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怎样上好语文优质课怎样上好语文优质课 贵州省第五届初中语文优质课评选 时间:2015.10.1315.共3天。 地点:贵阳七中瑞北校区 评委:龙纪文(组长)吴在东 黄真金 周周 王坤 课堂教学评价表:6项15条150分 上课班级:七1、2、4、7、12,八1、2、5、14、15. 参赛课文:散文、小说、说明文、议论文、文言文共11篇 参赛教师:9个地州市各2人,威宁1人,七中1人 评选名次:一等5人、二等7人、三等8人几点认识 优秀教师的“打门锤”:全面技能的展现 教研实力的“试金石”:集体智慧的结晶 日益异化的“表演秀”:活动出彩的追求 返璞归真的“常态化”:双重标准的归一 常态优质面面俱到
2、争奇斗艳新常态 (思想内容、对话互动、掌握方法 迁移写作、拓展知识、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改革发展趋势 课改前:语文教学大纲“双基” 字词句篇语修逻常 繁难偏旧 应试训练 课改:语文课程标准“语文素养” 学生主体 实践运用 互动活跃 理论滞后 效率低下 当前:学术界王荣生语文课程教学理论影响 学校教师多方探索实验,高效课堂 同课异构 合作探究 将来:理论与实践 多种不同取向特点的语文教材 改革不断深化 王荣生语文课程教学理论要点构建语文课程需要层叠蕴涵分析框架,考虑潜显各种因素。语文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教学内容不能混为一谈。现有语文课程缺少明确的课程内容,需要系统构建。语文教材选文类型可以鉴别出定
3、篇、例文、样本、用件。语文课时教学设计要基于起点,指向终点,形成2-3个台阶。阅读教学中的对话包括与文本的阅读对话和师生间教学对话,两者基于不同理论,有不同要求。阅读要注重文本体式特点,不同体式的文章读法不同。评价一堂语文课优劣的四层九个标准。写作教学要摈弃应试的“小文人语篇”,从拓宽体式入手,培养社会应用的作文能力。 写作教学内容的开发,核心是写作知识及其呈现方式的开发。语文教材需要重构设计写作教学内容。 口语交际课程内容包括反思性、形成性、技巧性三个方面,各自活动设计的侧重点不同。 语文教师要注重课堂生态的观察研究,从教学内容角度观课评教,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学目标和内容。 案例研究是语
4、文教师进行改进课堂教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一堂好课的评教标准(王荣生) 最低:教师知道 1、对所教内容有自觉意识 自己在教什么 2、所教的是“语文”的内容 3、教学内容相对集中 较低:教学内容 4、教学内容与听说读写的常态一致 正确 5、教学内容与学术界认识一致 较高:教学内容 6、想教的内容与实际教的内容一致 的现实化 7、教的内容与学的内容趋向一致 理想:语文课程 8、教学内容与语文课程目标一致 目标的有效达成 9、教学内容切合学生的实际需要公开课的几种类型(李海林) 实验性:新追求,不怕“失败” 保持原真状态,学生不做针对性准备 评优性:体现最高水平,突出优长,“保险” 学生可以作材料、态度
5、、心理上的准备 汇报性:针对性,突出有关方面要求 可有行动方案上的大致配合要求 示范性:供观摩学习,不妨有点表演性 可作内容上的准备和预习,乃至答案准备 注意:不能重演作假注意:不能重演作假听课记录要求 记录基本信息:时间、地点、任课教师、教学班级、学生人数、是否公开课等。 每2页纸记一节课,每页主栏记教学活动情况,副栏记自己的即时感受。第二页留几行写评课意见。 每变换教学活动内容,记下当时时间。教学活动侧重记教师组织引导方法和学生学习情况,记录重要的提问、回答、板书等。 记完后按内容归纳为几个“板块”以便分析。评课的基本思路 概括教学步骤观察、记录、概括。 评价教学效果学生实际学得怎样? 分
6、析得失原因教学思路是否清晰?教学组织是否有效?有无明确目标?内容安排恰当吗?方法合适吗? 追问教学理念这么教体现了什么教学理念?是否正确先进?评课的两个层次 表层:着眼于教师、学生、教材三要素的统一依听课记录择其要点言之。例如教师哪里处理巧妙或失当,学生哪里表现突出或不佳,教材内容哪些落实较好或不好。(容易掌握,具体直接,停留表面) 深层:着眼于教学目标、内容、方法三要素的统一据听课记录加以分析,透过课堂表象深入思考得失原因,按教学设计要求探究其设计和实施中值得关注的问题。(难度较大,理论思维,更有分量) 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阅读教学应引导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
8、阅读。中学阅读教学的困境 不喜欢阅读 被动听记 不爱发言 朗读生硬 不会独立阅读 记不住生字词 不会借鉴写法阅读教学教什么? 教教材教教材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生字词段落结构中心思想写作特点语文知识作业处理 用教材教用教材教1、经典文篇(定篇): “吸取文化营养”2、言语经验(例文): “掌握语文知识”3、策略方法(样本): “学会各种读法”4、语言文化知识(用件): “提高认识水平”5、实践活动整合: “实际运用掌握” 每篇课文选取不同内容,每节课侧重一个方面阅读教学是怎么回事? 语文经验(方法能力)学生 散步 理解感受 生活经验(百科知识) 备课备两头 备教材 教师“裸读”课文,尊重自己的直接感
9、悟。 这是什么体式的文章,应该怎么读?重点该读哪里? 哪里不易读懂? 从练习设计看教材编者的意图。 备学情 读这篇文章,哪些词语学生可能不懂? 哪些语句学生可能理解有障碍? 需要介绍、补充、唤起哪些相关知识? 哪些练习学生可能比较难以完成?“样本”教例安塞腰鼓(郑桂华) 检查预习,提问各自圈划的字词,了解朗读情况。 观看安塞腰鼓录像2分钟。学生说出观感,板书词语。 自由朗读,说出总体感受。(说不出,与观感大致相同) 布置找表达感情强烈的句子,课堂交流。(6人各读一处) 四人小组活动:1、再找一批表达感情强烈的句子; 2、这些句子在句式上有什么特征。 小组代表发言,组织对话交流。(教师灵活提问引
