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第1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第2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第3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第4页
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四年级上第一单元“天气”知识要点1、天气总是在( ),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时间、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4、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通常情况下,一天中(午后2点)的气温最高,凌晨 的气温最低。5、风向是指风(风吹来)的方向。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8个方

2、位来描述风向,分别是(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小于(10毫米)是小雨,1025毫米是(中雨),2550毫米是(大雨),50100毫米是(暴雨),1002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11、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

3、(层云),层云通常是(灰色)的。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积云)通常与晴好天气相联系。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12、在天气日历中,我们已经使用了(晴天)、(多云)、(阴天)等来描述和记录云量的观察。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过(四分之三或覆盖整个圆面)就是阴天。13、动植物也能预报天气,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日子鳞片会打开,相反,如果松果的鳞片紧闭,则表示即将下雨。(2)蜻蜓要下雨时会低飞。(3)蚂蚁要下雨时会搬家。14、空气质量预报分为5级;舒适度指数预报分为7级;紫外线强度分为5级。新教科版四年级上第二单元“溶解”知

4、识要点1、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2、过滤的过程:将滤纸对折两次后,沿着一条边打开,放入漏斗中。让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内壁。过滤时倒入液体时,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3、溶解指物质(均匀地)、(稳定的)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质分离出来。4、高锰酸钾投入水中时:会像小蝌蚪一样出现紫色的尾巴,然后慢慢沉入水底,一点点的向水中扩散。搅拌后:高锰酸钾均匀的溶解在水中,不能看到它的颗粒。5、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浮在水面上),说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

5、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会变成乳状的液体),这说明(食用油在加入洗洁精后可以溶解)。6、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7、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的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体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被搅动)有关。水果糖在水中快速溶解的方法:搅拌加热或者用热水碾碎。9、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或(

6、加热)的方法进行分离。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内焰)、(外焰)、(焰芯)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热)的方法让它溶解。14、食盐溶解与水的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15、酒精灯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1)一定要在老师的指导下使用酒精灯。(2)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3)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16、酒精灯中的究竟万一洒出后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17、青少年应

7、该饮用的水是(生态水)。新教科版科学四年级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1、音叉是一种( )仪器,用来( )和( )。音叉上有( )和( ),字母代表的是( ),数字代表的是( )。2、一个物体在( )的作用下,不断( )做( ),这种运动称为( )。3、声音是由物体( )而产生的。4、声音的( )可以用( )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越强;振动的幅度( ),声音( )。5、声音的( )可以用( )来描述,( )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 );物体振动的越( ),发出的声音就越( )。6、声音以( )的形式传播,当(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

8、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7、声音能在( )、( )、( )中传播。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8、耳朵由( )( )( )三部分组成。耳廓的作用是( )。9、( )的声音有可能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 )或( )。10、描述人感受声音的过程: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 ),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 ),引起( )。耳朵的(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 )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 ),我们便感受到了( )。11、使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轻地方法:( )、( )。12、人们生活中减少噪音的方法:( )、

9、( )。14、应用题: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就( ),拉得松,声音就(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就( ),轻轻拨,声音就( )。四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1、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5、(经常锻炼身体)会增大我们的(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

10、。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7、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8、(合理的休息)与(良好的睡眠),会让心脏更好的工作,有利于我们的健康。9、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和大肠)。10、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牙齿的作用是(切磨),舌头的作用是(搅拌),唾液的作用是(润湿)。1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

11、)三类。13、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表明牙齿在消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细嚼慢咽是牙齿将食物充分的磨碎,这样有利于食物在体内的消化。1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15、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16、(达芬奇)画的人体草图被称为第一张精确的人体画。17、人体的骨骼具有(支持躯体)、(塑造体型)和(保护内脏)的功能。18、人每天应补充大约(2500毫升)水。19、台灯所用的蛇皮管类似(脊柱)的结构;天线的万向节相当于(肩关节);门窗上的合页类似(关节);起重机吊臂相当于(手臂上的骨骼),起重机液压动力相当于(肌肉)。第一单元(溶解)1、怎样判断物质

12、是否在水中溶解了?观察是否有沉淀,有就没溶解是否能过滤出来,如果能,就是没有溶解。2、面粉、沙、食盐和高锰酸钾中,只有食盐和高锰酸钾可以溶解于水。3、胶水能溶解于水,洗发液也是可以溶解于水的,只是后者需要玻璃棒充分搅拌才能溶解。4、醋和酒精可以溶解于水,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水中还能溶解少量的氧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6、怎样加速溶解?把要溶解的物质压碎变小可以加热或者用热水用搅拌的方法。7、一杯水不能无限的溶解食盐。8、食盐不能随着盐水的蒸发而蒸发掉。9、我们可以用蒸发方法,把食盐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分离出食盐.海盐是把海水引进盐田,利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

