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学实验报告.docx_第1页
机能学实验报告.docx_第2页
机能学实验报告.docx_第3页
机能学实验报告.docx_第4页
机能学实验报告.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实验一、小肠平滑肌生理特性的观察与分析一、实验目的1. 观察温度、乙酰胆碱、肾上腺素等药物对离体家兔小肠平滑肌的作用;2. 观察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及分析理化环境改变对其舒缩活动的影响。二、实验原理消化道平滑肌和骨骼肌、心肌一样,也具有兴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有些也具有自律性。相比之下消化道平滑肌的兴奋性低,收缩慢,伸展性大,具有紧张性收缩,对化学物质、温度变化及牵张刺激较敏感等特性。小肠离体后,置于适宜的溶液中,观察其收缩活动及环境变化的影响,观察分析上述生理特性。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器械、药品:电热恒温水浴锅、浴槽、张力换能器(量程为25g 以下)、 BL-410 生

2、物记录系统、L型通气管、道氏袋、注射器、培养皿、温度计、烧杯、螺丝夹、三维调节器、台氏 液、0.01%去甲肾上腺素、0.01%乙酰胆碱、1mol/L NaOH 溶液、 lmol/L HCl 溶液、 2%CaCl2溶液。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 、标本制备流程:击昏家兔:用木槌猛击兔头枕部,使其昏迷。剖开腹腔快速取出肠管:立即剖开腹腔,找出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快速取长2030cm 的肠管,先将与该肠管相连的肠系膜沿肠缘剪去,置于供氧台氏液中轻轻漂洗,把肠内容物基本洗净。制作离体肠标本:将肠管分成数段,每段长 2-3cm,两端各系一条线,保存于供氧的38c左右的台氏液中2、仪器安装与调试实验安装(

3、如图):恒温水浴锅控制加热,恒温工作点定在38。将充满氧气的道氏袋与通气钩相连接,将肠段一端系在通气管钩上,另一端与张力换能器相连。控制通气量,使氧气从通气管前端呈单个而不是成串逸出。仪器调试:BL-410系统的使用,选择“实验项目”中的“消化实验”选中“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相关参数设置的参考值:时间常数t-DC,高频滤波 F-30Hz,显速-4.00s/div,增益-100g。用鼠标左键单击工具条上的“开始”按钮,调节参数至波形幅度、密度适当, 待收缩曲线稳定后,单击记录按钮。观察项目现象及解释1 待标本稳定后,记录小肠平滑肌收缩的对照曲线。2 乙酰胆碱的作用用滴管吸入0.01%乙酰胆碱

4、向灌流浴槽内滴12 滴。 观察到明显效应后,立即从排水管放出浴槽内含乙酰胆碱的台氏液,加入新鲜温台氏液,由此反复3 次, 以洗涤或稀释残留的乙酰胆碱,使之达到无效浓度,待小肠运动恢复后进行下一项。3 肾上腺素的作用按上述方法将0.01%肾上腺素加入浴槽内12 滴, 观察小肠运动的反应。当效果明显后,立即更换台氏液。4 .氯化钙的作用加2%CaC12溶液23滴入灌流浴槽内,观察其反应,效果明显后迅速冲洗。5盐酸的作用加12 滴 1mol/L HCl 溶液入浴槽内,观察其反应。6氢氧化钠的作用在(5)基础上加等容量的1mol/L NaOH 溶液入浴槽内,观察其反应。按上述方法更换台氏液,反复冲洗。

5、7温度的影响将浴槽内台氏液放出,注入25台氏液,观察平滑肌收缩有何改变,当效应明显后再换入38台氏液,持续一段时间后,再换入42台氏液,观察收缩活动的变化(亦可根据室温的具体情况选做其中的一项)。五、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必须保证标本的供氧(通气)及浴槽内台氏液的恒温(38 ),以维持标本活性。2. 灌流浴槽内的液面高度应保持恒定。3. 放大器零点调好后不要再移动旋钮,以免影响基线。4. 上述各药液加入的量系参考数据,效果不明显者可以添加。5. 每次实验效果明显后立即放掉含药液的台氏液,并冲洗多次,以免平滑肌出现不可逆反 应。6各项处理必须有处理标记。六、相关知识家兔小肠平滑肌以胃幽门与十二

