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合物新_第1页
配位化合物新_第2页
配位化合物新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配位化合物本章目的要求:1、了解配合物内界、外界、中心离子、配位体、配位原 子、鳌合物等概念,掌握几种常见中心离子的配位数;2、能根据化学式命名配合物;3、了解配合物结构的价键理论要点;4、理解配合物稳定常数的概念,能进行有关近似计算;5、理解各种诸如酸效应、沉淀反应等影响配位平衡移动的因素并能进行有关简单的近似计算。第一节配位化合物的基本概念配位化合物是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具有多种重要的特性, 在分析化学、生物化学、医药、化工生产等许多领域都有广泛 应用。近代物质结构的理论和实验手段的发展, 为深入研究配 位化合物提供了有利条件,已形成了化学学科中的一个新兴的 分支学科一一配位化学。一、

2、配位化合物的组成1、定义在CuS0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得到深蓝色的溶液,在 加入乙醇可得深蓝色的晶体。经测定其化学组成为CuS04 4NH3,溶解于水后溶液中主要存在SO42_ftCu(NH3)42+ 离子,而Cu2+离子和NH3浓度很低。这种化合物是一种配位化 合物,化学式为CU(NH3)4SO4,因此,配位化合物可以定义为: 一个简单的阳离子和一定数目的中性分子或阴离子,它们之间 以配位键结合所形成的复杂离子,称为配离子,配离子与带相 反电荷的离子组成的中性化合物,叫做配位化合物。配合物化学式中,方括号内是配位化合物的内界。内界是 配位化合物的主要特征部分;方括号以外是配位化合物的外界

3、。 如图10 1所示合物A.内界配离子外界中心薦子配位体图10 1配合物的组成(1) 中心离子。中心离子是内界的核心部分。很多金属离子 都可作中心离子,最常见的是过渡元素的离子,如 Cu2+、FeT、 Fe2+、Zn2+、Ag2+、Hg2+等。某些金属原子,如 Fe、Mo、Ni、Co以及某些非金属原子,如B、Si等也可作为配位化合物内界 的核心部分,成为中心原子。(2)配位体。配位化合物内界中与中心离子(原子)结合的 阴离子或分子,称为配位体。如NH3、H2O、Cl、CN等均为 常见的重要配位体。其中,NH3中的N原子,出0中的O原子, CN中的C原子,因直接与中心离子相结合,称为配位原子。只

4、有一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称为单基配位体,由两个或多 个配位原子的配位体称为多基配位体。乙二胺 (en)、草酸根(ox2-)、乙二胺四乙酸(EDTA)等均为多基配位体。(3)配位数。直接与中心离子(原子)结合的配位原子的数目称为中心离子的配位数。对于单基配位体,配位数等于中心离子周围 配位体的个数。对于多基配位体,配位数不等于配位体的个数, 如在Cu(en)22+中,每个乙二胺分子含有两个配位原子。 故Cu2+ 离子的配位数等于4。中心离子的配位数一般为2, 4, 6,8,而以4和6为最常见, 表10-1列出了一些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衰107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价金属离节2价金屈离子3怖金属离子

5、6+2t4C“+6AP+4dA« +2F旷6Sc3+6AiT3+4,6c严6沖+4击FP+6Cua+Caa+E4dAu3+4配位数的多少取决于中心离子与配位体的性质,如半径、 电荷等,也与生成生成配位为化合物时的条件有关,如浓度、 温度等等。中心离子电荷数多,配位数较大。中心离子半径大, 其周围容纳配位体的有效空间大,配位数也大。而配位体的体 积较小、电荷少,则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的配位化合物。(4)配位化合物的电荷数。配离子的电荷数等于中心离子与 配位体电荷的代数和。配位化合物内界电荷数与外界电荷数的 和为零。二、配位化合物的命名配位化合物的命名与无机化合物命名相似,在配合物的 内外

