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1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2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3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4页
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1活动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初步感知溶解现象。2、愿意参加科学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同伴。3、通过玩玩、讲讲发展幼儿的思维,激发求知欲。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一个杯子,一根搅拌器。2、白糖、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苹果片、橘子瓣等)

2、大豆、红豆、绿豆、小石子,沙子等。活动过程1、告诉幼儿今天老师带来了好多东西,引起幼儿观察与学习的兴趣。(1)观察教师实验:教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白糖,让幼儿观察白糖放进水里怎么样了?(看不见了、溶化了)(2)教师又拿出一杯清水,一些小石子,让幼儿观察小石子放进水里怎么样了?(还能看见、不溶化)问:请小朋友想一想,你平时见到的什么东西放进水里也能溶化?(盐、果珍、奶粉等)教师小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能溶化,变得看不见了,而有的东西放进水里不能溶化。2、让幼儿做小实验(任选一种)(1)介绍活动材料,让幼儿知道实验材料的名称。盐、奶粉、果珍、味精、肥皂片、水果片、红豆、绿豆、大豆、小石子、沙子等。(

3、2)让每个幼儿试一试,选择一种材料放进水里,观察结果如何。(3)交流实验结果:知道有的东西放进水里看不见了,溶化了,有的东西不溶化能看得见。点击浏览该文件3、提问个别幼儿请个别幼儿说一说你把什么东西放在水里了?怎么样了?鼓励幼儿把自己的发现告诉老师和小朋友。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2活动目标:1、通过主动观察、操作,了解各种各样管子的外形特征以及用途等等,知道它们与我们生活的关系。2、能用较完整地语言回答问题。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收集各种各样的管子,并了解他们的用途

4、。黄豆、沙子、小弹子若干。管子王国的场景布置。活动过程:一、参观场景,引起幼儿的兴趣。“这是什么地方?”“这里住着谁呀?”“它们很想和小朋友做朋友,你们愿意吗?”二、观察各种各样的管子的外形特征。“每人找一个管子,说一说你手上的管子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什么形状?”小结:“管子是圆圆的、长长的;它们的颜色不一样,有白色、蓝色、灰色等;有的管子粗,有的细;有的管子上面滑滑的,有的有许多的褶皱”三、通过尝试操作,了解管子中间是空的。“看,这是什么?”(黄豆、沙子、小弹子)“我们用它们和管子来做游戏,看看你会发现什么?”小结:“黄豆、沙子、小弹子都可以从管子中间通过,说明管子中间是空的。”四、拓展

5、经验,了解管子的用途。“你还在哪里见到过这些管子?”“它们是干什么用的呢?”小结:“管子的用处可多了,洗衣机上有,空调上有,抽油烟机上也有,还有下水道管子呢它们可以用来通水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3活动目标:1.利用不同的材料制造人工雨。2.创造下雨情景,感受想象创造的乐趣。3.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4.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5.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进行探索的兴趣。活动准备:1.提供一些供幼儿制造雨的材料,如可乐瓶,有孔的瓶盖,吸管,树叶,海绵等,分类放在材料筐内。2.准备几盆清水放置在室外。活动过程:(一)说说我认识的雨师:1.

6、小朋友,你们看到过下雨吗?你们看到的雨是从哪里来的?2.下大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哗哗哗)3.下小雨时是怎么样的?什么声音?(淅沥沥)可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4.你知道雨有什么用吗?(二)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今天请小朋友们来当一回“降雨师”,我们也来下一场雨吧。1.参观材料老师准备了很多材料,请你用小眼睛仔细看一下(1)幼儿参观(2)交流你看到了什么材料,教师根据幼儿说的,逐一出示材料2.引导幼儿探索人工降雨的方法:你们能用这些材料把水变成雨吗?教师提出操作要求:选你喜欢的材料找一块空地进行尝试,注意不要将水弄到自己的身上或别的小朋友身上。幼儿自由探索(1)乐瓶降雨:在可乐瓶内灌些水,拧上有孔

7、的瓶盖,向地上喷射雨(2)管小雨:吸管蘸上水,向空中甩一甩,下小雨了(3)海绵雨:将海绵吸饱水,一挤,下雨了(4)树叶雨:用树叶兜水,向空中撒雨(5)牙刷雨:用牙刷蘸点水,向空中甩一甩,下雨了(6)小手来降雨:舀一把水洒洒是小雨,捧一捧水淋下来是大雨3.请幼儿分享自己是怎么样人工降雨的,演示降雨的方法(三)给花草树木下场雨师:花草和大树渴了,请为他们下场雨吧。请幼儿选择一种或几种材料,给花草树木下下雨。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4活动目标1.通过亲身体验,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懂得要节约用水。2.通过讨论面对的具体问题,发展初步的解决问题的意识。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4

