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明清长江中下游地区-渔业生产以上各章主要讨论了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分区河泊所的设置分布及其裁革变迁,鱼课征收数量及其占总课税的比重,基本上揭示了各区域的渔业经济状况及其在区域总体经济结构中的地位。长江中下游地区各分区所产淡水鱼类基本相同,一些溯河降海性洄游鱼类的产区则稍有区别。明清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渔业生产除河湖水域中的天然捕捞业以外,各种用于水利灌溉的陂塘水池等小水域中的淡水养殖业也较为发展。本章主要论述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渔业生产过程,包括捕捞生产方式、渔具、渔法和资源保护等。第一节 淡水捕捞生产长江中下游地区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苏皖沿江平原及长江三角洲上不仅有水面广阔、烟
2、波浩渺的大型湖泊,也有众多营养度较高的中小型浅水湖泊。这些湖泊鱼利丰厚,专门从事渔业的渔民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较高,处处呈现出浆声欸乃、渔翁放歌、网罟夕阳的美丽渔村风光,前此各章均有叙述。明清时期,沿江及各大湖泊淡水水域的渔业生产均以天然捕捞为主。人们在长期的捕捞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准确掌握各种鱼类的鱼汛时期,制造出多种多样适宜于不同环境条件的渔船与网具,创造发明了各种各样捕获不同鱼类的渔法,根据不同条件,其生产组织及分配方式各异。一渔汛、渔船、渔具与渔法 1渔汛 专业渔民一般经年都在各江河湖泊进行捕捞生产,不同的鱼类繁殖时期各异,一般值其繁殖期即为捕捞盛期,故形成各种各样的鱼汛。由于
3、鱼类洄游有一段时间过程,故同种鱼类在各地的汛期也有所不同。前已述及安庆地区初夏时出鲥鱼,渔人听布谷鸟鸣以为侯;江西地区鲥鱼仲夏始出;湖北武昌县四五月多有鲥鱼;湖南常德地区鲥鱼夏间出。安徽安庆与江西九江地区均在三月始出刀鲚,故又名杨花鲚。河豚鱼常居外海沙砾底,春初自海中溯江流而上,苏常、江阴一带春初已盛产,二月至镇江,南京上下要到二三月之交时,而池阳以上则要到暮春始有。安庆地区有“麦鱼,夏至后蔽水而上,味颇佳。斑子鱼,八月始出,形似豚鱼,小而鲜美”12007-03-30。方志有关记载对溯河性洄游鱼类出现的不同汛期有具体描述,如安庆府怀宁县“城中最著名者鲥鱼、杨花鮆、河豚。河豚既过则杨花鮆出,杨花
4、鮆过则鲥鱼出,若相代然”。鲥鱼、杨花鮆、河豚皆产于江,其支流水系又各有特产,如“马嘴石河则产麦鱼,其大如麦,以麦秋出故名。瀼河则产社鱼,春社时出,长径寸,细鳞璀璨映成五色如螺鈿,味极美。高河则产桃花鳜,以桃花时出。麻塘湖则产鲫鱼,一尾之重盈斤,较他处鲫鱼独大,此皆感于地气之不同也”2。因捕捞作业方便与否,每年春夏秋冬也有随意生产与集中捕捞之别。如安庆府宿松县“每年取鱼之时以秋冬为盛,盖秋冬水涸则鱼聚、春夏水溢则鱼散故也。邑境渔户在春夏间则为随意之营业,在秋冬时则为专力之营业,故每值秋冬水涸之际即各安排取鱼器具悉力求取”3。银鱼“又名麵鱼,头扁色白,长三寸余,体透明鲜活者能见其腹中呼吸状”;自二
5、月至五月间为产汛,宝山地区的渔民“以挑船赴石头沙、石洞口等处捞捕”4。2渔船渔民以船为家,渔船既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也是他们的生活工具,四时放棹于五湖风浪、浩渺烟波之中。渔船有各种各样的形制和规模,有诗人多所吟咏的一叶扁舟或瓜皮小艇,也有形制巨大的六桅罛船。有的适宜于风平浪静时寒江垂钓,有的能在风浪大作时牵网作业。有的专放鱼鸭捕捉,有的专用声光诱捕。以下略举罛船、舴艋、哇船等几例说明。罛船为内陆湖泊中形制最大的渔船,又名六桅船。太湖备考卷16杂记对其形制、制造、作业时间及地点等都有详细记载。其形制不知从何时始,太湖中的罛船形身长八丈四五尺,面梁阔一丈五六尺,落舱深丈许;中间立三幅大桅,一幅高五丈
6、、另二幅高四丈五尺,船头一幅桅,高约三丈,船梢二幅桅,各高二丈许。同上书卷11集诗二有罛船竹枝词云:“村外村连滩外滩,舟居翻比陆居安。平江渔艇瓜皮小,谁信罛船万斛宽。”如欲制造罛船,必先择定时辰八字以祈吉利平安。太湖地区制造罛船的地点有胥口之下场湾、西山之东村、五龙桥之蠡墅、光福之铜坑四处,编织篛篷、打造颤缆的地点则在冲山。罛船既不能傍岸,也不能入港,篙橹无法撑摇,专门候湖上暴风之时行船。又有罛船竹枝词云:“具区万顷汇三州,点点青螺水上浮。到得石尤风四面,罛船打鼓击中流。”“当夫白浪涛天、奔涛如驶之时,商民船只不敢行而罛船则乘风牵网纵浪自如;若风恬浪静、行舟利涉,罛船则帖伏不能动”。太湖罛船常