6、界之间常用:某化某、某酸某、某酸等,配离子或中性配 位化合物的命名顺序为:配位体数(汉字)配位体合 中心离子(原子)及其氧化数(罗马数字)。例如:Cu(NH 3)4SO4硫酸四氨合铜(U)K3Fe(CN)6六氰合铁(川)酸钾K4Fe(CN)6六氰合铁(U)酸钾H2PtCl6Na3Ag(S2O3)2KCO(NO2)4(NH3)4 CoCI2(NH3)3(H2O)CI Co (NH 3)2(en)2 (NO3)3 Ni(CO) 4CO(NO2)3(NH3)3Pt(NH3)6 PtCl4六氯合铂(W )酸二硫代硫酸根合银(I)酸钠 四硝基二氨合钻(川)酸钾一氯化二氯三氨一水合钻(川) 硝酸二氨二乙二

7、胺合钻(川)四羰基合镍三硝基三氨合钻(川)四氯合铂(U )酸六氨合铂(U)若内界中有两种以上的配位体, 命名时则规定:无机配位 体在前,有机配位体列在后;先列阴离子配位体,后列阳离 子、中性分子配位体;同类配位体按配位原子元素符号的英 文顺序排列,如氨在前,水在后;配位原子相同时,含原子 数目少的配位体列在前面;不同配位体以中点“”间隔开。有的配位体在不同的配位化合物中,与中心离子相结合的 配位原子不同,命名时须注意区别。例如,SCN_离子配位体, 在K3Fe(NCS)6中,N为配位原子,名为六异硫氰酸根合铁(川) 酸钾;在KAg(SCN) 2中,S为配位原子,命名为二硫氨酸根合 银(I)酸钾

8、。表10-2中列岀了一些常见的单基配位休。»10 2常见的单基配位棒中性分于配徂1$及耳名称阴SfKfi体及其名需H;O水(aqua)M (fluoro)NHf亂基(amide).nh3S (ammine)cr% (chloro)SJ(nitro)CO談基(carbonyl)BrJS (bromo)ON(J-亚It®叔1&前NO亚硝 St 基I-険(iodo)5CN-靦 H 酸根(thiocydno)CHiNHa甲 JRfnwthylunine)OH'fi(hydroxo)NCS-qh5n册8(丹遍集写PylctrH(cyano)妙-KR就酸叙ih風血血(N

9、H2)iCO尿 *(uraa)02-Stoxo)CHjCOO-过氧(阿0初有些配位化合物有俗名,如K3Fe(CN)6,俗名铁氰化钾 或称赤血盐。K4Fe(CN)6,俗名亚铁氰化钾或称黄血盐。三、配位化合物的异构现象(初步了解)配位化合物结构复杂,异构现象非常普遍。(1) 化学结构异构。化学结构异构是配位化合物的化学式相同,但原子 排列次序不同的异构现象。例如,CoBrSO4(NH3)5有红色和紫色两种异构体。红色的可与AgQ,. 溶液反应生成AgBr沉淀,故它是CoSOt(NH3)5Br;紫色的可与Ba:溶液反应生成BaSO.沉淀,是CoBr(NH3)5SO4o又如CrCl3(H2O)6 有

10、ECr(H2O)6Cl3( 色)、CrCl ( H2O )5 Cl2 - H2O (亮绿色)和 CrCl2(H2O)JCI2H2O(暗绿色)三种异构体。(2) 空间异构。空间异构是化学式和原子排列次序都相同,而原子在空 间排列位置不同的异构现象,其中重要的有几何异构和旋光异构两种。几何异构:例如,平面正方形的LPtCl2(NH3)2有顺式和反式两种异 构体(图10-1),顺式异构为棕黄色,有极性,可溶于水,是一种较好的抗癌 药物。反式异构体为淡黄色,没有极性,难溶于水,没有抗癌作用。图10-1 PtCl2(NH3)J的顺(左)、反(右异构体配位数为6的八面体形配位化合物也有顺、反异构现象。配位

