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学习的分析和辅导二、气压带和风带移动的原因与规律分析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和地球自转的影响,全球形成了有规律分布的大气环流,各纬度地带分布着不同的环流形势,即在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之下。1、地球公转是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总体是稳定的,但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有季节移动的,例如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根本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结果,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南北回归线之
2、间作往返移动,造成地球上各纬度地带获得的太阳辐射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进而引起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的移动。例如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附近,全球最热地带不在赤道,而在赤道以北,赤道低气压带也相应地北移到赤道以北地区,由此导致低纬信风带也相应北移,其余的气压带和风带均向北移动。 2、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过程的分析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图春分日,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均以赤道对称分布,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南北纬23°26´30°之间,副极地低气
3、压带分布在南北纬66°34´南北两侧,南北纬90°附近为极地高气压带。春分日以后,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亦随之向北移动,夏至日,太阳直射点移动到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北的位置,即赤道低气压带移动到赤道以北地区,南半球东南信风带随之向北移动到赤道,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移动到北纬30°40°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移动到北纬66°34´以北地区,南半球副热带高气压带向北移动到南纬23°26´的两侧,南半球西风带可北移到南纬3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则移动到南纬66°
4、34´以北地区,风带亦同样向北移动。夏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亦向南移动,到秋分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对称分布。秋分日后太阳直射点的进一步向南移动,使得气压带和风带继续向南移动,冬至时,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移动到最南的位置(参见夏至日情况)。冬至日后太阳直射点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亦向北移动,到春分时,太阳直射点移动到赤道,气压带和风带以赤道为对称分布。 3、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规律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发现:气压带和风带
5、季节移动的规律是:气压带和风带的位置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作周期性的季节移动,太阳直射点的北移,气压带和风带亦北移,太阳直射点的南移,气压带和风带亦南移。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即北半球的夏季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均偏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时,即北半球的冬季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均偏南。气压带和风带季节移动的表现:(1)、春秋分日图: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在赤道两侧呈对称分布;(2)、夏至日图: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北移,赤道低压带移到北半球;(3)、冬至日图: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气压带和风带南移,赤道低
6、压带移到南半球;(4)、由于太阳直射点在一年内发生周期性的移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随之发生周期性移动。表1:气压带和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移动过程 节气太阳直射点位置气压带和风带状态此后移动方向冬至南回归线移动到最南北移春分赤道对称分布北移夏至北回归线移动到最北南移秋分赤道对称分布南移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1、气压带和风带的性质分析一般说来,低气压带多盛行上升气流,有利于水汽的上升和冷却,从而达到饱和凝结,形成丰富的降水,比如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而高气压带则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水汽凝结,降水较少,天气干燥,如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同时,处于各气压带之间的风带均来自于高气压
7、带控制地区,一般水汽含量较少,多为干燥气流,不利于降水。只有信风带控制下的登陆东岸和西风带控制下的大陆西岸,因两个风带均来自海洋,带来丰沛水汽,易形成丰富降水,分别形成热带雨林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表2:气压带的性质和成因 分 布 气压带成因、特征气流属性90°附近极地高气压带热力、冷高压下沉冷、干60°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冷低压上升温、湿30°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动力、热高压下沉干、热0°附近赤道低气压带热力、热低压上升湿、热 2、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
8、0; 各纬度的热量分配不均造成大气环流,而大气环流又促进了热量、水分在全球的输送、交换,即大气环流把热量、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使高低纬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水汽得到交换,趋于平衡,因此大气环流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 一般而言,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的水热状况是不同的,处于不同的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地区会形成不同的气候类型和特征。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及移动规律,大致有三种不同的环流形势:(1)单一气压带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赤道及其南北两侧,大约在南北纬10°之间地区,全年处于赤道低气压带
9、控制下,盛行上升气流,形成高温多雨,全年皆夏的热带雨林气候,该地区年平均气温在26左右,温差小,年降水量大都在2000以上,且全年分配比较均匀,主要分布在亚马逊平原、刚果盆地等。(2)单一风带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40°6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西风带控制,全年盛行来自海洋的温暖气流,带来丰沛的水汽和热量,年降水量在7001000之间,季节分配均匀,气温年变化较小,冬不冷夏不热,形成终年温和湿润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于欧洲大陆西部。 (3)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下的气候形成的分析
10、 地中海气候的形成: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高温少雨,冬季受西风带的控制,温和多雨,形成地中海气候,主要分布于地中海沿岸和北美洲加利福尼亚沿海等地区。总之,气压带和风带是气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的因素,还有海陆位置、下垫面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太阳直射点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同时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赤道低气压带位于赤道两侧南北纬5°之间。从春分到夏至,太阳直射点自赤道逐渐北移至北回归线。夏至时,气压带和风带比春分时北移5°左右。这时的赤道低气压带北移至赤道与北纬10°之间;由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时间很短,低气压带来不及形成,所以赤道低气压带不可能移到北回归线附近。但这时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可以一直吹到赤道,甚至有一部分可越过赤道,吹送到北半球,并偏转成西南风。从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又逐渐南移至赤道;从秋分到冬至、又南移到南回归线。这时地面上的气压带和风带,比秋分时一般南移5°左右,比夏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全国共青团“新团员入团”应知应会知识考试试卷带答案详解ab卷
- 企业沟通平台与消息管理工具
- 高空外墙清洗员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企业组织架构调整影响评估工具
- 人力资源培训计划表培训效果评估工具
- 2025年报关员资格考试真题解析试卷
- 2025年机械设计自考试题及答案
- 优化技术质量管控之严格管理承诺书8篇范文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人力资源类)-人才测
- 2025年宁夏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专业能力测试试卷(审计职业道德)
- KCSJ-08-阀体设计说明书
- 市政雨污水管网工程作业指导书超详细
- 玉米密植精准调控高产技术-李少昆农科院作物所
- gre词汇表(全)完整版
- 高中高一英语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
- TSSITS 201-2020 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 通用技术条件
- Unit 3 Lesson 3 Memories of Christmas 课件-高一英语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一册
- GB/T 19806-2005塑料管材和管件聚乙烯电熔组件的挤压剥离试验
- GB/T 11352-2009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
- 儿童脑电图的基本判读课件
- 小学五年级信息技术下册教案-全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