10、导,学生就18节、7节、12节、20节、25-27节提出各自的发现) 学生自选一段朗读。(要求放开,大声,热烈) 总结:描写对象、特点、作者、籍贯、情感,延伸。组织引导教例2(郑桂华教学实录)(看了一下)没有关系,先前我们的预习是初步的学习,然后我们又进一步看了录像,朗读了课文。这篇文章的学习还是起步阶段。我们找到这么多已经很好了。接下来我们小组合作,四人为一小组。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在大家交流的基础上,再找一些特别能传递奔放之情的句子;第二件事,能不能把我们的思考推进一步,想一想为什么是这些句子,它们在句式上有哪些特征?(有学生觉得难)有点难?生:不难。师:有点难也没有关系,四人小组来合作吧
11、。(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约5分钟。与小组交流:看看这些句子句式上的特点。第八节,好!想想为什么画它。画了这么多!好样的!能找到它们的特点吗?写下来,等会交流起来就会方便一些。归纳出两点了,好!还有吗?)师:也可以在词语的选用上讨论,发现词语选用的特点。(教师板书:句式、词语)师:我们有些同学已经发现一些了。每个小组准备派一个代表来发言,展示你们讨论的成果。师:怎样排比的?生:第一个“有力地搏击着”,第二个“疾速地搏击着”,第三个“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表达的意思一个比一个强烈。师:它跟下面的排比一样吗?“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生:一样,一个比一个幅度大,都是越来越强烈。师:用词上
12、呢?我们再来看一遍。(教师范读:“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生:这里三个词都是说明了幅度。(教师看到该小组有同学举手)师:你们小组成员想帮助你一下。生:“有力地搏击着”是力度,“疾速地搏击着”是指速度,“大起大落地搏击着”说明幅度。师:这3个“搏击”和下面“震撼、烧灼、威逼”一样吗?生:不一样,后面表明气势很紧张。师:前面一组排比都是“搏击”这一个中心词,作者从不同的角度来修饰它,就像你用到的“力量、速度、幅度”。(板书:多角度修饰)而且都是从力量、速度这些有震撼力的角度来修饰的。(板书:力量、速度、幅度)下面是连
13、续运用三个动词:震撼、烧灼、威逼。师:还有其他发现吗?生:第7节用的也是排比和比喻。师:比喻怎么能有气势呢?排比有气势我能理解。生:比喻也有气势的。把鼓点比喻成“骤雨”,骤雨就是比较急促,也比较雄伟。师:等一会儿。大家要记下来。好,不好都要记下来。生:用“旋风”比喻“流苏”,“骤雨”比喻“鼓点”,“乱蛙”比喻“脚步”,都有气势磅礴的感觉。师:你的感觉很好!我发现你的思考很有特点。你从喻体入手,这是一种很好的思考角度。(板书:喻体)为什么这些比喻能突出豪迈的气势呢?你能不能还原得更具体一点明确一点?生:这些喻体本身给人一种气势磅礴的感觉,用它们比喻要比喻的物体,也会产生气势磅礴的感觉。师:你们小
14、组还有谁想补充?(男生小组开始交流,朗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闲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生:它这里用了“空气、阳光、世界”是从环境的角度,又用了“燥热”来修饰它们,使环境显得更加紧张。师:我看到圈这一段的有好几个小组。有没有不同的想法,来一起碰撞一下?生:我认为这里用了排比,“冰冷”和“燥热”、“恬静”和“飞溅”、“困倦”和“亢奋”都是反义词,形成强烈的对比。师:好!他的发现很有价值,在句式上用了排比,用词上运用反义词,后面还用了很好的说法对比。很专业!还有要补充的吗?师:前一个小组是从环境描写的角度:“空气、阳光、世界”,塑造了一种强烈、紧
15、张的氛围。第二组从排比、反义词对比的角度。这节课我们从词语的角度来归纳一下,你们要做点笔记。怎样上好语文优质.诗歌教例:秋天 教材研习:哪里值得注意? 学情估计:学生可能读不懂哪里?忽视哪里? 确定教学点:重点+难点 课时目标:学生能说出对诗意的理解,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学设计:读准读懂欣赏读好震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向江面的冷雾撒下圆圆的网, 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芦蓬上落满载着白霜, 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秋天游戏在渔船上。 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 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
16、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 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秋天梦寐在牧羊女的眼里。 小说教例:台阶 小说阅读常态:“把小说当做小说来教。” 好小说无闲笔:为什么写这个内容? 由表入里:情节人物主题 没有“标准答案”:我读出了什么? 教师的作用:提示引导、让学生多说。科普文教例:敬畏自然 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宇宙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宇宙(或者说自然)借我的眼睛来观看她自己,借我的嘴来表达她自己,说出她亿万年来想说而没有说出的话。从这个角度可以说,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自然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