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技术_第1页
2019年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技术_第2页
2019年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技术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技术,一般于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播种,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就可收获,不但比露地栽培提早 2030 天上市,而且薯块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高。本期节目以三膜覆盖的栽培方式为例,介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技术。早春马铃薯种植技术视频同步解说词: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地蛋等,是仅次于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第四大粮食作物,它具有抗旱,高产、优质、高效、营养全等特点,因此成为农村种植结构调整中的优选作物,在我国广泛栽培,栽培方式也多种多样。其中早春马铃薯保护地种植、可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收获,不但比露地栽培提早 20 30 天上市,而且薯块品质好、生育期短,产量高。成为

2、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栽培除了用地膜覆盖外,还有拱棚内覆盖地膜的两膜栽培模式,大拱棚和地膜之间再搭建小拱棚或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今天我们就带领大家去典型的马铃薯二季作地区山东,以大拱棚和地膜之间搭建二层膜的、三膜栽培模式为例,和大家一起学习早春马铃薯种植技术。一、地块选择与施肥整地1. 地块选择:要使马铃薯获得优质丰产,选择适宜马铃薯生长的土壤十分重要,种植马铃薯的地块应该满足以下两个基本条件:一是选择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微酸性沙壤土或壤土进行栽培。二是选择三年内没栽培过马铃薯、蕃茄、辣椒、茄子等茄科作物的地块,以减少病虫害

3、的发生。前茬最好为豆科、十字花科、禾谷类等作物,如以大豆、油菜、葱、大蒜作为前茬作物,还可有效防止细菌性青枯病的危害。2. 整地施肥:早春保护地马铃高产栽培提倡测土配方施肥,选择地块中不同的五个点,按20厘米深度均匀取土。然后,将采得的各点土样装入布袋内混合均匀,并标明取样地点、日期及分析等有关内容,送到当地土肥站进行土样化验。根据化验结果和目标产量,再结合马铃薯的需肥规律,对地块进行合理施肥。肥料的施用量与土壤类型及肥力有着较大关系,一般中等肥力的土壤,每亩施肥总量为土杂肥3500-4500 千克,含钾量 20%左右的三元复合肥100 150 千克,生物有机肥 100 千克。保护地栽培马铃薯

4、,一般将所需肥料分两次撒( sa 三声)施,一次在耕地前做基肥撒施, 另一次在播种时做种肥撒施, 生长期间一般不再追肥。肥料准备好后,在立冬前就要对地进行深耕,耕前将土杂肥一次性撒施、三元复合肥和生物有机肥分别撒施亩用量的一半。然后深耕 30 厘米左右,使土壤冻垡 (fa) 、风化,减少越冬害虫。二、建棚和扣棚早春保护地马铃薯种植技术多采用拱棚三模栽培方式,一般 6 垄( 三声 long) 8 垄或 10 垄为一拱棚。接下来我们以 10 垄大拱棚为例,简单介绍一下搭建时需要、注意的事项。棚体最好为南北走向,东西排列。棚底宽910 米,棚中央水泥立柱高22.5米,间距1.82米,两侧肩高1.21

5、.5米,竹竿对梢(shao)搭接折成弧形做拱架,并用铁丝固定在水泥柱上。在拱架拐弯处,最好用布料将其缠绕,以防戳破薄膜。拱棚应该在马铃薯播种前 15-20 天建造完毕并扣上棚膜,以利于土壤化冻,提高地温。扣膜:大棚棚膜多选择厚度 0.06 0.12 毫米的无滴膜,通常采用三幅式覆膜,顶膜与裙膜交接处要重叠 20-30 厘米,将顶膜压在裙膜外面,裙膜着地部分要用泥土封压,两个拱架之间压膜线拉紧并固定,大棚棚膜覆盖时应选择无风天气进行,以免风吹,不利于盖膜或撕破棚膜。大棚建好了,我们再来看看二膜在搭建时有哪些注意事项。二膜最好选用厚度约为 0.030.04 毫米的聚乙稀薄膜, 在距离大棚顶膜 40