13、蒸发,最后析出盐。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数外焰的温度最高。11食盐、沙、面粉、高锰酸钾、胶水、方糖、洗发水、醋、酒精、油.-能溶解的有:食盐、高锰酸钾、方糖、洗发水、醋、酒精和胶水第二单元(声音)12、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字母表示音调,数字表示振动次数。13、什么是振动物体?一个物体(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的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振动物体。1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15、怎样描述声音的强弱?声间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振动的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强,振动的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弱。音量的单位是分贝(dB)16、怎样描述音高?声音的高低可

14、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高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17、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长度越长声音就越低。18、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体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19、声音在真空的情况下不能传播声音。20、耳朵由外耳、中耳、内耳组成的。23、声音可以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第三单元(天气)24、什么是天气?天气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25、请你画出几种天气符号.26、一天中最高气温是下午两点左右,一天最低气温是日出

15、前后27、科学家把风速分为几个等级,我们把风简化为几个等级?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作13个等级,我们把风速简化为三个等级:无风、微风、大风。28、什么是风向?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29测量风速的仪器是风速仪。30、雨量筒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31、气象学家把云分为:积云、层云、卷云三种,云可以看作天上的雾。3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去是层云。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33、人的身体的左右两部分是对称的。34、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35、人的呼吸实际上是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36、我们跳动起

16、来为什么会心跳加快?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伴随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血液。所以心跳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3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38、牙齿有门齿、犬齿、臼齿等。39、运动会使心脏强壮,肺活量增大,能为身体提供充足的氧气,消化食物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骨骼、肌肉生长提供养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科学期末复习题姓名:一、天气1、天气(总是)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生物)。2、(云量)、(降水量)、(风向)、(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

17、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可以使用一些天气符号来记录(云量)、(降水量)、(风速)、(风向)。4、测量气温要选择(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中午)的气温最高。5、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北风),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西南风)。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西北风)。6、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如风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西北)风。7、我们可以用(八个)方位来描述风向。8、(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9、降水的形式很多,

18、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0、(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24小时)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中雨),50100毫米是(暴雨),小于(10毫米)是小雨。11、(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积云)、(层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2、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二、溶解1、过滤时,

19、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贴)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布在水中,不能用(过滤)或(沉淀)的方法分离。3、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弱)。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颗粒大小)、(水的温度)、(是否搅拌)有关。5、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6、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7、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8、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9、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

20、10、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焰心)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外焰)进行加热。三、声音1、音叉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的物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3、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鼓膜)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21、,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振动越慢,声音越(低)。8、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9、(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空气),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10、耳朵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高),拉得松,声音(低);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强),轻轻拨,声音(弱)。12、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伸出桌

22、面长,听到声音(低);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时声音(弱),用力拨动时声音(强)。四、我们的身体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持)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呼出的气体和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增加,但(氮气)不变。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

23、(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肺)等。7、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血液(流回)心脏。8、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9、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10、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我们的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臼齿)三类。11、人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能量),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氧气),需要的能量来自(小肠)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12、口腔里的牙齿能(磨碎食物),舌头能(搅拌),唾液可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1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

24、(肺活量)增大,(心脏)强健。四年级科学一至四单元判断题一单元、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错)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对)3、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错)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错)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对)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错)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对)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错)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对)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

25、是没有云的。(错)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对)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对)二单元、判断题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错)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错)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错)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错)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错)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对)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错)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错)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验

26、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错)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对)11、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错)12、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错)13、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错)14、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错)15、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对)16、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对)17、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错)三单元、判断题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错)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错)3、

27、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对)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对)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对)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错)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对)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对)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对)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错)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对)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对)四单元、判断题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

28、成。(对)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错)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错)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对)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对)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错)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对)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对)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对)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错)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错)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

29、消耗氧气。(错)第一单元天气1-1我们每天都能感觉到天气带来的变化,天气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1-1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1-1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温度、风向和风速、降水、云量是天气观察中的重要数据)1-2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叫做天气日历.1-2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降水情况,气温、风向和风速.如果有云,还要记录云的类型.1-2观察天气应该在每天的同一时间、同一地点.1-3使用温度计时,要等到温度计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读数.1-3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

