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著 #学术探讨 #论方剂的内涵刘华东 *(南京中医药大学 基础医学院 , 江苏 南京 210046摘要 :从方剂释义 、 方剂构成 、 方剂应用及方剂归属 4个方面 分析方剂 所涵括的内 容 , 认 为方剂也 谓 /剂方 0, 意 指可获 得 最佳效能的趋向一致的稳定结构 ; 中药是方剂基本构成 单位 , 方剂是中药具体运用形式 ; 方剂是符合中医学理 论的方剂 ; 根据中药味数 , 方剂可分为单方和复方两种 。 方剂应定 义为是针对具 体病证 , 遵循组成 原则 , 选定剂型 与用法 的中药 及 中药集合 , 或方剂是经调剂或调配完善的中药 及中药集合 。关键词 :方剂内涵 ; 稳定结构
2、 ; 最佳效能 ; 中医学范畴中图号 :R289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5005(2010 05-0327-04Study on the C onnotation of TC M FormulaeLI UHua -dong(BasicM edical Co llege of N anj ing Univ er sity of Chinese M edicine ,N anj ing, J iangsu, 210029,China ABSTRAC T:T his paper investig ates the conno tation o f T CM fo rmulae fro
3、m four aspects:the interpretat ion o f the name, the compositio n, the application and the attributio n o f T CM fo rmulae. It show s that T CM for mulae (Fangji can a lso be ca lled as Jifang w hich means a stable structure to war ds harmo nizing w ith the best efficiency. Chinese materia medica is
4、 the basic unit o f T CM fo rmulae, and T CM formulae are the specific using fo rm o 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T CM fo rmulae go w ith the T CM theor y and can be classified as sim ple formulae and compound for mulae based on the number of medicinal substances. T CM fo rmulae should be defined as we
5、l-l selected medical substance(s with different forms and funct ions w hich targ eted specific diseases and pat terns and const ructed o n the basis o f co mpo sitio n principles.KEY WORDS:the conno tatio n of T CM fo rmulae; stable st ructur e; best efficiency; T CM catego ry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5方剂 学
6、6说 :/方剂是在辨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 , 选择合 适的药物 , 酌定用量 , 按照组方结构的要求 , 妥善 配伍而成的 01; 21世纪课 程教 材 5方剂 学 6说 : /方剂 , 是中医在辨证审机 , 确立治法的基础上 , 按 照组方原则 , 通过选择合适药物 , 酌定适当剂量 , 规定适宜剂型及用法等一系列过程 , 最后完成的 药物治疗处方 02;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 5中医药学名词 6谓 /方剂 0是 /在辨证、 辨病 , 确定立法的基础上 , 根 据组方原则和结构 , 选择适宜药物组合而成的药 方和制剂 03。这些 /方剂 0定义更多强调中医辨
