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认识生命_第1页
第1单元认识生命_第2页
第1单元认识生命_第3页
第1单元认识生命_第4页
第1单元认识生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世纪金榜 圆您梦想 更多精品资源请登录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1章 生命的世界章末检测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生物的多样性不包括( )A.生物数量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C.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2.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观点中,不恰当的是( )A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B生物多样性可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人们的生活C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药物及其他工业原料D生物多样性可以迅速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3.市售荔枝的品种有很多,形态、味道、果核大小、成熟时间等都各不相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

2、就是生物多样性的反映B应该淘汰味酸、核大的品种,只保留味甜、核小的品种C这些荔枝的遗传物质略有区别D优良的荔枝品种是经过人们长期培育和选择才产生的4.下列关于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区别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能运动,非生物不能运动 B.生物能与外界环境交换物质,非生物不能C.生物有生命,非生物没有生命D.生物对环境有反应,非生物没有5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B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下列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A母鸡下蛋B铁皮生锈C雨后春笋D葵花向阳7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人喘气B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

3、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8下列各项中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机器人、蜻蜓、钟乳石 B蘑菇、珊瑚虫、松树C珊瑚、菊花、水草 D枯枝、鱼、树9“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主要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一特征?( )A呼吸 B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10将病毒作为生物的主要理由是( )A.可独立进行生命活动 B.具有细胞结构 C.能繁殖后代 D.能使其他生物致病11小麦和水稻是粮食作物;菊花和牡丹是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是药用植物。这是根据生物的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A用途 B形态结构 C生理功能 D生活环境12下列现象属于生长和繁

4、殖的是( )A蘑菇从小长到大并产生孢子繁殖后代 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冬天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13下列有关生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动植物都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B动物能进行呼吸,植物不能C动物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植物也能 D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14大千世界,变化多端。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生长的是( )A气球由小变大 B钟乳石慢慢长大 C蘑菇由小变大 D河水慢慢涨高15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这说明生物具有( )A新陈代谢 B繁殖能力 C应激性 D生长现象16决定荒漠中植物种类稀少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温度 B阳光 C水 D土壤17叶圣陶先生曾这样描述爬山虎:“那些叶子铺在墙上那么

5、均匀,没有重叠起来,也不留一点儿空隙”(如下图)。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这种现象体现了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A阳光 B温度 C空气 D水分18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生物因素影响生物的是( )A.光照时间短、温度太低导致植物死亡B.胡桃树分泌的有毒物质导致树下的小草死亡C.狼的数量太多导致兔子数量减少D.过度放牧导致牧场退化19西双版纳密林中,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环境优良,这主要和下列哪项有关?( )A土壤和空气 B阳光和空气C水和空气 D水、阳光和肥沃的土壤20观察下面的两幅图,左图表示葵花朵朵向太阳,右图表示干旱使粮食严重减产,这说明( )A阳光影响葵花生长,水影响粮食产量B葵花仅仅需要

6、阳光,粮食仅仅需要水C它们的生活既需要阳光,也需要水D阳光、水是它们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之一21诗词歌赋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D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22樟树上的叶片互不遮挡,能使每片叶尽可能都接受阳光的照射,这种现象可说明( )A环境能适应生物 B环境不能适应生物C生物能适应环境 D生物不能适应环境23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并且能固沙,这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没有影响 D生物既能影响环境,

7、也能适应环境24雷鸟羽毛在冬天呈白色,春天换为灰色,这是生物适应环境的一种现象。下列现象与此不相类似的是( )A蚯蚓活动使土壤更肥沃 B变色龙的体色随环境颜色而变化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 D有些树木秋天落叶,有些树木四季常青25.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A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C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D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0分。)26(10分)连线题。动物的取食 应激性 向日葵朝向太阳 生长 人体的排汗 营养 蘑菇由小长大 繁殖 鸟类产卵

8、排泄27(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我国具有各种类型的陆地生态系统,包括森林、草原和稀树草原、草甸、荒漠、高山冻原等。由于不同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又进一步分为各种亚类型,约600种。如我国的森林有针叶林、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草甸有典型草甸、盐生草甸、沼泽化草甸和高寒草甸等。除此以外,我国海洋和淡水生态系统类型也很齐全。材料二: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水稻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材料三:位于我国大别山的某县,曾经是森林茂密、鸟兽繁多、气候宜人的地方