6、 厘米左右,中间立柱与两边立柱之间每隔 2 米拉上绳子, 上面平铺薄膜, 接口处用夹子固定, 最好不要留空隙,以免散发热量,降低保温效果。这样就形成“暖壳胆”式的“棚中棚”。二膜不用时可用塑料绳将其固定在中间立柱的横向竹杆上。三、种薯选择与处理1、品种选择:早春马铃薯一般选用结薯早、块茎膨大快、休眠期短、高产、优质、抗病的早熟品种,像费乌瑞它的脱毒 G2、G3种薯,又叫鲁引 1 号、荷兰 7 号、荷兰 15 号等,脱毒种薯一定要选择经过认证的,坚决杜绝把商品薯当做种薯栽培。一般早春马铃薯的种薯由于经过长时间窖藏,体内温度较低,生理机能受到抑制,使种薯处于休眠状态。 如果出窖立即催芽播种 (sa

7、n) ,往往出苗缓慢而且不整齐,影响产量。所以,在播种前应进行种薯处理,打破休眠,以利提早出苗。2、晒种种薯处理的方法很多,晒种醒薯、是比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一般每亩需要准备种署 150 千克,选择晴天,将挑选好的种薯放置于温度 12- 15的阳光下,进行预醒,促使马铃薯解除休眠期。晒种期间每天翻动一次,使种薯均匀见光,在翻动的过程中剔除种薯中、薯形异常的混杂种薯,如烂薯、变软黑腐的病薯、畸形薯、老龄薯、芽眼坏死、冻伤薯等。晒种2 3 天,就可以根据薯块大小进行切块催芽了。3、种薯催芽播种前催芽是马铃薯春季提早上市的重要措施,它不仅可以促进马铃薯早出苗,还可以把马铃薯的生育期提早710 天,有利

8、于避开高温和蚜虫危害,是春季种薯生产的关键技术。 催芽时间一般在当地马铃薯适宜播种期前25 天左右进行。 催芽的方法有切块催芽和整薯催芽。切块催芽因为打破了种薯(块茎)的顶端优势,切块后各切块上的芽眼得到了相似的养分条件,萌芽速度快,大小也较一致。同时切块也是淘汰病薯的过程,不但能使幼芽发根快,而且出苗早而齐,有利于高产,因此在生产中被广泛使用,这里我们主要学习切块催芽技术。( 1)切块:切块的时间,以催芽前 12 天为宜,若过早,切块失水多或引起烂种。( 2)刀具消毒:切块使用的刀具需要一人准备两把,轮流使用,并在切块前放入 75%的酒精或 0.5%的高锰酸钾溶液中进行消毒。( 3)切块的方

9、法:由于马铃薯的尾芽成株后的产量很低,仅是顶芽或侧芽的三分之一。因此马铃薯高产栽培切块时, 要将尾芽切除, 一般 50 克以下的种薯可整薯播种,仅切掉尾芽即可; 50 100 克的种薯,切掉尾芽后纵向一切两瓣 www.cyone. ,100150 克的种薯,先将尾部切下三分之一,然后再从顶芽劈开,这样就切成 3 块。 150 克以上的种薯,从尾部根据芽眼多少,依芽眼沿纵斜方向将种薯斜切成立体三角形的若干小块。切口离芽眼要近, 这样可刺激早发芽, 利于早出苗。当用一把刀切块时,另一把刀要浸泡于消毒液中消毒,并且每切完一个种薯换一次刀。当切到病、烂薯时,需要马上停下来,把刀侵入配置好的消毒液中进行

10、第二次消毒,然后换用另外一把刀再切,以防止切块过程中传播病害。切块大小要均匀一致, 一般每块 2530 克,并且每块至少保留一个健全的芽眼。切好的种块摊在背风向阳处,晾干切口明水,以促使伤口愈合。为避免薯块刀口感染病菌,同时预防苗期病害和地下害虫的侵害,最好进行药剂拌种。4)拌种每拌 150 千克薯块需滑石粉 2 千克, 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125 克、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125 克,三种粉剂要搅拌均匀、然后撒到凉好的薯块上,或者用 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100g 混合 10%吡虫啉可混性粉剂20g 加到 1 升水中摇均后喷到 100kg 种薯上。这种配方不仅能预防苗期蚜虫、和地下