7、 证论治这一过程 , 从而忽视了从 /方剂 0自身角度 加以确切表述 , 所以有必要对 /方剂 0内涵作进一 步探讨和阐释。1方剂释义据 5古代汉语词典 6所载 :方有 /相并的两船 , 相等、 相当 , 比拟、 比方 , 方形、 跟 -圆 . 相对 , 大地 , 方圆、 周围 , 地域、 区域 , 一边、 一面 , 古代用来书写 的木板 , 处方、 药方 , 方向、 方位 , 常规、 常法 , 法度、 准则 , 道义、 道理 , 方法、 办法 , 医卜星象等方术 , 占 有 , 违 , 介词 , 副词 , 通 -谤 . 0等 21种含义 ; 剂有 /剪 断、 割破 , 古代贸易用的契券 ,
8、调剂、 调节 , 药剂 , 剂 量 , 量词 0等 6种含义 4。那 /方 0与 /剂 0的本义是 什么呢 ? 5说文解字 6说 :/方 , 并船也。象两舟省、 总头形。凡方之属皆从方。 05段玉裁注为 /下象 327 南京 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 9月第 26卷第 5期J¹收稿日期 :2010-06-09; 修稿日期 :2010-07-30基金项目 :国家科技部 /十一五 0科技支撑计划 (2006BAI21B03(, , , *两舟并为一 , 上象两船头总于一处也 0, 似乎暗喻 一种具有趋向性的稳定的、 平稳的状态或结构 , 这 大概正是 /方 0所体现的。 5说文解字 6
9、说 :/剂 , 齐 也。从刀、 从齐 , 齐亦 声。 055尔 雅 #释言第二 6说 :/剂、 剪 , 齐也 0。剂 , 为剪断 , 剪整齐 6, 似乎说 明 /剂 0所体现的是一致性、 公平性。而医学中的 /方 0, 多有医方、 药方之义 , 如 5论衡 #定贤篇第八 十 6说 :/譬犹医之治病也 , 有方 , 笃剧犹治 ; 无方 , 才微不愈 07; /剂 0, 多有调剂、 调和之义 , 如 5后汉 书 #文苑列传第七十下 6引 5春秋传 6说 :/和如羹 焉 , 酸苦以剂其 味 , 君子 食之以平 其心 , , 08。 若 /方 0与 /剂 0合 , 依据本义 , 可谓齐的并船或趋向 一
10、致的稳定状态、 结构 ; 用于医学 , 也可谓经调剂、 调和的医方、 药方 , 故 /方 剂 0确 有 /剂 方 0之 实。 /方剂 0一词 , 最早出现于南北朝前后 1。 5梁书 #列传第二十一 6说 :/襄母尝卒患心痛 , 医方须三升 粟浆 , , , 忽有老人诣门货浆 , 量如方剂 , 始欲酬 直 , 无何失之 , 时以襄孝感所致也。 095新唐书 #列传第一百二十九 #方技 6引许胤宗言 :/医特意 耳 , 思虑精则得之。 , 古之上医 , 要在视脉 , 病 乃可识。病与药值 , 唯用一物攻之 , 气纯而愈速。 , 脉之妙处不可传 , 虚著方剂 , 终无益于世 , 此 吾所以不著书也。
11、 010这表明方剂最初为中医学 范畴内的词语 , 此处的 /方剂 0当指 /医方 0、 /药 0而 言。2方剂构成/方以药成 0, 说明中药是方 剂的构成 基础。 方剂是中药部分效能及新效能的集中体现形式 , 主要通过包含用量、 炮制、 产地、 采集等内容的中 药名及用法加以表示。方剂中的中药味数既可为 一味 , 也可为多味。由一味中药组成的方剂常称 作单方 , 如独参汤由人参组成 ; 由多味中药组成的 方剂常称作复方 , 如麻黄汤由麻黄、 桂枝、 杏仁、 甘 草组成。 5方剂学 6教材将方剂中的中药味数厘定 为两味或两味以上 , 即单方不在方剂之列 (5中医 方剂大辞典 6、 5普济方 6中
12、均收录有单方 , 其因在 于未能辨清方剂中的中药 (下简称方中药 与原来 中药 (下简称原药 的差异 (若是为了编写教材的 需要 , 而将单方归入 5中药学 6教材之中 , 则另当别 论 。下面将从方药异同、 组成原则及剂型与用法 三方面加以理会方剂之构成。2. 1方药异同, 应用价值。方中药与原药同中有异。 /同 0, 是指 方中药必然具备原药的一些基本特性及涵义 , 这 是方剂构成之所以稳定、 可控的前提保证。如麻 黄汤中麻黄辛温微苦 , 归肺经 , 具发汗解表 , 宣肺 平喘之功等。 /异 0, 是指方中药与原药所表述的 内容有差异之处 , 其主要表现为没有原药所涵盖 的范围广。