6、指肠交界处的肠管活动最好,对生物化学因素也较敏感,所以选取用此处肠管作标本。七、实验讨论:1 、正常情况下,我们观察到离体小肠平滑肌在台氏液中可以自动地、缓慢地收缩,但其节律性很不规则。小肠平滑肌自律性产生的离子基础尚未完全清楚,目前认为,它的产生可能与细胞膜上生电性钠泵的活动具有波动性有关,当钠泵的活动暂时受抑制时,膜便发生去极化;当钠泵活动恢复时,膜的极化加强,膜电位便又回到原来的水平。2、在浴槽中加入 0.01%乙酰胆碱(Ach ) 2滴(约0.2ml)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快,幅度增加。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与消化道平滑肌细胞产生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是Ca

7、2+的内流有关。乙酰胆碱可与肌膜上的M受体结合,使得两类通道开放:一类为电位敏感性Ca2+专用通道,另一类为牛I异性受体活化Ca2+专用通道。前一类通道对Ach 敏感,小剂量Ach 即引起开放;后一类通道对Ach 相对不敏感,只有大剂量Ach才会引起开放。这两类通道开放都使得肌浆中Ca2+增高,进而激活肌纤蛋白一肌凝蛋白一ATP系统,使平滑肌收缩,肌张力增加。3、在浴槽中加入0.01%肾上腺素2滴(约0.2ml)后,可见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频率变慢,幅度减小以及基线下移。出现上述现象的机理,目前认为与肠肌细胞膜上存在“和3两中受体,“受体又分为“抑制型受体和a兴奋型受体有关。 肾

8、上腺素作用于a 抑制型受体,引起肠肌膜上一种特异性受体活化,使K+外流增多,细胞膜发生超极化,肠肌兴奋性降低,肌张力下降。同时,肾上腺素还作用于 3受体,它的激活引起肠肌细胞膜 中的cAMP合成增多,cAMP激活肠肌膜及肌浆网上 Ca2+泵活动,使肌浆中 Ca2+浓度降低, 亦使肌张力降低; 3受体激活后还促使 K+及Ca2的卜流增加,加速膜的超极化,促进了肠 肌肌张力的减低。4、在浴槽中加入2%氯化钙溶液2 滴后,离体肠管活动增强,描记曲线出现收缩幅度增加。这是因为加入氯化钙后,细胞外液Ca2秫度升高,则Ca2呐流增加,使得细胞内液中 Ca2+浓度升高,Ca2+与钙调蛋白结合增加,促进了横桥

9、的激活。因而收缩力增加。5、 在浴槽中加入1mol/L 盐酸溶液2 滴后, 离体肠管活动减弱,描记曲线出现收缩幅度降低,频率变慢。出现这一现象,目前认为其原因在于:细胞外 H+升高时,Ca2+!道的活性受 到抑制,使得 Ca2+内流减少。 H+升高能干扰肌肉的代谢和肌丝滑行的生化过程:H+能与Ca2+竞争钙调蛋白的结合位点而使肌球蛋白ATP酶活性降低(近期有理论认为是直接抑制作用而非竞争作用);使肌原纤维对 Ca2+的敏感性和 Ca2+从肌质网的释放量减少。6、在加盐酸使平滑肌收缩减弱的基础上,再加2 滴 NaOH 于浴槽中,则肠管活动出现相反的情况,即肠管活动增强。原因在于NaOH可以中和H

10、+,改变了细胞外液的PH值,PH过高、过低,收缩幅度及张力都会降低,最适PH 时收缩效果最好。7、浸浴小肠肠管的台氏液温度以38 40为宜,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都会影响结果。因为肠管平滑肌对温度改变极为敏感,当温度降到30以下时,由于代谢水平的降低,兴奋性减弱,可出现收缩曲线基线下移,频率变慢,收缩幅度变小。有时可能会见到基线先上移后下降的现象。这是因为降温本身对肠管是一种刺激,也可短暂地加强代谢活动,所以肌张力升高。当温度高于40时,由于酶活性提高,各离子通道活性增加,使得基线上移,收缩频率增高,幅度增加。当然,如果台氏液温度过高(50以上),可因蛋白变性,使肠管收缩功能消失。八、结论:1