11、化合物若 有好几种配位体时,或既有单基配位体,又有多基配位体时,几何异构现象 就更多更为复杂。旋光异构:两种异构体互成镜像关系,类似于人的左手与右手。这种 分子称为手性分子或不对称分子(图10-2)o这两种异构体可使平面偏振光镜面图10-2 CoBCKNHJH/)的两种旋光异构体赴方向相反的偏转,称为有旋光性或光学活性。其中-种为右旋旋光异构 就用+表示右旋);另-种称为左旋旋光异构体(用-表示左旋)。四、鳌合物 (了解)螯合物是由多基配位体与中心离子形成的具有环状结 构的配合物,其特点是配位体与金属离子结合像螃蟹双螯 钳住中心离子一样,形成稳定的环状结构。如图10- 3所示, 乙二胺与Cu2

12、+生成的螯合物中有两个五元环。图10“3与C讥的环状结构o pher与Fe'+生成的螯合物有三个五元环,这个螯合物是红色 的,可用作/©姑离子的定性鉴定和定量测定。形成螯合物的多基配位体称为螯合剂,螯合剂多是含N、0、 S等配位原子的有机化合物,如氨基乙酸 NH2CH2COOH,氨基 三乙酸N ( CH2C00H) 3、乙二胺四乙酸( H00CCH2)。 NCH2CH2N (CH2C00H) 2 (简称 EDTA,简式为 H4Y)等。EDTA有四个可置换的日+和6个配位原子(2个胺基氮原子 和4个羧基氧原子),具有极强的螯合能力,几乎可与所有的 金属离子形成稳定的螯合物,螯合

13、比大都是1:1 (如图10 4), 如2+2-+Ca2 + H4Y = CaY2 + 4H2+2-+Zn + H4Y = ZnY + 4HAl3 + H4丫 = AlY - + 4HEDTA在分析化学中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是配位滴定分 析中最常用的滴定剂。EDTA在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中也有重 要的应用,例如,可用于硬水软化等。图10-4 EDTA酸根离子的结构式和与C护+生威的螯合物的立律构型第二节配位化合物的价键理论一、价键理论的要点鲍林(Pauli ng)首先将轨道杂化理论应用于配合物结构的 研究,经补充修改,逐渐形成了近代配位化合物结构的价键理 论。价键理论认为:1、配位原子都含有未成键

14、的孤对电子;中心离子(原子) 的价电子层必须有空轨道,而且在形成配位化合物时发生杂化 作用;配位体的含有孤对电子的轨道与中心离子(原子)的空 杂化轨道重叠,形成配位键。2、若中心离子全部以 外层轨道(ns、np、nd等)参与杂 化,生成配位键,这样得到的是 外轨型配位化合物。若中心离 子有(n 1) d轨道参与杂化和成键作用,这样得到的是 内轨 型配位化合物。二、配位化合物的生成1、直线型Ag( NH3) 2+的生成:Ag+离子的价电子结构为 4d105s05p0。与NH3生成配合物 时,5s轨道与一条5p轨道发生sp等性杂化,生成两个sp杂化轨 道,分别接受2个N原子提供的孤对电子生成两个配

15、位键, 故所 得配离子为直线型。十:| fl f4H; 饨隹 h r rmr厂密杂化2+2、正四面体形Zn ( NH3)4的生成:Zn2+离子价电子结构为3d1o4s°4F0。生成配位化合物时发生 sp3等性杂化,得到4条等性sp3杂化轨道,可与4个NH3分子 形成4个配位键,故所得配离子的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2n2+ : H fl H 一 一一 一3d4s4pZn(; JJr 4 忖 饨 赴 芍I & 饨' 品时杂化3、 正八面体形 FeF63-的生成:Fe3+离子价电子结构为 3d54s°4p04d0。生成配位化合物时1条4s轨道、3条4p轨道和 2条4

