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冷器计算书_第1页
表冷器计算书_第2页
表冷器计算书_第3页
表冷器计算书_第4页
表冷器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表冷器计算书(一)a.前表冷器已知:b.计算:风量: 14000CMH 空气质量流量 q 空气体积流量 q 空气进、出口温度: 干球: 35/17 c 空气进、出口焓值:mg=(14000X /3600 s vg=14000/3600 s湿球:ckg进水温度:6C,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 阻力:水阻V 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接触系数£ 2:£ 2= 1- ( t g2-t s2)/ ( t g1-t s1 )=1-/ 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2表:当Vy=s时:GLn六排的£ 2=从这我们可以看出:六排管即可满足要求。(可

2、得出如下结论:在表冷器外型尺寸受到限制的情况下,我们从增大换热面积来提高换热总量总是不大理 想,即使强行增加排数仍旧帮助不大。我近30 遍的手工计算也证明了这一点。提高水流速和降低水温对提高换热总量有更为积极的贡献。通过计算我 们可以发现钢管的水阻实在太大,稍微增加一点,水阻就大的吓人。于是我 设计采用了两组双排供、双排回的表冷器,在两组总排数仅8 排的表冷器里同时供回水达四排之多,水程就一个来回。这样就出现了大流量小温差的情 况,水流速 3 可以提高。在冷冻水里添加乙二醇,使冷冻水的冰点下降。 很容易我们发现对数平均温差提高了很多。从而达到了提高换热总量的目 的。) 选型分析:O冷负荷 Q=

3、 q mg X (h 1-h 2)X (235760Kcal/h)O由六排管的水阻 Pw=3< 70Kpa得:管内水流速wW s 水阻的大小和水程的长短也有密切的关系, 经验公式没有对此给个说 法。推论: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在流速一定时的水阻必为六排管的 1/3。理论上可以使 Pw=3< 70Kpa,有wW s,但常识告诉我们:不能如此 取值,可以判定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的wW s为合理。安全起见,设令:3 =SO要求Vy=s,可初估迎面尺寸(计算表明风速和流速的增加,将带来K值的增加,但K值的增加,却导致迎面的减小,间接使整个换热面积 A的减小, 我对Vy=s进行的计

4、算表明,K值的增加,A值减小,KX A之积增加并不明68是很得不偿失的, A 值增加, KX A 之积 1,提出tw1=C的不 即以下的分析计算) 。Vy=s 计算表明:B,y;£KX A 最佳大值,显。从这点来看牺牲 K值换A值较为有利于整体换热效果,特别的要保 排的K值,换来的是将在以后用 46排的增加面积来弥补, 况且那时K值还得再按倍计算。但按 也反而减小,K=,考虑其它因数 K=, 合理要求。 由多次的计算看出存在一个 控制 Vy=s 左右,有:迎风面积 Ay= q vg /Vy= 令:表冷器长 L=1500 L '=1500+120+120+60=1800 表冷器

5、咼h=Ay/L= Q迎面换热管数n=h/39 -(根)取 n=29 根 同时总供水根数 N=29X 4=116 根 有:表冷器高 h=1131 h '=1131+84=1215 迎风面积 Ay= LX h= 迎面风速 Vy= q vg /Ay= - sO可提供的冷水流量q mw :经反复多次验算,按 tw = C左右较为合理。冷冻水量qmw =Q/CXA tw=X =s =s根据所提供的110CMH勺水量分配到前表冷器可在75CMH左右(由于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80CMH。-4-2 2通水截面 Aw= nX Ad =116 XX 10 -4=X

6、10-2m23 = q mw/AW s提高到3 =s 有qmw= L/s ()贝 tw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性能参数表 片距表冷器结构尺寸(GLn型) 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肋管D18X 2+0 38钢绕片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rf /m 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伽,统一按Fd=rf /m计。换热面积 A:A=nX 8X LX Fd =29 X 8XX =rf析湿系数:E = /(35 17)=传热系数:K3=1/ K 8计=KsXn =xrfCn =修正系数(考虑排数、污垢、表面积灰、计算误差等安全因素)1:=KA/ E qmQp计算热交换效率系数£计算传热单元数:B =X

