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与溶液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1页
水与溶液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2页
水与溶液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3页
水与溶液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4页
水与溶液初三化学知识点总结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十九单元水与溶液课题1 爱护水资源考试要求水的污染与防治一、水资源1、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水小于 J%2、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0,最多的金属兀素是 Na ,最多的兀素是 O o3、我国水资源的状况分布不均,人均量少二、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体污染考点1、节约用水即提高水的利用率。生活中提倡一水多用,使用节水型器具;农业中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工业中提倡对水重复利用,循环使用考点2、水污染A 水污染物: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B、防止水污染:工业

2、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 放、提倡零排放;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加强水质监 测。课题2 水的净化考试要求知道纯水与矿泉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了解吸附、沉淀、过滤、蒸播等到常见的净水方法初步学会使用过滤对混合物的分离考点一、水、纯净水、蒸储水、冰水混合物都是纯净物;自然界的水、矿泉水、盐水、糖水、雪碧饮料等都是混合物考点二、净化水的方法:沉淀、过滤、吸附、蒸储1、沉淀(吸附沉淀):试剂:明矶净水原理:利用明矶溶于水形成的胶状物对水的杂质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净化的目的。2、过滤 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可溶性固体)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

3、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的内壁“二低” :(1)滤纸的边缘低于漏斗口(2)漏斗内的液面低于滤纸的边缘“三靠” :(1)漏斗下端的管口紧靠烧杯内壁(2)用玻璃棒引流时,玻璃棒下端轻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3)用玻璃棒引流时,烧杯尖嘴紧靠玻璃棒中部仪器:铁架台、烧杯、玻璃棒、漏斗玻璃棒的作用:引流作用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 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C滤纸破损3、吸附 常用的吸附剂:活性炭(具有吸附性):除去水的难溶性杂质、色素和异味。4、蒸储:利用液体沸点不同将液体分离的方法蒸储的装置:见书 P77,图4-20和4-21各种静化方法除去的杂质的种类难溶性杂质可

4、溶性杂质降低水的硬度沉淀V过滤V吸附VV蒸播VV考点三硬水与软水1、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井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例:开水2 .鉴别方法:用肥皂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3 .硬水软化的方法:蒸储、煮沸4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不仅浪费燃料,还易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水的净化效果由低到高的是沉淀、过滤、吸附、蒸储(均为 物理方法),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密置;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课题3 水的组成一、水的组成(考点一)1、水的组成:(1)电解水的实验A.装

5、置水电解器B.电源种类-直流电C.加入硫酸或氢氧化钠的目的 -增强水的导电性D.化学反应:文字表达式:水(HO)吗氢气(H0 +氧气(O)_ 诵由,_化学方程式:2Ho2H2 T + 02 T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产生位置负极 正极体积比2: 1质量比1: 8E.检验:O-出气口置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H-出气口置一根燃着的木条-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2)结论: 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2、水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液体、40C时密度最大,为1g/cm3化学性质:通电分解(考点二)氢气(H2)1、物理性质:密度 最小的气体(向下排空气法)(

6、氢气与其它气体的显著区别之处);难溶于水(排水法)、无色无臭的气体证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方法:用氢气吹肥皂泡,若肥皂泡上升,则密度比空气小2、化学性质:(1 )可燃性(用途:高能燃料;氢氧焰焊接,切割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Hb) +氧气(Q) =当水(HO)点燃化学方程式:2屋+ 022屋O点燃前,要验纯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有水珠产生注意: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当可燃性气体发生泄漏时,应杜绝一切火源、火星,以防发生爆炸。应立即打开门窗、关闭阀门。(2) 还原性(用途:冶炼金属)文字表达式:氢气 +氧化铜"铜+水化学方

7、程式:Ha + CuOCu + H 20氢气“早出晚归”现象:黑色粉末变红色,试管口有水珠生成(小结:既有可燃性,又有还原性的物质Hb、C、CO3、氢能源 三大优点:产物无污染、放热量高、以水制取氢气来源广不能推广使用的原因:制取氢气的成本太高,氢气的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考点三)物质的分类1、概念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 纯净物 例:水、高镒酸钾等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含有氧元素的纯净物例:二氧化硫、氧化铁等注意:单质、化合物 前提必须是纯净物,即划分单质、化合物的标准是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种类来划分的。若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单质;若

