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_第1页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_第2页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_第3页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_第4页
《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语经典名句释义及赏析篇一01 巧言令色,鲜矣仁。【出处】论语学而【释义】花言巧语、伪装和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爱之心的。【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指出仁者必须直言正色,要老实。仁,绝非外在的华丽,矫揉造作只能是伪善,那种巧言令色、以假面孔示人的人,是很少有仁者之心的,要注意提防。才02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出处】论语学而【释义】我每天多次自我反省: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尽了自己的能力?和朋友交往有没有不老实的地方?老师传授的学业可曾用心温习?【赏析】这是曾子的有名的“吾日三省吾身”的话。曾子是儒家学派中强调内省、修养的有力倡导者,他自己也以此严格要求自己。他

2、告诫人们:做人不要自欺,要天天反省自己,做事要谨慎。才03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办理父母的丧事要谨慎地尽礼尽哀,对祖先要诚敬地追念致祭,(能做到这样)民间的风习,就会归于淳厚了。【赏析】这是曾子的话。他告诫人们,使“民德归厚”的做法,要从“慎终追远”做起。注重丧祭,目的是强调仁、孝。仁、孝,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有了仁、孝,民间的风习就自会淳厚,而不是 刁顽。才04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处】论语学而【释义】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处不求安静,勤勉敏捷地做事,谨慎地说话,又能经常向有道的人学习来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可算是好

3、学了。【赏析】论语多次提到如何对待学习的问题。孔子对学习有很高的要求,要求自己不停地学,少说话多做事。他还对自己的弟子颜回身处陋巷、“箪食瓢饮”却追求完美的精神生活大加赞扬。才05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出处】论语学而【释义】不忧愁别人不了解自己,担心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赏析】一个人只要道德高尚、品德美善,何愁没有知己?因此,他没有必要为别人不了解自己而担心。他要做的是从自身做起,看自已是否能了解别人、体悟到别人的方方面面。严于解剖自己,发扬自己的美德,如此才能高朋满座,知交遍天下。这样的话,即使你身处陋巷,居于茅屋,也不忧虑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了。才06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

4、众星共之。【出处】论语为政【释义】北辰:即北极星。共:同“拱”,拱卫,环绕。施行政事要用仁德,便会像天上北极星一样,固定在一定位置,不移动,而所有的星辰都会环绕着、拱卫着它。【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以北极星受众星拱卫为喻,阐明国君为政之要当以仁德为本,这样人民便会像众星拱卫北辰一样,归顺于他。才07 君子不器。【出处】论语为政【释义】君子不要像器皿那样,只有一种用途。【赏析】孔子认为一个人不能只局限于有某一方面的知识技能,而应该广泛地学习,把各方面的知识都贯通起来,这样才算比较成功。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真正学业有成的人不是“偏才”、“怪才”,而是“通才”、“全才”。才08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5、,是知也。【出处】论语为政【释义】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样才是聪明的(求知方法)。【赏析】对待学习我们要有严谨的态度,不能一知半解就以为通晓全部,半桶水晃来晃去,这样只会延误学习,影响学业所得。在求知的过程中,我们肯定会遇到许多不懂、难懂的知识,假如没有承认自己不懂的勇气,那么我们也必将和真知擦肩而过。只有坦诚地对待自己的学习,才能获得真知。才09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出处】论语为政【释义】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赏析】孔子很重视仁、义、礼、智、信,经常反复地教导学生应该注意提升这五个方面的修养。孔子还以“文、行、忠、信”即历代文献、社会生活的实践、对待

