码的主要结构蛋白, 衣壳由壳粒按一定几何构型堆垒而成。 包 膜是病毒在成熟过程中通过宿主细胞的膜结构时获得的单位膜。21 举例说明简述病毒持续性感染类型和特点答:(P112)1 慢性感染:病毒长期不能清除,在宿主细胞内持续复制而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的感染状态,临床症状轻微2潜伏感染: 病毒在特定组织器官内长期存在但不复制的感染状态, 一旦激活可引起再发感 染3慢发
16、病毒感染: 病毒以极长的潜伏期形式在宿主细胞内小量复制,达一定数量才表现并呈进行性加重的感染形式4迟发并发症:病毒在急性感染后数年所再发的致死性感染形式,例如毒后,有极少数可在青春期出现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22 何谓干扰素?简述特点答:(P113)干扰素:用灭活的流感病毒作用于细胞后,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干扰活病毒增 殖的可溶性物质。 特点: 只能抑制病毒复制, 不能灭活病毒 2 作用具有相对的种属特异性, 一般在同种细胞中的活性大于异种细胞 3 对不同病毒的作用效果不同。23 简述病毒增殖过程 答:(P104)增殖过程:1 吸附:病毒吸附蛋白与宿主细胞病毒受体的选择性结合2穿入: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17、胞浆的过程,有融合,胞饮,直接进入三种不出现临床症状, 复制儿童期感染麻疹病3脱壳:病毒入胞后失去病毒体的完整性4生物合成:子代病毒核酸的复制与病毒蛋白质的合成5装配:子代病毒核酸与加工后的病毒结构蛋白组合成病毒体的过程6成熟:由原病毒转变为具有感染性病毒颗粒的过程7释放:子代病毒脱离宿主细胞的过程24 简述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伤作用答:(p110)入侵宿主细胞的病毒可引起宿主细胞的病理改变,这些病理改变包括:1 溶细胞感染 2 稳定状态感染 3 包涵体形成 4 细胞凋亡 5 细胞增生与转化 6 病毒基因整合25 试比较革兰阳性菌与革兰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特点,及其医学意义答:(P122 表格
18、,123)革兰阳性菌:结构:四肽侧链与五肽交联形成三维立体框架结构, 肽聚糖含量丰富可多达 50 层,比较坚韧,类脂质 2%细胞干重,有磷壁酸,无外膜,有周 浆间隙。其医学意义:由于肽聚糖含量多对溶酶菌和青霉素作用敏感。革兰阴性菌:由四肽侧链形成二维平面网状结构,肽聚糖含量少,有1-3 层,较疏松,类脂质占 0-20% 细胞干重,无磷壁酸,有外膜,有周浆间隙。其医学意义:由于肽聚糖含量少, 且有外膜保护, 溶菌酶和青霉素对其作用甚微, 因人体细胞无细胞壁, 故这些药物或酶不会 造成伤害。26 细菌的基因转移和重组方式及其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P132)遗传物质由供体菌进入受体菌体内的过程称为
19、基因转移。转移的基因与受体菌DNA 整合在一起,称为重组,基因的转移和重组主要以转化,接合,转导等方式进行。 转化: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游离的 DNA 片段,与自身基因重组后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 程。接合:遗传物质通过性菌毛由供体菌传递给受体菌, 从而改变受体菌的遗传性状的过程。 转导:以噬菌体为载体,将供体菌的 DNA 片段转移到受体菌内,使受体菌获得供体菌的部 分遗传性状的过程27 细菌全身感染类型及其特点答:(P136)全身感染一般由病原体及毒性产物的血行播撒所引起。类型;1 毒血症,细胞外毒素经血液播撒到特定靶器官,组织。 2 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中,播撒到其他 组织器官,产生
20、新的化脓性病灶。 3 败血症,病菌在血液中繁殖产生大量毒素出现全身中 毒。 4 菌血症,病菌在局部病灶中繁殖,释放入血。28 简述真菌的致病机制答:(P145)真菌感染是真菌的主要致病机制,其中包括致病性真菌感染和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 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外源性真菌感染, 传播方式为接触传播和呼吸道传播, 可引起 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机会致病性真菌感染主要是内源性真菌感染, 其致病性不强, 通常在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时继发感染。29 以 HBV HIV 病毒为例叙述病毒的增殖过程答:(P178, 185) HBV 增殖过程:1 吸附,HBV 经包膜蛋白 PreS2, PreSI 与干细胞