7、XXX 10 3计算水当量比:丫 =E qmCp/qmWC=xx 21 X=1 e-(1Y)0/ 1 -Y e-(1Y)打 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O t w1=t g1-(t g1-t g2)/ aS=35-(35- 17)/ XC(根据简明空调设计手册t w1:水从头走到底的情况, 我们选取的是八排四进四出, 温状态,可以使安全系数a=1,取a =)t w1= C> 6 C满足可提供6 C的冷冻水要求。取 t w1=CO我们的结构更多的可能是a=1 :t w1=t g1-(t g1-t g2)/ aS 1=35-(35-17)/1 XCpage150介绍:考虑安全系数a =。这是针对冷

8、冻冷排管始终保持一个平均低O t w2= t w什 tw =6+= °C 校核计算传热量O对数平均温差 tm tm=-(17-6)/ln/(17-6) =11CO Q=KM tm=xx 303736(w) (Kw)O安全系数 ()/ %分析: 由于我们在参数的取值设定上已是最不利的情况, 了余量, 且使用的计算公式本身就是根据实验得出的经验公式, 余量是安全合理的。 风阻校核计算:六排: Ps=而计算又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还有八排: Ps=x 8/6 175Pa(11)水阻校核计算:六排: PW=3这里八排管(即实际上的二排管)估取Pw=40Kpa满足要求。(二)后表冷器 a. 已知:

9、? 风量: 14000CMH 空气质量流量 q 空气体积流量 q? 空气进、出口温度: 干球:C? 空气进、出口焓值:mg=(14000X /3600 s vg=14000/3600 s湿球:Ckg? 进水温度:6C,流量:110CMH前、后冷却器)? 阻力:水阻V 70KPa,风阻700Pa(前、后冷却器)b. 计算:2:接触系数££ 2= 1- ( t g2-t s2)/ ( t g1-t s1 )=1- 查部分空气冷却器的接触系数£2表:2-6 、当Vy=3m/s时:GLH六排的£GLn四排的£2-4 V通过我以前多次的计算比较,选取12

10、排才能较好的满足 KX A的要求,为不使水阻过限,分三组每组走四排(两个来回) 选型分析:O冷负荷 Q= q mg X (h 1-h 2)X控制Vy=3m/s,可初估迎面尺寸:Ay= q vg /Vy=3 L ' =1500+120+120+60=1800令:L=1500 (统一外型宽度)h=Ay/L=n=h/39 根 取 n=22 根、N=22 X 3=66 根有: h=858 h'=858+84=942Ay= LX h=X =Vy= qvg /Ay=sO管内水流速3根据在前表冷器的分析,设令:sO可提供的冷水流量q mw :经反复多次验算,按 tw = C估:qmw =Q/

11、CXA tw=X=s根据所提供的110CMH勺水量分配到后表冷器可在35CMH左右(由于水泵的选大,实际流量已在120CMH以上,分配到前表冷器可达40CMH。Aw= nX Ad = 66XX 10-4=X 10-2m23 = q mw/Aw疋s (小于设定的wW s)qmw= L/s ( 40CMH)可提高到3 =s贝 tw 表冷器结构尺寸(GLn型)查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Page584586空气冷却器性能参数表:肋管D18X 2+0 38钢绕片片距单位长度管传热面积:Fd=rf /m考虑局部存有片距为伽,统一按Fd=rf /m计。换热面积:A=nX 12X LX Fd =22 X 12X

12、X =rf 析湿系数:E =1 (因为没有除湿) 传热系数:Kj2=1/ k 12计=K12Xn =X 31W/rfC1:n =修正系数(考虑排数、污垢、表面积灰、计算误差等安全因素 计算热交换效率系数£O计算传热单元数:B =KA/E qmgCp =31X1XXX 10 3O计算水当量比:丫=E qmgCp/qmWC=1 XXXOs 1=1 e(1Y) M 1-(1 Y ) B ,丫 e 而计算又充分考虑在此基础上还有满足要求。t w1: 校核计算冷冻水初始温度O t w1=t g1-(t g1-t g2)/ as= 满足可提供6 C的冷冻水要求。取 t w1= CO t w2= ttw =6+= C 校核计算传热量O对数平均温差 tm tm=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