9、,后来,人们在山坡上毁林开荒,改种农作物,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使得林中的鸟类和哺乳类大量减少。鸟类减少,各种农林害虫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就大量繁殖起来,对农作物和树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1)材料一说明: 。(2)材料二说明: 。(3)材料三说明:每种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 中,并且与其他的生物相联系。生物圈中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 ,当后者发生剧烈变化时,会加速生物 和 的丧失,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 ,保护 。28(10分)请说出元代散曲名家马致远的名曲天净沙秋思中的生物和非生物。(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0、(1)曲中的生物有 。(2)曲中的非生物有 。29(10分)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1)小猫长成大猫属于 。(2)猫生小猫属于 。(3)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进洞里的现象属于 。30.(10分)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实验材料:4 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每隔2 min统计蝗虫剩余的 ,共

11、统计10 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4)预期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 的结果。(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第1单元 认识生命第1章 生命的世界参考答案1.A 解析:本题考查生物多样性的内涵。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数量的多样性可指同种生物个体的数量,也可指物种的种类数量或多种生物的个体数量,它只是从数量上来描述生物的多少,不属于生物多样性的范畴。2.D3.B 解析:生物种类繁多,人类对它们已经做过比较充分研究的只有少数,大量野生生物的使用价值目前尚不清楚。所以对于味酸、核大的

12、荔枝,同样应当珍惜和保护。4.C 解析:本题考查了对生物和非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区分。有生命才能叫生物,否则就不是生物。 5.D 解析:植物不能快速运动;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动物、大部分细菌、真菌等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6.B 解析:铁皮生锈是铁在空气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生命现象。7.D 解析:人喘气是指人需要呼吸;鲸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是指生物需要进行呼吸;西瓜的光合作用是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利用无机物制造有机物的过程,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是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8.B 解析:A项中机器人、钟乳石不属于生物;C项中珊瑚不属于生物

13、;D项中枯枝不属于生物。9.D 解析:草原上的草每年都会枯萎,第二年春天又生长起来,这充分体现了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的特征。10.C 解析:病毒是一种不具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但可以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进行繁殖。11.A 解析:小麦和水稻的用途是作为粮食;菊花和牡丹的用途是作为观赏植物;甘草和田七的用途是药用。因此这是根据生物的用途来进行分类的。12A 解析:蘑菇从小长到大并产生孢子繁殖后代属于蘑菇的生长和繁殖;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是人对狼群作出的反应;植物落叶是对寒冷气候的反应;人体排汗是人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13.C 解析: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动植物都能

14、进行呼吸,都能排出体内的代谢废物;绝大多数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少数种类的生物不是,如病毒。14.C 解析:蘑菇由小变大是由于蘑菇作为一个生物体不断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通过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而使组成生物体的细胞数目增多,体积增大,从而表现出“生长”这一生物的基本特征。气球、钟乳石和河水的变化是由外部原因导致的,它们自身没有表现出应激性、繁殖、新陈代谢等生物的特征,所以不属于生物的生长。15.C 解析:向日葵的花盘总是向着太阳是应激性的表现。16.C 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有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有光、温度、水、空气等。荒漠气候干燥,缺少水,因此水是决定荒漠植物生长的最主要的非生物

15、因素。17.A 解析:影响生物生存的非生物因素有阳光、空气、水、温度等。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光,叶片均匀排列,没有重叠,这是为了使叶片之间互不遮挡,以最大程度地接受光照。所以本题中影响生物的非生物因素是阳光。18.A 解析: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其中非生物因素包括阳光、温度、空气和水等,而B、C、D三项中的影响因素都是生物因素。19.D 20.A21.B 解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体现了温度对开花的影响;“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体现了豆与草之间的竞争关系;“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16、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体现了植物的生殖方式。22.C 解析:从题干分析,叶片互不遮挡是为了充分接受阳光的照射。23.D 解析:沙蒿在西北干旱贫瘠的土壤中生长,这是对环境的适应;能固沙,这是对环境的影响。这种现象说明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24.A 解析:雷鸟的羽毛随着季节变换而改变,是对环境的适应。选项中,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更肥沃是蚯蚓对环境的影响。25.C26动物的取食 应激性向日葵朝向太阳 生长人体的排汗 营养蘑菇由小长大 繁殖鸟类产卵 排泄27.(1)我国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 (2)生物的(遗传)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 (3)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 物种多样性

17、遗传(基因)多样性 生物的栖息地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解析:材料一说明我国的生态系统种类多,类型全,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材料二说明科学家可以利用生物的多样性进行育种,生物的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基因库;材料三举例说明了破坏生态环境对生物多样性有很大的影响,是生物多样性遭破坏的原因,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28(1)老树、昏鸦、瘦马、断肠人 (2)枯藤、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解析:枯藤已经干枯,不具有生命的特征,不属于生物;老树是植物,昏鸦、瘦马、断肠人是动物,这些都属于生物;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夕阳都属于非生物。29(1)生长现象 (2)繁殖现象 (3)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解析:生物体由小长大是生长与发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