16、d轨道发生sp3d2杂化,生成6条等性杂化轨道,与6个 F-离子间形成6条配位键,故所得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正八面 体。4s 4p4dFe3+:上上. 3dFeF6 * 上上 J. _t_± i£ Jl li it fl i 3d4、内轨型配位化合物:上述三例生成的配位化合物均为Q_|_外轨型。而Fe(CN)则不同:Fe3离子的5个3d电子,在CN- 作用下,重排到3条3d轨道中,空出的2条3d轨道与4s轨 道及3条4p轨道发生d2sp3杂化,再分别与配位原子的孤对电 子形成配位键。Fe(CN) 63-的空间构型也是正八面体,是内轨 型配位化合物。Fe(CN); ; fjr

17、f :fl sp孑墓花"Ni(CN)42-的生成:Ni2+离子的价电子层结构是3d84s04p0。 生成配位化合物时,8个3d电子重排到4条3d轨道中,空出 的1条3d轨道与1条4s轨道及2条4p轨道发生dsp2杂化, 并4个与配位原子生成4个配位键。该配离子的空间构型是平 面正方形,也是内轨型配合物。UililJL JL 3d4s4pNi; fl11 if*13dcisp'奈花中心离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决定了配离子的空间构型和配位数(参见表 10- 3 )。配离子屯子帯布亲化 类型几何构型配检AgCN)f朴U怙H H出N - 一18fl,'ooitS(linear)2C

18、u(CN)ji£ Klk J±i£ Eli Uii;-spz平面三痢型(pimar tnangle)3Zn(NHs)rCd(CN)rMlllk 且 11 : j±.tl M W.apsi正四面休越側rahedronANl(CN)r re-BwwrBBTTe-"-® 6 *! r *气KiklklliK K 11111dsp11K西方® (jiquare plane)t)INitCNjJ-Fe(CO)5竝址K ji'Kll;ds沪三博双 H 鹽(trigond bipyramid)5FeFs-Fe(CN)J'C

19、r(NH3)rI t t t t ifi 私卅 H H 4 XX-LiK J± i£ j± 11 It'pM1d3ipJd?sp3A 血摊(octahedron)&三、何时形成内(外)轨型配合物在形成外轨型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不受配位体 的影响,保持其原有的价电子构型,有最大可能的未成对电子 数。在形成内轨型配合物时,中心离子的电子排布受配位体的 影响发生重排,其原有的价电子构型发生变化,未成对电子数 可能减少到最小。1、离子的电子层构型内层d轨道全充满的离子(d10),女口 Ag+、Zn2+、日92+等离子只形成外轨型配合物,其他构型的副

20、族元素离子,既可形 成外轨型亦可形成内轨型配合物,如Fe3+离子。内层d电子数 为4, 5, 6, 7的离子,易生成内轨型配合物。2、配位原子的电负性F-、OH-、H2O等配位体的配位原子电负性大,其孤对电子 只能进入中心离子的外层轨道,对内层 d电子的作用很弱,故 这些配位体倾向于生成外轨型配合物; CN- CO等配位体中的 配位原子(C)的电负性小,易给出孤对电子,对中心离子的电子 结构影响较大,故易形成内轨型配合物;而 NH3、CI-等配位体 可生成外轨型配合物,也可生成内轨型配合物。3、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在性质上有差异(1 )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一般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性 大。例如,内

21、轨型配合物形成时,配体的孤对电子深入到中心 离子的内层轨道,二者结合比较牢固,因此,内轨型配合物的 稳定性一般比外轨型配合物稳定性好,其在水溶液中的稳定常 数也一般比较大。(2)外轨型和内轨型配合物在磁性上也有差异:外轨型配合物有可能有最多的未成对电子数,这些未成对 电子自旋平行,因此,外轨型配合物多表现为顺磁性,磁矩高;内轨型配合物的未成对电子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因此,它 们是很弱的顺磁性物质,或者说是 抗磁性(反磁性)物质。磁 矩很小或为零。§ 10-3配位平衡一、配离子的稳定常数配离子在水溶液中可能发生离解,离解过程可以看成是配 离子生成过程的逆过程。各种配离子的组成、结构不同,