7、在西北水深之处作业,东南水域因水深太浅则不至。其住泊没有一定的处所,风浪止时则下锚于湖中,三幅大桅常竖而不眠。太湖罛船分属于苏州、常州二府各县,清同治年间辖属于苏州府者有四十八只,属常州府者有五十二只。罛船有前、中、后舱,后舱可种菜,前舱则可延师教读;船尾系有三板小船,出入鱼市鬻鱼可乘以往返,与普通渔船迥然相别2007-03-305。除形制巨大的罛船以外,还有各种各样大小不等、用途各异的渔船。同治湖州府志卷33舆地略物产下转引南浔志云,有“渔舟曰舴艋,船尾系木,著水能当一人。船任棹不横,俗呼为神仙浆”。同上书转引双林志云,“畜鸬鹚以取鱼者曰水鸭船”。水鸭船一般“长一丈四五尺,狭小灵便”6。水鸭
8、船又名哇船,“得鱼后不能吞咽,待其上船以手哇之;但所得之鱼恶臭,鱼味为最下”7。还有利用鱼类的趋光性诱捕的专用船,名跳白船,或称白划船。其法将小船“粉垩其板,月中行湖中以诱鱼”8;或者“照夜火以引鱼自跃”9。除捕鱼船以外,还有捕捉其它水产之专用船,如“捉螺蚬者曰扒螺蛳船”10。由于资料来源的原因,以上主要介绍的是清代太湖流域的渔船规制,但估计同时期两湖地区及鄱阳湖地区的渔船发展水平也大体如此。 3渔具 早在唐代,陆龟蒙、皮日休便作有渔具诗以序其事,据其诗可知其时已有多种多样的渔具和渔法,前人的研究多有论述。关于这一点,笔者在前言中已作说明。明清时期,内陆江河湖泊渔民所用渔具更是丰富多样,所谓“
9、皆穷极巧妙,以与鱼遇”。 明代淡水渔具的种类和构造,生动地反映在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该书绘图真切,充分显示了广大渔民的创造性。它将渔具分为网、罾、钓、竹器四大类,很多渔具沿用至今。民国宿松县志卷18实业志渔业载,“取鱼之具不一,有以网取者、有以钩取者、有以罱取者(罱有竿罱、草罱之别)、有以罾取者、有以豪取者、有以钓取者、有以叉取者、有以卡取者、有以镣取者、有以罩取者、有以笼取者、有以张篮取者、有以摸索或照索揽索取者2007-03-30”,而以网具为主。网具按质地可以分成丝网、麻网等不同类型;按网目可分成密网、稀网各类;按构造可分成合网、旋网等类;按所取水产种类可分成银鱼网、虾网、蟹网等各类;按取
10、鱼水层可分为铁脚网、大丝网、浮网三种。同上志载,“取鱼之网类亦不一,有挨网、密网、合网、旋网、网网、丝网、麻网、季网、风网、请网、跳网、星子网、铁脚网。取银鱼者有银网、取虾者有虾网,小者为虾拖,取蟹者有蟹网”。明正德年间太湖地区渔人即以三等网行湖中捕鱼,最下层为铁脚网,主要捕捞栖息于水体下层的鱼类,即与“鱼之善沉者遇之”;中层为大丝网,上层为浮网,欲以之“截鱼无遗”11。铁脚网可能即旋网,(清)焦循的嘉庆扬州北湖小志卷1叙渔第五载,旋网使用之法,渔人“立船头,两手撒网平铺水面,网周皆铁脚沈入水底,徐收其中绳,则铁脚敛而鱼包其中”。 次于网则为钩,亦为重要渔具。钩之种类不一,大者为划钩,次者为丝钩,又有拖钩、走钩、绷钩、小钩、钓钩、鸭钩等。用丝钩取鱼,系钩于绳垂置水中;其随船牵走者谓之拖钩,其拦系不动者谓之挂钩。垂钓者有钓钩,取野鸭者有鸭钩。宿松地区取渔之具以网类为最多、钩类次之,其他各类又次于网与钩12。前文述及湖广及江西等地以巨钩钓取鲟鳇鱼法,即为滚钩法,也就是今天的延绳钓。一些极为贫苦的渔人,连渔船小舟都置办不起,只能在水滨搭茅屋居住,编竹器为渔梁捕鱼,时人有诗为证,“野人无船住水浒,织竹为梁数如罟”13。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军产小区管理办法
- 军婚管理办法修订
- 军队服装管理办法
- 农场属地管理办法
- 农机培训管理办法
- 农村摊贩管理办法
- 农村草原管理办法
- 农药实名管理办法
- 农行统计管理办法
- 冰荔早熟管理办法
- 民办培训机构终止时学员及教师安置情况报告范文
- 2025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课件(原创)
- 浙江省杭州市联谊学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期末考试 英语 含答案
- 压疮护理新技术
- 员工车间参观活动方案
- 信息技术在幼儿园语言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公需科目(三)答案
- (立项备案申请模板)蜜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范文
- 住培导师管理制度
- 煤矿七新考试题及答案
- 新《职业病危害工程防护》考试复习题库(浓缩500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