13、85;功效 :如肾气丸中桂枝不具解肌发 表之效。 º性味 :如温脾汤中大黄不具寒性 , 黄芩 汤中黄芩苦味减弱。 »用量 :如桂枝汤中桂枝用 三两 , 麻黄汤中桂枝用二两。 ¼炮制 :如逍遥散中 甘草需 /微炙赤 0。 ½产地 :如天台乌药散中乌药 用浙江天台产者。 ¾采集 :如二至丸中旱莲草须 /待出时 0采等。此外 , 方中药内容也可超出原药 的某些特性和涵义 , 如黄连解毒汤中黄连苦寒性 味增强 , 桃核承气汤中桂枝有防寒凉滞血之功等。 2. 2组成原则原药转变为方中药时 , 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 , 即对方中药所处的地位及所发挥的作用进行
14、较为 明确的界定 , 以期为获得最佳效能而形成相对一 致的稳定结构。(1 君臣佐使原则。这是组方时必须遵循的 最基本原则 , 是一种有等级原则。方中药所处的 地位越明确 , 相互间的不良影响就越小 , 所发挥的 作用就越具体、 疗效就越显著。不难看出 , 等级划 分较为细致的君臣佐使原则 , 理应在遣药组方时 最先考虑 , 优先遵守。如麻黄汤以麻黄为君药 , 桂 枝为臣药 , 杏仁为佐药 , 甘草为使药 ; 独参汤以人 参为君药。(2 主次原则。这是对君臣佐使等级原则有 所欠缺的补充。由于等级划分较为粗略 , 只强调 主次两个层面 , 所以规避了部分方剂因难以细分 君臣佐使而带来的纷扰。如麻黄
15、杏仁甘草石膏汤 以麻黄、 石膏为主药 , 杏仁、 甘草为次药。(3 并主原则。这是一种无等级原则 , 是对有 等级原则有所缺失的 补充。不论是 君臣佐使原 则 , 还是主次原则 , 都强调君药或主药的主导地位 和作用方向 , 即不可或缺 , 而方中臣佐使药或次药 则不是方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是 , 有一些方剂 中的中药可无等级之分 , 即均为不可或缺的部分。 如失笑散中蒲黄、 五灵脂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半桂 枝汤药、 半麻黄汤药 , 均为方中主药。(4 平序原则。这是对有等级原则和无等级 ,328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0年 9月第 26卷第 5期但又有等级之分。平序原则实为并主原则与主次
16、 或君臣佐使原则之叠加、 融合。如交泰丸中黄连、 肉桂交通心肾缺一不可 , 但方以黄连为君药 , 肉桂 为佐药 ; 小柴胡汤中柴胡、 黄芩合用和解少阳 , 但 方以柴胡为主药 , 黄芩为次药等。2. 3剂型与用法方中药确定后 , 还需将其加工成适宜的剂型 , 并赋予恰当的用法 , 以保证在结构趋稳的基础上 能够获得最佳效能。(1 剂型。是将方中药制成可以施用的特定 形状 , 有汤、 丸、 散、 膏、 酒等多种剂型。剂型各具 特点 , 各有所功 , 如抵当丸以丸剂峻药缓图 , 抵当 汤以汤剂峻药急攻等。(2 用法。 ¹剂型制作 :多采用常规方法 , 如 血府逐瘀汤 /水煎 0, 麻子仁
17、丸 /蜜和丸 , 如梧桐子 大 0。但对部分方剂还应采用特别方法 , 如小柴胡 汤 /以水 一斗二 升 , 煮取六 升 , 去滓 , 再 煎 , 取三 升 0。 º服法 :服法包括服药时间、 次数、 温度、 途 径、 调护、 食忌等多项内容。如病在上焦 , 宜食后 温服 ; 急证重病 , 不拘时服 ; 汤剂宜 1日 1剂 , 分 2-3次服 ; 津亏便秘 , 宜谷道给药 ; 服用解表剂 , 宜温 覆避风 ; 用方泻下里实后 , 忌食厚味油腻之品等。 除一般服法外 , 有些方剂应采取特殊服法 , 如咳血 方之 /噙化 0, 金锁固精丸之 /盐汤下 0, 服桂枝汤 /须臾 , 啜热稀粥一
18、升余 0等。值得注意的是 , 有些方剂构成中常常出现缺 省现象 , 如缺省中药用量、 炮制、 产地、 采集 , 以及 剂型、 用法等内容 , 此时应理解为按常规处理 , 如 用量缺省是指该药可根据具体病证在其用量范围 值内自由选定、 产地缺省则为该药产于各地均可、 剂型缺省多指汤剂、 汤剂制作缺省则为加水煎煮 等 , 千万不可视为该方剂缺失此等要素。3方剂应用创制方剂的最终目的在于应用方剂。当方剂 构成后产生的效能与针对具体病证的治法相一致 时 , 提示若用该方剂防治此病证可以获得确切疗 效。方剂与病证之间存在着必然关联 , 而疗效是 否最佳是判断方剂与病证相关程度高低的唯一标 尺。3. 1方