8、.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1.在户外进行玩沙、玩泥的活动,或是在室内进行颜色游戏。2.将活动室的水闸关闭。活动过程1.要洗手,却没有水怎么办?在幼儿等待、寻求解决办法的同时,让幼儿体会没有水给我们带来的不便,进而引发对水的重要性的认识与讨论。2.洗手后,与幼儿讨论如果没有水会怎样,会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进一步认识水的重要性。3.引导幼儿说出水的用途,老师总结:水对我们日常生活很重要,没有水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引导幼儿懂得要珍惜用水。4.老师利用假设性的问题引发幼儿思考,鼓励幼儿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例如:如果吃午点前没有水洗手怎么办?如果

9、没有水洗衣服怎么办?如果没有水浇花怎么办?5.引导幼儿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节约用水。活动评价1.能说出水的用途与重要性。2.愿意想办法解决问题。活动建议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在讨论节约用水的问题上,一定要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并要具体。如:洗手不玩水、关紧水龙头等。与家庭合作,培养幼儿节约用水的好习惯,使幼儿在幼儿园的教育能在家庭中得到延伸、巩固,在家园一致的努力下,使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5活动目标:1、了解豆子的生长过程,学习用图画的方式进行记录。2、仔细、耐心地进行观察,养成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3、通过种植观察活动,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4、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

10、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活动准备:幼儿观察豆子成长的记录活动过程:一、开始部分。教师:小朋友们,你们在家里的时候有没有和爸爸妈妈一起种植豆子呀?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幼儿回答)二、基本部分。1、教师陈列幼儿种植的豆子,引出观察兴趣。教师:小朋友,这就是你们种的豆子,它怎么样了?它现在是什么样子的?还记得以前的样子吗?(幼儿回答)2、幼儿拿出自己的记录,互相说一说观察结果。请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表,相互介绍豆子的成长过程。教师:请你和同伴说说自己种的豆子是怎样慢慢长大的。3、集体交流,帮助幼儿归纳豆子的生长过程。请幼儿按照自己的记录介绍豆子的生长过程。教师帮助幼儿归纳

11、豆子的生长过程。豆子长出两瓣小芽长出叶子长高开花。4、引导幼儿找出豆子生长情况不一样的原因,激发幼儿关爱植物的情感。引导幼儿发现豆子叶子长得不一样。教师:仔细看看,你们的豆子长得都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幼儿回答)5.讨论原因。(1)教师:为什么有的豆子长得高而且叶子又多,还开花了,而且有的豆子却长得不高,有的甚至烂了呢?(2)请几个幼儿说说自己是怎样种的,为什么他们的豆子长得不一样?6.激发幼儿爱护植物的情感。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照料它呢?(幼儿回答)三、结束部分。教师总结:豆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我们每天都要来看它。发现它干了应该给它浇点水,但水不能太多,否则会淹死。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6活

12、动目标:1初步感受沉浮现象,获得物体沉浮的.体验。2认识标记、,能根据沉浮标记简单分类。重点:初步理解沉浮难点:认识标记并简单分类活动准备:1石头、铁夹子、玻璃球,积木、塑料、泡沫块等十三份及图片一幅。2贝壳、磁铁、瓶盖、乒乓球等十二份,抹布每人一块。3与的标记各两份,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各一,盛水脸盆三个,筐筐若干,黑板一块。活动过程:一、引入1出示沉浮兄弟表情贴饰。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班来了两位小客人。你们好,我是哥哥,我叫浮起来,专喜欢浮在水面上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往上翘了。我是弟弟,我叫沉下去,专喜欢沉在水底下的玩具,你们看我的嘴巴都向下垂了。引导幼儿分别和他们打招呼。2师:他们今天

13、带来了很多玩具。教师逐一出示准备的材料,让幼儿认一认、说一说。二、猜一猜、玩一玩、说一说1师:哎呀,他们兄弟俩的玩具不小心混在一起了,哥哥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浮起来,弟弟的玩具放在水里会沉下去。怎么办呢,我们帮他们把玩具分分开吧。2师:我们先来猜一猜这里面有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3教师出示图片,幼儿自由猜测回答,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黑板上贴图片。4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实验。师:你们猜的对不对呢?老师准备了三盆水,请小朋友们把筐筐里的玩具一件一件地放到水里去试一试玩一玩,仔细观察哪些玩具放在水里的时候是浮起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5提醒幼儿玩具轻拿轻放,注意不要把水弄湿了衣服。