6、别人的忠心、与人交际的诚信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才10见义不为,无勇也。【出处】论语为政【释义】见到了应该挺身而出的正义行为,却不肯去做,这是没有勇气的表现。【赏析】这是孔子的话。孔子不仅把仁、义看作是道德的体现,也把敢不敢行仁仗义看成是一个人的道德体现,这就是道德的勇气。所以孔子非常强调智、仁、勇这三种美德,认为智、仁、勇是“天下之达德也”。当然勇也需以礼来节制,不然要出问题。为此,他又说:“勇而无礼则乱。”“义”、“勇”之间的关系,孔子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这些道理,阐述得非常深刻。才篇二1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处】论语里仁【释义】早上听到了真理,即使晚上死去也可以。【赏

7、析】大凡圣贤哲人,必是对真理有着极为热烈的追求,一生都在追求心中那个崇高的目标。而一旦获得了这个真理,人生也就没有什么遗憾了。才2 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出处】论语里仁【释义】君子关心的是德行修养(的提升),小人关心的则是土地财宝(的积累);君子关心的是国家的法令、制度(的建设),小人关心的则是(别人给他的)恩惠。【赏析】这是孔子的话。他论述君子与小人的人生志趣与追求的不同。君子追求的是道德高尚,而小人想到的是个人发家致富,沉溺于个人居处的舒适、豪华;君子想到的是国家大事,而小人想到的仅仅别人给了他什么好处。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差别。才3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出处】论语

8、里仁【释义】君子明白的是义,小人明白的是利。【赏析】这是孔子的话。这里谈的是君子与小人的人生志趣与追求的不同。论语中对君子=与小人的概念,所指常有不同。有时以地位分,则君子指统治者,小人指平民百姓;有时以道德区分,则君子指有道德的人,小人指道德水准低下的人。这里的君子、小人的含义,显然是指后者,意为在如何对待“义”和“利”的态度上,就区分了谁是君子、谁是小人。儒家认为人们对“义”和“利”的价值评判,实质上也是一种对道德价值的评判。才4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出处】论语里仁【释义】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假如要出远门,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赏析】为了减少父母的担心,古人提出“父母在,不远游”。

9、即便要出行,也不能漫无目的地四处云游,而应有个明确的落足处,好让父母能放得下心。才5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出处】论语里仁【释义】君子说话要迟钝些,而做事要敏捷些【赏析】所谓言多必失,一个人要想在道德上有所建树,就不能不谨慎地对待自己的言行。少说多做甚至不说多做,这样才能在多方面都有建树,成为一个实干家。才6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也。【出处】论语公冶长【释义】烂的木头不能再雕刻,肮脏的土墙不能再粉饰。【赏析】孔子要求自己的学生努力学习,积极进取,要有大作为。这是孔子批评他的学生在白天睡懒觉时说的一段话。才7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出处】论语雍也【释义】质多胜于文

10、(即只有朴实的内心,而语言粗鲁、行为野蛮、仪态丑陋),则如野人般粗鄙;文多胜于质(即只有漂亮的言辞、文明的行为、儒雅的仪态,而内心不够朴实),则浮华不实,文、质配合适当,才叫君子。【赏析】这是孔子的话。孔子认为个人的朴实的内心与外在的表现(包括语言、行为、仪态),二者须配合适当。作为一个君子要使自己内在的良好的品质与外在的表现配合得当,既有内在的美德,而又能表现出文雅的风度,这才叫文质彬彬的君子。才8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出处】论语雍也【释义】知道它,不如喜爱它。喜爱它,又不如以它为乐。【赏析】这里讲对待知识的态度。对于一门知识学问,我们只有从内心里热爱它,才可能百折不挠地去学习它、追求它。孔子的话告诫我们,假如我们要做成什么事业,一定要从本心动身去追求,把它当成一种乐趣,因为“兴趣是的老师”。才9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人之方也已。【出处】论语雍也【释义】所谓“仁”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能够就眼下的事实足踏实地一步步去做,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赏析】孔子的一生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之所以如此,并不是他不喜爱有好的生活环境,他为的是向各国统治者推行自己“仁”的思想,实践自己提出的“仁”。仁德的起源和推广都要从自己做起,自己做好了,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