19、剂与病中医学认为 , 当人体遭受邪气损害 , 超过人体 正气的防御和调节能力时 , 平衡有序的生命活动 , 11 受时邪及饮食不节 , 损伤脾胃与肠腑 , 可导致 /痢 疾 0病的发生 , 临床表现为腹痛 , 里急后重 , 大便赤 白脓血等 ; 热结下焦及气郁、 肾虚 , 导致膀胱气化 不利 , 可导致 /淋证 0病的发生 , 临床表现为小便频 数短涩 , 滴沥刺痛 , 欲出未尽 , 小腹拘急 , 或痛引腰 腹等。若要恢复被打破的平衡 , 痢疾病可选用芍 药汤、 胃苓汤、 补中益气汤等 , 淋证病可选用八正 散、 沉香散、 补中益气汤等多首方剂 , 均能取得预 期疗效。从辨病施治中不难发现 ,
20、 方剂与具体病 之间虽存在着一定关联 , 但程度不甚紧密。而疗 效的取得则说明方剂中应蕴含病之内容 , 如芍药 汤之痢疾 , 八正散之淋证 , 补中益气汤之痢疾、 淋 证等。3. 2方剂与证证即证候 , 它所反映的是疾病不同阶段的病 理状态。中医学强调辨证论治 , 但辨证论治的产 生绝非偶然 , 而是在人们对于疾病认识增多和医 疗知识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 12。认识疾病在于 证 , 治疗疾病则在于方 13。如痢疾病 , 湿热证 (见 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苔腻微黄、 脉滑数等 选用芍 药汤 , 气陷证 (见食少神疲、 少气脱肛等 选用补中 益气汤 ; 淋证病 , 湿热证 (见小便灼热、 黄赤、
21、 苔黄 腻、 脉濡数等 选用八正散 , 气陷证 (见少腹坠胀、 尿有余沥、 舌淡、 脉虚细无力等 选用补中益气汤 等方剂进行治疗。据此 , 方剂中也应蕴含证之内 容 , 如芍药汤、 八正散之湿热证 , 补中益气汤之气 陷证等。同病异证 , 则同病异方 ; 异病同证 , 既可 异病同方 , 又可异病异方。相对于方病 , 方证关联 度明显更为紧密 , 因方随证出 , 故有方证相应 (方 证对应、 方证相关 之说。方证相应强调方与证之 间的相对稳定状态 , 是使用方剂时必须遵守的准 则。方证相应说将病作为必须参照 , 故此处的病 将不再限于中医范畴 , 也可为西医的病 , 如慢性胃 炎、 急性乳腺炎
22、等。3. 3方剂与症症即症状 , 是病、 证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和构成 单位。显然 , 方剂与症的内容 , 实已包含在方病、 方证之中。如芍药汤方与腹痛、 里急后重、 大便赤 白脓血、 肛门灼热、 小便短赤、 苔腻微黄、 脉滑数等 症之关系 , 从芍药汤方治疗痢疾病、 湿热证中即可 知晓。另外 , 与西医学相比 , 中医学病名的规范化 程度明显较低 , 往往出现病名与症名相同现象 , 若 ,329 刘华东 :论方剂的内涵 第 5期症相关其实是方病相关 , 如茵陈蒿汤之 /黄疸 0、 川 芎茶调散之 /头痛 0、 小半夏汤之 /呕吐 0等。 3. 4方剂与法法即治法 , 是针对病证的病变机制所拟定的
23、 防治方法。如便秘病、 阳明腑实证是因伤寒化热 入里与肠中燥屎相结 , 壅结肠胃 , 灼伤津液 , 腑气 不得通降所致 , 故施以下法或泻热通腑法以急下 存阴。从方剂起源看 , 治法的产 生要后于 方剂。 通常认为 , 治法是在方剂积累到一定数量时 , 从方 剂所发挥的效能中总结出的带有规律性的认识。 治法起到衔接方剂效能与病证病变机制的作用 , 是形成方剂与病证相关的纽带。当方剂被应用于 具体病证而起效时 , 治法必然显现其中。如用补 中益气汤方治愈淋证病、 气陷证患者 , 表明益气升 阳法已得到具体实施。所以 , 治法应为研究方剂 时必须加以重视的内容。方剂原为某一具体病证而设 , 但产生
24、后的方 剂其主治范围可以超出原有的具体病证。如炙甘 草汤在 5伤 寒论 6中 治 /伤寒 脉结代 , 心动悸 0, 而 5外台秘要 6中又可治 /肺痿涎唾多 , 心中温温液液 者 0等。4方剂归属由于西医学在现行的医疗体制中占据绝对主 导地位 , 所以用西医学的理念去审视中医学已成 为历史的必然。而中医学理论体系的自成性、 独 立性 , 决定了它与西医学理 论体系的不可通约。 这使得研究的重心自然地倾向于已具实效的中药 (方剂 。西医学认为 , 中药 (方剂 中所含的某些 或某种物质是其应用起效的关键因素。基于这种 认识 , 运用西医学的新药开发思路 , 现已从多种中 药中提取出了一些有效成分