21、受体结合,完成吸附。 2 穿入和脱壳, HBV 穿入肝细胞,脱去衣壳后病毒借助宿主细胞的分子伴 侣进入宿主细胞核。 3 生物合成,进入细胞核的病毒 DNA 经病毒 DNA 多聚酶作用补全 DNA 双链缺口,形成完整的共价闭合环状DNA (cccDNA ),以 cccDNA 中的负链为转录模板,借助宿主细胞的 RNA 多聚酶,转录形成 4 种 mRNA, 在胞质中翻译成病毒的各种非结构蛋白 和结构蛋白。其中转录的全长 mRNA 又可作为病毒基因组复制的模板,故又称其为病毒前 基因组。病毒的前基因组,逆转录酶进入进入到病毒衣壳中, 以前基因组委模板, 逆转录出 全长的 HBV DNA 的负链,随之
22、前基因组在 RNA 酶 H 作用下水解,再以负链 DNA 为模板 合成不等长的正链。 4 装配和成熟,当积聚了足够多的子代病毒后, 病毒颗粒于高尔基体上 获取带有糖基化包膜蛋白的脂质膜,成熟后释放。 5 释放,成熟的 HBV 释放于肝细胞外, 并重新感染其他肝细胞。HIV 增殖过程: 1 吸附与穿入,病毒的包膜刺突 gp120 与宿主细胞 CD4 分子结合,再与辅 助受体CXCR4CCR5 结合,引起刺突蛋白的构想改变,与跨膜结构分离,跨膜蛋白作为融 合蛋白引导病毒与宿主细胞融合并进入细胞。 2 脱壳, 进入胞质的 HIV 脱去衣壳, 病毒释放 出基因组正链 RNA 与逆转录酶。 3 生物合成
23、,病毒基因组 RNA 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转录 形成 cRNA ,再由宿主 DNA 聚合酶作用形成双链 DNA ,环化后进入细胞核, 通过病毒携带 的整合酶作用,使病毒 DNA 整合入宿主细胞染色体,形成前病毒。 4 装配,当前病毒被激 活后, 才会转录形成子代病毒 RNA 和 mRNA ,mRNA 分段运至细胞质,借助宿主细胞的核 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翻译出各种病毒蛋白, 病毒结构蛋白和子代病毒核酸于宿主细胞膜 上装配成完整的病毒颗粒。 5 释放,未成熟的完整病毒颗粒可以出芽方式释放至细胞外。6 成熟,出芽后之病毒颗粒在病毒蛋白酶的裂解作用下形成多种功能蛋白,并聚合成恰当的病 毒结构,使
24、病毒具有感染性。30 简述 HBV HIV 的传播途径答:( P181,186)HBV 主要经体液直接接触传播,例如输血,使用血制品及公用注射器,性 传播与垂直传播也是极为重要的传播方式。HIV 体液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性接触,输血,血制品,公用注射器。垂直传播也是一个重 要途径。31 化脓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的致病物质及其所致疾病答:(P191, 194195)化脓性链球菌:致病物质:化脓性链球菌占 A 群链球菌的 95%,是最主要的致病链球菌。 1 结构性致病因 子:纤维黏连蛋白结合蛋白,细胞壁 M 蛋白。2 分泌性致病因子: 1 链球菌溶血素,链球菌 溶血素,链球菌溶血素 S。 2 细菌毒素,如致热外毒素(猩红热毒素) 3 侵袭性酶,如透明 质酸酶,链激酶,链道酶。所致疾病: 1 化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的扁桃体炎,肺炎等,皮下组织感染的淋巴管炎, 丹毒等。 2毒素性疾病,如呼吸道急性传染病猩红热。 3 自身免疫病,如风湿性关节炎,风 湿性心肌炎等。葡萄球菌:1 金黄色葡萄球菌致病物质: 1 血浆凝固酶 分为游离凝固酶和结合凝固酶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中班教案《咏柳》
- 2026届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南木林高中高二化学第一学期期中监测试题含解析
- 高端人才选拔门户:空乘面试题库精 编
- 警校面试实战模拟题:职业素养与能力提升
- 剖腹产术后药水护理规范
- 系统式家庭治疗
- 小学生学科讲解
- 伤口医院感染防控与管理
- 相机工作原理与使用技巧
- 如何构建与维护高效团队
- 矿石运输居间合同范本
- T/CSWSL 002-2018发酵饲料技术通则
- 涉案资金退还协议书
- 安宁疗护之症状管理
- 《神经影像解析》课件
- 电力建设水电工程智慧工地技术规范
- 2025年初级消防员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中考数学二诊试卷(含部分答案)
- 食源性疾病防治知识
- 向上沟通培训课件
- 网站篡改演练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