11、、消化道平滑肌具有自律性,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不规则。2、消化道平滑肌具有一定的紧张性。3、消化道平滑肌的活动易受温度、PH 值及其它化学因素、药物因素的影响。【基本原理】哺乳动物的胃肠平滑肌具有自动节律性收缩、伸展性、 紧张性和对理化刺激较敏感等生理特性。这些特性对维持消化管一定压力,保持胃肠等一定的形态和位置,适合于消化管内容物的理化变化具有生理意义。在整体内受中枢神经系统和体液因素的调节。本实验观察及记录哺乳动物等离体肠段的一般特性及在一些药物作用下引起的各种效应。实验二、化学因素对心脏活动的影响一、实验目的1. 理解K+, Ca2+及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阿托品对心脏活动的影响。2. 掌

12、握离体心脏标本的制备方法。3. 记录信号同时打标记的方法。4. 观察内环境理化因素的相对恒定对维持心脏正常节律活动的重要作用。二、实验原理1. 心脏的正常节律性活动的维持需要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如钾、钠、钙浓度比例,适宜的酸碱度和温度。在体内心脏还受植物神经双重支配,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肌收缩力加强,传导加速,心率加快;而迷走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房肌收缩力减弱,心率和传导减慢。2. 蟾蜍心脏离体后,用理化特性近似于血浆的任氏液灌流,在一定时间内,可保持节律性 收缩和舒张。改变任氏液的组成成分,心脏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三、实验讨论由实验所记录的曲线结果可以

13、看出,改变蟾蜍离体心脏的灌流液成份,可影响其心脏的舒缩节律和幅度。1.用任氏液灌流心脏,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节律性舒缩活动。这是因为任氏液的主要离子成份、渗透压、PH 值和蟾蜍Cell 外液相近,为蛙心提供了一个适宜的理化环境。 2、用065%NaCL溶液灌流心脏,其心跳减弱。心肌的收缩活动是由Ca+触发的,由于心肌细胞的肌浆网不发达,故心肌收缩的强弱与细胞外Ca+浓度呈正比。用065%NaCL溶液灌蛙心,灌注液中缺乏Ca+,以致心肌动作电位 2期内流Ca+臧少,心肌收缩活动也随之减弱。3. 用高钾任氏液灌注心脏时,心跳明显减弱,甚至出现心脏停到舒张状态。因为细胞外K+浓度增高时,导致(1)、K

14、+与Ca+W竞争性拮抗作用,K+可抑制细胞膜对 Ca+,的转运, 使进入细胞内 Ca+,减少,心肌的兴奋 一收缩耦联过程减弱,心肌收缩力降低;(2)动作电位3期K+外流增加,平台期缩短,使平台期Ca+内流减少,收缩力减弱。当细胞外K+浓度显著增高时,膜内外的钾离子浓度梯度减小,静息电位的绝对值过度减小(膜内达55mv左右时,Na+通道失活),心肌的兴奋性完全丧失,心肌不能兴奋和收缩,停止于舒张状态。 长时间用,心脏最终会停止收缩。4. 用高Ca+M氏液灌流蛙心时, 心收缩力增强,舒张不完全,以致收缩基线上移。 在Ca+,浓度高的情况下,会停止在收缩状态,这种现象称之为”钙僵”。心肌的舒缩与心肌

15、肌浆网中Ca+浓度高低有关。当钙离子浓度升高到一定水平(10-5M)时,作为钙受体的肌钙蛋白结合了足够的 Ca+,就引起了肌钙蛋白分子构型的改变,从而触发了肌丝滑行,肌纤维收 缩。当钙离子浓度降低至10-5M 时,钙离子与肌钙蛋白解离,心肌随之舒张,如果钙离子浓度持续升高,钙离子与肌钙蛋白结数量不断增加,甚至达到只结合不解离的程度,致使心肌持续收缩(钙僵)。5. 向蛙心插管中加去甲肾上腺素后,可见蛙心收缩增强,心脏舒张完全,描记的心搏曲线幅度明显增大、心跳加快、曲线密度明显变大。其原因是去甲肾上腺素与心肌细胞膜上的3受体相结合,从而激活肌浆网释放的Ca+也增多。同日静脉窦 4期去极化速度加快,

