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_第1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_第2页
《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共3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黄山奇松第一课时教案一、 教材简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该单元的主题是:赏名山大川、访名胜古迹。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文章先总体介绍黄山奇松“潇洒、挺秀”的身影,然后具体描绘三大名松,最后对其他的松树稍加点染。写三大名松,运用拟人的手法,既生动形象,又暗示名字的由来。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

2、大名松,“迎客,陪客,送客”,这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一连用了许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二、 教学目标:1、 认识6个能识会写的生字。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 初步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三、 教学重难点:感受黄山松的奇美,激发情感四、 教学过程:(一) 谈话导入1、 同学们,我们的祖国有大好河山,咱们贵州也是个山清水秀的地方,你们去过贵州的哪些地方呢?(有气势磅礴的黄果树瀑布,有神秘的织金洞,有辽阔的龙里草原,还有一到春天就漫山遍野开

3、放的百里杜鹃)你们爱这些地方吗?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表达你们对这些美景的偏爱。 你能用“情有独钟”说句话吗?2、 下面听老师读一段文字,大家仔细听听,你从这段文字中感受到人们对什么的偏爱。对,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去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欣赏黄山“四绝”中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2、检查自读情况。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你在读课文的时候把生字读正确了吗?指名读生字,新词。(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1、老师听同学们读得那么起劲,老师也想和同学读一读,范读课文,提出要求:黄山松“奇”在哪里?2

4、、全班交流(1)位置奇(提示:黄山松的家都安在哪?)多种方式朗读第一段。(2)形态奇(回答后齐读最后一段)3、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让我们一起到曾被旅行家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去观松,在那儿,你会看到哪些松树呢? 默读课文,你对文中的哪棵松树“情有独钟”呢?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拿起笔,把描写这三棵松树的句子分别找出来,再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4、全班交流板书: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5、学习“迎客松”A、迎客松枝干怎么样?(读出枝干粗壮,雄健有气势)B、“

5、饱经风霜”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据了解,这棵迎客松已经有八百多年的历史了,在这八百多年里,她经历了哪些艰苦困苦呢?她又怎么表现的呢?呼呼的北风来了,迎客松仍然( )炎炎的烈日来了,迎客松仍然( )C、迎客松,顾名思义,欢迎客人的。文中怎么写的呢?(“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俗话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请同学们伸出手臂,对照图想象,热情的迎客松对游客们说些什么呢?(板书:热情欢迎)D、人们一提到黄山,就想到黄山松,一提到黄山松就想到迎客松。迎客松不仅是黄山松的代表,更是黄山的象征,甚至是整个安徽省的象征。文中用上了“乃至”这个词,所以后半句要重读。(指导朗读句子)E、小结,老师已经从你们的朗读中感受到了迎客松的奇,感受到了你们对它的情有独钟。7、自学“陪客松”“送客松”(板书:陪同欣赏、依依不舍)(五)、总结全文黄山的松是神奇的,是黄山上不可缺少的一道亮丽风景。黄山集中了我国许多名山的特点,如泰山的雄伟,华山的险峻,峨眉山的秀丽,这些,黄山全有。因此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两次游览黄山后,发出这样的感叹,他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可见黄山的风景确实令人着迷。(6) 作业布置 同学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