30、映当地的气温.1-3测量气温时应该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每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来测量1-4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的事物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1-4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向.我们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1-4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在我们的天气日历中可以用简化的风速等级来划分风速.1-5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测量记录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1-5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1-5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

31、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直筒透明杯子来做雨量器.1-6云实际上是由无数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雾.1-6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课分为晴天、多云和阴天.云在天空中是会变化的,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的天气.1-6不同的天气状况怎样划分呢?一种简单的方法是:把天空当做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1-6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通常根据云高度和形状把云分成三类:积云、层云和卷云.1-6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层状云是层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层云变厚,就是雨层云,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1-6高于云层,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积云.积云发展成

32、积雨云,形成雷阵雨.1-6纤细的羽状云是卷云,卷云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1-7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1-7一个月的天气变化不能代表这一年的气候特点.第二单元溶解2-1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2-1过滤实验中用到的器材有:铁架台、漏斗、过滤纸、玻璃棒、烧杯.2-1做过滤实验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两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滤液低于滤纸边缘.三靠:倾倒滤液的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紧靠三层滤纸,漏斗末端紧靠承接滤液的烧杯内壁.)2-

33、2高锰酸钾是紫黑色的固体小颗粒,常被用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要用小匙来取.2-2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 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2-2观察和区别“物质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颗粒大小的变化、在水中是否均匀分布、是否有沉定、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3胶水或洗发液进入水中的状态: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缕缕的扩散,轻轻搅拌部分溶解,充分搅拌全部溶解,最后变成胶水或洗发液溶液.2-3食盐、小苏打、高锰酸钾、胶水、洗发液、醋、酒精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

34、明、稳定的溶液,沙、面粉、食用油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合物.2-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苏打要强.2-4轻轻开启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约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大,变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气泡变小,变少了.2-4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开,气体就冒出来了.2-5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2-6 在100毫升水中,食盐溶解的量是有

35、限度的,大约是36克.2-6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2-7给杯子中的盐水加热,可以分离食盐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脚架、火柴、湿抹布.2-7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个部分,外焰的温度最高,内焰其次,焰心的温度最低.2-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酒精是容易挥发和燃烧的液体,万

36、一有洒出的酒精在灯外燃烧,不要惊慌,可用湿抹布或沙土扑灭.第三单元声音3-1.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3-1.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3-1.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3-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3-2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物体受到外力作用不一定发出声音,只有让它振动才行.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3-2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接触水面,水面会 产生波纹 ,这说明音叉振动了.3-3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

37、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3-3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 幅度 决定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 .3-3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 快慢(频率) 决定的.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振动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3-3敲击水量不同的玻璃杯, 水越少声音越高,水越多声音越低 .3-3拨弹橡皮筋时, 皮筋越紧,声音越高;皮筋越松,声音越低 .3-3拨动琴弦时, 琴弦越细,声音越高;琴弦越粗,声音越低 .3-3.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越高.3-4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 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3-4尺子伸出桌

38、面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 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低 .3-5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 物体产生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 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 的.3-5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 不一样的 .3-5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真空的环境中 不能传播 声音.3-5在月球上,由于 没有空气 ,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听不到到声音、不能互相通话 ,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3-6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的 耳廓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 耳道 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的振动 ,这种振动信号传递到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

39、,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3-6鼓膜很薄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的声音,它都会 产生振动 .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引起 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 听小骨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3-7耳朵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 ,需要精心呵护.减少有害的声音,对于保护我们的听力和身体健康是很重要的.3-7噪音对人的伤害:声音 过高过强 ,损伤我们的听力,所以我们要尽量远离这些声音,有时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护装置 .3-7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 远离噪声 、

40、控制物体发声 .(资料:声带越紧,声音越高.成年女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1毫米,成年男子的声带长大约为15毫米,所以,成年男子的声音通常比成年的女子声音低.)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4-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4-1身体能够做很多工作,工作时总是由多个部位 同时参与、共同完成.4-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4-2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着 我们的身体, 保护着 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骨骼不能独立运动.4-2人体的活动由骨骼、关节和肌肉共同完成

41、,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4-2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4-3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 肺 等.4-3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4-3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4-3经常锻炼身体,会提高我们的呼吸能力,增大肺活量,获得更多的氧气.4-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4.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 血管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4-4.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离开心脏,心肌舒张,血液回到心脏.4-4.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氧气,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送出更多的血液.4-5.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管、胃、小肠 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