22、它们 离解的程度不同,即它们的稳定性不同。配离子在水溶液中稳 定性的大小可用配合-离解平衡的标准平衡常数来表示,例如:Cu(aq)+ 4NH3(aq)-Cu(NHJ)(aq)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Ae -NH.K;称为Cu( NH3)42+配离子的稳定常数。配离子稳定常数数值越大,说明配合反应进行得越完全,离解反应越不容易 发生,也就是配离子在水溶液中越稳定。一些常见配离子的稳 定常数列于附录。配位反应实际上是分步进行的,每步都有其平衡常数。如 上述配位反应可表示为:Cu;i+(aq)+NH3(aq)=Cu(NH3)(aq)L _tCu(NH3)/ckx=" Ec(Cu£+)

23、/cgp(nh3)7TCu(NH3)3-(aq)+NH3(aq)=Cu(NH3)r<aq)二<Cu(NH.)r/c0% =何 5 (NH J 匚1/眉 R(NH 孑”浮JCu (NH3)I+ (aq) + NH3(aq) =Cu(NHs)!+ (aq)為=伉阪丽利阿口丽J7育Cu(NH3)r (aq)+NHs(aq)=Cu(NH3)r(aq)二fCu(NH3):+A©l伉阪丽而丽而丽J7肓ki、k2、k3、k4分别称为第一、二、三、四级稳定常数, 通常ki> k2> k3> k4,这是由于随配位体增多,配位体间的相互 斥力增大。不过配合物的逐级稳定常数彼

24、此相差不很大,所以 严格处理配位平衡就很困难。但当系统中有过量的配体存在时, 平衡趋向于生成最高配位数形式的配合物,其他配位数的各级 配离子浓度可以忽略不计。最高配位的配离子稳定常数等于各 级稳定常数的乘积。二、配位平衡的计算【例】(M】求fECulNHjJi+lCNHO-MO tnob L啲铜氨配离子与 氨水混合祓中跟离干的?fiKr(Cu2+).已知KpN.lXl护 H 设<(Cu?+)=x mol4 L_L由于kF数值很大我明C1KNHJ产很稳定离解岀来的C十 需子很趴又因含有过量的NH故可做近何计算如下:Cu:+4NH3-Cu(NH3)j+, i 0.10 0.10护二农uGHJ

25、广坐 二0*10-2JX101''t(CnH)-4*8XlQ-11 mol 心【例10.2】将c(AgN03)=0.20mol L-1的硝酸银溶液20mL 与c(NH3)=1.0mol -L-1的氨水20mL混合,求混合液中c(Ag+)。+2NH3=0.500.50-0.20Ag(NH 3)2+0.10解:Ag+-1co/ mol L 0.10 ceq/ mol L-1 xcAg(NO3)2 /c°c(Ag )/coc(NH3)/c°2.2 = 1.1 107x = 1.0 10 2 mol L-0.302 x三、配位平衡与酸碱平衡很多碱F-、NH3、CN-

26、、C2O42-、Y4-等,常常作为配位体以 形成配合物。当系统中H+浓度增大时,这些作为碱的配位体与 H+离子之间的酸碱平衡发生移动,二者结合成酸,使系统中游 离配位体的浓度降低,从而使配位化合物的稳定性降低。这个 重要的现象称为配体的酸效应。【例10.31 若将例10-2中二溶液都调节到pH = 1.0,试判断会发生什么 变化?分别计算反应的平衡常数,井说明酸效应与配离子稳定 常数及配位本心是否有关”餌 =K化NHJ乎= 仃冷严' _ iaxiorx<boxio14)2=2* 9X10”Ag(CN)r + 2H+ = Ae+2HCN煖=/CpAg(CN);K?(HCN)7=L