14、6幼儿亲手实验后,并把自己的实验结果告诉小朋友听,帮助幼儿正确运用沉和浮来表述。师:现在谁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请说清楚什么东西放到水里之后是浮上来的还是沉下去的。7教师针对每件物品根据多个幼儿实验后的回答,调整黑板上的图片。8师:我们看一看浮起来哥哥有哪些玩具?沉下去弟弟有哪些玩具?9教师总结:我们发现木头积木、塑料模具和泡沫放到水里之后会浮在水面上(老师在浮上来表情旁边画);石头、铁夹子、玻璃珠放到水里之后会向下沉(老师在沉下去表情旁边画)。三、认识标记,再次操作1引导幼儿看黑板上的箭头标记,师:现在老师把浮起来和沉下去用箭头标记来表示,箭头向上表示什么?箭头向下表示什么?2教师出示贴有

15、标记与的两只筐筐,引导幼儿将玩具分别放在两个筐筐里。师:现在请小朋友们把浮起来哥哥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浮起来的筐筐里,把沉下去弟弟的玩具放在箭头表示沉下去的筐筐里。3教师提供贝壳、钥匙、瓶盖、海洋球等物品。师:瞧,妈妈又给他们买了新玩具,也请你们来分一分,看看哪些玩具是浮起来哥哥的,哪些玩具是沉下去弟弟的。请幼儿先操作,然后再放到相应的筐筐里。4师:小朋友们真棒,帮助兄弟俩分清楚了他们各自喜欢的玩具,他们要向你们说一声谢谢呢。今天我们学会了一个本领,把玩具放到水里就能知道这个玩具会浮起来还是沉下去,我们把这个本领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分享吧。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7活动目标:1、了解简单的做客礼仪,

16、乐意帮助别人,并与人友善的交往。2、在游戏中感知3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3有礼貌,会主动打招呼,主人请吃东西时别忘说谢谢。活动准备:1、课件:小猫的家;书信一封。2、操作材料:衣服人手一份,纽扣、青草若干,浆糊每桌一瓶。3、音乐磁带,录音机,小牛胸饰每人一个,13的数字卡片一份,写有13的箱子各一只,13的数字每人一张。活动过程:(一)通过谈话,了解做客礼仪。1、谈话:妈妈今天带你们去小狗家做客,怎样才能做一个有礼貌的小客人。2、小牛入场。(二)在游戏中感知4以内的数量,掌握数与物的对应。1、去小猫家。(敲门)请问小狗在家吗?小狗不在家,哦。它给我们留了一封信,(出示课件):小狗请我们

17、帮助她钉纽扣,小牛们你们愿意帮忙吗?2、给衣服钉上相应数量的纽扣。(1)示范讲解钉纽扣(2)学习3以内的数数(3)幼儿自由分散操作(4)教师巡回指导(5)幼儿相互交流衣服纽扣的颗数。3、按纽扣的数量进行分类摆放。(6)将衣服分别按数量摆放到相应数字的箱子里(7进行包装,教师和幼儿一起检查点评。4、数数自己衣服上有几颗纽扣。5、根据数字采蘑菇今天,小牛们真能干,小狗还给我们准备了每人一份心,是什么呢?原来是青草,这一下妈妈要来考考你们,看哪只小牛最厉害,没有拿错自己的点心,自己是数字几,你就采几株青草。采到青草后要对小狗说声谢谢。(8)按自己的数字采青草。(9)教师幼儿一起检查。6、活动结束(带

18、着自己采的青草一起回家吃吧)。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8活动目标:1.知道车的一些共同特征。2.简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重点:知道车的一些共同特征。难点:简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活动准备:1.幼儿用书:车子的秘密,教学电子资源:汽车小博士。2.各种玩具车,教师提供或请幼儿收集一些关于车的图画书、图片。活动过程:一、请幼儿回顾已经知道的车的名称、外观特征及用途。1.我们已经了解了各种各样的车,说一说你都知道了哪些车呢?2.老师今天要提几个关于车的问题 ,看看哪个小朋友知道的最多,看看谁是我们的“汽车小博士”。二、教师和幼儿围坐在大桌子边,请幼儿查看幼儿用书车子的秘密、玩具车以及各种车的图画书

