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使用电教媒体误区的思辨_第1页
对使用电教媒体误区的思辨_第2页
对使用电教媒体误区的思辨_第3页
对使用电教媒体误区的思辨_第4页
对使用电教媒体误区的思辨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使用电教媒体几个误区的思辨东海县石榴中心小学 李秀琴摘要:多媒体辅助教学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有趣,但多媒体教学在运用中也存在着一些误区。笔者通过典型案例研究分析,寻求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有的放矢,在教与学之间架起科学的桥梁,使鲜活的课堂更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使预设与生成更精彩,让多媒体辅助教学发挥语言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多媒体 误区 案例 对策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教学资料的搜集、教学过程的形成、学生领悟知识的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多媒体辅助教学更是给小学语文课堂带来了无限的生机。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

2、,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发挥受教育者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变枯燥的“填鸭式”教学为生动活泼的“主体教学”。但我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当课堂教学由“满堂灌”、“满堂问”走向“满堂电”,形成一股“多媒体热”时,同样也出现了误区。下面就一些典型案例谈谈我的看法。案例一事倍功半上课伊始,老师便带着学生看寓言故事狐假虎威的动画片。原来,老师已经把整个故事制成动画片,学生情绪高涨,时而交头接耳,时而哄堂大笑,看完后还纷纷要求老师再放一遍。老师说:“这个故事就在课文里,下面咱们来读一读,于是,学生心不在焉地读着,时不时用眼偷

3、偷地瞟瞟大屏幕,老师则时不时用眼瞪那些偷看大屏幕的学生。思考这怎么能怪孩子们呢?众所周知,小学生都有好奇心,生动的动画片较之抽象的文字符号当然更具有吸引力。受到画面刺激的孩子们,怎么会再有兴趣读文本呢?若学生的注意力不专注于文本,就会大大降低阅读教学的效率。所以,在学生未与文本对话之前,动画片就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形象呈现在他们面前,这安排不当的直观教学恰恰阉割了阅读教学中的“转化”过程。人们常说:有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们对文本的各自感悟,与教师按自己的理解做出的动画片未必相同。在教师牵制下,学生看似走了一条阅读捷径,事实上其理解能力与想象能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这岂不是事倍功半

4、吗?案例2弄巧成拙一节公开课上,教师兴致勃勃地边讲解课文内容边演示课件。突然,画面出乎预料地连跳两下。教师赶紧敲击键盘,一瞬间,屏幕上出现了一行字:“您执行了非正常操作。”此时,风度翩翩的教师额上渗出了汗珠,嘴角抽动两下,表情十分尴尬,向后面听课的老师开始交头接耳。此时,从旁边匆匆走出一青年,来到台前只几下,电脑便重新正常运行。这时执教擦擦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原来刚才的青年是一位电脑教师,这课件便是他帮这位执教老师制作的。思考为了追求视觉、听觉的效果,上一节课还需备一位“助教”。尽管课前数次演练,教学时仍提心吊胆,如履薄冰,生怕一不小心按错了键,弄巧成拙,可见多不容易啊!想起一位老师的话:“

5、多媒体,只有上公开课才用,上一节课40分钟,制作课件就要准备好几天,平时上课哪会花这么大功夫!”原来多媒体是用来作“秀”的!这样的公开课又有什么推广价值?案例3自欺欺人一位老师正在上一年级的语文课,师生进生了如下对话:师:(指屏幕中的花、树)春天来了,柳树抽出了嫩芽,花儿像赶集似的聚拢来,美吗?生:(异口同声)美!师:大家闭上眼睛,试试看,能闻到花香吗?多数学生(大声)香!个别学生:(小声嘀咕)图上的花怎么会香?净瞎说。而此时,校园内正是桃红柳绿、春意盎然。思考何必自欺欺人呢?“图上的花怎么会香?”个别学生说的真心话让我们警醒。放着校园里美好的春景不看,偏用一些生硬的图片来代替。教师把学生当作

6、“接受器”,让他们去迎合一个个预先设计好的程序,这又如何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美好的想象呢?教师为何不带学生走出教室,看看真花、真树,闻闻真的花香?让文本描述的情境与大自然的情境匹配,交融,一同走入孩子的心灵人岂不更好?案例4舍易求难一位五年级语文老师正在上打开大自然绿色的课本一课。音箱里放着配乐朗读,学生听完后的热烈鼓掌。这时一学生站起来说:“老师,我听出来了,这不是您朗诵的吗?您朗诵的真好!”老师一脸喜悦:“你听出来了?那你们也象老师那样读,争取读得更好!”思考这位老师的朗诵的确很棒,那么为什么不现场示范呢?要想配乐,用个录音机也就可以了。课前大费周折地将自己的配乐朗诵录制到光盘里,课堂

7、再用多媒体放出正数,这种舍易求难避简就繁的做法失之偏颇,远远不及教师现场示范朗读的效果。面对面范读更亲切,更有利于让孩子们受到情感的熏陶。对策一、明确作用我们要先明确,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主线,多媒体仅仅起着“辅助”作用。“辅助”的含义是:从旁帮助;辅助性的非主要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多媒体就应当作为课堂教学的配角,促进学生钻研文本,推动教学改革和创新。如果配角抢了主角的位子,结果必然适得其反。如果在学生还未接触课文之前,老师便让他们看与整篇课文内容相同的动画片,这种喧宾夺主的做法,将严重阻碍教学改革的进程。二、慎重选择教学的“辅助”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既有现代信息技术,又有传统教育技

8、术,但在使用时,不是多多益善,我们要根据本地本校的现状和教学实际,对教学媒体有所选择。“粉笔”、“黑板”与“多媒体”相比,前者价格低廉得多,但有时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无与伦比的。例如在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中,多媒体只能将笔顺机械地次第罗列,而教师示范板书,向学生展示汉字笔顺,让学生看到“起笔、行笔、收笔”的运笔过程,这一教学效果是多媒体无法比拟的,因此,要慎重选择“教辅”手段。三、正确处理多媒体具有音像多角度、多方位综合呈现的特色,便于调动小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根据教学的需要,正确处理好多媒体和教学的关系,将一些精彩的片断放在教学的不同阶段,以引发了学生对学习文本的渴望和期待。试想,那位将狐

9、假虎威整篇课文做成动画片的教师,如果能省点力气,只做文本的开头,那么,学生看完后,一定会问:“后来呢?”教师此时巧妙地引导!“后面的故事都在课文里,你想知道吗?快点来读一读吧!”这样便吊足了学生的胃口,还怕他们不如饥似渴的读书吗?四、拓宽视野使用多媒体不要面面俱到,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文本上的插图及现成的挂图,一般来说,不用多媒体原封不动地作重复演示,应该呈现的是那些与教材内容密不可分,却在生活中难以观察到的画面。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使他们更丰富、更生动地理解文本的内容。例如学习大江保卫战一课, 学生仅以课文的描写很难感受到当时情况的危急,如果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教师适时放一段洪水肆虚的影像,这样,他们便可身临其境,便深刻地感受到人民子弟兵那种大无畏的精神。五、优化情感苏霍姆林斯基说:“感情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种在这块土地上。”情感熏陶在小学阶段尤为重要。学习一篇课文,尤其是一篇远离学生生活的课文,运用传统教学手段,学生难以进入情境,从而就难以产生共鸣。而电教媒体能以其特有的声、形、色、光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这样就能抓住孩子们的心,奏响他们的情感和弦。例如,教在大海中永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