27、3X1O X(4. 9X=3' 2X10 '反应1标准平衡常数很大,说明反应进行得十分彻底,即 二氨合银配离子基本完全被破坏;反应 2标准平衡常数较小, 反应进行得不完全,即酸效应对二氰合银配离子稳定性影响较 小。由此例可知,酸效应对配合物稳定性影响强烈与否,与配合物的Kf、配位体的成及介质酸度有关。因此,很多配合物都 必须在高于一定pH的溶液中方能稳定生成和存在。但若中心 离子在较高pH的介质中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亦会使配合物的 稳定性降低,此种现象称为配合物 中心离子的水解效应。所以, 定性分析化学中利用配位反应进行离子鉴定时,往往必须严格控制溶液酸度。例如,利用生成 K2N

28、a Co(ONO)6】黄色沉淀 以鉴定K+离子时:2K+ Na3 Co(ONO)6 = K2Na Co(ONO)6+ 2Na+ 反应必须在近中性介质中进行,以防酸度过高发生配位体(N02_)酸效应或酸度过低发生中心离子 (Co3+)水解效应而 使实验失败。利用配位反应进行定量测定时,控制溶液酸度也 总是最重要的反应条件之一。四、配位平衡与沉淀平衡在烧杯中放少量AgN03溶液,加数滴NaCl溶液,产生AgCI 白色沉淀;再滴加氨水,AgCI溶解,生成Ag( NH3) 2;再加 入KBr溶液,又产生淡黄色 AgBr沉淀;若再滴入 Na2S2O3溶 液,测又溶解生成Ag(S2O3)22-;再滴入KI

29、溶液,又生成黄 色AgI沉淀;再加KCN溶液,沉淀又溶解生成 Ag(CN)2-;再 加Na2S溶液,又产生黑色 Ag2S沉淀。由于Ag2S的Ksp极 小,至今尚未发现可将其溶解的配位剂。以上过程可表示为:Cl"NH3BrS)rAg+ (aq)AgCI f Ag(NHJ; (aq)AgBr 一j-gs-g(Sfi3)2 (aq)*AgI Ag(CN)r (aq)>Ag2S可见,由于配位反应与沉淀反应的相互影响,可利用沉淀 反应破坏配合物,也可利用配位反应使沉淀溶解。【例10-4要使0.10 mol AgBr全補解在LOL Nag 椿液中Na,S:O3廨腹的最低粮度r(NfllS2

30、O3)应为多少? 解:AgB-+ 0 广-Ag(SA)?+Br-/mol * L 1 r 0,100.10庐二氏©Oj广炉HBl”鬥= Ag(S?().1)rjKg(AgBr)胪 X5,4X1 旷归 16故丁'皿j0.025Co(S20/')=0.025 mol L_1+2XOaO mol - L_1=6 23 mol * LT【例W-5计算1 L肚NHHQmol *的氮水中,最多可溶解多少AeCl? AgBr? Agl?解:Ag)i+潔H戸A/NH訂广+Xm/mol 1.0/mol * L"11. 02j j:x0=薦(AgX)Kp(Ag(NHjr&quo

31、t;石空石尹对于 AgC;Ke=L8X10-loXLlX107=2.DX10-!f(Ag+>4-TXlOmoHL-1对于 AgBr:JCe=5+ 4X10_IJXb 1X12=5.9XlQ_iMAifmXOfol 2-对于 AgI:Km = &5XW7xhixiaH9*4Xi)T°c(Ag+)=3.0X10-smd*L_b即1 L aNH4)=L0mol * L"的鬣水中,最多可溶解AgCI4- 7 X10-1 moi * AgBr 2-4X10-5 mobAgl 3* OX IO*5 mol 易溶于Na2S2O3的AgBr在氨水中仅微溶,AgCI易溶于氨水,