19、、图片等资料,回答教师的问题,争当“汽车小博士”。幼儿回答完毕后,教师再一边播放教学电子资源中的图片,一边给幼儿介绍关于方向盘、车牌、汽车加油方面的知识。1.车都有方向盘吗?2.哪些车没有方向盘?3.许多车是靠转动方向盘来控制方向,不过,像地铁、高铁等,因为行驶在固定的轨道上,所以是靠着操控杆来控制车子的行进速度。4.为什么车斗有车牌?5.车牌代表车的身份,所有的车都要挂车牌才能上路,车牌号码由汉子、英文字母和数字组成,不同颜色的车牌代表车的不同类别,方便辨识。6.车都需要加油吗?哪些车不需要加油?7.不是所有的车都需要加油来产生动力,为了减少汽油的使用和空气污染,现在也有不需要加油的环保车。

20、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9前几天,我班的AA为小朋友带来了一罐泡泡水,当他吹出五颜六色的泡泡时,孩子们顿时沸腾起来了:他们有的拍泡泡,有的吹泡泡,有的追泡泡第二天,更多的小朋友带来了泡泡水,他们和泡泡玩得很开心,“泡泡”成了孩子们谈论的热点。我想:既然幼儿如此喜欢新奇、好玩、会变的泡泡,何不借泡泡开展一次主题活动呢?探索问题的产生孩子的泡泡水很快就用完了,要想继续玩泡泡游戏,孩子必须拥有更多的泡泡水。用什么材料来制泡泡水呢?泡泡水如何制作?自制泡泡水便成了孩子们要解决的第一个难题,趣味探索的主题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孩子们玩泡泡的兴趣正浓,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解决泡泡水的问题。泡泡水里蕴涵着

21、一些科学问题,围绕自制泡泡水可以开展一次很好的科学探索活动。于是,我预设了下面的活动,想调动孩子充分运用已有的经验积极尝试,在亲自动手的过程中展开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活动目标:1、能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各种材料,大胆尝试制作泡泡水,体验探索的乐趣。2、愿意在同伴面前交流自己的发现。活动准备:幼儿自带的洗手液、洗发水、沐浴露、洗衣粉、吸管、带小孔的瓶子、一次性杯子等。活动过程:1、交流材料,回忆经验从孩子们对吹泡泡特别感兴趣入题,询问小朋友还找到了哪些会变泡泡的东西,并请他们跟好朋友互相交流一下自己带来的材料。2、分类介绍,丰富经验(1)请小朋友向大家介绍各自带来的材料,说说他是怎么知道这种材

22、料可以制泡泡水的。(2)由于小朋友带的材料可能有重复,无需一一介绍,当介绍到某种较普遍的材料时(如沐浴露),可以问问还有谁也带了这种材料,带的是什么牌子的,等等。3、运用经验,积极探索(1)在探索活动正式开始前,教师对材料作简单介绍。师:今天我们就用自己带来的材料做泡泡好吗?戚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材料,有杯子、盖子上带小孔的水瓶、吸管、泡泡圈,材料篮里也有各种不同的材料,你们也可以选择。(2)孩子探索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问题a、观察孩子们使用材料的情况;b、及时根据孩子们的探索情况给予指导和帮助;c、在注意安全的前提下,引导幼儿用多种感官感知泡泡,并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探索结果;d、发现幼儿不同的操

23、作方法时,及时让其他幼儿分享这些信息。4、交流分享,体验快乐(1)当有的幼儿制作出泡泡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和同伴、老师分享自己的快乐和经验。(2)和孩子们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活动设计评析:“泡泡从哪里来”的主题源于教师对幼儿游戏经验的关注,并在许多幼儿对此感兴趣的基础上,及时转换成一个预设活动。教师依据小班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但其认知活动明显受情绪支配以及对事物之间的内在关系难以理解的年龄特点,将活动目标设计为引起幼儿参与的兴趣,以及与同伴和老师的初步交流。活动设计分四个环节,四个环节的逻辑程序考虑到了小班幼儿学习的心智特点。从引发幼儿回忆各自不同的游戏经验出发,唤起幼儿大脑皮层原有“暂时联系”通道的觉醒,激发每个幼儿参与探索活动的积极性。第二环节的分类介绍是建筑在幼儿零碎、泛化的对泡泡从哪里来的感知经验基础上的概括与提升。但是对于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渡的小班幼儿来说,仅限于此还远远不够,所以,教学过程安排了尝试操作的环节,为幼儿提供尝试发现体验的机会,让他们在失败修正成功的过程中,满足自主操作、试验的需要,满足表现的愿望和相互认同的心理需要,体验成功的快乐。幼儿园小班科学活动教案 10活动名称:科学大象的长鼻子活动目标:1、观察认识大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