25、 , 如从葛根中提取出 葛根素、 从人参中提取出人参皂苷等。但是 , 这样 的研究在中医学范畴内存在着一个无法回避的难 题 , 即葛根素、 人参 皂苷能够分别代替或代表葛 根、 人参这两味原中药吗 ? 众所周知 , 按照现有的 认知水平 , 它们肯定不能。因为其化学结构、 作用 机制、 适应范围等均采用了西医学指标 , 所以像葛 根素注射液、 人参皂甙片等中药提取物制剂实际 上就是西药 , 绝不是 /中药 0, 更谈不上 /方剂 0。还 有 , 已知的西药不同于中药 , 即不具备中药的特性 和涵义 , 所以在方剂中药中添加西药成分所制成 的诸如石膏阿司匹林汤 (含阿司匹林 、 维 C 银翘 片 (含维生素 C 、 消渴丸 (含格列苯脲 等 , 都不是 /方剂 0, 当然也不是西药 , 可以称其为中西药结合 或合并制剂。很显然 , 摒弃了中医学理论 , 方剂将 不复存在。假如将来有一天 , 中药成分和西药真 的能被纳入到中医学理论体系中 , 那么中药成分、 西药及其配伍所成的制剂才可以称作为 /方剂 0, 这时候的方剂构成单位也就不再局限于中药。 综上所述 , /方剂 0也谓 /剂方 0, 意指可获得最 佳效能的趋向一致的稳定结构。中药是方剂基本 构成单位 , 方剂是中药具体运用形式 , 中药、 方剂 是符合中医学理论的中药、 方剂。根据中药味数 , 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重庆城市职业学院招聘事业单位人员7人模拟试卷带答案详解
- 行政管理工具合同审核执行表记录工具标准
- 2025年甘肃省嘉峪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公益性岗位招聘2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江西省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教学质量检测地理试题(解析版)
- 老师的那句话影响了我写人作文7篇
- 2025江西抚州市崇仁县县属国有企业招聘员工有关事项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员工入职培训与能力评估模板
- 2025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电控厂招聘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吉安永新县薪火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招聘4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昆明市盘龙职业高级中学烹饪教师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电商运营合同协议
-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快慢》说课(附教学反思、板书)课件
- 选矿厂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 无人驾驶物流车辆测试与验证方案书
- 糖尿病患者的个性化诊治策略
- 2025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数学模拟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 2025年福建福州空管航空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2030年中国集装箱制造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分析报告新版
- 【MOOC】石油工业概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2024年历史教案:跨学科的教学方法与实践
- 湖北省重点高中智学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物理试题(解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