11、害虫蛴螬 (qic ao 二声 ) 、金针虫的危害,而且可以使薯块抽芽早、芽壮。(5)催芽:将拌好的种块装入筐中,放置在环境湿度为 85%、温度 18- 22的室内,最好使用潮湿的布料盖住,进行催芽。当芽长到 12 厘米左右时,将其放在散射光下进行晾晒,使之均匀见光,等芽变成浓绿的壮芽,就可以准备播种了。四、科学播种1、播种时间:早春保护地栽培要获得高产,除选择早熟品种及优质脱毒种薯外,还应及时播种,合理密植,才能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山东一般是 1 月下旬至 2 月上旬,当气温稳定在 3以上, 土壤深 10cm处地温为 7- 15时即可播种。 播种前地块要及时耕耙( ba 四声),使耕层细碎无

12、坷垃( la 轻声)、田面平整无根茬、上平下实。地耙( ba 四声)好后,便依次进入开沟施肥浇水播种覆土起垄喷除草剂覆膜的各个环节,下面我们来看看开沟。2、开沟在开沟前,土壤应尽量耙(ba 四声)细,使地块平整,接着测量行距、拉线、踩脚印线,最后调整开沟机的深度和宽度,按照行距80-90 厘米、机械开沟,沟深810cm,沟宽 20-25cm。机械操作开沟机时,应使开沟机前轮子对准脚印线,使沟保持笔直,不要弯曲。3、施肥沟开好后,接着就是往沟内施肥了,我们通常称之为施种(四声)肥。种(四声)肥多采用撒施的方式,将整地施肥时剩余的肥料,也就是每亩总用量的另一半肥料、三元复合肥5075 千克,生物有

13、机肥50 千克,均匀洒在沟的中央,并浅锄一遍、使肥料与土壤混匀,确保种薯不与化肥直接接触,以防烧苗。4、浇水由于拱棚栽培升温快,土壤水分蒸发量大,因此播种时如底墒不足,最好先浇水再播种,浇水时应逐沟、分段进行,注意控制水量和水流速度。5、播种通常浇水与播种在同一天进行,等水渗入土层微湿时要及时播种。早春马铃薯保护地高产配套栽培实行一垄双行栽培模式, 大行距 8090cm,株距 2025cm,两行之间的小行距离为 1520cm,亩播种 5000 株左右。栽培时要斜调( diao 四声)角摆放种块,芽子朝上,并将长短芽分开播种,以防止出苗后大苗欺小苗。6、覆土起垄。播种后用机器覆土起垄,垄高 20

14、25 厘米,垄宽 8090 厘米。覆土后用耙子楼平垄面,做到垄平、垄直、垄行整齐、垄距均匀、表土细碎。由于马铃薯覆膜栽培,不便进行中耕与除草,因此覆膜前要喷洒杀灭杂草幼芽的除草剂。7、喷洒除草剂。一般每亩用 33%二甲戊 (wu) 灵 150-200 毫升,兑水 4050 升;或每亩用 90的乙草胺(为 an 四声)药液 100130 毫升,兑水 4050 升,均匀喷于垄面上 cyone. ,喷药后,要及时覆膜,保持药效。可以有效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及部分阔叶杂草如稗草、马唐、狗尾草、早熟禾、马齿苋(xian)等等。8、地膜覆盖地膜一般选用宽度为90100cm,厚度为 0.005 0.008

15、mm的超微膜,每亩用量2.5 千克左右。盖地膜时,两端要压实,上端要拉紧拉平,同时用土压紧地膜两边,将地膜固定。地膜盖好后要及时将棚内的二模拉开盖好,再将大棚两头封严,以利保温。五、管理1、苗期管理由于早春马铃薯播种时外界气温在 3上下,有时还有霜冻,此时保温是重点。一般在出苗前压好棚膜,增加地温,以促进早出苗。这一时期既不通风换气,也不追肥浇水,主要是增加光照,防止风、雪、雨天气损坏拱棚。(1) 、查苗破膜在适宜的温度下,一般播种后2025 天,幼苗开始出土并陆续顶膜,这时要及时进行检查,人工辅助破膜放苗,使幼苗顺利出土,以防烧苗。如遇寒流,可在寒流过后进行破膜放苗。 破膜时将苗上面的地膜划

