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答案a_第1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答案a_第2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答案a_第3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答案a_第4页
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答案a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装 订 线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试卷(A)标准答案和评分标准一、简答题、推导题1、写出动量、热量和质量的分子扩散的定律及通用表达式 10分发生动量传递。动量浓度的变化率 动量浓度,单位体积内流动的动量在y方向上的变化率。传热、傅立叶定律焓浓度的变化率 焓浓度,单位体积内流体的焓在y方向上的变化率。导热系数a 热扩散系数q 热流通量传质、斐克定律质量百分数 为常数时 质量浓度的变化率,密度的变化率A在B中的扩散系数质流通量这三个表达式从“分子扩散”机理的角度说明了三传的类比性。传递的量的传递速率正比于传递的量的变化率,从而为通过传热来研究物质提供了可能性。2、

2、混合物的质量分数与摩尔分数表示方法及互换关系 5分质量分数:摩尔分数:3、推出气体中稳态扩散过程的等分子反向扩散通量方程 10分等分子反向扩散得出:4、推导传质微分方程 15分 5、写出施密特准则数和宣乌特准则数及他们的物理含义施密特准则数(Sc)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普朗特准则数(Pr) : 流体的运动粘度(即动量传输系数) :物体的导温系数(即热量传输系数) Di:物体的扩散系数 联系动量和质量传递的相似准则表示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流体的传质物性。舍伍德准则数(Sh)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努谢尔特准则数(Nu) : 对流传热系数 :物体的导热系数 l : 定型尺寸系数 hm: 对流

3、传质系数 Di:物体的扩散系数 6、解释析湿系数 10分换热扩大系数 7、冷却塔热质交换的特点 10分 冷却塔内水的降温主要是由于水的蒸发换热和气水之间的接触传热。因为冷却塔多为封闭形式,且水温与周围构件的温度都不很高,故辐射传热量可不予考虑 在冷却塔内,不论水温高于还是低于周围空气温度,总能进行水的蒸发 随着水温的降低Q= Q+ Q QQ Q= Q- Q Q= Q- Q=05、写出施密特准则数和宣乌特准则数及他们的物理含义施密特准则数(Sc)对应于对流传热中的普朗特准则数(Pr) : 流体的运动粘度(即动量传输系数) :物体的导温系数(即热量传输系数) Di:物体的扩散系数 联系动量和质量传

4、递的相似准则表示速度分布和浓度分布的相互关系。体现了流体的传质物性。7、说明喷淋室的热交换效率系数及含义喷淋室的热交换效率系数1 1的值越小,说明热湿交换不完善。二、计算题1、空气处理各种途径的方案说明季节 空 气 处 理 途 径 处 理 方 案 说 明 夏季 (1)W L O (2)W 1 O (3)W O   (1)喷淋室喷冷水(或用表面冷却器) 冷却减湿 加热器再热 (2)固体吸湿剂减湿 表面冷却器 等湿冷却 (3)液体吸湿剂减湿冷却 冬季 (1)W 2 L O (2)W 3 L O (3)W' 4 O (4)W' L O (5)W' 5 L'

5、O (1)加热器预热 喷蒸汽加湿加热器 再热 (2)加热器预热 喷淋室绝热加湿 加热器再热 (3)加热器预热 喷蒸汽加湿 (4)喷淋室喷热水加热加湿 加热器再 热 (5)加热器预热 一部分喷淋室绝热加 湿与另一部分未加湿的空气混合 过程线 水温特点 t或Qx d或Qs i或Qx 过程名称 A-1 A-2 A-3 A-4 A-5 A-6 A-7 tw< tl tw= tl tl<tw< ts tw= ts ts<tw< tA tw= tA tw>tA 减 减 减 减 减 不变 增 减 不变 增 增 增 增 增 减 减 减 不变 增 增 增 减湿冷却 等湿冷却

6、减焓加湿 等焓加湿 增焓加湿 等温加湿 增温加湿 3、直径为10mm的萘球在空气中进行稳态扩散。空气的压力101.3kPa,温度318k,萘球表面温度318k。在此条件下,萘在空气中的扩散系数为6.92×10-6m2/s,萘的饱和蒸汽压为0.074kPa.。试计算萘球表面的扩散通量NA.10分解:该扩散为组分通过停滞组分的扩散过程NB=0得出: 由 分离变量并积分 得出: kmol/(m2.s)三、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第一章 绪论三种传递现象的初步类比,热质交换设备的分类,本课程的地位与作用。第二章 热质交换过程传质的基本概念,斐克定律,斯蒂芬定律,对流传质,三传类比,热质传递模型。重点掌握:分子扩散的基本定律,对流传质,三传类比的基本方法。第三章 相变热质交换原理沸腾换热,凝结换热,固液相变传热。重点掌握:在相变换热情况下发生的以制冷剂为主的相变换热的物理机理和计算方法。第四章 空气热质处理方法空气热质处理的途径,空气与水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吸附材料处理空气的基本知识,吸收剂处理空气的机理和方法。重点掌握:空气与水表面之间的热质交换的原理及特点。第五章 热质交换设备热质交换设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