16、故心肌舒缩增强,心跳加快。6.在任氏液内滴加乳酸,心跳减弱,其原因是H+进入心肌内膜后,可降低Ca+与肌钙蛋白的亲和力,促使Ca+的解离。7.在上述灌流液中加入与乳酸同当量的NaOH,心肌的舒缩逐渐恢复。其原因是NaOH中和了乳酸,解除了 Ca+与肌钙蛋白亲和力的抑制8. 任氏液内滴加Ach, 蛙心收缩减弱,收缩曲线基线下移,心率减慢,最后心跳停止于舒张状态。原因是 Ach与心肌细胞膜 M受体相结合,一方面提高心肌细胞膜K+的通透性,促使K+外流,导致(1)静脉窦复极时 K+外流增多,最大复极电位绝对值增大;Ik衰减过程减弱,自动除极速度减慢。导致静脉窦自得律性降低,心律减慢。(2)复极过程中

17、K+外流增加,动作电位2, 3期缩短,Ca+进入心肌细胞内减少,使心肌收缩减弱;另一方面Ach可直接抑制Ca+通道,减少Ca+内流,进而使心肌收缩减弱。四、实验结论NE, Ach 敏感。实验三、红细胞渗透脆性测定、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及血型鉴定(一) 、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本实验学习测定红细胞渗透脆性的方法。2、加深对细胞外液渗透张力在维持红细胞正常形态与功能重要性方面的理解。3、观察不同因素对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影响。二、实验原理将红细胞悬浮于等渗 NaCI液中,其形态不变。若置于低渗NaCI溶液中则发生膨胀破裂,此现象称为红细胞渗透脆性。但红细胞对低渗盐溶液具有一定抵抗力,其大

18、小可用NaCI 溶液浓度的高低来表示。将血液滴入不同浓度的低渗NaCI 溶液中,开始出现溶血现象的NaCI溶液浓度为该血液红细胞的最小抵抗力(正常为0.42-0.46%NaCI 溶液) 。出现完全溶血现象时的NaCI溶液浓度为该红细胞的最大抵抗力(正常为0.28-0.32%NaCI溶液)。前者代表红细胞的最大脆性(最小抵抗力), 后者代表红细胞最小脆性(最大抵抗力)。 生理学上将能使悬浮于其中的药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的溶液称为等张溶液,不能跨过细胞膜的微粒所形成的力,但等渗溶液并不一定是等张溶液(如1.9%的尿素溶液)。三、材料与方法1. 实验对象:家兔2. 器械药品:试管架、小试管 45 支、

19、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8 号注射针头、棉签, 1%NaCI溶液、0.85%氯化钠溶液、蒸馏水,1.9%尿素溶液、地塞米松、皂甙。3. 方法与步骤:配制不同浓度的低渗NaCI 溶液取口径相同的干洁小试管36 支,分别编号排列在三个试管架上,按下表分别向各试管内加入1%NaCI 溶液和蒸馏水混匀,配制从0.68-0.24%12 种不同浓度的NaCI 低渗溶液,每管总量均为2.5ml。试剂试管编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NaCl(ml) 1.7 1.6 1.5 1.4 1.3 1.2 1.1 1.0 0.9 0.8 0.7 0.6蒸溜水(ml)0.8 0.9 1.0

20、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NaCl 浓度 % 0.68 0.64 0.60 0.56 0.52 0.48 0.44 0.40 0.36 0.32 0.28 0.24四、实验结果皂甙(ml)另取9支小试管,在三个试管架中分别编号13-15,分别加入0.85%NaCI溶液、1.9%尿素和蒸溜水2.5ml。采集标本家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分离一侧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备放血用(具体方法参见第章)。依次向15 支试管内各加1 滴,轻轻颠倒混均,切忌用力振荡。先观察13 、 14、 15 管的变化,其他12 管在室温下放置1 小时。五、观察指标血液溶血