32、而AgI在氨水中几乎不溶。从以上二例题的分析过程可知,对于配合物与沉淀间相互转化的反应,自发方向及反应的完成程 度主要由配合物稳定常数的大小、沉淀溶度积的大小决定,反 应总易于向生成较稳定的物质方向自发进行。如所举由AgCI至Ag2S 一系列反应的结果,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依次降低。五、配位平衡与氧化还原平衡根据能斯特方程可知,电极电势与组成电极的氧化态物质、 还原态物质的浓度有关。若加入配位剂与氧化态或还原态形成 稳定的配合物,可使溶液中游离的氧化态或还原态物质的浓度 明显降低,使电极电势明显改变。因此,配位反应可影响氧化 还原反应的完成程度,甚至可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方飢例如,在水溶液中,矗时离

33、子可氧化广离子:2Fe3+ + 2F = 2Fe2+IJ但若溶液中含有F-离子'由于F用-的生成朋低了讽F尹/F芦),此时b 反而可将附离子氧化:2FeJ+h+12F-2FeF:-+2r当熱靴还原反应亦可明显影响配位反应的进行曲刊用生成Co(N厂 蓝色配合物定性鉴定C卢离子机为防止生成红色FefNCS)对反应的 干扰,可先加入$赵将F尹离子还原为F尹离兀M10-f求298 K时馬准铜电极作正艇标鶴电跡躺组帥 原电池的电动埶若往上述铜电扱中加人氨水戌HNH2g(NH片=10 mol,此时电池的电动势艾将为多少?解:(1) (Cui+/Cu)=O- 34 V许(H+/TM=O V故;誇=

34、0.34 V-0¥=U34 V Cu汁+ 4NH产K卜L5NHJ-g(M)皆毗(NH#日丁 Yim y(Cu2+/Cu)-(Cu;+/Cu)+ 2, 3fiT lgr(CuH )AQ 一* 2/RT |/CiKNHj厂)/芒评Cu /Cu)+ Tg衣戸£債出)鬥X底NH%暂 =(CV+ /CS- 2鸟畀嘶月Cu(NH3)j+t 2.303RT , cCu(NHs)r)/十2F 壇HMK”宀n O5Q V= 0.34 小冒 堰 2*1X1O3=-O. 05 VA«=-0+ 05 V此时的铜电极,称为Cu(NH,)!+/Cu电极届于第二类电 极,其标椎电极电势 Cu

35、(NH3 /Cu = (Cua+/Cu) -笔斡 gKpCu(NH;+根据测量此类电极的电极电势,可以六、配离子的转化和平衡【例皿7BftK?Zn(NH);4 = Z.9X IO1 tX?Zn(CN厅若從加NH冲溶菠中加人足舸休KCN,会 发生什么变化?ff Zn(NHa)+4CN-=Zn(CN)|-+4NHJ严一即血(CN)门"XI沪K Zn(NH)rri9X10 _1,7X1G平術常S®大就明反应进行魏完全加NH冲几乎可以 完全觥为(CN仁当系胛有两种或多种购体同时存 在时虑是愼向于生成稳定常数最大的配离孔10.4重要的配位化合物及其应用配位化合物在自然界普遍存在,在日

36、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配位化学不仅是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而 且与其他很多学科领域有密切联系,如生物化学、环境科学、 药物学、冶金、电镀、催化、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等。在生命科学中,配位化合物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生 命现象均与配合物有关。例如,生物体内的酶,有很多是复杂 的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称为金属酶。动、植物体内的各种微量 元素,特别是金属元素,如 Cu、Zn、Mn、No、Ni等,主要 功能是生成金属酶。目前已知的金属酶有几百种。又如动物体 内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都含有血红素, 这是一种Fe2+的复杂 有机配合物(图10-5)。植物体内起光合作用的叶绿素是 Mg2+ 的复杂配合物(图10-6)。固氮菌利用固氮酶将空气中的N2 固定为氨态氮,固氮酶就是一种含铁、钼的蛋白。研究生物体 内各种配合物的组成、结构、性能及其与催化、呼吸、光合、 固氮等各种生物变化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