8、含有几种元素的纯净物就属于化合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N2、Cl 2。Na+)氯离子(Cl-)构成物质J构成J分子:如氯化氢由氯化氢分子构成。H 2、Q、<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倒合物(多种物质)分类J1单质: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1(一种元素)3屯净物 V(有机化合物:CH4、C2H5OH、C6H12。6、淀(一种物质)粉、蛋白质L化合物:Y(多种元素)|r 氧化物:H 2O CuO CO 2酸 HCl H 2SO4 HNO 3<无机化合物;碱NaOH Ca(OH) 2 KOH盐 NaCl CuSO 4Na CO第九单

9、元溶液课题1溶液的形成考点一、溶液1、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一种或几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溶剂:能溶解其它物质的物质。只能是一种。可以是固、液、气三态,2、溶液的基本特征: 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的性质、组成完全相同,外观表现为透明、澄清、颜色一致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变时,溶液不论放置多久,溶质与溶剂不会分层。3、溶液的组成: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注意:a、溶液不一定无色,如 CuSO4为蓝色 56$。4为浅绿色 Fe2(SO4)3为黄色b、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或气体;水是最常用的溶剂c、溶液的

10、质量=溶质的质量+溶剂的质量溶液的体积 w溶质的体积+溶剂的体积4、溶质和溶剂的判断:固体、气体溶于液体:液体为溶剂,固体、气体是溶质液体溶于液体:有水,水为溶剂,其它为溶质;无水,量多的为溶剂,量少的为溶质二、乳浊液与乳化1、乳浊液:指小液滴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不均匀、不稳定的混合物2、常用的乳化剂: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考点二)物质溶解时的热效应溶解吸热:如 NHNO溶解溶解放热:如 NaO的解、浓H2SO溶解溶解没有明显热现象:如 NaCl溶解课题二、溶解度(考点一)、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1、概念:饱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 的溶液。不饱

11、和溶液:指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还能继续溶解时所 得的溶液。注意: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是针对某一溶质而言,不是对所有溶质而言。2、判断方法:看有无不溶物或继续加入该溶质,看能否溶解。若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若不能溶解,则是不饱和溶液。3、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 转化降温、蒸发溶剂、加溶质不饱和溶液ef 饱和溶液升温、加溶剂注:Ca(OH)2和气体等除外,它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最可靠的方法是:加溶质、蒸发溶剂4、浓、稀溶液与饱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关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 不一定是稀溶液,如饱和的石灰水溶液就是稀溶液在一定温度时,同一种溶质 的饱和溶液

12、一定要比它的不饱和溶液浓(考点二)溶解度1、固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注意:溶解度是指溶质的质量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标准:100g溶剂状态:达到饱和质量:单位:克(2)溶解度的含义:20c时NaCl的溶液度为36g含义:在20c时,在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6克NaCl在20c时,NaCl溶解在100克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的质量为36克(3)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溶质、溶剂的性质(种类)温度(外在因素)广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 KNO1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 NaCl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

13、温度升高而降低。如Ca(OH)2(4)溶解度曲线曲线的意义: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是不饱和溶液。2、气体的溶解度(1)气体溶解度的定义: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气体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2)影响因素:气体的性质 温度(温度越高,气体溶解度越小)压强(压强越大,气体溶解度越大)3、混合物的分离(1)过滤法:分离可溶物 +难溶物(2)结晶法:分离几种可溶性物质结晶的两种方法蒸发溶剂:适用于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物质。如NaCl (海水晒盐)降低温度(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用于得到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的物质,如 KNO(考点一)1、公式:溶质质量分数2、计算类型:溶质的质党00溶液的质量X 100%课题三、溶质的质量分数根据概念计算:直接利用公式求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或三个量中的其他任意一个量) 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与化学方程式计算结合进行一定的拓展(这是中考的主要命题均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