21、情况,其现象可分为以下几种:1 、试管内液体完全变成透明红色,说明红细胞完全破裂,称为完全溶血。2、试管内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无色透明,表示部分红细胞没有破坏,称为不完全深血。3、试管内液体下层为混浊红色,上层无色透明,说明红细胞完全没有破坏。六、观察项目1 、观察不同浓度低渗NaCI 混合液的颜色和透明度。2 、 比较第一个试管架第13、 14、 15 管的溶血情况及第二、第三个试管架中与第一个试管架中对应试管的溶血情况并分析其原因。七、注意事项1 、每支试管内血液滴入量应准确无误(只加一滴)。2、确保每支试管NaCI 溶液的浓度、容量一致。3、小试管必须清洁、干燥。4、观察结果时应以白

22、色为背景。八、实验讨论1. 本实验结果显示升高温度血液凝固过程加快,而当试管浸入冰水中时,血液凝固过程减慢, 这表明血液凝固的过程受温度的影响。血液凝固过程是一种发生在血浆中由许多因素参与的复杂的生物化学连锁反应过程,而温度可以影响生化反应过程,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温度的增加,生化反应的速度加快,血液凝固需要的时间就缩短。反之,亦然。2. 实验中发现,试管中加入棉花后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缩短,而用石蜡油润滑试管内表面后血液凝固所需的时间延长。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影响血小板的粘附、聚集。 激活的血小板为凝血因子提供磷脂表面,参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因子X和凝血酶原的激活;血小板表面结合有许多凝血因子,可加速

23、凝血过程,血小板激活释放的内容物,可增加纤维蛋白的形成。3.实验中发现,试管中加入肝素后血液不凝固。肝素(1)增强抗凝血酶III 的活性, ( 2)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大量释放 TFPI和其它抗凝血物质;(3)肝素还可增强纤溶。(二)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一、实验目的本实验以发生血液凝固的时间为指标,向血液中加入或去掉某些因素或改变某些条件(如温度等) ,以观察对血液凝固的影响。二、实验原理血液流出血管后很快就会凝固。血液凝固分为内源性凝血系统与外源性凝血系统是指在组织因子的参与下血液凝固的过程。本实验直接从动物动脉放血,由于血液几乎没有和组织因子接触, 其凝血过程主要由内源性凝血系统所发动。血

24、液凝固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凝血因子可直接影响血液凝固过程。温度、接触面的光滑程度等也可影响血液凝固过程。三、材料与方法1 . 实验对象:家兔2 .器材药品:小烧杯、带橡皮刷的玻棒或竹签(或小号试管刷)、清洁试管10 支、秒表、水浴装置一套、冰块、棉花、石蜡油、肝素或草酸钾、生理盐水。3 .方法与步骤:动物准备家兔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行一侧颈总动脉或股动脉插管,备取血用。试管的准备取8 支干净的小试管,按表7-2 准备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三) 、影响血液凝固的因素一、实验项目不加其它物质放棉花少许用石蜡油润滑试管内表面保温于37?C水浴糟中冰水中加肝素 8 单位加草酸钾1-2mg肺组织

25、浸液1ml二、观察指标:凝血时间三、观察项目1、取兔动脉血10ml,注入两个小烧杯内,一杯静置,另一杯用带有橡皮刷的玻棒或竹签(也可用小号试管刷)轻轻搅拌,数分钟后,玻棒或竹签上结成红色血团。用水冲洗,观察纤维 蛋白形状。然后比较两杯的凝血情况。2、准备好的每支试管中滴入兔血1ml,观察血液是否发生凝固及发生凝固的时间。四、注意事项一一1、加强分工合作,记时须及时、准确。最好由一位同学负责将血液加入试管,其它同学各 掌握1-2支试管,每隔半分钟观察一次。2、试管、注射器及小烧杯必须清洁、干燥。3、每支试管加入的血液量要力求一致。 五、实验讨论一一1 .本实验结果显示红细胞悬浮在0.85%0.4