16、破 1 2 厘米的小孔,将苗引出膜外,随即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部封住破孔处、压严膜孔。放苗的原则是放大不放小,放绿不放黄。破膜时间一般选择在晴天上午10:00 以前、下午 16: 00 以后,阴天可全天放苗。(2) 、补苗间苗:破膜放苗后还应及时查苗补苗,确保苗全、苗齐、苗壮。补苗时,从缺苗处附近或田间出苗的垄行间找出一穴多株苗,将多出的苗子连根带土轻轻拔下一株,移栽到缺苗的地方。移栽时如果土壤干旱,挖穴后应浇水、并配合施用少量有机肥料后栽苗,栽好后用细湿土沿幼苗茎基部覆湿土并压实,以减少缓苗时间,尽快恢复生长。补苗的同时还应及时进行间(四声)苗。间(四声)苗的方法是拔除弱苗,每株留 1-2

17、个健壮幼苗, 拔苗时按压需要保留的幼苗根部,将要摘除的幼苗连根拔出。间(四声)苗的原则是去小留大、去弱留强,不能伤根,不能掘动薯块,每穴留一株。(3) 、浇齐苗水由于地膜覆盖,土壤蒸发水分量少,只要播种时土壤墒情好,在施足底肥的基础上,出苗前不需要追肥和浇水。当幼苗出齐并长至10cm左右时浇齐苗水, 浇水时要小水漫( màn四声)灌,浇透但不满垄,防止大水漫垄。苗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 70。(4) 、温度棚内温度的调节是早春保护地马铃薯栽培获得高产的关键,大棚二膜内温度白天保持 20 - 26,夜间 12 - 14。随着气温的回升及幼苗陆续出土, 一般需要在中午开小口通风 2

18、 3 小时,来调节温度。2、结薯与块茎膨大期的管理幼苗出土 20 天左右也就是到了3 月中下旬,马铃薯开始现蕾, 地上部茎叶生长迅速,地下部块茎大量形成,进入马铃薯的结薯与块茎膨大期。(1) 、浇水这时候由于气温逐渐升高,茎叶生长旺盛,根系也迅速扩大伸长,薯快迅速膨大,因此需水量较大。为了避免缺水造成块茎停止生长,形成畸形薯,或导致减产,要供给均匀而充足的水分,增加浇水量,使土壤耕作层始终保持湿润状态。一般根据天气及土壤水分含量情况,浇水 2 3 次,每水间隔 57 天,浇水时要掌握小水勤浇的原则 ,水不要漫过垄顶,小水漫灌,浇透但不满垄,并保持垄内的通透性。在块茎形成至块茎增长阶段土壤最大持

19、水量保持在 80 85,收获前保持在 65 75左右为宜。(2) 、喷施叶面肥:在马铃薯生长后期,由于根系吸收能力降低,满足不了植株生长的需要,因此可配合使用叶面肥来弥补不足。具体做法是:在收获前15 天左右,每亩用0.3 的磷酸二氢钾 50-70 千克,均匀喷洒在植株的上、中、下部的叶片。( 3)、摘除花曹当马铃薯现蕾时,应及时摘除花蕾以节约养分,使养分集中供给块茎生长。(4) 、光照调节在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应及时将二膜上的积水除去,增加膜的透光性。(5) 、温度控制随着气温的回升,可慢慢加大通风口和通风时间,一般到3 月中下旬,可在上午 8:00 10:00,棚内温度上升到 20时,及时

20、通风;下午 2:003:00 棚内温度下降到 1416时, 关闭通风口。 当夜间温度稳定在 10以上时, 可以不关闭通风口;如果棚内湿度大,阴雨天也需要通风排湿。随着植株的生长,要逐渐加大通风,锻炼植株, 以适应完全撤膜后的强光照等环境条件。 进入 4 月后气温回升较快,当室外气温白天在 20以上,夜间在 12以上时,可以把棚膜全部卷起 , 进行昼夜全揭膜通风,但不撤膜,以备寒流来时,及时覆盖防冻。一般在 4 月中下旬撤膜,如有寒流,则要等到寒流过后撤膜。六、病虫害的防治山东地区马铃薯病虫害主要有晚疫病、疮痂(chuangjia一声 ) 病等。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流行性极强、极具毁灭性的真菌病害,症状是叶尖或叶缘产生近圆形或不定形病斑,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边缘有灰绿色晕环,严重发病的植株叶片萎垂、卷曲,甚至全株黑腐。防治方法:一是种植抗病品种,各地应选用适合当地的抗病良种。二是切块时严格淘汰病薯。三是及时喷药防治,每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