26、4%的Nacl溶液中无溶血现象;在0.42%的溶液中刚发生溶血;在 0.35%的溶液中完全溶血。这表明:(1)、红细胞在等渗氯化钠即生理盐水中不溶血;(2)、处于一定范围的低渗氯化钠溶液中也不溶血;(3)、处于过度低渗的氯化钠溶液中才开始溶血, 而且溶液浓度越低,破裂溶血的红细胞逐渐增多,直至悬浮其中的红细胞全部破裂溶血。 理论上,悬浮于等渗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必将保持其正常形态,悬浮于低渗氯化钠溶液中红细胞必将发生膨胀,当渗透浓度低于一定临界值时红细胞将发生破裂溶血。引起红细胞破裂溶血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不同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抵抗力,生理学上将红细胞的这种抵抗力称为渗透脆性。此种

27、抵抗力的大小与红细胞的厚度有关。厚度越大,红细胞膜面积与体积的比值越小,引起溶血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越高,即抵抗力越小,则渗透脆性越大;反之,引起溶血的氯化钠溶液的浓度越低,即抵抗力越大,则渗透脆 性越小。引起红细胞破裂的最大浓度为其最小抵抗力或最大渗透脆性;刚能引起红细胞完全破裂溶血的氯化钠溶液浓度为其最大抵抗力或最小渗透脆性。2 .另外,1.9%的尿素溶液和 0.85%的Nacl溶液虽均为等渗溶液,但尿素溶液中的红细胞却 完全溶血。原因在于尿素能自由通过细胞膜,而氯化钠则不能。 生理学上将能悬浮于其中的红细胞保持正常形态的等渗溶液称为等张溶液。如0.85%的Nacl溶液,溶质颗粒不能自由通过

28、细胞膜,且渗透压也与红细胞相等,为等渗等张溶液, 故红细胞可保持其正常形态而不发3 溶血。1.9%的尿素是等渗而不是等张溶液,尿素进入红细胞内引起红细胞膨胀破裂而溶血。六、实验结论1 .可用引起红细胞破裂溶血的低渗NaCl溶液的浓度代表红细胞渗透脆性的大小;2 .红细胞悬浮于等渗和等张溶液中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赠送以下资料考试知识点技巧大全考试中途应饮葡萄糖水大脑是记忆的场所,脑中有数亿个神经细胞在不停地进行着繁重的活 动,大脑细胞活动需要大量能量。科学研究证实,虽然大脑的重量只占 人体重量的2%-3%,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食物所产生的总能量的 20%,它的能量来源靠葡萄糖氧化过程产生。据医学

29、文献记载,一个健康的青少年学生3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在120 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快,记忆力强;9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80 毫克/100毫升,大脑功能尚正常;连2120分钟用脑,血糖浓度降至 60毫克/100毫升,大脑反应迟钝,思维能力较差。我们中考、高考每一科考试时间都在2小时或2小时以上且用脑强度 大,这样可引起低血糖并造成大脑疲劳,从而影响大脑的正常发挥, 对考试成绩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建议考生,在用脑60分钟时,开始补饮25%浓度的葡萄糖水100毫升左右,为一个高效果的考试 加油二、考场记忆“短路”怎么办呢?对于考生来说,掌握有效的应试技巧比再做题突击更为有效1 .草稿纸也要逐

30、题顺序写草稿要整洁,草稿纸使用要便于检查。不要 在一大张纸上乱写乱画,东写一些,西写一些。打草稿也要像解题一 样,一题一题顺着序号往下写。最好在草稿纸题号前注上符号,以确 定检查侧重点。为了便于做完试卷后的复查,草稿纸一般可以折成 4-8块的小方格, 标注题号以便核查,保留清晰的分析和计算过程。2 .答题要按 先易后难 顺序不要考虑考试难度与结果,可以先用 5分 钟熟悉试卷,合理安排考试进度,先易后难,先熟后生,排除干扰。考试中很可能遇到一些没有见过或复习过的难题, 不要 蒙了。一般 中考试卷的题型难度分布基本上是从易到难排列的,或者交替排列。3 .遇到容易试题不能浮躁遇到容易题,审题要细致。圈点关键字词, 边审题边画草图,明确解题思路。有些考生一旦遇到容易的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